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Landsat TM 图像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论框架: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例

基于 Landsat TM 图像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论框架: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A Methodology Framework for Regional Land-use Change Studies based on Landsat TM images: A Case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宋洁[1](2021)在《祁连山森林碳储量与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纬度山地森林由于受人为干扰的影响相对较小,已被证实成为不断增长的陆地碳汇的主要贡献者。但由于高纬度山地森林中贮存的碳极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其森林景观及森林碳储量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监测高纬度山地森林景观及碳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对理解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固碳场所。2017年6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设立,更为实现祁连山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样地调查数据、空间环境数据以及相关辅助数据,综合运用3S现代技术手段,在对森林类型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祁连山森林碳储量现状进行估算。并从森林面积、森林覆盖度、森林景观格局角度分析祁连山1990-2018年森林景观时空动态变化情况。建立基于光学遥感变量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模型,监测祁连山森林碳储量1990-2018年间时空分布变化。并基于不同海拔、坡向、水平范围以及行政区域空间梯度对森林景观和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模式进行分析。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分析祁连山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碳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理解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制定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系统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相比仅依据光谱特征进行分类,依据光谱及垂直结构综合特征分类时,总体分类精度提高了10.67%,具有相似光谱特征但不同垂直结构的不同植被类型分类精度提升作用明显,森林范围的识别精度提高。地形信息加入后森林类型的分类精度提升了23.94%,显着提升了森林类型识别精度。相比海拔信息,坡向信息对提升分类精度效果更为显着。季相特征能够对不同森林类型的识别提供帮助,而不同波段组合虽然对地物增强的效果不同,但其对分类精度几乎没有影响。(2)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总碳储量为30.09×106t,平均森林碳储量密度为47.55t/hm2。公园内针叶林总碳储量约为阔叶林碳储量的5.5倍,但阔叶林森林平均碳密度稍高于针叶林。不同空间梯度森林碳储量的分布有较大的不同,对于不同的海拔梯度,海拔2770~3770m以及海拔1770~2770m分别拥有最多的森林碳储量和最高的森林平均碳密度;对于不同的坡向,森林碳储量与森林平均碳密度分布从高到低均依次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对于不同的水平范围,森林碳储量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东段>中段>西段,而森林平均碳密度在中段最高,接下来依次为东段和西段,西段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与东中两段差距较大;对于不同的行政梯度,甘肃省境内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均大于青海省。其中不同海拔梯度森林碳储量与森林平均碳密度差距最大,接下来森林碳储量与森林平均碳密度均差距较大的为不同行政区域,山区复杂的地形和不同行政区域管理措施的不同对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均有较大的影响。(3)1990-2018年间,祁连山国家公园内森林面积变化呈现先上升,后减少的趋势。其中1990-2010年,公园内针叶林和阔叶林面积均逐年增加。2010年起,阔叶林面积下降,2015-2018年,区内针叶林及阔叶林面积均较前一时期有所减少,且阔叶林下降幅度较大。不同空间梯度森林面积变化的分布不同,森林面积变化波动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1990-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覆盖度占比最大的值域区间均为70~100%,研究区内森林覆盖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祁连山中、东段针叶林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2015年以前,区内森林植被覆盖未发现有明显的变化。2015-2018年,研究区森林覆盖度出现下降现象。针叶林作为研究区内的绝对优势景观,其景观异质性程度、景观复杂程度、景观聚集程度均较阔叶林高,而阔叶林的分布相较针叶林而言在区内更为分散。1990-2018年间,区内森林景观格局基本呈现逐步破碎化、逐步分散、以及逐渐均匀的趋势,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度逐渐升高。(4)1990-2018年间,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碳储量增加了1.09×106t。1990-2010年,公园森林碳储量持续增长,从2010年起,区内森林碳储量出现下降趋势。基于不同的空间梯度分析森林碳储量的时空变化模式,发现各空间梯度上森林碳储量变化强度排序与其所分布森林范围面积排序基本一致。且对研究区而言,相对于森林碳密度,森林面积对森林碳储量的蓄积影响更大。(5)随着尺度的增加,与平均森林碳密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景观格局指数逐渐减少,说明随着尺度的增加,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因素也愈加复杂。与森林碳密度具有显着相关关系的景观格局指数其与森林碳密度间的相关关系模型平均拟合程度均较低,说明景观格局指数与森林碳密度之间的复杂关系较难用简单的线性关系直接进行描述。相反,与森林总碳储量具有相关性的景观格局指数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逐渐增多。斑块总面积、斑块个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斑块连结度指数以及聚集指数在各尺度上均与森林总碳储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通过增加森林景观面积、增加景观形状复杂度以及景观聚集度和连通性,能够提升森林碳储量的蓄积。而斑块密度在各尺度上均与森林碳储量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减小森林破碎化程度能够在有限空间内为基于发挥最大固碳功能的森林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帮助。斑块总面积与森林总碳储量间的幂函数关系在各尺度下其模型拟合系数均达到0.95以上。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以垂直结构特征、光谱特征、季相特征和地形特征为分类依据,探讨了提升祁连山山地森林面积提取及类型识别精度的可行方法,为森林景观及森林碳储量变化监测研究奠定了基础;以GPS定位、RS遥感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为基础,梳理了近30年间祁连山重点区域森林景观及森林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情况,并统计了祁连山森林景观及森林碳储量在不同空间梯度的变化模式;以森林碳贮存功能为例,探讨了高海拔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基于尺度的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间的相互关系,为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核心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实例。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探索基于不同传感器的多源数据对历史影像森林类型进行更准确的分类并对森林碳储量变化进行估算,量化气候变化背景下山地区域环境的改变及人为活动因素对山地森林碳储量变化产生的影响,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付孟泽[2](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吴学伟[3](2018)在《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文中提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合作进行纲领性交叉科学研究课题,然而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索取和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致使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和植被退化等各种环境问题的加剧,不仅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演替,而且严重危害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小三江平原位于三江平原的核心区域,是我国沼泽的主要分布区。50余年来在人口速增、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提升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已由昔日“北大荒”成为今日的“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并由此引发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本文以Landsat/MSS、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RS和GIS支持下,借助于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信息和景观格局等模型,分析1976-2013年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和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和生态过程,基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深入探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借助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效应”的理论,从自然资源状态、环境生态压力和自然与环境响应出发,基于景观层面构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揭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规律与区域生态过程响应的内在机理,以此探究景观生态安全区的生态恢复措施和途径,为区域湿地资源生态恢复、保护、生态重建和持续发展的规划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76-2013年,小三江平原地区LUCC发生重大变化,土地利用格局由以湿地等自然景观为主的自然混合景观逐步转变为以农田等人为景观为主的区域格局现状,区域土地格局结构日趋不合理。其中,1976年土地利用结构以自然景观(未利用地、草地和林地)为主,面积比例为68.28%;2000年和2013年自然景观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38.20%和19.62%,人为景观(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的面积比例分别达到了 51.99%和78.19%。研究区内耕地、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增加,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草地接近极端的下降趋势。2)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从1976年的188.39增加到2013年的269.12,且在各个行政单元都呈现增加趋势,保护区在三个时期的指数值都是相对最小。前期变化型是研究区面积最大图谱单元,面积比例为36.92%,面积最大图谱类型为“未利用地耕地-耕地”;面积最小图谱单元是反复变化型,占总面积的6.55%,“耕地-林地-耕地”是该类型的最大面积图谱模式,后期变化型的是“未利用地-未利用地-耕地”;持续变化型的为“未利用地-林地-耕地”。3)耕地和林地景观斑块数目先增加而后减少,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景观斑块数目呈现持续的减少趋势,居民工矿用地景观斑块数目呈现增加趋势;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景观的最大斑块周长、面积和平均斑块面积、周长都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景观呈现减少趋势,耕地景观呈现增加趋势;斑块数量随着粒度增加而呈现复杂变化;景观斑块聚集度和分维数随粒度增加呈现有规律变化;聚集度随着颗粒递增呈现线性递减趋势,散布与并列指数呈现线性递增变化趋势;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没表现出现明显的粒度效应。4)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由1976年1.3488和0.7528降分别降到2013年的0.7928和0.4436,景观优势度则由1976年的1.2362增加到2013年的1.7922,区域各景观组分分布趋向不均匀化,面积比例差异性增加,均匀程度减小,景观格局受到某一种或者几种优势景观类型支配地位增强,优势景观类型对景观整体的控制作用增强,景观完整化程度好,区域景观呈现出以耕地为基质,未利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居民工矿用地等呈补丁状散布于之中的景观格局,与该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和区域产业结构相关。