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文化现象备受关注

“华宝”文化现象备受关注

一、“华宝”文化现象引起关注(论文文献综述)

王嫣婕[1](2021)在《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文中研究说明

刘虹验[2](2021)在《四川清音的民俗特性及其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薛娇[3](2021)在《高考思想政治主观性试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建议 ——以2016-2020年(全国Ⅰ卷)为例》文中认为

黄长明[4](2021)在《《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的自然物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文学和美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世说新语》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和士人审美文化心理。人物品藻作为《世说新语》的重要主题,大量运用了以自然物象比拟人物的方法。汉代以来,自然物象多用以比附人的道德,即“比德”观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物象所承载的内涵更加丰富,自然物本身的美感也逐渐被士人所认识,自然美和人物美达到一定程度的融合。这种融合,与社会历史、学术和士人心态的发展密切相关。具体来说,东汉末至东晋,政治环境诡谲多变,学术风气几度转向,这对士人心态的影响是巨大的,最终结果就是人们对自然美的接受和欣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而对汉末魏晋自然观念的发展进行梳理,则需从哲学和文学两条线索展开。哲学中的“自然”可分为儒、道、玄三个系统,而自《诗经》之后的文学作品更是对自然物象进行了大量的描写。这些都是《世说新语》以物拟人手法的重要背景。通过数量的统计和时代的划分可以发现,《世说新语》涉及以物拟人手法的条目,在朝代上共历经东汉、魏(三国)、西晋、东晋四代,数量上总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两晋时期最为明显,相关条目(63)约占总数(81)的77.8%。特别是东晋,出现诸如“海鸥鸟”“肉鸭”“白颈乌”等物象,这些新的物象在《世说新语》中大都只出现一次,说明当时对自然物象的使用已经到了十分自由、随意的地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自然物象的内涵可知,人物品藻整体呈现东汉重德行、汉末魏初重才能、魏中后期至两晋重审美的趋势,体现出汉末、魏、晋不同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在审美意识层面,《世说新语》人物品藻的三类典型物象——玉、松、风,均带有浓厚的儒家“比德”意味,同时又在魏晋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包含了对人物人格精神和容貌的品评,表现出儒家玄学化背景下审美意识的转型。除了自然物象本身,与其相关的形容词亦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深刻关注。这类形容词又可分为两类,一是自然物象引申而来的形容词,包括“峙”(“跱”)“峻”“清”“淹”“渊”,这类形容词在人物品藻时极为常用,其中亦包含了自然的因素;二是修饰自然物象的形容词,尤其是重言形容词,这类形容词的出现表明,魏晋时开始有意识地对自然物象进行描写和刻画,自然审美和人物审美呈现逐渐融合的趋势。从“自然的人化”转变成“人的自然化”,其本质就是自然审美意识的提高,人物与自然的统一。其影响还不只于此,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自然审美意识提升之后,对艺术(主要为文学、绘画、书法)审美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自然审美作为一座桥梁,连接了人物审美和艺术审美。具体地说,人物审美向艺术审美的延伸,可分为:一、审美观念的延伸,包括自然审美在文学、绘画中的表现以及品级观念在诗论、画论中的运用;二、审美方法的延伸,包括以自然物象作比的方法在诗论中的运用,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以形写神”在书论、画论中的实践,此外还有“澄怀味象”的审美欣赏方式;三、审美范畴的延伸,即以物拟人相关的人物审美范畴如“清”“峻”等在诗论、画论中的运用。总之,以物拟人所体现的自然审美意识沟通了人物审美和艺术审美,使得《世说新语》的人物品藻的观念、方法、范畴都延伸到艺术审美,对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欣赏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至此,人(主体)、自然(客体)、艺术,这些美学上的重要主题,都可以在《世说新语》人物品藻的自然物象中体现出来,可见以物拟人手法在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郭蕊[5](2021)在《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研究》文中指出短视频的兴起,影响着大众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审美趣味异化的时代,短视频的内容也良莠不齐,以短而快的特点博大众眼球,形成瞬间的记忆,片刻的娱乐。李子柒短视频是短视频界的一股清流,以乡村自然环境为拍摄基点,展现悠闲恬淡的生活方式,通过美食的制作、手工技艺的拍摄记录,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本文将李子柒短视频作为审美对象,通过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探讨其审美风格的特征及审美价值。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特征、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特质、李子柒短视频审美风格形成的条件、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价值。第一部分先分析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特点,生活方式、生活食材、工艺器具是李子柒短视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其他类似的短视频在于,其生活方式的宁静闲适、生活食材原汁原味、工艺器具的手工生态,这些内容也为其审美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是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特质,形式的美是风格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先分析了短视频中声音、色彩、画面等特点,其次是短视频具有的审美属性,经过长期的积累、演变,形成的特定稳定的风格即“自然恬淡”、“素朴雅致”、“气韵生动”,最后审美主体审美体验的结果也是其审美风格构成的一部分,审美主体对李子柒短视频进行审美时,有“味”、有“乐”的审美体验。第三部分是李子柒短视频审美风格形成的条件,风格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风格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地理、时代、文化、艺术及创作主体的个性等方面分析李子柒短视频审美风格形成的因素。第四部分是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价值,因李子柒短视频的受众是普遍的大众群体,在审美过程中,文化阅历、审美能力等都会影响审美的结果,因此将审美价值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审美情感的激发,引起审美的愉悦和怀旧的情绪,一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思维、提升审美主体审美感知能力和创作主体的审美创造能力。对李子柒短视频的研究可从各个方面切入,本文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探讨,希望在面对繁复的社会琐事,大众能有自己的一片净土,享受片刻的安宁、疗养心灵,然后继续前行。

