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推动高产高效矿山建设

以科技创新推动高产高效矿山建设

一、以技术创新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董书宁,刘再斌,程建远,陈宝辉,代振华,李丹[1](2021)在《煤炭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智能开采是我国煤炭工业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下的战略选择,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必由之路,地质保障技术可为煤炭智能开采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数据支撑,且能有效探查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以减少煤矿生产灾害事故的发生。我国煤炭地质保障技术从服务于资源勘查、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到服务于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从基础地质勘查工作、GIS系统到隐蔽致灾因素探查,不同时期的煤炭地质保障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分析了在煤炭智能开采背景下地质保障技术面临的3个难题:地质条件探测精度不足、动态地质信息监测困难与智能开采缺乏统一的地质基础。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面向煤炭智能开采的地质保障技术体系,主要包含高精度综合探测、一体化智能在线监测、工作面地质透明化三大关键技术,通过煤炭开采过程中地质信息综合精准感知、动态融合、同步映射和孪生反馈,实现地质保障的数字化、三维可视化和智能化。面对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针对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发展新要求,提出了煤炭智能开采地质保障云平台、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的发展方向,平台化、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可为煤炭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

郭俊生[2](2021)在《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装备回顾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发展30年来,不论是开采、掘进技术及配套装备,还是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技术水平,都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跨越式提升。对我国30年来厚煤层开采技术发展、薄及中厚煤层开采技术装备发展、安全高效矿井配套技术装备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展望了我国井工煤矿开采发展前景,认为,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将成为未来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复杂煤层安全高效开采、井工煤矿智能无人开采、煤炭资源绿色一体开采等方面。

孙洁[3](2020)在《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基于国家提出的去产能政策,关停矿山的数量不断增加,做好关停矿山的资源整合及利用工作意义重大。由于废弃矿山环境管理工作的缺失,致使废弃矿山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凸显,加强生态建设、扭转废弃矿山的不良问题,就需整合区域资源,做好资源利用和绿色转型工作。山西关停矿山绿色发展战略研究,能提高去产能矿井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可为山西关停并转等去产能煤矿企业提供一条转型脱困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对保障山西省能源安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阅读、理论分析、实地调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研究国内外关停矿山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关停矿山绿色发展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探索了山西关停矿山绿色经济转型发展驱动及提升战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山西省区域内关停矿山主要可利用资源包括地下空间,煤层气,矿井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基础设施设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以及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等。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对可利用资源综合开发,构建了综合旅游景区、地下水库和抽水蓄能电站、气体储存和压缩空气蓄能电站、生态光伏电站、风力发电站、煤层气综合利用、地下垃圾处理站、地下城市配套设施、矿井水地热利用工程十种绿色绿色转型模式,为山西省关停矿山开发利用提供路径选择。(2)山西省关停矿山开发利用尚不成熟,绿色转型发展能力不足,在绿色转型发展中遇到了现实难题及问题,主要为:关于矿区人口搬迁的安置难题、转型替代产业发展难题、环境恢复治理进展缓慢、资金问题、矿业勘察工作不到位、矿山恢复治理难度大、任务繁重、转化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3)将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评价作为目标,通过RAM模型、数理分析、0-1模型分析,构建了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作为评价准则的包括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的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评价模型。(4)通过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得出技术创新、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是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最重要的指标。(5)通过理论、数据和模型分析提出山西省绿色转型能力提升战略:科学规划,精确定位绿色转型条件;转化闲置资源利用价值,由资源枯竭向资源再造绿色转型;加强生态修复及再利用,探索多样化生态修复技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为方向,积极研发绿色技术,多能互补;以关闭煤矿的资源类型为主导,对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制定了制度保障措施: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制度、绿色技术制度、制定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绿色核算制度。