5)耕地景观在1976-2000年和2000-2013年的转入贡献率分别为55.34%和80.50%,转入贡献率要高于转出贡献率;居民工矿用地景观转入贡献率要高于转出贡献率;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地景观转出贡献率要高于转入贡献率;林地→耕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耕地在1976-2000年间贡献率分别为30.50%、1.86%和47.28%;耕地、林地和水域景观具有较高的保留率,而草地和未利用地景观具有较低的保留率,2000-2013年耕地景观的保留率最大,为94.85%,草地景观最小,仅为0.59%;林地→耕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耕地等变换基本反映景观组分动态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6)研究区的生态服务价值由1976年的2.24×1010元减少到2013年的1.28×1010元,年减少率为1.15%;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增加趋势,耕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由1976年2.29X109元增加到2013年6.16X109元,未利用地、草地和水域景观的生态服务价值则呈现出下降趋势,未利用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大,为1.21×1010万元,草地景观次之,为1.74X 109元,1976年和2000年以未利用地(湿地)的生态价值为主体,在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比例分别为72.07%和53.76%,2013年以耕地景观为主体,比例为48.075%,源于研究区景观格局由原来的湿地基质混合景观格局变为现在的农田基质的农业景观格局,呈现出以湿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环境转变为以农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半自然生态系统环境。7)3期景观生态安全的全局Moran’s Ⅰ指数均为正值,表明景观生态安全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存在高-高和低-低的正相关性,低-高或者高-低的空间负相关;1976年高-高自相关类型集中分布于生态安全Ⅴ级区域,2000和2013年的高-高聚集区分布于河流沿岸和保护区内,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呈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1976-2013年景观生态安全呈现高级别向中、低级别转换变化特征,1976年以生态安全Ⅳ和Ⅴ级为主,面积比例为62.36%,2000年的Ⅲ和Ⅳ级占据较大面积比例,占总面积的54.13%,2013年的Ⅰ和Ⅱ级占据优势地位,达到68.34%。8)景观生态环境安全评估一直是生态安全研究领域的前沿学术难题,基于野外调查和遥感定量反演的植被盖度数据,建立研究区植被盖度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之间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的关联性,揭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演变与生态系统响应的内在机理。景观生态安全和植被盖度呈现一个较高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0。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和0.93,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也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景观生态安全很好的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信息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9)基于Markov模型对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结果进行预测。自2013年一直到最终平衡状态,生态安全Ⅰ级面积比例一直呈现递增趋势,而其它生态等级面积比例呈现递减趋势,生态安全Ⅰ级面积比例在平衡状态为72.64%,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生态安全Ⅱ级次之,为20.54%,生态安全V级最小,仅为1.10%。最终模拟结果与2013年结果相似,呈现生态安全Ⅰ和Ⅱ级占据绝对优势,其它生态等级处于次要支配地位的格局局面。

张婷[4](2016)在《综合利用SAR图像和TM图像的土地覆盖分类研究》文中提出遥感图像分类是遥感图像自动信息提取的重要手段,分类结果的精度与完备性会直接关系到信息提取任务的完成与否。SAR图像和TM图像成像机理不同,同一地区的这两种图像具有互补性,综合利用这两种图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可以提高土地覆盖的分类精度。本文阐述了多源遥感图像的融合技术、SAR遥感原理、TM图像特性、分类评价方法等,选择基于SAR和TM图像融合技术对多源遥感图像分类进行研究。系统阐述了特征级和决策级的融合分类,SVM、H/α-Wishart、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应用支持向量机对单极化SAR和TM图像进行特征级融合分类,其总体分类精度为90.80%,比单独的SAR和TM图像分类提高了22.40%和6.20%;提出基于规则的全极化SAR和TM图像决策级融合分类方法,对全极化SAR图像的H/α-Wishart初步分类结果和TM图像最大似然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和分析,选取两幅分类图中混淆严重的样本,通过多源遥感图像之间的优势互补关系构建决策融合规则,对分类结果按照所建立的规则进行融合处理,总精度为91.80%,比单独的SAR和TM图像分类精度提高了13.80%和6.40%,林地和建筑用地的分类精度提高最为明显,比SAR图像提高95.15%和13.38%。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能有效地提取出研究区内的耕地、林地、水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这5种土地覆盖类型,混淆严重的林地、建筑用地和水体被很好的区分离开来,提高了图像的分类精度。

杨园园[5](2015)在《吉林省镇赉县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解长期人类-环境交互作用对理解陆地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这需要对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进行重建。历史土地利用重建不仅要进行数量重建,也要进行空间重建。近年来,日益完善的遥感技术使得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获取成为可能,遥感数据的时间尺度是过去40年——自LandSat-1于1972年发射成功,在此之前则需要依靠其他数据源进行历史土地利用研究。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全球和陆地尺度内搜集历史土地变化数据及其重建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这些土地重建数据并不能满足气候评估的需要,因为这些数据集没有足够高的空间分辨率,且重建地类不够完整,目前大多数的土地重建地类并没有代表100%的土地转换地类。当前的土地利用重建主要集中在耕地、沼泽地和林地这三个地类上,并没有提供居民地、水域和其他地类等的相关重建信息。深入研究历史土地利用数字重建方法,建立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全地类数据模型,成为长时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动态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的专题《过去百年增暖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格局的影响》(项目编号:XDA0509031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北地区农林交错带近百年土地利用变化数字重建及脆弱性研究》(项目编号:41271416)为依托,集成多源数据,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对没有遥感信息源的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空间重建,并构建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通过历史文献、历史地形图等资料,对重建结果进行评价验证,为土地利用历史重建提供新思路。根据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地形图在重建土地利用历史数据中非常有用。它包含有历史时期土地覆被信息,是过去土地利用重建的基础,特别是当它们被应用到GIS中。基于地形图提取历史土地利用数据是可行的,且通过对比不同比例尺的重建结果可知,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其精度可达到目前研究需要。(2)基于“耕聚比”方法计算的耕作半径比基于“均等”方法计算的耕作半径精度要高,基本聚落分布和耕作半径进行的耕地重建是可行的,但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耕地空间重建模型。(3)双年际土地监测表明1954-2005年间,镇赉县耕地以草地和沼泽地损失为代价而不断扩张,同时大量草地转换成其他未利用土地,说明该地区在过去60年环境退化严重。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分析表明居民地、耕地、水域在空间分布上相对稳定,草地、沼泽地和林地稳定性较差。此外,自然驱动力依然是该地区环境变化进程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人类诱导变化在环境变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参数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可有效地被应用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1954-2005年间耕地一直是较为均匀分布的,而林地则最为集中分布。(4)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HLURM)包含四个模块:数量控制模块、空间转换规则模块、概率模块和空间网格化分配模块。基于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经验的认识,以栅格为研究单元,通过计算各种地类在该研究单元上的概率大小以确定哪种地类占优势,通过该研究单元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来表示该栅格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利用三幅地图对比法进行HLURM模型重建结果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比空模型精度高,且高于其他模型模拟案例。在三幅土地利用图中,主要差异的来源并不在于模拟模型,而在于1954年和1932年间土地分类的不一致。

李保杰[6](2014)在《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在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给矿区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破坏,从而使矿区成为资源、环境与人口矛盾相对集中显现的区域之一。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解决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煤炭资源开采、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中会直接、间接地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区域地球化学的本底特征,从而使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功能和效应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化及其生态效应,对于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借鉴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过程—效应”这一研究命题,以我国中东部高潜水位矿区—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以景观生态学、生态学和生态风险评价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等技术,系统地研究矿区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对矿区、矿区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进行研究,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矿区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景观与景观格局概念的基础上对矿区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效应进行研究;最后对土地生态风险的内涵、土地生态风险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和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2)以Landsat MSS、TM和OLI为数据源,在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和现有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贾汪矿区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在对研究区遥感影像光谱特征、纹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归一化植被指数、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归一化建筑指数、土壤亮度指数,并将上述指数作为特征向量参与到遥感影像分类中,利用BP神经网络智能分类方法对研究区4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各年份的分类结果总体精度在0.82以上。(3)综合景观格局指数粒度效应图和信息损失评价模型,确定了贾汪矿区景观格局指数的最佳分析粒度为60m。在该粒度下,基于景观水平、景观类型水平对区域景观格局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景观水平上,2003年以前,区域景观格局在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化等的驱动下,景观格局朝破碎化、异质化和连通性降低的趋势发展;2003年以后,由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连片发展等,区域景观格局朝连续化、均衡化和连通性增大的趋势发展。在景观类型水平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随时间的变化最为活跃,1983-2003年间,耕地、水域受煤炭资源开采等活动的影响,斑块趋于破碎化、连通性降低,而建设用地在城市化发展的驱动下,变得更为复杂;2003-2013年间,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呈高连通性、斑块规则化的趋势。(4)以CLUE-S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空间自相关因子对传统的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改进,选取政策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空间约束因素和矿产开采因素等,对贾汪矿区2013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与验证。