苏叶[6](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徐姗[7](2021)在《《Время перемен》(一)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篇实践报告的文本材料为尼古拉·卢季诺夫(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Лугинов)所着的纪事体小说《Время перемен》。尼古拉·卢季诺夫是俄罗斯雅库特作家、剧作家、编剧,1979年至今任俄罗斯作家联盟的副主席,国际文学奖的得主,且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本篇报告的主要内容是描述该着作第一卷的翻译过程,并对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及对此次的翻译实践进行总结。本篇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及过程描述,包括任务背景及性质,译前准备;第二部分是翻译案例分析,包括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其中词汇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包括词类转换现象、地理名词的翻译技巧以及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句子层面包括语序的调整、增译和减译、长难句的拆分;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包括此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以及对今后学习工作的启发和展望等等。通过此次翻译,让笔者充分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而是众多学科的综合体。想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翻译工作者,单单学好外语这一门课程是远远是不够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于翻译的质量要精益求精,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尽最大的努力积累经验,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心雨,孙乾坤[8](2021)在《文化图式理论下汉语新闻日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持续深入,与国外的往来越来越密切,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日益深入。新闻作为有效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更是肩负着对外宣传的责任。该文旨在了解汉语日译过程中因文化不同所带来的影响和日译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分析文化图式理论下汉语新闻日译的一些策略,并探讨影响其日译策略的因素,以便进一步提升汉语新闻日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高企德[9](2021)在《傩文化对筇竹寺罗汉造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筇竹寺五百罗汉造像是佛教造像艺术中的精品之作,也是佛教泥塑造像艺术中最独特的一组罗汉,由黎广修塑造于清光绪九年(1883)。筇竹寺罗汉造像中,罗汉角色的个性化处理都是在整体与布局相互呼应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其他的佛教罗汉造像的表达方式,塑造形式与方式大多被限定,罗汉人物的角色也有程式化的造型、规范的图案样式,这些是一代又一代经验规范的传承,教条且规矩严密。这种程式化的表达,呈现的是一种中国文化传承的方式。而筇竹寺与传统罗汉造像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其呈现出显着的特点,体现了当时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开放性,它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个人经历的共同产物,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杰作之一。中国传统的罗汉造像造型十分严谨,遵循规范,而筇竹寺的罗汉造像其性格造型却呈现出十分夸张而且大胆世俗的人物形象,以拙气和淳朴的自然塑造语言来表达罗汉性格,所以筇竹寺罗汉造像透出一种自然写实的美感,这种塑造语言拙气并不做作,有一种无意平衡的自然状态,这与傩文化的表现形式有着很高的相似性,值得我们深思。黎广修将现实生活的文化和场景融入到筇竹寺五百罗汉形象塑造之中,把社会众生形象塑造成罗汉,呈现出凡人入佛场,凡人皆有佛性。借这样的罗汉形象表达世人入寺、俗人成佛、众生平等的佛教思想,这与傩文化中所表达的人神沟通的方式,有着相似的特点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本文希望通过文化历史背景的介绍,罗汉与傩文化潜在联系的可能性,黎广修的行游经历,造就的罗汉造像细节中的傩文化体现,来研究筇竹寺中的傩文化影响,以及筇竹寺对后续罗汉造像的艺术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翟明女[10](2020)在《今文《尚书》汉字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典之尊、政书之祖《尚书》是我国古代文明诞生发展的经典文献见证,上自唐虞、下至东周,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前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年代久远、底蕴丰厚,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看到华夏古代文明璀璨的不同侧面,在古今中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传统文化,正是肇端于遥远的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因而,《尚书》与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多元素的形成与发展关系、极为密切,承载着人类“轴心期”(Axial Period)之前的文化形态,保存着最为广泛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诸元素的始创性论述,堪称华夏文明若干重要思想、理论、概念、观点的渊薮。汉字,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显着标识,是中国文化中最富特色与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承载、表达、流传中国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它既是中国文化的密码,又是打开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一字一世界”“字里有乾坤”,作为表意文字,汉字自身的形音义及历史演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尚书》中的汉字因其所在的文献更加熠熠生辉。