鄢德恒,谢鹏飞[4](2018)在《浅谈科技创新与管理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是顺应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开展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既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煤炭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煤炭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2017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煤炭行业经过调结构、去产能和释放先进产能,保障了煤炭供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娜[5](2016)在《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作为重要的一次能源,是支撑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础。伴随着各国愈演愈烈的能源争夺战,提高能源安全、增强煤炭产业竞争力变得至关重要。煤矿企业作为煤炭产业的核心部分,其竞争力的全面提高,本质上就是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对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重视,传统的粗放型开采方式日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安全、高效、低碳化生产模式。煤矿综合竞争力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该研究诣在全面挖掘煤矿综合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并分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为煤炭行业研究人员和煤炭生产企业提供参考依据,并通过测度研究考核自身水平、了解不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创新性地集成了模糊集理论、CFCS和DEMATEL方法,构建了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要素模型,并利用SEM模型对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要素路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明确各维度建设内容及重点后,设计了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并选择德尔菲法、AHP-Entropy Weight耦合权重法、隶属度函数、功效系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作为测度分析工具,构建了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模型。最后,以神东集团下属11个煤矿为例,进行了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评价,并提出了改进意见。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成果和结论:(1)第一章,绪论。对当前煤炭资源的分布、消耗、生产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概括性分析,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煤矿综合竞争力的研究进展及现状,提出了目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路线、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2)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明确界定了论文研究对象——煤矿、综合竞争力及测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并对研究中涉及到的系统学理论、事故致因理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理论、智能矿山建设理论、生态矿山建设理论、煤矿科技创新理论和和谐矿区理论进行了梳理。(3)第三章,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要素模型构建。本章全面分析了煤矿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建立要素识别模型,首先利用UCINET复杂网络分析对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明确,进而利用模糊集理论和CFCS方法对专家语言评估标度进行转化和融合,借助DEMATEL决策试验与实验评估法对各要素的原因度和中心度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以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创新、和谐为关键要素的六维度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要素模型。(4)第四章,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关系模型研究。本章利用结构方程原理、以AMOS为分析工具,对煤矿综合竞争力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创新、和谐六个维度的潜在变量和结构路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六维度研究内容的分析,归纳出了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并设计调查问卷,其次对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效度分析。进而以结构效度提取的15个主成分为观测变量,对煤矿综合竞争力进行路径假设,以模型拟合参数及路径系数为基准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最终验证了原假设13条路径中的11条路径关系的正确性。最后,将结构关系模型与煤矿生产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验证了结构模型的合理性。(5)第五章,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模型研究。本章根据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模型,以高效、绿色、安全、智能、创新、和谐六个维度为目标层,建立了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的选取依据、含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进而,以ahp-entropyweight耦合权重法为测度指标体系赋予权重,通过界定煤矿综合竞争力及其指标体系分级原则,应用隶属度函数及功效系数原理确定单指标评价隶属度函数,最后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了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模型构建。(6)第六章,实证研究:神东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分析与提升。为验证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章选取神东集团下属的11家煤矿作为评价对象,根据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大柳塔矿、补连塔矿、榆家梁矿达到了国际先进煤矿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结果,以乌兰木伦矿、保德矿、寸草塔二矿为例,分析了各矿的薄弱环节和发展短板,并提出了改进建议。(7)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研究成果及创新点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对未来煤矿综合竞争力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本文创新性地集成了模糊集理论、cfcs和dematel方法,构建了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要素模型,科学地确定了其关键影响要素。首先通过建立煤矿综合竞争力要素识别模型,借助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等方法确定原始分析数据,利用模糊集理论和cfcs方法对专家语言评估标度进行转化和融合,进而对所有要素网络关系进行初步探究,并创新性地对dematel方法进行改进,分析了各要素的原因度和中心度并区分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最终通过笛卡尔坐标系确定了以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创新、和谐为关键影响因素的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要素模型。(2)本文利用sem模型明确了煤矿综合竞争力各要素之间的结构路径关系。研究中开发了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的测量问卷,以spss和amos为分析工具,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煤矿综合竞争力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创新、和谐六个维度的潜在变量、要素间的模型拟合参数、路径系数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各维度间结构路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3)本文构建了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煤矿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途径。研究中建立了以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创新、和谐六维度为目标层的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进而利用AHP-Entropy Weight法、功效系数法、隶属度函数、模糊综合评价构建了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1家煤矿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雷达图分析测度结果,找出短板并提出改进措施。

