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山丹M6.1、M5.8地震预报分析研究

民乐-山丹M6.1、M5.8地震预报分析研究

一、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预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文亚猛,袁道阳,张波,冯建刚[1](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隅弧形构造区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的关系探讨》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东北隅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和阿拉善三大块体交汇部位,发育一组以逆走滑活动为主的弧形断裂系,其新活动性强,历史及现代强震频发,是探讨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联性的理想地区,也是检验和发展小震密集区值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的有利地区。本文采用甘肃省地震局对该区1970年以来1~5级地震仪器监测目录,利用网格点密集值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共划分出21个地震密集区。通过分析每个地震密集区内小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前人对历史地震和活动构造的研究结果,综合判断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之间的对应关系,归纳总结不同震级历史强震密集区的持续时间,给出运用网格点密集值方法校核青藏高原东北隅历史地震的限定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隅弧形构造区大约66.7%的密集区对应历史强震,两者之间有较密切的关联性;且地震震级越大密集区持续时间越长,两者之间的拟合关系为:T=4.38×10-7×M10.91。

文亚猛[2](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记载了极为丰富的地震史料,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我国老一辈历史地震学家曾经对大量的地震史料进行分析和考证,确定了许多历史地震的基本参数,并编撰了我们现在正使用的地震目录。这些地震目录在地震科研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时间久远和史料记载详略程度不同的影响,在现有的地震目录中还存在不少参数尚不明确的历史地震。多年来,有关学者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历史地震重破坏区范围、震级等基本参数的方法,检验是否存在历史地震位置明显偏差或遗漏等相关问题。随着现代地震台网建设的发展,人们能获得的小震活动性资料越来越多。据此,王健等提出了小震活动的网格点密集值方法,该方法将地震活动性资料与历史地震研究相结合,很好地弥补了历史地震研究仅靠零散史料考证和野外地质现象佐证的不足。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块体向北东方向挤压扩展的最前缘,该地区活动断裂众多,构造变形强烈,因其构造部位不同和力学机制的差异而形成了性质不同的活动构造区。该地区历史及现代强震活动频繁,是我国地震灾害的多发区,历史上曾发生十余次7级以上大地震,仅8级地震就达5次,包括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1739年平罗8级地震、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1920年海原8.5级地震和1927年古浪8级地震等。本文将利用网格点密集值方法对历史及现代地震丰富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进行研究,按照其构造属性的不同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分成走滑构造区、逆走滑构造区和逆冲构造区分别讨论其历史强震与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的关系。进而分析讨论网格点密集值方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适应性和使用条件。论文通过网格点密集值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三种不同构造属性地区(甘东南走滑构造区、青藏高原东北隅逆走滑构造区和祁连山中西段逆断裂构造区)的历史强震与现代中小震活动密集区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综合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本文通过网格点密集值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现今中小地震的计算,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密集区并与历史强震重破坏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大多数历史强震区都有密集区相对应,表明该方法对研究历史强震区的地震活动及其持续时间是有效的。2、研究区内共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89次。通过对历史强震与小震密集区对应关系的综合分析表明,历史强震震级越大,其小震密集活动持续时间越长。统计得到历史强震震级(M)与密集区持续时间(T)符合如下规律:=4.7×10-7×10.88。3、研究发现由于部分历史强震距今时间过长,其应力已经调整完毕,在其周围不存在小震密集活动区,成为小震活动空区。4、研究中发现部分小震密集区没有历史强震相对应。通过对相应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这类密集区位于采矿区附近,可能受到采矿活动的影响,也可能为历史强震遗漏区,或受到断裂活动增强的影响,其未来大震风险值得关注。5、研究中发现在多次历史地震集中分布区,采用小震密集值方法难以识别同一个密集区中早期历史强震的持续时间,这是本方法的局限性。