在此基础上对2023年区域趋势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在3种情景下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经济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增幅最大,生态保护用地情景下建设用地增幅最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耕地等生态用地受到保护,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受到抑制。(5)利用格网GIS技术,对矿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与基于行政单元的ESV空间分异格局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化是导致区域ESV空间异质性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ESV减少区主要分布在贾汪城区、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外围;ESV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采煤塌陷区和山地丘陵地区等。通过对比基于格网单元和基于行政单元ESV的空间差异可以看出,上述2种方法对ESV空间分异的拟合基本一致,差异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ESV系数较大的水域、林地所在的格网单元。(6)基于景观干扰度指数、脆弱度指数构建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借助空间相关分析、地统计分析等对区域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期土地生态风险全局空间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表明土地生态风险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区域生态风险呈现出从中生态风险、较高生态风险向低生态风险和高生态风险转移,即生态风险格局朝两极发展;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较明显,采煤塌陷区生态风险由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生态风险有所降低,建设用地外围由于城市扩展,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成为高生态风险区;东部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受城市化和复垦项目的影响较小,生态风险一直较低。

王瑗[7](2012)在《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地处长白山西麓、龙岗火山第四纪活动区的龙湾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流域为研究尺度,分析了30年来该区域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论文研究区后河流域是长白山区典型山间河源小流域,也是松花湖重要支流辉发河上游流域,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多,具有良好的区域代表性。流域内地质构造特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发育有中国泥炭储量最大的矿养型的泥炭沼泽湿地——金川湿地,及火山喷发演化而来的火口湖,是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对该流域的保护极具生态意义。本论文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研究区1980年、1991年、2000年和2011年LandsatTM影像、1:50000地形图数据及航拍影像数据,结合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林业规划及林相图等资料,在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建立分类系统提取了土地利用/覆被信息。以遥感解译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动态变化度量模型,从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趋势到各景观类型的互相转化过程,逐步深入的分析了研究区31年间的时空变化,并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分析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演化特征。流域景观格局及各景观类型间的变化表明:后河流域在整个研究时段内景观类型没有发生改变,变化主要表现在各个地类的构成比例和空间格局上。景观演变过程的结果为:居民用地增加,水田减少,旱田先是快速增加后略减少,湿地先退化再趋于稳定,森林面积略波动增加,但幅度不大。从动态转换过程看,流域内的各景观类型变化包括增加和减少双向变化。流域的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在景观水平上表现为流域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趋于向有目的的有规划的规则形状改造,且总体上变化不大;斑块水平上,研究区变化剧烈的景观类型分别为水田、旱田和居民地,受干扰明显。(2)本文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分析了研究区流域尺度的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其中自然因素以区域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应用MIKE SHE水文模拟软件构建了ET0蒸发经验模型,通过耦合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得到了流域潜在蒸发能力结果,给出了研究区域蒸发与降水关系,阐述了在目前的气候条件变化趋势下流域的自然来水量减小的趋势;人文因素分别从人口、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和市场调控方面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综合总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基本建设投资、外资利用额、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指数,平均工资,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等14项因素与建成区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经分析得知,研究时段内气候因子变化幅度不大,因此,人类活动是后河流域景观格局动态演化的主要驱动力。(3)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状况建立了一系列反映系统生态、经济产出水平的评价指标。按照能值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对流域内各景观变化涉及的各种生态经济系统分别构建模型。用能值指标评价系统投入产出水平,进而根据研究区1980~2011年由于景观转化引起的生态经济效应的转变,较客观地解释了人类活动进行景观改造的目的。结果表明:各系统单位面积的生态经济投入和产出差别明显,在能值总投入方面,居民地的投入最高,河流、湖泊、水田和旱田其次但远低于前者,湿地、森林最低;在能值总产出方面,居民地最高,湖泊次之,之后依次为湿地、水田、森林,旱田较低。从研究区整体生态经济效益上看,景观格局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增加2.83×107US$,生态效益减少1.07×107US$,能值总产出增加1.03×1020sej,经济产出增加明显,但生态产出减少明显。从各阶段的变化速率来看,各级能值指标的年变化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整个研究时段内流域的生态、经济及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指标值都呈下降趋势,因此,后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的产出影响是使经济效益增长,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也非常明显,可持续发展空间缩小。(4)通过对研究区后河流域的结构与功能价值研究,明确了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对后河流域1980年、1991年、2000年、2011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其中,流域生态系统提供的有物质载体的服务通过能值评估其服务功能价值量,对于没有物质载体的服务通过价值分类利用合理的价值评价方法评估。结果表明,1980~2011年间,后河流域总价值量呈波动变化,其驱动力来自人类活动造成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流域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从1980年的390050.06×104US$显着增加至1991年的396550.68×104US$,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到了2000年的387616.09×104US$、又反弹至2011年的392722.75×104US$,与1991年相比下降2.25%和0.97%。从价值构成上看,支持功能价值的比重最大,约占整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99%以上,其次是调节服务价值,之后是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价值,该构成说明,除表征生态系统基质的支持服务功能外,流域的生态系统运行过程对价值量的影响最大,为人类提供科研及休闲活动的场所是该系统最显着的文化功能价值,而提供粮食的农业生产虽然对景观过程影响很大,但创造的价值量小于自然系统的生态价值量。(5)在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对后河流域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所研究的区域特征,根据生态系统的特性,本文构建PSR模型,其中包括14项分别从人类活动、生态系统、景观尺度刻画流域动态过程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排序赋予权重,得到综合评价指数。其结果是:1980年、1991年、2000年、2011年分别为0.7750、0.7667、0.7189、0.7492,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的分类级别,目前后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0.70.9之间,表明该流域主要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素是受到政策与经济发展制约的人类活动,流域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的改变但仍保持自然状态,景观格局相对稳定,结构比较合理,系统活力较强,外界压力小,仍可发挥正常的生态系统功能,系统尚稳定,流域总体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处于较好。

刘炜[8](2012)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遥感图像自动分类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陕西省横山县1986年8月2日和2003年8月17日的两期TM图像作为基础数据源,研究适用于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专题信息提取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自动分类识别方法,并依据所获取的专题信息分析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方法】结合实地调查和相关专题图件对原始图像进行系统的预处理,对比分析多种图像增强和特征变换方法增强目标类别光谱特征的效果,包括小波滤波、LBV变换等,然后利用多特征知识建立研究区各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目视解译方法。分析各类别常用专题信息提取方法应用在本区出现的问题。分别在Ln{MNDWI}–NDVI、Albedo-NDVI、TM5-MNDWI特征空间中构建描述研究区水体、沙地和居民用地的专题指数CWI、CSI、CRI。验证面向对象分割的方法识别本区各个地类的适用性,并在对TM图像面向对象分割后对比分析最大似然法、BP神经网络法和支持向量机法的分类精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层级图像分析和面向对象分类的方法为各地类设计专题信息提取流程,并通过测试样本对两期TM图像专题信息提取结果进行目视评判和定量评价。最后利用两期专题信息提取结果得到土地利用/覆被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覆被转换图谱,从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化、速度变化和类型变化3个方面分析研究区17年来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分别对CWI、CSI、CRI进行阈值分割,可以快速分离出与居民用地、水体、沙地光谱特征相近的各种背景地类信息。在对TM图像进行SVM分类前执行面向对象分割操作,能够有效降低分类结果中的椒盐效应,适用于除沙地、荒草地以外的其它地类的专题信息提取过程。不同地类的专题信息提取方法均能够有效减少对同谱地物的误判,取得较高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结论】横山县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南部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交接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地表破碎,直接对TM图像分类得到各地类的提取精度有限,并且分类后的图斑散碎、椒盐效应显着,分类结果无法用于专题图制作和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试验依据多层级图像分析处理的思想为各个地类设计专题信息提取流程,实现了对各地类精准分布信息的逐步优化和逼近,应用在本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试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选取Coiflet3作为小波母函数,采用软阈值函数对TM图像进行阈值滤波处理,能够在较好保持图像清晰度的同时,有效去除较大图斑内部孤立的像元和碎斑,增强图斑同质性,为比差值型光谱指数(NDVI、MNDWI、NDBI等)设置分割阈值和图像分类创造条件。在提取沙地、荒草地时设置小波分解尺度J=3;提取旱耕地、灌木林地、草地等类别时设置小波分解尺度J=2。(2)专题指数CRI、CWI和CSI图像中目标类别与背景类别具有显着的光谱差异,很多光谱微弱并受到相邻地物干扰的目标类别小斑,如细小水流线、道路线和居民点均能够被准确识别。分别对CRI、CWI和CSI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和掩膜运算,能够在完整保留目标类别的同时快速分离出大部分背景干扰信息。之后再对阈值分割结果分类,可有效简化分类过程的复杂性,准确区分同谱地物,提高分类结果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3)对TM图像进行LBV变换能够增强水浇地、旱耕地、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等类别的光谱特征,平滑较大图斑内部细微的光谱差异,提高图斑同质性、增强边缘特征,为准确选取面向对象分割尺度创造条件。(4) TM图像面向对象分割后的基本单元是由相邻、匀质像元组成的同质对象,对对象分类可以降低选取典型训练样本、设置组内聚类中心的难度,有效抑制椒盐效应。在识别水体、居民用地、水浇地、旱耕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的过程中,试验通过从全图多个位置选取典型训练样区并进行分割测试,确定分割尺度SC。识别上述类别时SC分别取6.2、9.0、7.0、4.2和5.3。(5)相对于BP神经网络法、最小距离法和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法分类后的沙地、荒草地、草地、灌木林地、旱耕地的图斑相对完整、连续,得到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更高。对于水体、居民用地和道路,试验组合数学形态学开、闭运算作为一对形态滤波器优化初始提取结果的二值图像,在保持各地类较大图斑形状特征基本完好的同时有效去除了噪声图斑,消除细小孔洞,补平缺损并连接断线,并且操作过程简捷、灵活。(6)横山县1986年草地、未利用土地、耕地、林地、水域、居民用地的面积分别为141185.61hm2、128043.90hm2、87037.38hm2、61474.77hm2、5687.82hm2、137.70hm2,未利用土地中沙地的面积比例为56.08%,耕地中旱耕地的面积比例为81.24%,林地中灌木林地的面积比例为84.90%。横山县2003年草地、林地、耕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居民用地、公路用地的面积分别为181424.88hm2、84919.95hm2、80475.30hm2、72379.44hm2、3747.51hm2、394.38hm2,225.72hm2。林地中灌木林地的面积比例为88.15%,耕地中旱耕地的面积比例为72.73%,未利用土地中沙地的面积比例为42.06%。(7)横山县1986-2003年间沙地、荒草地、水域、旱耕地面积显着减少。分别有26.96%、23.56%的沙地净转变为草地和荒草地;41.53%、8.21%的荒草地净转变为草地和灌木林地;28.42%的水域面积转变为水浇地;14.22%、5.74%的旱耕地净转变为草地和灌木林地。横山县1986-2003年间水浇地、灌木林地、有林地、草地、居民用地面积增加。扣除逆转面积后分别有8.02%、7.36%、5.00%的水浇地来自灌木林地、水域和草地;13.18%、6.17%的灌木林地来自草地和荒草地;15.22%、12.58%的有林地来自草地和旱耕地;12.88%、10.67%的草地来自荒草地和沙地。31.36%、10.22%、的居民用地来自水浇地和旱耕地。