刘峰[6](2011)在《煤炭行业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模式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系统理论、企业管理理论、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综合评价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煤炭行业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的模式及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构建适合煤炭矿山的低碳生态建设理论,阐述其建设涵义、必要性、特征、目标、原则和理论框架。在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煤矿物质代谢循环,构建煤炭行业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的总体模式及具体模式组合;为保证模式的有效实施,构建实现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的路径——TME(技术-管理-经济)模型。从技术方面,构建实现低碳生态的技术支撑体系,分析论证各种技术对低碳生态的作用和贡献,为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提供根本保障。从管理方面,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从经济方面,建立低碳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了低碳生态矿山的三阶段评价模型,科学合理地判断和评价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的效果和程度。最后,结合某个具体示范矿井的建设情况,对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验证其有效性。

王雷英[7](2010)在《煤电企业自主创新的哲学思考——以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为例》文中认为自主创新才能自主发展,任何国家概不例外。中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中国的能源发展,必须要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只有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才有可靠的能源支撑和保障。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8](2009)在《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 实现千万吨矿井群安全高效持续发展》文中认为神东煤炭集团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煤炭生产企业,地跨陕西、内蒙古、山西三省区。现有大型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1 7个,其中年产2 000万t以上的3个、1 500万t以上的2个、1 000万t以上的5个,形成了千万吨矿井群。1998年以来,煤炭产量连续10年以千万吨速度递增,2005年率

濮洪九,胡静林,乌荣康,杜复新,王立杰,李敬辉,孙光奇,吴道荣,姜智敏,陈昶学,张树茂,刘海滨,张勇,段海峰,李建民,郝贵,尚建选,杨天国,赵宁德,孙喜民,宋润栓,孙长云,唐傲,宋梅,于雄飞[9](2009)在《煤炭产业政策研究》文中认为第一章产业政策基本理论一、产业政策的基本概念产业政策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经济政策。目前,经济学界和政府机构对产业政策概念的界定主要分为两大派别:一种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按照这种观点,政府制定的涉及产业发展的所有法律、法规、计划,以及一切针对产业发展而提出来的政策都是产业政策。

濮洪九,杨中,胡静林,王源,苏立功,姜智敏,殷作如,张勇,陈天赤,尤艳馨,陈昶学,张严柱,李子明,周军,刘捷,李永东,孙明达,何国家,赵家廉,张宏,周波,唐秀银[10](2009)在《提高煤炭行业管理水平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煤炭行业管理现状与产业政策分析第一节煤炭行业的特点一、煤炭行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基础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决定和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与运行速度。煤炭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历史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由1949年的90%以上连续下降到70%左右,但煤炭一直占据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导地位。2005年煤炭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6%,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8%。从我国一次能源资源赋存

二、以技术创新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技术创新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煤炭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炭地质保障技术发展历程
2 煤炭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技术难题
    2.1 地质条件探测精度
    2.2 动态地质信息监测
    2.3 统一的地质基础
3 煤炭智能开采地质保障关键技术
    3.1 高精度综合探测
    3.2 一体化智能在线监测
    3.3 工作面地质透明化
4 煤炭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展望
    4.1 智能开采地质保障云平台
    4.2 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技术标准体系构建

(2)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装备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厚煤层开采技术发展
    1.1 分层开采技术工艺及装备
    1.2 一次采全高技术工艺及装备
    1.3 综采放顶煤技术工艺及装备
    1.4 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
        1.4.1 高产高效向安全高效矿井的转变
        1.4.2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2 薄及中厚煤层开采技术及装备发展
3 安全高效矿井配套技术装备发展
    3.1 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
    3.2 提升运输技术与装备
    3.3 建井技术与装备
4 中国井工煤矿开采发展前景展望
    (1)复杂煤层安全高效开采。
    (2)井工煤矿智能无人开采。
    (3)煤炭资源绿色一体开采。

