往复床工艺在提高阴离子交换器出水水质中的应用

往复床工艺在提高阴离子交换器出水水质中的应用

一、应用往复床工艺改善阴离子交换器出水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斌,栗秀悦[1](2018)在《优质中水的利用对除盐系统经济运行的影响》文中提出低含盐量优质中水的利用对除盐系统离子交换器来讲,可降低离子交换器内树脂工作层厚度,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交换器周期制水量,降低制水物料消耗。我们通过合理调节优质中水的利用量、完善再生工况、改进运行工况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除盐系统经济运行水平。

程明涛[2](2015)在《水泥窑余热发电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设计》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分析锅炉的水质要求,并结合水泥窑余热发电自身的特点及现代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比较了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并选择了适合水泥窑余热发电项目要求的锅炉补给水处理方式。

王勇[3](2014)在《逆流再生双室固定床的改造》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分析我矿水处理主体设备—逆流再生双室固定床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提出用自清洗双室双层浮动床的新技术对原设备进行改造,重点阐述了自清洗双室双层浮动床的设计思路、特点、改造的方案,并通过改造前后实际效果的对比和经济效益分析来说明其在电厂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王历[4](2013)在《某铀矿山废水处理工艺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改善环境,降低铀矿冶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本文根据历年对铀矿山矿井废水处理站、尾矿库废水处理站排水水质的监测数据,结合放射性核素在废水中的离子形态,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因子,淋洗剂的选择及淋洗工艺,离子交换设备的分类和工艺特点,软锰矿除镭、锰等因素,分析了外排废水的变化趋势和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并经过充分调研和综合考虑,结合目前处理设施设计参数,研究了铀矿山废水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对现有工艺的改进的措施和建议。通过对废水库的改造,氯化钡加氢氧化镁絮凝沉淀除镭、铀、氟,沉淀母液加聚铁絮凝,采用流化床逆流吸附塔及提高尾矿库废水的PH值和缩短软锰矿的更换周期等改进后的工艺,进一步降低了废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提高了外排废水的稳定性,使废水中总α放射性活度达到标准要求。本文还介绍了铀矿山废水的主要类型和产生环节,从提高铀矿山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尽量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组分的角度,探讨了对各类型废水循环利用的途径,并做了废水综合利用指标分析和效益分析。

熊梦辉,袁华平[5](2012)在《煤气化蒸汽冷凝液回收工程设计及运行总结》文中提出对国内蒸汽冷凝液回收和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比较,分析各类离子交换器工作原理和工艺特征,结合煤气化空分装置工艺特征和蒸汽冷凝液水质状况,设计单室浮动床阳床、单室浮动床阴床、混床冷凝液回收工艺。工程投用后,运行稳定,经济技术指标良好。