汪凡[3](2020)在《震害损失综合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震后震害损失的快速评估是极其重要的防灾减灾的科学手段,它为震后实施科学救援及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地震应急工作需要有科学的、准确的震害评估结果。本文简要评述灾害损失评估和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历史震区的震害损失进行评估,通过构建人员伤亡率、建筑破坏率、经济损失率指标系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从而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和高危地区分区,并通过对不同烈度区的震害损失分析评估,来预估地震灾害损失。本文搜集的1996年至2010年的历史震例,为综合模型提供数据支撑,据模型对数据的要求,统计记录了1996年至2010年发生的171次地震资料,利用历史震区资料建立灾害损失评估模型,为获取震区的基本信息,利用基于GIS技术获取人口、经济、建筑物公里格网数据,为此简单的介绍GIS技术对地震应急的的发展,并介绍其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同时也详述公里格网通过GIS技术的应用的具体步骤,以及利用公里格网获取震区基本信息的优势与特点。对获取的公里格网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构建其样本的协方差矩阵,通过正交变换,解求出建筑物损失,生命易损性,经济损失相关主成分,利用所得到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此详述了综合评价的概念以及该模型的优势与发展,同时也对针对震害的综合评价采取的事基于统计学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制作出对应的模型开展流程图。同时建立基于建筑易损性建立经济、人口的预估模型,为检验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利用1996年9月25云南丽江Ms 5.7级地震和2006年6月21甘肃文县Ms 5.0级地震进行模型的评估效果分析,并得到与实际相近或相似的模型预期效果。利用综合评价的震害评估模型将所研究的区域分为东北、中、西部分区,对研究区域进行高危险性分析,利用现在的资料,对中部分区有着较为完善的综合评价,由于西部地区、东北部分区以及高烈度区震例资料的缺乏,未能更好的展开评估分析,未来将会继续进行震例的积累,继续完善模型的评估功能,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分析。

李瑞莎,张希,贾鹏,白卓立[4](2020)在《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异常场地比指标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客观反映跨断层形变资料在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程度,减弱场地布设不均匀性造成的影响,本文基于以往典型震例归纳跨断层异常场地比指标并进行了实例检验。结果表明:①震例统计显示,异常场地比随震中距增加快速降低,在青藏块体东北缘5.8级及以上中强地震前,距震中200 km范围异常场地比约为0.5。②异常场地比等值线高值区对地震震中位置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可以作为中强地震预测的一种定量判定依据,为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地点判定提供支持。③多期异常场地比空间分布特征能够较好地刻画跨断层异常随时间的增强、减弱或迁移特征,可为地震紧迫性判定提供一定帮助。

李雯[5](2019)在《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破坏性地震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损失,对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的深入研究不仅提高地震灾害风险定量评估结果精度而且对震后应急救援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1966-2016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GIS平台定量分析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不同震级、人口密度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生命损失总体呈现地震活动频繁且生命损失高度集中;致死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突出,重特大地震对累计地震死亡人数作用明显,地震灾害生命损失呈高度集中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中小地震在多震省份生命损失较小,在少震省份生命损失反而较大。此外地震灾害生命损失分布受人口密度影响显着,以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为界,呈现东高西低,与地震发生频次相反。在地震生命损失时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系统收集整理了国内51例地震的人员死亡数据,并对5类具有代表性的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M<5.5级地震5类模型的多数评估结果基本都在合理范围内;5.5≤M<6级地震5类评估模型结果误差较小且在合理范围内的模型为基于震中烈度和适用特定区域的模型;6≤M<7级地震5类模型的多数评估结果不在一个数量级;震级M≥7级地震一般需采用特定适用范围的评估模型和专家经验参与,才可能会得到相对准确的评估结果,但仍然存在较大的误差。(2)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不适用于城市直下型地震生命损失评估,对于此类地震5种模型的评估结果都出现了较大偏差。(3)在空间上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存在分区现象,评估结果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结合目前评估模型中地震参数和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从中选取震中烈度、震区面积(Ⅵ度区及以上)、人口密度,并引入震中烈度与抗震设防烈度之差参与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将中国大陆地区分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东部地区(主要“胡焕庸”线以东、除西部地区以外省份),分别对人口密度进行分组,西北地区分为20人/km2以下、2060人/km2和60人/km2以上三类,西南地区分为人口密度60人/km2以下、60150人/km2和150人/km2以上三类。由于东部地区在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分布相对较为密集,但地震频率较低,有死亡人数记载的历史震例少,可作为模型构建的样本数据也就较少,因此为了保证东部地区地震灾生命易损性模型的精度,不再进行人口密度分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并通过历史震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周剑青,郭鹏昆,王晶晶[6](2018)在《河北及甘肃地电阻率年变幅斜率映震分析》文中认为以河北省昌黎、阳原地震台和甘肃省嘉峪关、山丹地震台地电阻率记录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2016年地电阻率年变幅,进行斜率合成计算,并根据中国大陆东西部地震活动水平,提取甘肃地震台站周边300 km范围内M≥5.0地震、河北地震台站周边250 km范围内M≥4.0地震,得到15个震例,与计算结果对应分析,发现映震率为70%,且地震一般发生在1年尺度的下降期、2年尺度的下降转上升期、3—5年低值背景期,而异常幅度没有统一标准,只是异常趋势的相对变化。