(3)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关停矿山数量不断增加
        1.1.2 关停矿山引发环境与安全问题
        1.1.3 全球能源转型与低碳化发展
        1.1.4 山西迫切需要资源型经济转型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资源型区域转型发展
        1.3.2 关停矿山转型发展
        1.3.3 关停矿山开发利用实践
        1.3.4 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理论体系
    2.1 相关概念
        2.1.1 绿色经济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战略管理理论
    2.2 绿色转型理论基础
        2.2.1 绿色转型基本架构
        2.2.2 技术创新绿色发展
        2.2.3 增长方式绿色转型
        2.2.4 制度创新
    2.3 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与阶段
        2.3.1 绿色转型路径
        2.3.2 绿色转型发展阶段
    2.4 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3.1 山西关停煤矿情况
        3.1.1 十三五期间山西关闭煤矿情况
        3.1.2 山西关停矿山资源利用情况
    3.2 山西关停煤矿可利用资源分类及发展模式
        3.2.1 可利用资源分类
        3.2.2 绿色转型发展模式构建与技术
    3.3 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构成元素及存在的问题
        3.3.1 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构成元素
        3.3.2 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存在的问题
    3.4 山西省关停矿山绿色转型政策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3.4.1 山西省关停矿山绿色转型相关政策
        3.4.2 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4.1 基于RAM的测算模型
        4.1.1 绿色创新转型效率测算模型构建
        4.1.2 变量选取及结果检验
        4.1.3 回归结果分析
    4.2 环境资源难题分析
    4.3 基于0-1模型的发展能力分析
    4.4 基于AHP的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4.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4.2 评价指标体系
        4.4.3 评价模型的构建
        4.4.4 评价指标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驱动及能力提升战略
    5.1 关停矿山转型发展驱动力的形成机理
        5.1.1 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
        5.1.2 资源利用优化方式的形成机理
        5.1.3 生态治理能力形成机理
        5.1.4 生态环境承载力优化形成机理
    5.2 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能力提升路径
        5.2.1 科学规划,精确定位绿色转型条件
        5.2.2 转化闲置资源利用价值,由资源枯竭转向资源再造的绿色转型路径
        5.2.3 加强生态修复及再利用,探索多样化生态修复技术
        5.2.4 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为方向,积极研发绿色技术,多能互补
        5.2.5 以关闭煤矿的资源类型为主导,对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5.3 制度保障
        5.3.1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制度
        5.3.2 绿色技术制度
        5.3.3 制定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
        5.3.4 绿色核算制度
    5.4 实证分析
        5.4.1 模型验证与分析——以白家庄矿和安源矿为例
        5.4.2 太原白家庄矿绿色转型实践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浅谈科技创新与管理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科技创新与管理的实施背景
    2.1 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2.2 国家宏观政策和战略性引领发展的要求
    2.3 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重要手段
3 科技创新与管理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中的应用
    3.1 基本内涵
    3.2 目前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3 科技创新与管理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中的具体做法
        3.3.1 理清思路, 明确矿井发展的方向
        3.3.2 科技创新是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前提
        3.3.2. 1 健全完善技术创新责任体系
        3.3.2. 2 联合共赢, 协助创新
        3.3.3 技术进步是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基础
    3.4 强化创新管理是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保障
        3.4.1 明确目标, 严实管理
        3.4.2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科学合理利用人才
        3.4.3 优化区队人员结构, 努力打造过硬的一线队伍
        3.4.4 狠抓正规循环作业, 保证高产稳产
        3.4.5 强化现场管理
        3.4.6 地质技术保障
        3.4.6. 1 地质保障
        3.4.6. 2 技术保障
        3.4.7 狠抓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3.4.8 强化生产调度管理
        3.4.9 加强成本控制
        3.4.1 0 狠抓煤质、综合回收率和销售管理
        3.4.1 1 加强环境治理, 坚持绿色发展
4 结束语