钟海燕[9](2011)在《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其范围包括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市区、湖口县、永修县、星子县、都昌县、德安县、鄱阳县和余干县等11个县(区),土地资源总面积19761.5km2。近50年来,由于区域人口、经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趋突出,区域土地资源压力倍增,鄱阳湖区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水质污染、水旱灾害频发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变化直接引起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变化。因此,研究鄱阳湖区近5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辨析其驱动因素并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定量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强度,对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线,采用文献调查、“3S”技术、模型模拟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及实践调查方法,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鄱阳湖区近50年各类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为主线,6种地类呈现出不同空间形态的变化规律。①数量变化:近50年变化最为剧烈的是建设用地,仅1971~2008年,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幅度达6.3倍之多;耕地和水域总量基本保持平衡,耕地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平衡的变化曲线,而水域呈现为先减后增再缓慢微降的变化趋势;草地和林地减少幅度较大,在1971~2008年间,总量减少约20%。②空间变化:运用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了鄱阳湖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的变化过程,耕地、林地和水域在鄱阳湖区空间分布均衡且年际波动小;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空间分布较不均衡且土地利用有聚集的趋势,如未利用地集中分布于星子县、余干县、新建县和鄱阳县等县(区)。③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用地聚集度上升、多样性减少的趋势,如1985-2005年,土地利用景观的斑块数(NP)从18040减少到17571、最大斑块指数(LPI)从13.3985增加到15.8938、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从1.6143减少到1.6091、聚集度指数(AI)从94.7527略增到94.6168。2.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以政策驱动为主、社会经济驱动为辅。通过选取1954-2008年间的经济、人口、投入和收入4类11个代表性指标,经主成分分析降维后形成主成分F1、F2,然后与标准化处理后的1954~2008年鄱阳湖区主要地类数据(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进行曲线拟合,并结合期内土地利用政策变化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耕地、水域变化和F1、F2的相关度不高,其主要驱动力是土地利用政策;而建设用地的变化与F1呈正相关、F2呈负相关,表明其主要驱动力为社会经济因子。3.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用CLUE-S模拟的精度好,但缺乏土地利用变化的机理支持,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鄱阳湖区100m×100m土地利用格网,选用地均GDP、人口密度、海拔高度、平均坡度、到最近城市距离、到最近河流距离、到最近主要公路距离、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土地有机质含量等10个指标,建立了基于1995~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CLUE-S模型并模拟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结果的KAPPA指数达0.879,总体模拟精度高,但建设用地分布的模拟精度较差。通过扩展土地利用生态位理论弥补了CLUE-S模型在机理上的不足,并在微观尺度用生态位宽度模型解释土地利用变化的原理、在全局尺度用经济生态位模型实证分析了鄱阳湖区建设用地的空间变化。4.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而水域是维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稳定的关键因素。以鄱阳湖区1985~2008年为例,根据生态丰度指数、NDVI、NDSI和NDMI数据,建立基于格网(30m×30m)的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好,但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值从1985年的50.03降到了2008年的48.73;通过基于格网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耦合分析,结果显示:水域变化是维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如“围湖造田”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着变差,而“退田还湖”使得区域水域扩大、生态环境质量显着变好;新增建设用地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负向效应大于正向效应;林地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有重要影响。5.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应结合区域资源特点,创新观念、多管齐下。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地域分异明显,应通过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区,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合理布局农业用地区、生态林用地区、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和湿地保护区,创新流域管理理念,发展生态旅游,结合新型城镇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前人对鄱阳湖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扩展研究时限、更新研究手段、丰富研究理论,对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深度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有:1.构建了1954-2008年鄱阳湖区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基于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土地利用空间差异,尝试用土地利用生态位模型对鄱阳湖区1954-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解释。2.应用“3S”技术、精细格网与CLUE-S模型模拟技术综合集成,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模拟搭建了新的技术平台,特别是100m×100m格网能够在CLUE-S模型中更准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基于30m×30m格网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精确地分析了各种土地利用变化方式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贡献。3.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预测,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进行分区并提出差异化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贺秋华[10](2011)在《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简称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开展典型地区的案例研究是认识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滨海地区因其特殊的海陆生态系统环境也已成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择江苏滨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87年利用现状图、1997年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3S技术(RS、GIS、GPS),综合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统计学、土地评价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集成一系列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从不同侧面系统研究和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机制、过程、趋势与规律,不仅可为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国内外同类区域研究提供借鉴。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采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幅度、动态度、速度、土地利用程度、景观偏离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集中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区位指数、转移矩阵等模型,对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诊断相结合,采用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江苏滨海不同时空尺度和区域背景下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制。采用"Logistic回归+CLUE-S"模型,在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预设情景方案的基础上重建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对未来土地的空间结构动态发展进行了预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地覆盖以耕地、水域、沿海滩涂、沼泽地等土地类型为主,其中耕地和水产养殖组成的农用地占整个区域的3/4左右。区域土地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面积总量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水域、未利用土地、耕地、建设用地。无论总变化幅度还是年变化幅度均以水域为最大,总变化幅度中水域(1713.07kmm2)>未利用地(749.10 km2)>耕地(654.84 km2)>建设用地(-610.24km2)>草地(-297.24 km2)>林地(-67.96 km2)。动态度变化水域(32.69%)>草地(-5%)>建设用地(-3.91%)>未利用地(2.75%)>林地(-1.75%)。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11-307,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总体较低,且有所下降。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与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耕地的转入量大于转出量,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转出大于转入,转移强度未利用地(了.20)>建设用地(5.02)>耕地(2.88)>林地(2.37)>水域用地(2.17)。(2)1987-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指数较小,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多样性较低,但有不断上升趋势;景观偏离度指数较大,多在70%以上,土地人工化程度较高;集中化指数较高,部分县(市、区)部分年份的集中化指数超过了0.5,但是其值有下降趋势,均匀化指数较低,大多低于0.50,且有上升趋势。综合以上结果,江苏滨海土地利用人工化程度较高,各县(市、区)土地单一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集中性,随着近年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集中性下降,均匀程度增加。(3)从区位指数来看,盐城耕地具有普遍区位优势,水域的区位优势集中于连云港和盐城,建设用地在沿海各已开发、待开发港口均有一定的潜力优势,未利用地在整个江苏滨海具有普遍区位优势。