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CRT色度预测模型的相干误差分析

传统CRT色度预测模型的相干误差分析

一、传统阴极射线管色度预测模型的相干误差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瑞青,廖宁放,强彦,筱森敬三[1](2021)在《同色异谱在二维模拟场景下对颜色恒常性的影响》文中提出受同色异谱影响,在测试光源下会有多种颜色对应参考光源下的某一颜色,这给颜色恒常性的形成带来了挑战。为了研究同色异谱在二维模拟场景下对颜色恒常性的影响,对CRT显示器上进行的非对称颜色匹配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在同色异谱背景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测试光源下Munsell色卡上的颜色恒常性指数与其对应的同色异谱指数之间几乎不存在相关性;观察者的匹配色度值更接近基于传统完全颜色恒常性计算的理论色度值,而不是基于同色异谱体计算的质心色度值。结果表明,观察者在测试光源下的匹配结果受色卡对应的同色异谱程度的影响较小,观察者在匹配时会寻找更接近标准色卡的光谱反射比所对应的色度值,而不是同色异谱体的质心色度值。

姚建伟,张肖辉,李长军[2](2021)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液晶显示器光谱特征化》文中认为提出一种新的显示器光谱特征化方法。首先,通过奇异值分解的手段获得单通道最重要的k个基向量,这样任何单通道的光谱辐亮度都是这些基向量的线性组合,而对应的基下坐标也可通过正交性获得,从而也建立了查找表。因此对于单通道的任何驱动值,对应的光谱辐亮度便可由基向量线性表示出,组合系数通过查找表和插值技术获得。最后对于任何一组驱动值R、G、B,便可由单通道的光谱加和预测出总体光谱辐亮度。当k=1时,本文方法退化成传统的假定色品恒定的分段线性插值(PLCC)方法。同时也提出了新方法的逆向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按色差和光谱均方根误差度量,本文提出的正向模型不仅优于传统的Gain-Offset-Gamma和PLCC模型,也优于最近提出的光谱辐射亮度分区模型和光谱辐射亮度分段分区模型。

郭丽文[3](2021)在《基于TTP准则的红外成像系统性能评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

郭奇勋[4](2021)在《拓扑绝缘体薄膜的电输运性质与CoFeB/MgO多层膜的自旋轨道矩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内容涉及对三维拓扑绝缘体(TI)薄膜的电输运性质和CoFeB/MgO多层膜中自旋轨道矩效应(SOT)的研究。我们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 Bi2Te3、(Bi,Sb)2Te3以及Cr掺杂的拓扑绝缘体薄膜,研究其低温电输运性质,利用栅极电压对其性质进行调控;在Zr/CoFeB/MgO和W/CoFeB/Zr/MgO薄膜中,对垂直磁各向异性(PMA)以及SOT诱导的磁化翻转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我们选择磁控溅射方法在非晶SiO2衬底上制备Bi2Te3族拓扑绝缘体薄膜,Bi2Te3薄膜的ARPES数据以及(Bi,Sb)2Te3样品的双极性效应都表明在磁控溅射的多晶薄膜中存在拓扑表面态。通过栅极电压调控,Cr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的反常霍尔电阻达到了 16.4kΩ,约为量子反常霍尔电阻(h/e2≈25.8 kΩ)的60%。磁控溅射方法可以制备大面积的拓扑绝缘体薄膜,对具有复杂结构的多层膜的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2)利用室温溅射加后退火的方法制备的Bi2Te3薄膜,克服了加热衬底溅射生长Bi2Te3薄膜表面粗糙度很大的缺点,具有非常均匀、平整的界面,有更好的c轴择优取向。两类薄膜相比较,后退火的Bi2Te3薄膜的载流子浓度更低,相位相干长度更大,具有更好的二维拓扑表面态特征。(3)研究了不同载流子类型的Cr掺杂的(Bi1-xSbx)2Te3薄膜在低温下负磁电阻行为。在温度T=2K下,磁场H=2T时Cr掺杂的(Bi1-xSbx)2Te3薄膜在电荷中性点附近观察到达到61%的巨大的负磁电阻。