(5)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煤炭资源分布
        1.1.2 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企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1.3.2 煤矿综合竞争力相关研究
        1.3.3 竞争力测度相关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煤矿的定义与分类
        2.1.2 竞争力的定义
        2.1.3 煤矿综合竞争力的定义
        2.1.4 测度的定义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系统学理论
        2.2.2 事故致因理论
        2.2.3 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理论
        2.2.4 智能矿山建设理论
        2.2.5 生态矿山建设理论
        2.2.6 煤矿科技创新理论
        2.2.7 和谐矿区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要素模型构建
    3.1 要素识别模型构建
        3.1.1 模型构建思路
        3.1.2 模糊集理论及语言变量转换
        3.1.3 基于CFCS方法的模糊语言值集成
        3.1.4 改进的DEMATEL方法
    3.2 基于CFCS方法的评估数据获取与融合
        3.2.1 煤矿综合竞争力影响要素初步筛选
        3.2.2 语言评估标度的获取与融合
    3.3 基于改进的DEMATEL影响因素分析
        3.3.1 数据计算
        3.3.2 影响因素属性分析
        3.3.3 关键要素识别
    3.4 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要素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关系模型研究
    4.1 结构关系模型研究思路
        4.1.1 SEM模型概述
        4.1.2 基于SEM的结构关系模型研究思路
    4.2 问卷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研究变量的选取
        4.2.2 问卷设计
        4.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4.3.1 量表信度检验
        4.3.2 量表效度分析
    4.4 关系模型假设、验证及修正
        4.4.1 结构关系模型假设
        4.4.2 结构关系模型验证
        4.4.3 结构关系模型修正
    4.5 实证结果分析
        4.5.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5.2 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关系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模型研究
    5.1 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5.1.1 构建原则
        5.1.2 测度指标体系框架
        5.1.3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5.1.4 测度指标体系说明
    5.2 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模型构建
        5.2.1 综合测度确定流程
        5.2.2 基于AHP - Entropy Weight的测度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5.2.3 基于隶属度函数的综合测度模型构建
    5.3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神东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分析与提升
    6.1 神东集团概况
    6.2 神东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研究实例
        6.2.1 确定样本实际评价值
        6.2.2 AHP-Entropy权重确定
        6.2.3 计算功效系数值
        6.2.4 神东煤矿综合竞争力测度确定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附录A
附录B