(4)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构成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基底,人口贯穿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但是通过社会经济和政策影响来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施加作用。近代以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驱动。土地所有制三次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三次滩涂围垦、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都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驱动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可能会来自沿海开发战略升级,包括沿海空间开发格局、沿海海洋产业发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因素。(5)江苏滨海经历了50、60年代以大规模治水兴垦,创办农盐场为特征的滩涂开发,70、80年代以围垦开垦移民开发、种植养殖综合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滩涂开发,“九五、十五”期间的“百万滩涂开发工程”,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海上苏东战略等,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在近几十年内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之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产生了海岸线淤蚀变化、区域湿地面积变化、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水质变化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6)选取距道路距离、距海岸线距离、距大陆岸线距离、距居民地距离、距河流距离、距5m等深线距离、人口密度和农业产值密度等8个因子作为驱动因子与各土地利用类型做Logistic分析,所有地类ROC曲线下的面积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解释效果。运用CLUE-S模型,通过1997年的遥感解译数据模拟2006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情况,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指数为0.8675,可以较好地模拟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7)在预设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情景方案的基础上,运用CLUE-S模型软件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的土地覆盖空间格局。对上述4个情景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未来江苏滨海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情景是综合发展目标情景。(8)基于综合发展目标情景,江苏滨海未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应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突出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区划、多方协作等原则指导下,选择“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优化发展滨海农业、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和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多目标优化战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LUCC的理论方法研究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覆盖问题。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集成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一系列时间动态模型、空间格局模型,对20年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变化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规律。综合运用了地理学、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实证角度增补了LUCC研究的滨海区域案例。(2)尝试采用时间尺度分析思路,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揭示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机制。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变化等自然因素属较长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基底;人口增长、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滩涂经济发展和沿海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等社会经济因素属较短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的条块变化。近20年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社会经济因素,表现为人均工业产值和盐田变化、乡村劳动力密度与建设用地变化、粮食总产量和耕地变化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未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3)根据江苏滨海的实际情况修正了Logistics、CLUE-S模型的相关参数,成功运用于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研究,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充分研究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4种情景方案,用以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在这4种不同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结果表明,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分属于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Ⅰ—Ⅳ阶段。经比较分析发现,在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下,综合发展情景是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优的情景方案。

二、A Methodology Framework for Regional Land-use Change Studies based on Landsat TM images: A Case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Methodology Framework for Regional Land-use Change Studies based on Landsat TM images: A Case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森林碳储量与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森林分类研究
        1.2.2 森林空间分布变化监测研究
        1.2.3 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1.2.4 森林碳储量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预期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预期目标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
        2.1.1 整体研究区概况
        2.1.2 重点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2.2.1 光学遥感影像数据
        2.2.2 激光雷达数据
        2.2.3 空间环境数据
        2.2.4 野外实地调查数据
        2.2.5 辅助数据
第三章 山地森林识别精度提升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构建分类系统
        3.1.2 基于GLAS数据的山地地物高度提取
        3.1.3 森林范围识别
        3.1.4 森林类型识别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森林范围识别精度比较
        3.2.2 森林类型识别精度比较
        3.2.3 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祁连山森林碳储量现状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森林类型分类及森林区域GLAS脚印点筛选
        4.1.2 GLAS脚印点森林冠层高度估算
        4.1.3 GLAS脚印尺度森林碳储量估算
        4.1.4 基于Max Ent模型的研究区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估计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GLAS脚印点森林冠层高度估算结果
        4.2.2 GLAS脚印点森林碳储量估算结果
        4.2.3 研究区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估计结果
        4.2.4 研究区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
        4.2.5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30 年祁连山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历史影像森林面积提取及类型识别
        5.1.2 森林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5.1.3 森林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5.1.4 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类型分类结果
        5.2.2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5.2.3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5.2.4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5.2.5 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30 年祁连山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森林碳储量估算
        6.1.2 相对辐射校正
        6.1.3 森林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6.2 结果分析与讨论
        6.2.1 基于遥感变量的森林碳储量估算
        6.2.2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
        6.2.3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分析
        6.2.4 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尺度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碳储量相关性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实验区域选择
        7.1.2 划分不同尺度森林样区
        7.1.3 景观指数选取
        7.1.4 不同尺度样区内森林碳储量及景观指数提取
        7.1.5 统计分析
    7.2 结果分析与讨论
        7.2.1 研究区不同尺度样区划分结果
        7.2.2 不同尺度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碳储量相关性分析
        7.2.3 不同尺度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碳储量相关关系模型
        7.2.4 讨论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8.1 讨论
    8.2 主要研究结论
        8.2.1 山地森林识别精度提升研究
        8.2.2 祁连山森林碳储量现状研究
        8.2.3 近30 年祁连山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8.2.4 近30 年祁连山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8.2.5 不同尺度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碳储量相关性研究
    8.3 特色与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2)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区域选择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7.1.2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发表
致谢

(3)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1.2.2 景观生态学
        1.2.3 生态安全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文
        2.2.4 土壤
        2.2.5 动植物资源
    2.3 社会经济状况
3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获取
        3.1.1 遥感数据
        3.1.2 其它数据源
    3.2 遥感数据处理
        3.2.1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2 影像光谱特征
    3.3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3.3.1 地物类型分类体系
        3.3.2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提取
        3.3.3 分类后处理
    3.4 非遥感数据处理
        3.4.1 DEM获取
        3.4.2 土壤数据
        3.4.3 气候数据
        3.4.4 社会经济数据
    3.5 本章小结
4 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4.1 小三江平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演变分析