通过调节费米能级,确定了薄膜的巨负磁电阻强烈依赖于费米能级EF的位置:当费米能级远离电荷中性点时,负MR相对较小,而当费米能级被调节到电荷中性点附近时,负MR达到最大值。(4)制备了不同Zr厚度的Zr/CoFeB/MgO多层膜,实验结果表明,4d轻金属Zr也能产生SOT效应,且Zr层厚度对Zr/CoFeB/MgO中电流诱导的有效场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使有效场的方向发生变化。Zr的自旋霍尔角大约-0.03,远大于现有文献中报道的Mo的自旋霍尔角(-0.003)。通过设计铁磁层和轻金属层的界面并注入更多的自旋流/轨道流,有望进一步提高有效场效率ξDL。(5)在CoFeB/MgO界面插入一层0.4 nm的Zr,得到了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W/CoFeB/Zr/MgO薄膜,其垂直磁各向异性场Hk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在540℃时达到最大值。结构表征表明,退火温度从270℃升高到600℃,钨的结构从高阻的β相变为低阻非晶相。SOT效应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W的电阻率逐渐下降,而类阻尼矩的效率几乎不随退火温度变化(约-0.2),归一化功耗可降低60%以上。

范潇逸[5](2021)在《稀土离子掺杂硼/磷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发光材料作为新一代的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显示照明、生物医疗、光电转换、环境催化等领域,是目前发光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稀土发光材料的性能不仅与掺杂离子的种类、含量和价态有关,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基质材料提供的晶体环境以及离子间的能量传递。因此,探索新型高效的稀土发光材料需要不断尝试新型基质材料与各种稀土离子的耦合设计。本研究以磷酸盐Ca9La(PO4)7和硼磷酸盐KBaBP2O8两种发光材料基质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合成了 Ce3+、Tb3+和Mn2+掺杂的Ca9La(PO4)7以及Ce3+和Tb3+掺杂的KBaBP2O8荧光粉材料。通过一系列表征及分析手段,对荧光粉样品的结晶相、微观形貌、发光特性、光色调控、实用性以及发光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了 Ce3+和Tb3+单掺杂的Ca9La(PO4)7荧光粉样品的晶体结构,均为单一纯相,进而借助Rietveld方法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深入解析,发现空间群属于三方晶系R3c(161),为菱形六面体结构。在UV激发下,Ca9La(PO4)7:Ce3+和Ca9La(PO4)7:Tb3+分别呈现出由Ce3+和Tb3+的特征跃迁主导的蓝紫光和绿光发射,分别研究了其浓度依赖性发光特征,得出CLPO:xCe3+的浓度猝灭点为0.30,猝灭机制为d-d的电多级相互作用。基于PL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证实了在Ce3+、Tb3+和Ce3+、Mn2+双掺的Ca9La(PO4)7荧光粉中分别存在从Ce3+到Tb3+和从Ce3+到Mn2+的有效能量传递,相应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41.8%和54.1%,其能量传递机理分别为偶极-偶极和偶极-四极的电多级相互作用。基于能量传递过程,通过调节Ce3+、Tb3+和Mn2+离子的掺杂量,可实现荧光粉在蓝紫色-绿色-红色且跨越白光的宽色域范围内的多色发射,其中Ca9La(PO4)7:0.15Ce3+,0.10Tb3+,0.04Mn2+可实现单组分白光发射,色坐标为(0.3245,0.3327),色温为5878K,150℃时热稳定性仍保持室温的98.5%,内部和外部量子效率分别达到84.51%和69.32%。