(6)煤炭行业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模式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低碳生态矿山研究基础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存在问题分析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内容安排
2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基本理论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工业生态学理论
        2.1.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3 循环经济理论
        2.1.4 低碳经济理论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基本理论
        2.2.1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涵义
        2.2.2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必要性
        2.2.3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特征
        2.2.4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目标
        2.2.5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原则
        2.2.6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理论框架
    2.3 本章小结
3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模式研究
    3.1 低碳生态矿山代谢分析
    3.2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思路
    3.3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总体模式及具体模式组合
    3.4 本章小结
4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新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4.1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新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
        4.1.1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技术的涵义
        4.1.2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新技术支撑体系的构成
        4.1.3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新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4.2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新技术支撑体系研究现状
        4.2.1 充填采煤技术研究现状
        4.2.2 矿井热能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4.2.3 保护水资源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4.2.4 其它技术研究现状
    4.3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新技术支撑体系特点
        4.3.1 充填采煤技术特点
        4.3.2 矿井热能利用技术特点
        4.3.3 保护水资源开采技术特点
        4.3.4 其它技术特点
    4.4 本章小结
5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5.1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动力机制研究
        5.1.1 动力机制内涵
        5.1.2 动力来源分析
        5.1.3 动力机制模型
    5.2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协调机制研究
        5.2.1 协调机制原理
        5.2.2 协调主体结构分析
        5.2.3 协调方法研究
    5.3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保障机制研究
        5.3.1 保障机制内涵
        5.3.2 构建保障机制目的
        5.3.3 保障机制构建
    5.4 本章小结
6 低碳生态矿山评价方法研究
    6.1 低碳生态矿山评价方法选择
        6.1.1 低碳生态矿山评价的特殊性
        6.1.2 低碳生态矿山评价方法选择
    6.2 低碳生态矿山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作用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三层分类结构
        6.2.3 低碳生态矿山筛选性指标体系
        6.2.4 低碳生态矿山评价性指标体系
    6.3 低碳生态矿山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的理论和方法
        6.3.2 低碳生态矿山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确定
    6.4 低碳生态矿山评价模型构建
        6.4.1 低碳生态矿山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6.4.2 具有激励(或惩罚)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6.5 本章小结
7 案例研究——某示范矿井低碳生态矿山建设及评价
    7.1 矿井概况
        7.1.1 交通位置
        7.1.2 煤层储量
        7.1.3 生产现状
    7.2 建设现状及成效
        7.2.1 建设现状
        7.2.2 建设成效
    7.3 建设模式
        7.3.1 章村衰老矿井低碳运行系统
        7.3.2 章村矿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
    7.4 集成应用技术
        7.4.1 原煤生产模块低碳集成应用技术
        7.4.2 原煤洗选模块低碳集成应用技术
        7.4.3 资源综合利用低碳集成应用技术
    7.5 管理机制及主要措施
    7.6 评价实例
        7.6.1 第一阶段筛选
        7.6.2 第二阶段评价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7)煤电企业自主创新的哲学思考——以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煤电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二、西山煤电集团构建科学发展、自主创新体系的实践
    (一) 坚持以发展和创新为动力,带动企业全面发展
        1、创新技术工艺,提升产业层次
        2、创新运行机制,提升管理绩效
        3、创新企业文化,提升发展境界
    (二) 坚持以改革和稳定为基础,促进企业的协调发展
        l、坚持改革举措与职工队伍稳定相协调
        2、坚持改革力度与企业承受能力相协调
        3、坚持改革与企业发展水平相协调
三、基于煤电企业自主创新的哲学思考

四、以技术创新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炭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及展望[J]. 董书宁,刘再斌,程建远,陈宝辉,代振华,李丹.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01)
  • [2]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装备回顾及展望[J]. 郭俊生. 中国煤炭, 2021(02)
  • [3]山西关停矿山绿色转型发展战略研究[D]. 孙洁.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4]浅谈科技创新与管理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中的应用[J]. 鄢德恒,谢鹏飞. 科技与创新, 2018(10)
  • [5]煤矿综合竞争力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研究[D]. 刘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5)
  • [6]煤炭行业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模式及评价研究[D]. 刘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7]煤电企业自主创新的哲学思考——以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为例[J]. 王雷英. 品牌(理论月刊), 2010(Z2)
  • [8]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 实现千万吨矿井群安全高效持续发展[A].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 中国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全国大型煤矿建设现场会暨推进煤炭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论坛资料汇编, 2009
  • [9]煤炭产业政策研究[A]. 濮洪九,胡静林,乌荣康,杜复新,王立杰,李敬辉,孙光奇,吴道荣,姜智敏,陈昶学,张树茂,刘海滨,张勇,段海峰,李建民,郝贵,尚建选,杨天国,赵宁德,孙喜民,宋润栓,孙长云,唐傲,宋梅,于雄飞.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 2009
  • [10]提高煤炭行业管理水平的政策研究[A]. 濮洪九,杨中,胡静林,王源,苏立功,姜智敏,殷作如,张勇,陈天赤,尤艳馨,陈昶学,张严柱,李子明,周军,刘捷,李永东,孙明达,何国家,赵家廉,张宏,周波,唐秀银.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 2009

标签:;  ;  ;  ;  ;  

以科技创新推动高产高效矿山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