《尚书》一方面保存了它们早期的涵义与使用情况,另一方面也保存了它们意义变化发展的主要历程。汉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术界公认的可信度极高的今文《尚书》正是开展汉字文化研究的上乘语料。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基于《尚书》等古典文献的汉字文化研究必将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本研究首先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全面、客观地展示了相关研究的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研究、汉字文化研究、《尚书》汉字文化研究进行了述评。基于《尚书》等古典文献的汉字文化研究是探索古典文献、汉字文化研究的新途径,是挖掘、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尝试。今文《尚书》汉字文化研究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普遍意义。本研究以今文《尚书》为研究语料,根据《尚书》夏商周三代政事史料的文本性质与“敬天”“明德”“慎罚”“保民”的核心思想以及其作为我国饮酒文化滥觞文献的重要价值,选取最能代表《尚书》文化特质,且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典型汉字“天、德、罚、民、酒”等作为开展研究的首选代表字,由此作为切入口,采取穷尽式的语料整理方法,探究这些代表字形义演变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在今文《尚书》中的用法与意义以及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唐宋清经典训诂所反映的文化信息等,以期在《尚书》汉字文化研究的系统性、方向性等方面作出些许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经过研究,从整体上来看,今文《尚书》八成左右的“天”“德”“罚”“民”“酒”字均出现在《周书》中。由《虞夏书》至《商书》再至《周书》,“天”“德”的意义均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蓬勃发展趋势,其中“老天”“道德”之义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今文《尚书》中“罚”的意义基本上涵盖了“罚”从本义到引申义的所有意义,本义“过错,罪过”基本不用了,除了与刑罚有关的意义外,一般意义上的“处罚、惩罚”之义很活跃;今文《尚书》中的“民”没有使用其本义“奴隶”的情况,出现的意义均为引申义,其中以“庶民”之义为主;今文《尚书》中的“酒”有“乙醇饮料”与“饮酒”两种意义,并以前者居多。近代以前,堪称《尚书》经典训诂之作的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宋蔡沈《书集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书》学研究宏大而完整的体系。通过它们对今文《尚书》中“天”“德”“罚”“民”“酒”字相关语句训诂情况的梳理考察、比较分析,亦能够捕捉到《尚书》训诂文化嬗变的一些轨迹。(1)今文《尚书》中“天”字共184见,反映了中华文化传统中“天”文化的构建过程。意义主要有自然之天、神化之天、意志之天等。“天”被作为终极标准贯穿今文《尚书》始终。《虞夏书》、《商书》主要是把“天”看成是世人必须绝对服从的万物主宰。《周书》在敬天的同时,强调人为,力推明德尚德,关注民情民意。今文《尚书》“敬天”文化主要包括“君权天授”“行由天命”“天监下民”“天意可察”“天命无常”五大方面,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今文《尚书》中“德”字共116见,其中88见在《周书》中。意义主要包括:本义“升、登”,假借义“道德”,褒义化的“美善”,外化的“德政”“贤人”等。今文《尚书》中的“德”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褒义化倾向;作为我国尚德文化源头的“明德”思想亦愈加清晰。《尚书》明德文化在时代的洗礼中不断发展,在儒家的规范中得以升华,明德尚德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显着标识。(3)今文《尚书》中“罚”字共48见,其中41见在《周书》中。意义有罪、罚金、惩罚、刑罚四种。今文《尚书》“慎罚”文化主要包括敬畏刑罚、先教后罚、采用中罚、该轻则宽、当罚必严五个方面。“慎罚”是儒家刑罚思想的滥觞,得到了儒家的大力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德主刑辅”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华法系有别于其他法系的基本特质。(4)今文《尚书》中“民”字共187见,其中11443见在《周书》中。意义包括“庶民”“臣民”“人”三种,其中意义为“庶民”的情况占比近六成。今文《尚书》在天的视域下审视“民”,从超验的维度解答了执政者保民的必要性、重要性。今文《尚书》“保民”文化着力从君王和官吏两个主体推动商、周文化由“神本”向“民本”方向的转变。(5)今文《尚书》中“酒”字共16见,其中13次见于我国第一部禁酒令《周书·酒诰》。周初,酒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成为关系王朝兴亡之物,关系个人命运之物,关系粮食供给之物,饮而勿醉的祭祀之物,其乐融融的孝亲之物,饮而可醉的进献之物。周公的禁酒,体现的是理性对反理性的遏制而非剿灭,充满了浓厚的人文理性。(6)比较《尚书正义》、《书集传》、《尚书今古文注疏》对今文《尚书》中“天”“德”“罚”“民”“酒”相关语句训诂的情况,初步在《尚书》训诂文化嬗变方面得出了一些判断:从唐到宋至清,对于《尚书》的训诂,主要发生了从天治到人治关注点的明显变化、对自然之法关注度逐渐降低的变化、对民心民意关注度显着增强的变化。《尚书》及其汉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是创新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尝试。本研究借助今文《尚书》,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经典代表字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与汉字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并为其他古典文献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范式,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二、“华宝”文化现象引起关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宝”文化现象引起关注(论文提纲范文)