刘哲[6](2010)在《咸水淡化工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水资源缺乏和水体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西部干旱地区由于蒸发强烈、降水稀少,地下水中咸水分布广泛,而华北平原地区浅层地下咸水面积就占平原总面积的60%,所以充分利用含盐量较高的咸水资源,开发出经济适用的咸水淡化方法,补足缺水地区的淡水资源显得十分重要。本试验采用20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和D113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混合床对咸水进行处理,可用C02做为再生剂同时再生两种树脂,能减少再生废水中盐的含量,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并为咸水淡化提供一种有效、价廉的技术。试验水样:Cl-、SO42-均为600mg/L、硬度为530mg/L。试验表明树脂与水样的质量比、溶液pH值、溶液温度等对Cl-、SO42-和硬度的去除率有影响。当阴树脂与水样的质量比达到1:8时,Cl-和SO4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6,7%和98.8%,而当阳树脂与水样的质量比达到1:25时,硬度的去除率达到57.3%,继续增大树脂与水样的质量比,各离子的去除率均没有明显提高;溶液pH值对Cl-和SO42-的去除率影响不大,但是,在pH值为4~12的范围内,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硬度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也逐渐升高;在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Cl-和SO42-的去除率逐渐增大,25℃~30℃范围内,去除率逐渐减小,当温度高于30℃,去除率急剧减小,而在5℃~40℃范围内,硬度的去除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通过对吸附等温线试验数据处理得知,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Cl-、SO42-的吸附规律均符合Langmuir等温式,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硬度的吸附规律则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试验研究了滤速、原水浓度、混合比(阴树脂与阳树脂的体积比)对淡化效果的影响,比较了混合床工艺和串联工艺除盐效果的差异,同时研究了C02压力与再生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滤速的加快,树脂对Cl-、SO42-和硬度的吸附容量逐渐减小,当滤速从0.45m/h增加到0.9m/h,吸附容量变化不大,滤速增加到1.8m/h时,吸附容量急剧下降;原水浓度对动态除盐效果影响较大,随着原水浓度的增大,吸附操作时间缩短,各离子的去除率也随之下降;随着混合比的增大,Cl-和SO42-的去除率逐渐增大,而硬度的去除率逐渐减小,综合考虑选取3:1为后续试验的混合比;在混合比为3:1的条件下,混合床工艺对Cl-、SO42-和硬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8.5%、98.6%、68.5%,而串联工艺对Cl-、SO42-和硬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1.8%、98.1%、63.3%,混合床工艺比串联工艺对Cl-、8042-和硬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6.7%、0.5%和5.2%,表明混合床工艺比串联工艺的出水水质好。采用C02同时再生两种树脂时,当CO2的压力从1 kg/cm2提高到5kg/cm2时,再生液中各离子浓度增加了三倍多,再生效果显着提高,表明压力越大再生效果越好,但是,当CO2的压力从5kg/cm2提高到6kg/cm2后,再生效果没有明显提高,考虑到系统的承压能力和运行成本,可选用5kg/cm2作为再生时CO2的压力。

郭军科,卢立秋,宋卓[7](2009)在《双室双层浮动床除盐工艺优化调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某化学制水水处理系统中阴阳双室双层浮动床为主体,介绍了双室双层浮动床除盐工艺在设计、运行、操作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研究分析了该化学制水水处理系统工艺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和优化调整。

武琳[8](2008)在《锅炉排污水离子交换法处理回用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锅炉排污水的处理回用为研究目的,通过文献及水质调研发现该水属于软化水,含盐量少,且不含有悬浮物、油类、有机物等,同时水中硅以溶解硅形式存在。水质情况分析表明:锅炉排污水易处理,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针对锅炉排污水中硅含量较高,含盐量低的特点,本人对目前除硅,脱盐处理技术进行了文献调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锅炉排污水,根据锅炉排污水的特点确定了离子交换法的处理工艺并进行探索实验。硅含量是脱盐水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该水中硅含量相对较高的现象,首先对水中硅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出的四种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样中硅的去除效果研究。静态树脂筛选及影响因素实验发现凝胶型树脂对该水中硅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201×7凝胶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最适于该水中硅的处理,并得出其最佳处理条件。除上述静态实验,还进行了动态操作条件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20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该水中硅处理效果好,运行周期长。流量为5L/h时处理达到最佳效果。树脂运行失效后采用NaOH强碱液对其进行顺利再生,再生最佳操作条件为再生液浓度2mol/L,用量为树脂体积2.5~3倍。混床采用阴,阳树脂外移体外再生。根据水样特点拟定采用强酸H床+双强碱OH床+混床的处理工艺并进行了实际废水串联工艺实验。考察了强酸H床+双强碱OH床工艺及强酸H床+双强碱OH床+混床工艺的出水情况,进行了混床树脂配比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混床阴阳树脂装填比例为2∶1时适合该工艺使用。串联工艺实验表明:该工艺对实验废水处理效果稳定,混床出水pH为6.8~7.3,电导率在1.5μs/cm以下,SiO2含量低于0.04mg/L,可作为做为脱盐水回用。本文最后对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该水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分析了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硅的反应过程及离子交换柱中的反应及排带过程。

韩隶传,李志刚[9](2007)在《凝结水精处理混床机理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凝结水精处理混床的机理和应用的研究结果,重点分析了国内火电厂氢型混床和铵型混床的特性与差别;比较了前置阳床—混床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特点、机理、除盐效果、运行周期、使用条件及优缺点;根据"裸混床"除盐能力低、铵型混床不具备除盐能力的特点,提出了凝结水处理系统优先选用前置阳床—混床系统的建议。

