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专业本科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材料成型专业本科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材料成型专业本科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王忠堂,李永华,马明,李增荣,梁海成[1](2021)在《基于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本科专业建设与成效》文中认为为了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等院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推进"四个回归",快速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及水平。针对沈阳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了改革实践,包括加强专业思想政治和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等,提高了毕业生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经过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专业建设效果显着。

喻红梅,邵甄胰,崔江梅,周红梅[2](2021)在《应用型高校“材料成形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以材料成形原理课程建设为例,进行了应用型高校该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着力于师资队伍建设、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学科竞赛促教学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了基于真实案例和实际工程项目渗透理论教学为特色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模式。对培养应用型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并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课程改革,夯实学生理论基础,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能够对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基层应用型工程人才。

张建耀[3](2021)在《基于实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建设的认识和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典型工科专业课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为出发点,总结了常熟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教学改革积累的经验,对工科专业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

吴小秋[4](2021)在《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四次工业革命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正在呈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特色型大学积极推进“金课”建设是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立足培养具有完整的科学基础知识、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的新型工程人才。为探寻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的有效路径,本文首先以建构主义理论、产教融合理论以及OBE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金课”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三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课程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目前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通过对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代表的五所高校课程建设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借鉴其课程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评价确保具有挑战性、致力于培养“金师”队伍和优化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先进的课程建设经验,然后针对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探索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最后依据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原则要求,提出从科教融合—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产教融合—走出传统课堂、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一体化学习平台和主动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调整机制四个方面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并从质量评价标准、质量管控体系和质量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构建课程质量保障机制,以期为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的深入发展保驾护航。

郑超,李亨,赵新海,张存生,宋立彬,赵国群[5](2021)在《基于工程能力全过程培养的锻造成形综合实验设计与实践》文中指出针对金属材料锻造成形综合实验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为指导,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要求,开展了锻造成形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了"贯通融合、系统完整、虚实结合、广泛互动"的综合实验设计思路,开发了以"一核心、两模式、三结合、四要素,全过程"为特色的锻造成形综合实验项目。该项目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产品锻造成形全过程实验,在实验教学理念、实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连续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该项目的建设与应用有力促成了学生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有效转化。

汤颖[6](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谢婵,王云英,孟江燕,周建萍[7](2019)在《聚合物加工工程课程航空特色的教学内容建设》文中认为在江西省实施"航空强省战略"的大好形势下,南昌航空大学作为省内唯一的航空大学,本科教学的航空特色建设则显得十分必要。高分子材料(尤其是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的应用日益广泛,"聚合物加工工程"作为高分子材料及工程本科专业之主干课程之一,补充一些航空特色教学内容就很有必要。针对该课程的教材缺乏航空特色的情况,该课程团队的教师依托自身航空教育背景和航空企业工作经历,就《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的内容开展航空特色教学内容建设。在教学内容方面,补充了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层合板的热压罐成型、飞机座舱玻璃的双轴拉伸取向成型、航空透明件、蜂窝夹层结构件的结构胶结技术、特殊密封材料的特点及成型加工技术等;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开设了具有航空材料成型加工综合性实验,以及组织学生到航空企业进行实践性教学。

胡骥,王万慧[8](2019)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学》教学改革探讨》文中提出本文以洛阳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方向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学》课程为研究对象,瞄准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目标深入讨论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复合材料成型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良好,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相一致。

张翠翠,赵京鹤[9](2019)在《基于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面,剖析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对"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坚持适切性、差异化重组原则,坚持以教材为中心,通过适当增删,重组课程教学内容;重视知识归纳,重视方法选择,改革课程教学方式,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占比、课程实施等一体化设计,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出满足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刘海涛[10](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二、材料成型专业本科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材料成型专业本科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本科专业建设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专业定位及特色优势
三、深化专业建设理念及综合改革措施
四、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措施
五、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措施
六、加强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
七、专业建设成效

