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读书报告

孔子语录读书报告

问:孔子语录(《论语》十九则)
  1. 答: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慧老宏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含谨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7.子曰:“富而可求也前册,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 答: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慧老宏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子曰前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7.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含谨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3. 答: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慧老宏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含谨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7.子曰:“富而可求也前册,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问:孔子名句及其赏析
  1. 答: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做官要做得好,就应该学习;学习好了才可以做官。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亏晌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罩知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销闷锋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自己就可以改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人民也会照着去做;本身品行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人民也不会听从。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2. 答:孔子语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语录:言敏锋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语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语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敬蔽志也。。
    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是知也。
    孔子语录:小不忍,则桥稿晌乱大谋。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语录:有教无类。
  3. 答: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链前,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脊唤型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樱猜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 答:孔子名句及其赏析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名句赏析】: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正名”是孔子族橘“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方法论。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言顺则理直兆亏团,理直方能服人,人服才能统一意识,有呼空敬必应,接下来的事情就可迎刃而解。“名”就是一面旗帜,引导他人,也引导我们自己走正确的道路。
孔子语录读书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