研究结果表明,该荧光粉在白光LED和固态照明领域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Ce3+和Tb3+掺杂的以KBaBP2O8为基质的荧光粉材料,物相分析结果显示均为单一纯相。KBaBP2O8晶体结构的空间群属于四方晶系I42d,拥有类金刚石拓扑的三维结构,且K+|Ba2+为无序共占位。通过分析KBaBP2O8:Ce3+的UV发光特性,发现KBaBP2O8基质对Ce3+有较强的晶体场效应,且KBaBP2O8的晶体结构中只存在一个Ba2+位置,其发射光谱的浓度猝灭是由偶极-偶极的电多级相互作用所引起。在Ce3+、Tb3+双掺的KBaBP2O8荧光粉中,存在有效的Ce3+和Tb3+之间的能量传递现象,且通过改变Tb3+的掺杂量,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光色调控。其中,绿色发射的KBaBP2O8:0.01Ce3+,0.06Tb3+荧光粉因基质晶格缺陷会导致异常热猝灭现象,在150℃时发射强度达到室温发射强度的116.2%,结果表明该荧光粉在高功率LED器件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牛丽娟[6](2021)在《星载无线电等离子体探测系统目标参数提取算法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主要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星载无线电等离子体探测系统”,根据系统设计指标中标明的目标参数,提出了该系统的离线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初步设计思路,即本文给出的数据处理系统“星载等离子体三维成像系统”。该系统在主动模式下的探测参数包含等离子体密度、距离、多普勒、回波到达角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本文针对项目研制的“星载无线电等离子体探测系统”原理样机的数据处理过程,初步完成了一种等离子密度三维时空分布系统的算法架构,即“星载等离子体三维成像系统”,该数据处理系统基于模块化结构,初步设计主要包括三个软件模块,分别是测距模块(输出距离-密度分布信息)、测向模块(输出方位信息)、和测速模块(输出多普勒频移、漂移速度信息)。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了程序的复杂度,使得系统程序的调试和维护等操作简单化,同时支持项目后期增加其他功能模块。其次,本文给出一种等离子体参数提取的算法架构。由于目前研制的探测系统无法直接进行上天探测,只能在地面上做出原理样机进行测试,故在等离子体参数提取部分,以垂测仪探测电离层的数据进行了折中算法验证。所给出的算法能够可提取出相应的等离子体信息,并反演出电子密度剖面,证实了该算法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本文提出一种运动载具上基于三通道接收机和全向天线的来波测向定位方法,在仅考虑接收信号的幅度信息情况下,进行了三维空间比幅法测向研究。并利用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SRP-LW B210)进行了初步的测向实验,并自主搭建了一套测向仿真及实验数据处理系统,验证和评估了基于该测向方法的可行性。

张鹤耀[7](2021)在《熔盐堆用纳米孔石墨的制备及辐照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使熔盐反应堆(MSR)被列为下一代反应堆堆型之一,并成为各国争先发展的重点堆型。在液态MSR中液态熔盐既作为冷却剂又作为燃料载体,而作为慢化剂、反射体和结构材料的石墨必须要面临熔盐浸渗以及裂变产物尤其是被称为中子毒物135Xe的扩散的问题。因此核石墨的孔径必须降低至100 nm以下来抑制熔盐浸渗和裂变产物扩散。而商业成熟的核石墨在传统制造工艺中由于挥发物质的挥发以及石墨化过程中的热收缩会产生孔隙和裂纹,这些使生产出的石墨拥有较大的中值孔径和孔隙率,不能满足MSR对石墨孔径小于100 nm的要求。因此对于MSR而言,制备孔径尺寸在100 nm以下的纳米孔石墨来避免熔盐浸渗对石墨结构的高速率的破坏以及裂变产物扩散对石墨中子吸收截面的增加。此外,由于石墨的中子慢化能力是通过石墨晶格中的碳原子与中子不断的碰撞来实现的,因此不可避免地石墨要遭受大剂量的辐照损伤。并且,辐照损伤使石墨的晶格参数发生改变,在晶体内引入位错等缺陷,产生微应变,这些在影响石墨材料的性质的同时也影响反应堆的运行并限制其服役寿命。