        4.1.1 土地利用/覆被结构演变分析
        4.1.2 土地利用速率时空演变分析
    4.2 土地利用空间模型演变分析
        4.2.1 空间结构变化的研究
        4.2.2 1976-2000年土地利用时空转化研究
        4.2.3 2000-2013年土地利用时空转化研究
        4.2.4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型
    4.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分析
    4.4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图谱信息
        4.4.1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的构建
        4.4.2 1976-2013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分析
    4.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问题
    4.6 小结
5 小三江平原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分析
    5.1 景观格局指数
        5.1.1 斑块尺度景观结构指数
        5.1.2 景观尺度的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5.1.3 区域景观格局空间特征结构分析
    5.2 景观组分动态变化
        5.2.1 景观组分指数计算方法
        5.2.2 景观组分转入/转出贡献率分析
        5.2.3 研究区景观组分保留率分析
    5.3 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研究
        5.3.1 斑块类型水平上的粒度效应
        5.3.2 景观镶嵌体水平上的粒度效应
    5.4 土地利用的的景观生态过程响应
        5.4.1 景观结构变化的生态过程
        5.4.2 景观生态过程服务价值变化
    5.5 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5.5.1 自然因素
        5.5.2 人为因素
    5.6 小结
6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评价单元
        6.1.2 生态安全评价框架
        6.1.3 数据收集
    6.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及指标
        6.2.1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6.2.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建立
        6.2.3 评价指标值归一化处理
        6.2.4. 评价指标权重
        6.2.5 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6.2.6 景观生态安全结果评价
    6.3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时空异质性分析
        6.3.1 景观生态安全时间变化
        6.3.2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变化
        6.3.3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分析
        6.3.4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分析
    6.4 景观生态安全区的生态调控
        6.4.1 高度安全生态调控措施
        6.4.2 较高安全生态调控措施
        6.4.3 中等安全调控措施
        6.4.4 低和较低安全调控措施
    6.5 景观生态安全模拟预测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综合利用SAR图像和TM图像的土地覆盖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1.2.1 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1.2.2 多源遥感图像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雷达遥感技术
    2.1 从微波遥感到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2.1.1 微波遥感基本概念
        2.1.2 微波遥感系统
    2.2 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简介
        2.2.1 SAR遥感技术的发展
        2.2.2 SAR系统成像模式
        2.2.3 SAR遥感影像几何特点
    2.3 SAR遥感的优点及应用领域
        2.3.1 SAR遥感的优点
        2.3.2 SAR遥感的相关领域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多源遥感图像特性分析及融合预处理
    3.1 多源遥感图像特性分析
        3.1.1 TM图像特性分析
        3.1.2 SAR图像特性分析
    3.2 TM图像与SAR图像的融合预处理
        3.2.1 TM图像的假彩色合成
        3.2.2 SAR图像灰度值调整
        3.2.3 SAR图像的斑点噪声去除处理
        3.2.4 SAR图像的增强处理
        3.2.5 SAR图像与TM图像的配准
    3.3 遥感图像融合分类精度评价
        3.3.1 分类融合结果主观评价方法
        3.3.2 分类图像融合结果客观评价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单极化SAR图像与TM图像特征级融合分类
    4.1 遥感图像分类概述
    4.2 特征级融合分类概述
    4.3 SVM分类法原理
        4.3.1 SVM分类方法
        4.3.2 SVM原理及参数选择
    4.4 最大似然分类法原理
    4.5 实验与分析
        4.5.1 实验流程
        4.5.2 实验数据来源
        4.5.3 纹理特征辅助的SAR图像分类
        4.5.4 TM图像分类
        4.5.5 SAR与 TM图像融合分类
        4.5.6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全极化SAR图像与TM图像决策级融合分类
    5.1 决策级融合分类概述
    5.2 H/A/α-Wishart分类法原理
        5.2.1 H/A/α分解
        5.2.2 H/A/α分类
        5.2.3 H/A/α-Wishart分类
    5.3 规则分类法概述
        5.3.1 规则分类方法
        5.3.2 规则分类原理和过程
        5.3.3 融合规则设立原则
    5.4 实验与分析
        5.4.1 实验流程
        5.4.2 实验数据来源
        5.4.3 全极化SAR图像分类
        5.4.4 TM图像分类
        5.4.5 构建融合规则
        5.4.6 SAR与 TM图像融合分类
        5.4.7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本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吉林省镇赉县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数字重建的研究进展
        1.2.2 不同重建方法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字环境背景的建立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行政区划
        2.1.3 自然环境
        2.1.4 研究区特点
    2.2 数据的动态获取
        2.2.1 数据源概述
        2.2.2 不同数据源中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2.2.3 环境背景数据的提取
    2.3 空间数据库的集成
第3章 地形图土地利用信息分析
    3.1 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可行性及可信度分析
        3.1.1 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可行性分析
        3.1.2 地形图提取土地信息的可信度分析
    3.2 不同比例尺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对比分析
第4章 基于历史文献的土地开垦正向分析
    4.1 基于历史聚落演变的土地开垦分析
        4.1.1 基于地名志的屯落信息提取
        4.1.2 聚落演变特征与土地开垦分析
    4.2 基于聚落分布和耕作半径的历史耕地重建
        4.2.1 耕作半径的计算
        4.2.2 基于聚落分布和耕作半径的历史耕地重建
第5章 重建模型的理论基础及构建
    5.1 土地利用数字重建理论基础
    5.2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构建
        5.2.1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的建模目的
        5.2.2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的框架设计
        5.2.3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的结构与功能
第6章 镇赉县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
    6.1 数量控制模块
    6.2 空间转换规则模块
        6.2.1 镇赉县近 50 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6.2.2 基于双年际监测的土地利用转换过程分析
        6.2.3 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分析
        6.2.4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6.3 概率模块
        6.3.1 镇赉县土地利用变化自然环境驱动因子分析
        6.3.2 镇赉县 1930 年代土地适宜性图
    6.4 空间网格化分配模块
    6.5 土地利用数字重建结果精度验证与分析
第7章 过去百年镇赉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7.1 强度分析法基本概念与流程
        7.1.1 强度分析法基本概念
        7.1.2 强度分析法流程
    7.2 过去百年镇赉县土地变化强度分析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8.1.1 研究结论
        8.1.2 创新之处
    8.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所参与科研工作和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理论研究
    2.1 矿区生态系统
    2.2 矿区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累积效应
    2.3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3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3.4 本章小结
4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分析
    4.1 矿区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的确定
    4.2 矿区土地景观要素的数量变化
    4.3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4 矿区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动态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机制及情景模拟
    5.1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因子的选取
    5.2 研究方法
    5.3 CLUE-S 模型的验证与模拟
    5.4 矿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
    5.5 本章小结
6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变化
    6.3 基于格网单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6.4 基于行政单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6.5 基于格网单元和行政单元的 ESV 空间分异的比较研究
    6.6 本章小结
7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及变化研究
    7.1 研究方法
    7.2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空间相关关系
    7.3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半方差分析
    7.4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克里格插值与精度检验
    7.5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研究
    7.6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8.3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空间格局及驱动力研究
        1.2.2 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
        1.2.3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
        1.2.4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标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气候
    2.2 资源概况
        2.2.1 植被资源
        2.2.2 植物资源
        2.2.3 动物资源
        2.2.4 地貌资源
        2.2.5 水利资源
    2.3 生态系统结构
        2.3.1 流域土地利用类型
        2.3.2 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
    2.4 社会经济概况
        2.4.1 自然旅游资源
        2.4.2 社会经济
    2.5 小结
第三章 数据收集处理与遥感应用
    3.1 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
        3.1.1 数据获取
        3.1.2 数据预处理
        3.1.3 分类体系
        3.1.4 信息提取
        3.1.5 土地利用解译结果
        3.1.6 遥感应用的验证
    3.2 小结
第四章 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时空特征
    4.1 景观类型的转化特征
        4.1.1 变化信息提取及变化度量