(2)应用型高校“材料成形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
2 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优化
    2.1 课程定位
        2.1.1 知识目标
        2.1.2 能力目标
    2.2 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知识结构单元模块化教学
3 教学资源库建设
    3.1 理论教学资源库建设
    3.2 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
    3.3 真实案例和实际工程项目渗透理论教学
4 学科竞赛促教学
5 结语

(3)基于实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建设的认识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才培养正确定位
二、重组教学课程体系
三、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一)课堂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二)加强案例教学
    (三)与实验课紧密结合,相互统一
    (四)校企紧密合作
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五、重视特色教材编写
六、结束语

(4)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行业特色型大学
        2.1.2 课程
        2.1.3 金课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产教融合理论
        2.2.3 OBE教育理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3.1.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3.1.2 文本分析
        3.1.3 调查问卷分析
    3.2 课程建设成效
        3.2.1 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3.2.2 深化实践教学建设
        3.2.3 注重课堂教学
    3.3 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3.1 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3.3.2 课程内容落后于技术创新水平
        3.3.3 课程结构配置不够合理
        3.3.4 课程实施落实不够到位
        3.3.5 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
        3.3.6 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 国内外课程建设措施及特征
        3.4.1 以项目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与课程设计
        3.4.2 教学科研“无界化”
        3.4.3 推行“教学工厂”理念
        3.4.4 以学生为中心的产出导向教学理念
        3.4.5 注重设置跨学科专业和课程
        3.4.6 “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3.5 经验借鉴与启示
        3.5.1 课程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3.5.2 课程评价确保具有挑战性
        3.5.3 优化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3.5.4 致力于培养“金师”队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策略
    4.1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要求
        4.1.1 “金课”建设高阶性要求
        4.1.2 “金课”建设创新性要求
        4.1.3 “金课”建设挑战度要求
    4.2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有效途径
        4.2.1 科教融合--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4.2.2 产教融合--走出传统课堂
        4.2.3 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一体化学习平台
        4.2.4 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调整机制
    4.3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保障机制
        4.3.1 坚持“金课”建设质量评价科学性
        4.3.2 健全“金课”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4.3.3 完善“金课”建设质量管理机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6)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2.2 理论基础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聚合物加工工程课程航空特色的教学内容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航空特色教学内容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1 江西航空强省发展规划的大势所趋
    1.2 学校航空背景和特色和专业特色建设需要
    1.3 在校学生兴趣使然及航空企业校友建议
2 航空特色教学内容的确定
    2.1 航空特色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
    2.2 航空特色理论课教学内容
        2.2.1 塑料材料及其制品
        2.2.2 橡胶材料及其制品
        2.2.3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
3 航空特色实践性教学内容
    3.1 开设了2个综合性实验
    3.2 航空企业实践性教学
4 结论

(8)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内容改革——基于岗位要求安排授课内容
2 授课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3 教学一体化——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4 课后在线辅导——在线课程和慕课建设
5 考核方式改革——综合考查,偏重能力评价

(9)基于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
    (一) 理论教学
    (二) 实践教学
二、基于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 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二) 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三) 突出理实教学一体化设计
三、结论
【相关链接】

(10)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材料成型专业本科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本科专业建设与成效[J]. 王忠堂,李永华,马明,李增荣,梁海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21(51)
  • [2]应用型高校“材料成形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喻红梅,邵甄胰,崔江梅,周红梅. 科教导刊, 2021(23)
  • [3]基于实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建设的认识和探索[J]. 张建耀. 高教学刊, 2021(21)
  • [4]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研究[D]. 吴小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5]基于工程能力全过程培养的锻造成形综合实验设计与实践[J]. 郑超,李亨,赵新海,张存生,宋立彬,赵国群.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1(01)
  • [6]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7]聚合物加工工程课程航空特色的教学内容建设[J]. 谢婵,王云英,孟江燕,周建萍.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8]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学》教学改革探讨[J]. 胡骥,王万慧. 轻工科技, 2019(08)
  • [9]基于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张翠翠,赵京鹤. 智库时代, 2019(29)
  • [10]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材料成型专业本科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