(4)《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的自然物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汉末魏晋士人心态之变化与自然观念之发展
    第一节 士人心态:从东汉至东晋
    第二节 自然观念:从哲学到文学
        1、哲学的线索
        2、文学的线索
第二章 《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的自然物象与时代精神
    第一节 自然物象的汇总与分类
    第二节 自然物象与时代精神
        1、东汉
        2、魏(三国)
        3、两晋
第三章 《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的自然物象与审美意识
    第一节 人物品藻中的三类典型物象
        1、玉
        2、松
        3、风
    第二节 人物品藻中的两类形容词
        1、出自自然物象的形容词
        2、修饰自然物象的形容词
第四章 人物审美向艺术审美的延伸
    第一节 审美观念的延伸
    第二节 审美方法的延伸
    第三节 审美范畴的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表1: 《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的自然物象汇总表
    表2: 《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出自自然物象的形容词
    表3: 《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修饰自然物象的重言形容词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宁静闲适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原汁原味的生活食材
    第三节 自然朴素的工艺器具
第二章 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特质
    第一节 李子柒短视频的形式表现
        一、轻缓真实的声音
        二、明净素雅的色彩
        三、唯美和谐的画面
    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
        一、审美之“味”
        二、审美之“乐”
    第三节 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特质
        一、自然恬淡
        二、素朴雅致
        三、气韵生动
第三章 李子柒短视频审美风格形成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融入
    第二节 时代因素的浸入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渗入
    第四节 艺术气息的潜入
    第五节 创作主体个性的介入
第四章 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审美情感的激发
        一、获得审美愉悦
        二、产生怀旧情绪
        三、升华审美情感
    第二节 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二、现存墨迹考证
    小结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小结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小结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7)《Время перемен》(一)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翻译任务及过程描述
    一、任务背景及性质
        (一)任务背景
        (二)任务性质
    二、译前准备
        (一)译前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二)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
        (三)制定翻译计划
第二章 翻译案例分析
    一、词汇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一)词类转换现象
        (二)地理名词的翻译技巧
        (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二、句子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一)语序的调整
        (二)增译和减译
        (三)长难句的拆分
第三章 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中未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二、对今后学习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原文/译文)
致谢