        4.1.2 景观格局及各景观类型变化
        4.1.3 景观动态转化过程
    4.2 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化特征
        4.2.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4.2.2 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5.1 数据资料及分析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计算方法
    5.2 气候要素变化特征
        5.2.1 年平均气温
        5.2.2 降雨
        5.2.3 蒸发
        5.2.4 相对湿度
    5.3 自然驱动因素
    5.4 人文驱动力
        5.4.1 人口因素
        5.4.2 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张
        5.4.3 政策因素
        5.4.5 定量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经济效应
    6.1 流域变化的生态经济效应能值分析原理
    6.2 能值分析步骤与评价指标
        6.2.1 能值分析步骤
        6.2.2 能值分析与评价指标
    6.3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计算
        6.3.1 水田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3.2 旱田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3.3 河流、湖泊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3.4 湿地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3.5 森林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3.6 居民地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4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6.4.1 不同景观类型各时段能值密度分析
        6.4.2 不同景观类型各时段能值总量分析
        6.4.3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功能评估
    7.1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构成
        7.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构
        7.1.2 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7.1.3 生态系统的经济功能
        7.1.4 生态系统的社会功能
    7.2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
        7.2.1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7.2.2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7.2.3 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7.2.4 河湖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7.2.5 居民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7.3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7.4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7.4.1 支持服务
        7.4.2 供给服务
        7.4.3 调节服务
        7.4.4 文化服务
    7.5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结果
        7.5.1 支持服务价值估算结果
        7.5.2 供给服务价值估算结果
        7.5.3 调节服务价值估算结果
        7.5.4 文化服务价值估算结果
        7.5.5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估算结果
    7.6 小结
第八章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8.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
        8.1.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
        8.1.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尺度
        8.1.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范畴
        8.1.4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概述
    8.2 PSR 模型的构建
        8.2.1 评价模型
        8.2.2 指标体系
        8.2.3 评价方法及标准
    8.3 评价指标的信息提取
        8.3.1 压力指数
        8.3.2 状态指数
        8.3.3 响应指标
    8.4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8.4.1 单因子评价
        8.4.2 综合评价
        8.4.3 综合评价结果
    8.5 评价结果
        8.5.1 压力分析
        8.5.2 状态分析
        8.5.3 响应分析
    8.6 分析与讨论
        8.6.1 景观面积波动明显
        8.6.2 水文和水质状况恶化
        8.6.3 植被退化
        8.6.4 生物多样性减少
        8.6.5 土壤退化
        8.6.6 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
        8.6.7 功能退化
        8.6.8 结论与对策
    8.7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遥感图像自动分类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概念、内涵与研究现状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遥感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居民用地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1.2.2 水体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1.2.3 沙地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1.2.4 植被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地形地貌
        1.3.2 气候
        1.3.3 河流水系
        1.3.4 植被资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资料
        1.4.3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
        1.4.4 研究方法
        1.4.5 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遥感图像小波滤波
    2.1 引言
    2.2 离散小波变换的正交多尺度分析
    2.3 小波系数阈值收缩法滤波
    2.4 实验结果分析
        2.4.1 植被光谱滤波实验
        2.4.2 土壤光谱滤波实验
        2.4.3 TM 图像滤波实验
    2.5 小结
第三章 面向对象分割与遥感图像分类识别
    3.1 引言
    3.2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实验
        3.2.1 最小距离法分类
        3.2.2 最大似然法分类
        3.2.3 BP 神经网络法分类
        3.2.4 支持向量机法分类
        3.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遥感图像面向对象分割
    3.4 遥感图像分层分类
    3.5 小结
第四章 居民用地及道路信息提取
    4.1 引言
    4.2 居民用地光谱特征增强
    4.3 居民用地纹理特征识别
    4.4 结合 CRI 阈值分割和面向对象分类提取居民用地信息
        4.4.1 基于 CRI 阈值分割粗提居民用地信息
        4.4.2 多尺度面向对象分割
        4.4.3 提取流程设计
        4.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TM 图像上道路遥感特征识别
    4.6 面向对象分类提取道路信息
    4.7 小结
第五章 水体信息提取
    5.1 引言
    5.2 水体光谱特征增强
    5.3 水体提取方法实验分析
        5.3.1 单波段直方图阈值分割
        5.3.2 水体指数直方图阈值分割
        5.3.3 监督分类
        5.3.4 讨论
    5.4 结合 CWI 阈值分割和面向对象分类提取水体信息
        5.4.1 提取流程设计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沙地和荒草地信息提取
    6.1 引言
    6.2 沙地光谱特征增强
    6.3 沙地提取方法实验分析
        6.3.1 光谱指数阈值分割
        6.3.2 监督分类
        6.3.3 面向对象分割
        6.3.4 讨论
    6.4 结合 CSI 阈值分割和 SVM 分类提取沙地信息
        6.4.1 提取流程设计
        6.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5 荒草地信息提取
    6.6 小结
第七章 植被信息提取
    7.1 引言
    7.2 植被光谱特征增强
    7.3 结合 LBV 变换和面向对象分类提取植被信息
        7.3.1 提取流程设计
        7.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及其变化分析
    8.1 引言
    8.2 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化分析
    8.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换状况分析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4 研究区域选择与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关于“3S”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中的应用研究
        2.2.1 为土地利用变化提供基础数据
        2.2.2 应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2.2.3 应用方式的多元化
    2.3 关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的研究
        2.3.1 基于行为者的研究模型
        2.3.2 经验统计模型
        2.3.3 综合混合模型
    2.4 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
        2.4.1 LUCC引起的主要环境效应
        2.4.2 LUCC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2.5 关于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的研究
    2.6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3.1.1 土地、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变化
        3.1.2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
        3.1.3 生态环境效应
    3.2 人地关系理论
        3.2.1 人地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
        3.2.2 人地关系的特点
        3.2.3 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3.1 景观的概念与特征
        3.3.2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3.3.3 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
        3.3.4 景观生态学数量研究方法
        3.3.5 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4.1 可持续发展的缘起
        3.4.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3.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4.4 基本特征
        3.4.5 可持续发展评价
        3.4.6 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3.5 生态经济学理论
        3.5.1 生态经济学的起源与内涵
        3.5.2 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
        3.5.3 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
        3.5.4 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3.6 系统科学理论
        3.6.1 系统思想的来源
        3.6.2 系统论的主要内容
        3.6.3 系统科学的目前的趋势和特点
        3.6.4 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3.7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技术方法
    4.1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过程分析的技术方法
        4.1.1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土地利用数据建库
        4.1.2 土地利用履被变化的分类方法
        4.1.3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甄别
        4.1.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概念模型
        4.1.5 因子诊断方法
        4.1.6 土地利用变化的测度模型
    4.2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技术方法
        4.2.1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4.2.2 土地利用生态位模型
    4.3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