王磊[10](2007)在《化水系统EDI工艺与混床工艺的比较及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化水系统中的新型EDI工艺与传统混床工艺,着重分析两者间的相同性及差异性,比较其优劣及应用,从而验证EDI工艺在今后必将取代传统混床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生物、制药、化工等诸多领域。

二、应用往复床工艺改善阴离子交换器出水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往复床工艺改善阴离子交换器出水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优质中水的利用对除盐系统经济运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除盐工艺原理及特征
    1.1 阴、阳床
    1.2 混床
2 优质中水与滦河水水质对比
3 优质中水利用后保持除盐系统经济运行的措施
    3.1 调整运行工况
    3.2 改善再生工况
    3.3 合理调节各路水源用量
4 优质中水利用后产生的效益
5 结语

(2)水泥窑余热发电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3)逆流再生双室固定床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原因分析
    2.1 强弱树脂比例不匹配
        2.1.1 阳床强弱树脂比例计算
        2.1.2 阴床强弱树脂比例计算
        2.1.2 关于弱、强树脂比例的结论
    2.2 逆流再生固定床工艺本身的弊端
    2.3 预处理系统—机械过滤器运行效果差
3 解决的方案
    3.1 设计思路
    3.2. 自清洗双室双层浮动床的特点简介
    3.3 改造方案
4 设备改造前后的效果评价
5 经济效益分析
    5.1 直接经济效益
    5.2 间接效益
6 结束语

(4)某铀矿山废水处理工艺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铀矿冶工艺基本介绍
        1.2.1 铀矿冶废水的来源
        1.2.2 铀矿冶低放射性废水的危害
        1.2.3 铀矿冶低放射性废水的组成性质
        1.2.4 废水中放射性核素铀基本形态
    1.3 铀矿冶低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
        1.3.1 化学沉淀处理技术
        1.3.2 吸附絮凝法
        1.3.3 离子交换法
        1.3.4 膜分离法
        1.3.5 微生物处理法
    1.4 目前国内的研究进展
        1.4.1 湿地处理法
        1.4.2 氢氧化镁处理法
第2章 离子交换法工艺处理铀矿冶矿井废水
    2.1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特征
    2.2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2.3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2.3.1 粒度
        2.3.2 密度
        2.3.3 含水量和交联度
        2.3.4 容胀变化
        2.3.5 交换容量
        2.3.6 选择性
        2.3.7 稳定性
        2.3.8 离子交换树脂分配系数
    2.4 树脂的选择
    2.5 离子交换设备的分类及其特点
        2.5.1 离子交换设备的分类及其特点
        2.5.2 离子交换塔设计指标
        2.5.3 塔高和吸附尾液铀浓度
    2.6 淋洗剂的选择
    2.7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
第3章 某铀矿冶单位现有处理工艺及工程方案
    3.1 废水处理工艺路线
    3.2 处理规模、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要求
        3.2.1 设计处理规模
        3.2.2 进水水质
        3.2.3 排放标准
    3.3 工艺流程
    3.4 主要工艺说明
        3.4.1 矿井水处理主要设施说明
        3.4.2 尾矿库废水处理工艺说明
    3.5 现有处理设施工艺设计参数及设备
        3.5.1 现有矿井废水处理各设施参数及设备
        3.5.2 尾矿库废水处理各设施参数及设备
第4章 现有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及存在问题
    4.1 矿井废水废水排放现状分析
    4.2 矿井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评价
        4.2.1 天然铀与硫酸根变化趋势分析
        4.2.2 天然铀与SS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2.3 总αβ放射性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2.4 Po210放射性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2.5 Ra226放射性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2.6 Th放射性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2.7 Pb210放射性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3 矿井废水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
    4.4 尾矿库废水处理站排放现状分析
    4.5 尾矿库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评价
        4.5.1 天然铀趋势分析
        4.5.2 Mn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5.3 总α β放射性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5.4 Po210放射性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5.5 Ra226放射性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5.6 总Th放射性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5.7 F~-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5.8 PH值的变化趋势分析
        4.5.9 SS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4.6 尾矿库废水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
第5章 改进措施和吸附塔的改进设计
    5.1 矿井水污水站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5.2 矿井水处理站改进措施分析
    5.3 尾矿库处理站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5.4 尾矿库处理站改进措施分析
第6章 对吸附塔的改进设计
    6.1 工艺系统简述
    6.2 离子交换器的设计
        6.2.1 交换器的处理负荷G
        6.2.2 所需树脂总体积V
        6.2.3 两次再生间隔时间(饱和工作周期)T
        6.2.4 交换器直径可由交换离子的物料衡算式计算
        6.2.5 离子交换树脂层高度
        6.2.6 高度的确定
        6.2.7 废水通过树脂层的压力损失
    6.3 淋洗塔的设计
        6.3.1 离子交换再生液的计算
        6.3.2 淋洗剂体积
        6.3.3 解毒
        6.3.4 转型
        6.3.5 沉淀
    6.4 离子交换塔的部件结构
第7章 铀矿山废水的循环利用
    7.1 废水循环利用的意义
    7.2 废水循环利用的要求
    7.3 废水循环利用的途径
    7.4 铀矿冶废水循环利用指标
    7.5 效益分析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煤气化蒸汽冷凝液回收工程设计及运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
3 离子交换器选型
    3.1 离子交换器工作原理
    3.2 离子交换器特性
    3.3 蒸汽冷凝液回收离子交换器选型
4 详细工程设计
    4.1 离子交换器设计参数
    4.2 离子交换器设备规格设计
    4.3 离子交换器树脂选型设计
    4.4 自控设计
5 试车及整改
6 运行情况总结