(8)文化图式理论下汉语新闻日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化图式理论在汉语新闻日译中的重要性
    1.1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1.2 文化图式理论下进行汉语新闻日译的意义
2 文化图式理论下汉语新闻日译具体策略分析
    2.1 选用恰当的日语表达
    2.2 翻译语言的“增”与“减”
    2.3 合理的融入跨文化意识
3 文化图式理论下影响汉语新闻日译的因素
    3.1 语法结构的差异
    3.2 思维方式的不同
4 结语

(9)傩文化对筇竹寺罗汉造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文献综述及国内研究状况
        1.2.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基本框架逻辑
        1.3.3 预期困难和对策
        1.3.4 预期成果
第二章 筇竹寺罗汉造像的背景与傩缘
    2.1 罗汉造像的历史背景
        2.1.1 罗汉演变的历史概述
        2.1.2 流传中国的罗汉造像
        2.1.3 清代罗汉堂的罗汉造像
        2.1.4 罗汉信仰在云南的传播
    2.2 罗汉造像与傩文化的潜在联系
        2.2.1 罗汉与傩文化的世俗化渊源
        2.2.2 傩文化的外在呈现
        2.2.3 寺院傩现象的历史意义
    2.3 筇竹寺的历史背景
        2.3.1 筇竹寺的由来
        2.3.2 筇竹寺罗汉与泥塑大师黎广修
    2.4 小结
第三章 黎广修行游与造像创作的关系
    3.1 四川宝光寺罗汉造像行纪与傩缘
        3.1.1 川傩的背景起源
        3.1.2 川傩的文化现象
        3.1.3 川傩的外来交融
        3.1.4 川傩的文化延续
    3.2 峨眉山修行纪与傩缘
    3.3 云南筇竹寺罗汉造像行纪与傩缘
        3.3.1 滇傩的背景起源
        3.3.2 滇傩的文化现象
        3.3.3 滇傩的外来交融
        3.3.4 滇傩的文化延续
    3.4 小结
    附表
第四章 傩文化对筇竹寺罗汉造像塑造的影响
    4.1 罗汉面部
        4.1.1 嘴形
        4.1.2 齿形
    4.2 罗汉须发
        4.2.1 罗汉像须发解析
        4.2.2 须发技法实践研究
    4.3 罗汉形态
    4.4 罗汉伴身兽像
        4.4.1 独角兽像
        4.4.2 兽像的须眉彩绘
        4.4.3 须眉绘制技法实践研究
第五章 筇竹寺罗汉造像技法研究及后续影响
    5.1 筇竹寺罗汉造像工艺技法实践研究
        5.1.1 材料实践研究
        5.1.2 塑造实践研究
        5.1.3 彩绘实践研究
    5.2 筇竹寺罗汉造像对华亭寺罗汉造像的影响
        5.2.1 华亭寺罗汉造像的历史背景
        5.2.2 罗汉造像的影响
结语
附录一:筇竹寺渊源考察
    (一)昆明筇竹寺现场考察
    (二)圆明寺现场考察
    (三)秀山寺现场考察
附录二:寺庙造像考察
    (一)华亭寺现场考察
    (二)碧云寺现场考察
    (三)灵隐寺现场考察
    (四)梵天寺现场考察
    (五)西园寺现场考察
    (六)保圣寺现场考察
    (七)紫金庵现场考察
    (八)天童寺现场考察
    (九)崇庆寺现场考察
    (十)双林寺现场考察
    (十一)玉皇庙现场考察
    (十二)资寿寺现场考察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10)今文《尚书》汉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天”及敬天文化
    第一节 “天”字的形义演变
    第二节 今文《尚书》“天”的意义
        一、自然之天: 天空
        二、神化之天: 老天、天庭
        三、意志之天: 天意、天命
        四、其他之天: 天然、大
    第三节 敬天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
        一、敬天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敬天文化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德”及明德文化