所以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采取的热解碳密封工艺和挤压成型的CGB石墨都在辐照环境中都产生了类似于涂层脱落、开裂、低寿命等不利因素。因此需要开发新的纳米孔石墨的制备工艺或者密封技术。而新开发的纳米孔石墨具有与传统核石墨不同的结构,并且新的密封技术也会在基体中引入新的结构。因此,有必要通过辐照实验研究其辐照行为和辐照损伤规律,并对其制备工艺或者密封技术进行指导。本文制备了几种可以实现中值孔径在100 nm以下的无粘结剂石墨和细颗粒石墨,并且还开发了新的密封工艺。由于离子辐照作具有辐照剂量大,辐照损伤效率高、辐照样品无放射性等特点,成为常见的良好的中子辐照的代替品。因此,对所制备的纳米孔石墨,采用3.0 MeV He+辐照模拟较低剂量的中子辐照损伤,采用7.0 MeV Xe26+辐照模拟较高剂量中子辐照损伤,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掠入射XRD(GIXRD)、拉曼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纳米压痕等表征研究不同离子、不同损伤剂量和不同温度辐照后所得石墨的形貌、孔结构、微结构、微晶尺寸、微应变、缺陷密度、机械性能等变化,研究不同条件下的所得纳米孔石墨的辐照行为并揭示其辐照损伤规律。并利用退火研究辐照产生的缺陷的热退火行为。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实现无粘结的制备工艺以含有β-树脂的中间相炭微球为原料,并且为了避免石墨的各向异性产生的不利因素采用了等静压方法制备了纳米孔各向同性石墨(NPIG)。压汞曲线显示其中值孔径尺寸在69 nm,随后采用3.0 MeVHe+分别在室温和MSR设计工作温度650℃下辐照NPIG,并与IG-110进行了比较。室温辐照后,石墨化程度较低的NPIG在较低的离子注入量辐照后出现了催化石墨化现象,其d002与c轴方向的晶格参数减小,表面的缺陷密度也减小。而IG-110并没有出现类似的行为。在较高剂量的辐照后,IG-110与NPIG的变化趋势类似,即辐照损伤引起的缺陷密度增加并引起晶格参数的变化。对于高温辐照结果而言,由于辐照损伤剂量整体较低,高温辐照后,退火效应减缓了辐照引起的损伤并占据主导使缺陷密度降低,并且石墨化度较低的NPIG对此更加敏感。石墨的晶格结构以及缺陷密度的变化决定了其表面形貌的变化趋势。同时,室温辐照下,由于缺陷的钉扎效应使石墨表面硬化,并且随着缺陷密度的进一步增加导致结构被破坏,引起硬度和杨氏模量的降低。而高温辐照下,由于退火效应占据主导,缺陷密度的降低使缺陷的钉扎效应降低,从而使其硬度和杨氏模量减小。对截面的NPIG的表征显示,在辐照损伤剂量最大的深度,NPIG出现了裂纹。值得注意的是NPIG所展示的这些辐照不稳定因素将影响其作为MSR用石墨的使用。2.采用更低粒度的自烧结性生焦粉为原料直接等静压成型制备自烧结纳米孔石墨(SSNG),其中值孔径在40 nm并且石墨化度比NPIG高。通过7.0 MeVXe26+辐照模拟中子辐照并在1-5.0 dpa的剂量范围内研究其辐照行为。SEM和AFM显示,辐照后填料颗粒膨胀,微孔和填料间的微间隙收缩,表面变得致密。随着表面辐照损伤剂量增加到0.55 dpa左右,微间隙和微孔的闭合导致其对肿胀的吸收达到饱和,这使得在垂直于表面方向上的膨胀迅速增加并引起“Ridge-like”结构的生长。GIXRD显示这种填料颗粒的膨胀来源于晶格常数沿c轴的膨胀,此外,拉曼光谱显示辐照后石墨面内缺陷密度增加以及石墨向非晶结构转化。通过辐照前的HRTEM和0.5和5.0 dpa辐照后不同深度的HRTEM,从原子尺度上展示了不同剂量损伤后,空位环的成核,位错环的成核并生长成为间隙型位错以及位错通过正向爬升所产生大量的不完整平面和位错偶极子。并且这种缺陷的产生和进一步的演化引起晶格常数与缺陷密度的变化。这些辐照引起的微间隙和微孔闭合所引起的表面致密化,以及辐照引入的缺陷密度的增加都使辐照后SSNG的硬度和杨氏模量增加。相比于NPIG以及热解碳涂层,SNNG具有较完整的表面和稳定的辐照性能。3.为了有更多的使用经验为参考,以商用核石墨IG-110为基体,采用聚酰亚胺浸渍工艺制备致密化的IG-110(D-IG-110),并将其中值孔径降低至68 nm。采用7.0MeVXe 26+辐照研究聚酰亚胺浸渍碳化后的聚酰亚胺基碳(PI-C)的辐照行为。SEM显示PI-C在IG-110孔中的填充作用是D-IG-110的孔径和开孔率显着降低的原因,并且D-IG-110的初始石墨化度也因此略有降低。在约0.1 dpa(表面损伤剂量为0.02 dpa)辐照后,由于PI-C体积收缩的收缩率大于IG-110的孔隙的收缩率使得界面处产生裂纹。