(6)咸水淡化工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2 我国咸水的分布情况及其危害
    1.3 咸水淡化技术的现状
    1.4 离子交换树脂
        1.4.1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特点
        1.4.2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1.4.3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
        1.4.4 操作因素对离子交换的影响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研究
    2.1 试验方案选择
    2.2 试验材料和装置
    2.3 分析方法
    2.4 试验方法
        2.4.1 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
        2.4.2 树脂性能试验
        2.4.3 运行试验
        2.4.4 再生试验
第3章 树脂性能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树脂与水样的质量比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3.2 溶液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3.3 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3.4 吸附等温线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运行及再生试验结果与讨论
    4.1 柱穿透试验
    4.2 流速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4.3 原水浓度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4.4 SO_4~(2-)浓度对除CL~-效果的影响
    4.5 混合床工艺与复床工艺的比较
    4.6 再生试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7)双室双层浮动床除盐工艺优化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装置缺陷
    2.1 交换器进、出口压差值超出设计压力
    2.2 树脂流失
    2.3 布水系统
    2.4 主要阀门不能调节
    2.5 交换器内部腐蚀严重
    2.6 工艺过程控制
3 工艺设计
    3.1 原水水质
    3.2 树脂的选择和填充量
        3.2.1 树脂的选择
        3.2.2 树脂装载量 (层高) [2]
    3.3 再生工艺
4 运行操作
    4.1 水力成床[3]
5 消耗性化学材料品质
    5.1 新树脂验收和保存
    5.2 控制再生剂中杂质含量[4]
    5.3 观察运行树脂状态[5]
6 结束语