    第一节 “德”字的形义演变
    第二节 今文《尚书》“德”的意义
        一、“德”之本义: 升、登
        二、“德”之假借义: 道德
        三、“德”之褒义化: 美善
        四、“德”之外化: 德政、贤人
    第三节 明德文化的主要内容及规范升华
        一、《尚书》明德思想是我国尚德文化的源头
        二、《尚书》明德文化的主要内容
        三、《尚书》明德文化的规范升华
    小结
第三章 “罚”及慎罚文化
    第一节“罚”字的形义演变
    第二节 今文《尚书》“罚”的意义
        一、罪
        二、罚金
        三、惩罚
        四、刑罚
    第三节 慎罚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
        一、慎罚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慎罚文化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民”及保民文化
    第一节 “民”字的形义演变
    第二节 今文《尚书》“民”的意义
        一、庶民
        二、臣民
        三、人
    第三节 保民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形成原因
        一、保民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保民文化的形成原因
    小结
第五章 “酒”及饮酒文化
    第一节 “酒”字的形义演变
    第二节 今文《尚书》“酒”的意义
        一、乙醇饮料
        二、饮酒
    第三节 周初“酒”的双面内涵及周公禁酒的人文理性
        一、周初“酒”的双面内涵
        二、周公禁酒的人文理性
    小结
第六章 《尚书》经典训诂的文化嬗变
    第一节 从天治到人治关注点的明显变化
    第二节 对自然之法关注度逐渐降低的变化
    第三节 对民心民意关注度显着增强的变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今文《尚书》中“天”字出现情况一览表
    附录二: 今文《尚书》中“德”字出现情况一览表
    附录三: 今文《尚书》中“罚”字出现情况一览表
    附录四: 今文《尚书》中“民”字出现情况一览表
    附录五: 今文《尚书》中“酒”字出现情况一览表
    附录六: 今文《尚书》中“天”“德”“罚”“民”“酒”字经典训诂示例一览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华宝”文化现象引起关注(论文参考文献)

  • [1]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D]. 王嫣婕.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四川清音的民俗特性及其发展研究[D]. 刘虹验.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3]高考思想政治主观性试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建议 ——以2016-2020年(全国Ⅰ卷)为例[D]. 薛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的自然物象研究[D]. 黄长明. 山东大学, 2021
  • [5]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研究[D]. 郭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7]《Время перемен》(一)汉译实践报告[D]. 徐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文化图式理论下汉语新闻日译策略研究[J]. 于心雨,孙乾坤.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11)
  • [9]傩文化对筇竹寺罗汉造像的影响研究[D]. 高企德. 上海大学, 2021
  • [10]今文《尚书》汉字文化研究[D]. 翟明女. 扬州大学, 2020

标签:;  ;  ;  ;  ;  

“华宝”文化现象备受关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