        4.3.1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3.2 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定量评价
        4.3.3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第五章 鄱阳湖区近50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1 研究区概况
        5.1.1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历史
        5.1.2 自然条件
        5.1.3 社会经济条件
    5.2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数据建库
        5.2.1 土地利用数据的分类体系
        5.2.2 多源数据融合
        5.2.3 1954年和1971年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5.2.4 2005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5.2.5 基于GeoDatabase的1954~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建库
        5.2.6 土地利用数据精度校验
    5.3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5.3.1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分析
        5.3.2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变
        5.3.3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5.4 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5.4.1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量的空间差异分析
        5.4.2 基于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空间变化差异分析
    5.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5.1 在Fragstats中计算景观指数
        5.5.2 斑块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5.3 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6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6.1 驱动力的主成分分析
        5.6.2 动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
        5.6.3 土地政策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的影响
第六章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6.1 CLUE-S模型
        6.1.1 CLUE-S模型概述
        6.1.2 CLUE-S模型的原理
        6.1.3 CLUE-S模型结构
    6.2 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6.2.1 模型假设
        6.2.2 数据准备
        6.2.3 模拟过程
        6.2.4 模型验证
    6.3 鄱阳湖区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预测
        6.3.1 模型回归系数计算
        6.3.2 设定2020年土地需求数据
        6.3.3 模型运行及结果分析
    6.4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
        6.4.1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6.4.2 均衡边际点与用途转变
        6.4.3 鄱阳湖区主要地类用途转变的解释
第七章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7.1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7.1.1 评价单元划分
        7.1.2 评价因子选择
        7.1.3 建立评价模型
        7.1.4 基于遥感的参评因子指标提取
        7.1.5 综合评价结果
    7.2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7.2.1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分析
        7.2.2 不同EQI变化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构成分析
        7.2.3 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对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作用强度分析
第八章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区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8.1 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区,实现鄱阳湖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8.1.1 农业用地区
        8.1.2 生态林用地区
        8.1.3 城镇及工业用地区
        8.1.4 湿地保护区
    8.2 创新流域管理理念,保护生态环境
        8.2.1 实施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8.2.2 科学编制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8.2.3 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8.2.4 划定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湿地生态修复
    8.3 发展生态旅游,缓解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矛盾
        8.3.1 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
        8.3.2 构建合理的总体布局
        8.3.3 探索征转分离的旅游用地供应模式
    8.4 跟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行差别化土地供应政策
    8.5 保护耕地,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8.6 编制国土规划,协调统筹各项相关规划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鄱阳湖区1954~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构建
        9.1.2 鄱阳湖区近50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
        9.1.3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
        9.1.4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解释
        9.1.5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定量影响评价
        9.1.6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9.2 研究展望
        9.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态监测及高精度数据获取
        9.2.2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理研究
        9.2.3 基于机理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模拟技术
        9.2.4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多尺度融合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10)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LUCC内涵
2.2 LUCC研究综述
    2.2.1 国外LUCC研究
    2.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第三章 江苏滨海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区域位置与范围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象气候
    3.1.4 土壤植被
    3.1.5 水文水系
    3.1.6 自然资源
3.2 社会经济
    3.2.1 人口增长
    3.2.2 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章 江苏滨海LUCC的时空演变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数据
    4.1.2 方法
4.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4.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间变化特征
    4.3.1 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分析
    4.3.2 土地变化的幅度
    4.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速度
    4.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4.3.5 土地利用主要类型转移
4.4 江苏滨海LUCC空间格局分析
    4.4.1 多样性分析
    4.4.2 集中性分析
    4.4.3 区位意义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江苏滨海LUCC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5.1 自然因素
    5.1.1 海岸淤蚀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1.2 海平面上升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 人口因素
5.3 社会经济因素
    5.3.1 驱动因素筛选
    5.3.2 操作过程
    5.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5.4 政策因素
    5.4.1 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
    5.4.2 滩涂围垦
    5.4.3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
5.5 未来驱动力分析
    5.5.1 江苏沿海空间开发格局
    5.5.2 江苏沿海海洋产业发展
    5.5.3 江苏沿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5.6 小结 第六章 江苏滨海LUCC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6.1 对海岸线淤蚀影响
6.2 对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6.3 对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
6.4 生物多样性变化问题
6.5 水质变化问题
    6.5.1 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
    6.5.2 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分析
7.1 CLUE-S模型
    7.1.1 模型结构
    7.1.2 CLUE-S模型的支撑体系
    7.1.3 CLUE-S模型的参数文件
7.2 模拟步骤
7.3 情景模拟
    7.3.1 情景方案设定
    7.3.2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江苏滨海土地可持续利用
8.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8.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选择
    8.2.1 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
    8.2.2 优化发展滨海农业
    8.2.3 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
    8.2.4 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致谢

四、A Methodology Framework for Regional Land-use Change Studies based on Landsat TM images: A Case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森林碳储量与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D]. 宋洁.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3]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D]. 吴学伟. 武汉大学, 2018(06)
  • [4]综合利用SAR图像和TM图像的土地覆盖分类研究[D]. 张婷. 江苏师范大学, 2016(12)
  • [5]吉林省镇赉县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研究[D]. 杨园园. 吉林大学, 2015(08)
  • [6]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D]. 李保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 [7]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王瑗.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遥感图像自动分类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D]. 刘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9]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钟海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10]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贺秋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基于 Landsat TM 图像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论框架: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