(8)锅炉排污水离子交换法处理回用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锅炉及锅炉排污水
        1.1.1 锅炉水循环
        1.1.2 工业锅炉水质指标及锅炉水处理
        1.1.3 锅炉排污水的来源
        1.1.4 锅炉排污水的水质特点
        1.1.5 锅炉排污水的回用现状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除硅脱盐的处理工艺
    2.1 除硅工艺
        2.1.1 混凝脱硅
        2.1.2 离子交换脱硅
        2.1.3 气浮脱硅
        2.1.4 电凝聚脱硅
        2.1.5 超滤脱硅
        2.1.6 反渗透脱硅
    2.2 脱盐工艺
        2.2.1 蒸馏法
        2.2.2 电渗析法
        2.2.3 反渗透
        2.2.4 连续电再生除盐技术(EDT)
        2.2.5 离子交换
    2.3 锅炉排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2.4 离子交换树脂
        2.4.1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及分类
        2.4.2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指标
        2.4.3 离子交换原理
        2.4.4 离子交换平衡
        2.4.5 离子交换速度
第3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材料
        3.1.1 实验仪器及装置
        3.1.2 实验药品材料
    3.2 分析测定方法
        3.2.1 硅的测定
        3.2.2 pH的测定
        3.2.3 DD的测定
        3.2.4 其他参数的测定
    3.3 实验方法
        3.3.1 静态树脂筛选实验
        3.3.2 静态影响因素实验
        3.3.3 动态流出曲线
        3.3.4 过柱流量影响实验
        3.3.5 树脂再生实验
        3.3.6 一级脱盐工艺比较实验
        3.3.7 混床树脂配比筛选实验
        3.3.8 连续产水实验
第4章 离子交换树脂除硅实验研究
    4.1 离子交换树脂选择
        4.1.1 选择树脂的基本要求
        4.1.2 树脂种类选择
        4.1.3 树脂功能基团的选择
    4.2 树脂的预处理
    4.3 静态实验研究
        4.3.1 树脂筛选实验
        4.3.2 树脂用量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4.3.3 振荡时间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4.3.4 pH值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4.3.5 温度变化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4.3.6 磷酸盐含量对硅去除效果的影响
    4.4 动态实验研究
        4.4.1 流出曲线
        4.4.2 过柱流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4.3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4.4.4 再生剂浓度、用量确定
        4.4.5 再生流量确定
        4.4.6 再生温度确定
        4.4.7 混床再生工艺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离子交换树脂除硅机理探讨
    5.1 离子交换过程
    5.2 再生反应影响分析
    5.3 离子交换带的形成及移动
    5.4 离子交换柱的交换过程及机理分析
第6章 离子交换法处理锅炉排污水的实验研究
    6.1 工艺方案原理
    6.2 工艺方案
        6.2.1 工艺方案及工艺流程
        6.2.2 实验条件
        6.2.3 效果指标
    6.3 一级脱盐工艺比较
    6.4 实际废水的连续产水实验
        6.4.1 强酸H床+双强碱OH床工艺实验
        6.4.2 混合树脂配比实验
        6.4.3 强酸H床+双强碱OH床+混床工艺实验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9)凝结水精处理混床机理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裸混床”系统
    1.1 氢型混床的机理
    1.2 除盐效果
    1.3 运行周期
    1.4 优缺点
    1.5 使用条件
2 铵型混床系统
    2.1 概述
    2.2 铵型混床工艺
    2.3 铵型混床原理
    2.4 设备与运行
    2.5 实现铵型混床的条件
    2.6 优缺点
3 氢离子交换器—混床系统
    3.1 离子交换机理
    3.2 除盐效果
    3.3 运行周期和周期制水量
    3.4 优缺点
    3.5 使用条件
4 结语

(10)化水系统EDI工艺与混床工艺的比较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EDI工艺
2 混床工艺
3 比较
4 实例与结论

四、应用往复床工艺改善阴离子交换器出水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优质中水的利用对除盐系统经济运行的影响[J]. 王佳斌,栗秀悦. 天津化工, 2018(05)
  • [2]水泥窑余热发电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设计[J]. 程明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08)
  • [3]逆流再生双室固定床的改造[J]. 王勇. 辽宁化工, 2014(10)
  • [4]某铀矿山废水处理工艺改进[D]. 王历. 南昌大学, 2013(04)
  • [5]煤气化蒸汽冷凝液回收工程设计及运行总结[J]. 熊梦辉,袁华平. 大氮肥, 2012(06)
  • [6]咸水淡化工艺试验研究[D]. 刘哲. 山东建筑大学, 2010(06)
  • [7]双室双层浮动床除盐工艺优化调整[J]. 郭军科,卢立秋,宋卓. 宁夏电力, 2009(05)
  • [8]锅炉排污水离子交换法处理回用工艺研究[D]. 武琳. 兰州理工大学, 2008(10)
  • [9]凝结水精处理混床机理和应用研究[J]. 韩隶传,李志刚. 中国电力, 2007(12)
  • [10]化水系统EDI工艺与混床工艺的比较及应用[J]. 王磊. 山东电力技术, 2007(06)

标签:;  ;  ;  ;  ;  

往复床工艺在提高阴离子交换器出水水质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