邹小波[7](2018)在《河西走廊内部民乐—永昌断裂构造变形特征与发震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河西走廊位于青藏块体向北挤压逆冲的最前缘,该区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广泛发育,是研究高原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震活动性的重要地区。这些研究可为大陆动力学研究、大震危险性判定和震灾防御等提供重要参考。其中,位于河西走廊中东部,发育于盆地内部大黄山隆起南侧的隐伏断裂——民乐—永昌断裂,为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Ms6.1和Ms5.8地震的发震构造。但是至今对该断裂的几何形态和最新活动特征的认识非常有限,其几何展布主要根据地形差异推测的,而断裂活动性剖面几乎没有。因此,对其开展深入定量研究,对揭示以往关注较少的前陆盆地内部的构造活动、变形特征及其发震机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和地震学等多种方法,在前期资料收集整理、航卫片详细解译的基础上,对河西走廊盆地内部的民乐—永昌断裂的新活动特征开展野外调查、变形测量以及小震精定位等综合研究,获得了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方式、逆冲速率、深部构造特征等定量参数,并以民乐—山丹地震为例对其发震机制进行分析讨论。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民乐—永昌断裂为一条近东西向的挤压逆冲断裂,其西段晚第四纪构造变形样式为逆断裂—活动褶皱带,断裂附近存在明显的河流阶地等地貌变形现象,构造变形位置的总体走向为311°。其中T2、T3阶地褶皱隆升量分别为2m和22m,而阶地年龄为10ka和106ka,说明民乐—永昌断裂自晚更新世以来一直在持续活动,其平均隆升速率为(0.22±0.05)mm/a左右;2.根据多种方法的小震定位结果,利用研究区震源参数反演得到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发震断层的断层面参数。其发震断层走向为311°、倾角为14°、倾向NE、深度范围为1820km,是一个低角度的逆断层。与主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相近。此外,两次主震的震源机制显示P轴方向为40°左右,与该区域主压应力方向相同,说明民乐—永昌断裂是高原向北东挤压扩展的结果;3.综合震后科考、余震分布和阶地变形等研究结果认为,民乐—永昌断裂为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的发震断层,本次地震是一次典型盲断裂—褶皱地震;4.立体像对对于活动构造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室内确定构造变形的空间位置和野外详细考察提供重要指导。综合利用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和地震学方法开展深—浅构造相结合的研究,是全面认识断裂的重要途径。

马玉虎,马震,杨晓霞,王培玲,余娜,李霞,刘文邦[8](2017)在《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异常分析》文中提出对2016年1月21日门源6.4级地震前的判定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门源6.4级地震前青海地区曾出现长达69个月的6级地震平静;短期阶段祁连中东段中等地震活动出现集中、增强和有序分布;前兆观测存在门源钻孔应变、湟源倾斜、德令哈水温、平安水位、乐都气氡等多项定点前兆的短临变化;地磁、流动重力和跨断层变化明显异常。这些异常为强震的时、空、强预测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亦为今后地震预测和震情跟踪积累经验,提供帮助和参考。

李瑞莎,张希,唐红涛,贾鹏,路珍[9](2016)在《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形变典型震例总结与预测判据指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监测区及周边发生的5.8级以上地震,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对跨断层资料进行了重新梳理,重点分析了1995年永登5.8级、2000年景泰5.9级、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形变异常。结果表明:这4次典型地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异常数量较多,为1323项不等;分布范围较广,震中距在600km范围内,相对集中出现在300km左右范围内,也有近震区异常;异常特征以逆断加速、趋势转折、活动加剧、突跳、大幅变化等为主;震前23年或稍长时间开始出现异常,震前半年至1年半时段异常集中出现,具有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异常空间分布有向震中区汇聚迁移的特征。

刘小凤,张辉[10](2010)在《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地震震情预警检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甘肃省地震局于9月20日提出了祁连山中东段地区6级左右地震短期预报意见,并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短临跟踪措施,得到了中国地震局、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表彰奖励。根据本次成功震例预报实践中积累的不同阶段预报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祁连山地震带震情指标预警模型。依据预警模型及震情预警指标分层结果,将各类定量和定性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以1~4表示的指标值,按成对比较法比较下层各指标两两之间对上层某指标的重要程度,计算权重向量,并对模型的整体层次进行一致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前祁连山地震带震情预警值为3.1389,依据预警等级判定标准,震情预警级别为红色。

二、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预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预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北隅弧形构造区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的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活动断裂及地震活动概况
2 网格密集值方法简介
3 研究区中小地震密集值分区与历史地震关系探讨
    3.1 密集区与历史地震相对应
    3.2 有密集区但无历史地震对应
    3.3 有历史地震但无密集区对应
    3.4 历史地震与小震密集区持续时间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2)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流程
    1.5 论文总体框架和相应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网格点密集值法
    2.2 图像的处理
    2.3 地震重破坏区的选取
第三章 甘东南地区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的关系探讨
    3.1 甘东南活动断裂及地震活动概况
    3.2 甘东南地区小震密集值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
    3.3 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北隅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的关系探讨
    4.1 青藏高原东北隅地区活动断裂及地震活动概况
    4.2 青藏高原东北隅地区小震密集值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
    4.3 小结
第五章 祁连山中西部地区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
    5.1 祁连山中西部地区活动断裂及地震活动概况
    5.2 祁连山中西部地区小震密集值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
    5.3 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小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讨论
    6.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部分历史强震参数探讨
    6.2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研究特色和创新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震害损失综合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利用GIS技术获取震区公里格网基本信息
        2.1.1 方法概述
        2.1.2 方法优势
        2.1.3 方法实施
    2.2 综合评价方法
        2.2.1 方法概述
        2.2.2 方法优势与不足
        2.2.3 方法实施
    2.3 本章内容总结
第三章 研究数据分析
    3.1 数据来源
        3.1.1 建筑物震害损失
        3.1.2 人员伤亡
        3.1.3 经济损失
    3.2 数据分析及处理过程
        3.2.1 GIS公里格网数据
        3.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数据
        3.2.3 震害函数线性模型
    3.3 基于建筑物易损性反推的震害数据模型
    3.4 震害数据反演---实际震例对模型的效果分析
    3.5 本章内容总结
第四章 研究区域内危险性分区
    4.1 研究区域的危险性分区
    4.2 分区的历史震害数据分析
    4.4 本章内容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不同区域地震风险分析
    4.2 震害预估
    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异常场地比指标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观测概况
2 典型地震前跨断层异常场地比统计
3 异常场地比预测指标
4 地震实例检验
    4.1 2016年门源6.4级地震震例检验
    4.2 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震例检验
5 讨论与认识

(5)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总体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地震历史震例收集与处理
    2.2 地震伤亡数据收集与处理
    2.3 地震烈度数据收集与处理
    2.4 中国大陆人口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特征分析
    3.1 地震灾害生命损失特征
        3.1.1 时间维度
        3.1.2 空间维度
    3.2 不同震级生命损失特征分析
    3.3 地震灾害损失与“胡焕庸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适用性评价
    4.1 模型选取
    4.2 对比结果
    4.3 适用性评价
        4.3.1 生命易损性模型适用性存在震级分档现象
        4.3.2 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不适用于城市直下型地震
        4.3.3 在空间上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具有分区现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分区模型
    5.1 地震生命损失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2 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分区模型构建
        5.2.1 确定人员死亡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5.2.2 数学模型
    5.3 人口密度分组
    5.4 模型检验及评估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河北及甘肃地电阻率年变幅斜率映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台站信息
2 计算方法
    2.1 思路
    2.2 原理
3 数据计算与分析
    3.1 震例选取
    3.2 斜率分析
4 结论

(7)河西走廊内部民乐—永昌断裂构造变形特征与发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区构造和地貌特征
    1.2 研究区活动构造研究结果及存在问题
    1.3 2003 年民乐—山丹地震的研究结果及存在问题
    1.4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目标和思路
第二章 民乐—永昌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
    2.1 研究方法和原理
    2.2 研究区DEM提取
        2.2.1 SPOT6卫星影像
        2.2.2 SPOT6立体像对提取DEM的流程
        2.2.3 DEM提取结果和质量分析
    2.3 研究区地貌特征
    2.4 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
    2.5 小结
第三章 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区发震构造反演
    3.1 研究方法和原理
        3.1.1 地震定位
        3.1.2 震源机制研究
        3.1.3 断层面参数反演
    3.2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3.2.1 数据准备
        3.2.2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计算
        3.2.3 地震重定位和速度模型结果分析
    3.3 结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
        3.3.1 数据处理
        3.3.2 双差定位
    3.4 震源机制解反演
    3.5 断层面参数反演
    3.6 小结
第四章 民乐—永昌断裂发震机制探讨
    4.1 余震、震害分布与地表变形特征
    4.2 地形与震源参数反映的深浅构造关系
    4.3 区域构造孕震机制
第五章 结论及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存在不足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异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2 地震学异常
    2.1 西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图像
    2.2 青海地区6级地震显着平静及其预测意义
    2.3 祁连山中东段中等地震增强、有序活动特征
    2.4 柴达木盆地5级地震对祁连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指示意义
3 定点前兆异常
    3.1 门源形变
    3.2 湟源倾斜
    3.3 德令哈水温
    3.4 乐都数字化气氡
    3.5 平安水位
    3.6 电磁异常
4 重力和跨断层异常变化
5 结论与讨论

(9)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形变典型震例总结与预测判据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区域构造和跨断层观测概况
2 典型地震异常特征分析
    2.1 1995年永登5.8级地震的异常特征分析
    2.2 2000年景泰5.9级地震的异常特征分析
    2.3 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地震的异常特征分析
    2.4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异常特征分析
3 综合分析与讨论
4 结论

四、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预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北隅弧形构造区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的关系探讨[J]. 文亚猛,袁道阳,张波,冯建刚. 地震工程学报, 2021(03)
  • [2]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关系探讨[D]. 文亚猛.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
  • [3]震害损失综合评价的研究[D]. 汪凡.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0(02)
  • [4]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异常场地比指标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J]. 李瑞莎,张希,贾鹏,白卓立. 地震, 2020(02)
  • [5]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研究[D]. 李雯.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9(07)
  • [6]河北及甘肃地电阻率年变幅斜率映震分析[J]. 周剑青,郭鹏昆,王晶晶.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05)
  • [7]河西走廊内部民乐—永昌断裂构造变形特征与发震机制研究[D]. 邹小波.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8(09)
  • [8]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异常分析[J]. 马玉虎,马震,杨晓霞,王培玲,余娜,李霞,刘文邦. 高原地震, 2017(04)
  • [9]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形变典型震例总结与预测判据指标分析[J]. 李瑞莎,张希,唐红涛,贾鹏,路珍. 地震, 2016(04)
  • [10]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地震震情预警检验研究[J]. 刘小凤,张辉. 地震研究, 2010(02)

标签:;  ;  ;  ;  ;  

民乐-山丹M6.1、M5.8地震预报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