而由GIXRD所显示的D-IG-110的Lc的变化率低于IG-110,以及由拉曼光谱所显示的PI-C附近的表面的缺陷密度较缓慢的增加和La较低的收缩率,都表明PI-C发生辐照诱导的石墨化。这种辐照诱导的石墨化使PI-C的体积收缩,是其与基体IG-110界面处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随着剂量的增加,辐照的损伤效应增加,界面处的裂纹消失甚至辐照前存在的一些细小的裂纹也消失。通过对作为参照物的IG-110的孔径收缩的统计并与D-IG-110的孔径变化对比,表明这种裂纹收缩且接触变得紧密是由于辐照损伤效应导致的PI-C的体积膨胀。通过拉曼光谱的分析,在PI-C区域,辐照所引起的表面残余应力的增加较减缓。4.考虑到石墨往往以大尺寸的石墨块进行使用以及石墨的致密性,以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和高度石墨化结构的天然石墨片为填料,使用液相混合工艺制备细颗粒石墨FG。并且根据不同的煅烧温度400℃和450℃,制备了两种FG:G-400和G-450。压汞曲线显示G-400和G-450的中值孔径分别为23 nm和18 nm,但前者具有10 μm左右的大裂纹,这将影响其熔盐阻隔性。此外,由于更高的煅烧温度导致的天然石墨片表面包裹的粘结剂碳层更紧密,这也更有利于粘结剂碳的石墨化,G-450的石墨化度略高。因此,相比于G-450,G-400表现出较低的辐照稳定性,并且辐照后的石墨结构的残留也较少。并且通过7.0 MeVXe26+辐照实验阐明了其微结构演化机理:辐照后,石墨晶面间距d002增加,石墨平面的buckling/wrinkling或新基面的形成,堆叠结构变得无序化;在石墨层状结构未被彻底破坏前,由于层数的增加以及微的相干区域之间的微裂纹的闭合,c轴方向的微晶相干长度Lc增加。随着辐照剂量造成的损伤的增加,Lc由于石墨层状结构的严重破坏或无序结构的扩展而降低;而在基面内,缺陷密度的增加,以及由于c轴膨胀导致的泊松效应,微晶的横向尺寸La迅速减小,sp2 C-C键向sp3 C-C键大量转移。并根据微结构的演化研究了其形貌演化机理:辐照引起的微晶沿c轴膨胀以及沿a轴收缩的演化导致了表面出现的细小的裂纹与“Ridge-like”结构。此外,在650℃进行的退火实验也表明,点缺陷的愈合降低了缺陷密度并增加了结构的有序度。而对表面剂量为1.25 dpa辐照后的G-450进行1000℃退火后的缺陷密度,相比于0.11 dpa的表面剂量,并没有进一步显着降低。这是由于该温度下空位容易迁移,而过多的缺陷剩余且极易形成更复杂且结构稳定的空位簇,该空位簇的形成也阻止了间隙原子与空位的重组,使缺陷密度未能进一步降低。

刘惠[8](2021)在《立体显示下双目颜色融合结果的定量测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体显示视觉舒适度与左右眼图像中的颜色失真现象相关。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对称颜色信息分别进入双眼后,视觉系统将它们融合成一种颜色,称之为双目融合。本文设计了双目颜色融合的视觉心理物理学实验,在立体显示器上进行了两种双目颜色融合实验,定量测量了不同颜色的双目融合结果。并根据测量结果建立了双目颜色融合的预测模型,具体内容包括:1.设计了双目颜色融合的视觉心理物理学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由编写的专用软件控制。主要功能包括对显示器的颜色特性化校正、色彩空间的转换、刺激颜色的生成、实验过程的控制、被试实验数据的存储等。2.定量测量了不同饱和度的双目颜色融合结果。利用3D显示器,向一只眼睛呈现饱和度为0的灰色刺激,向另一只眼睛呈现饱和度大于0的彩色刺激。实验结果表明,视觉系统将灰色和彩色融合成彩色,但融合彩色不如原彩色生动。3.定量测量了不同色相的双目颜色融合结果。向一只呈现饱和度大于0的颜色刺激,另一只眼睛呈现饱和度与之相等,色相与之相反(相差180°)的对立色刺激。实验结果表明,视觉系统感知到的颜色的饱和度产生大程度衰减,甚至接近灰色(饱和度为0)。4.对定量测量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并建立了预测双目颜色融合色的数学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只需要一幅彩色图像的立体成像方式,此方法减少了颜色冗余信息,降低了立体成像的成本。还提出了一种双目抑制机制,当两只眼睛接收到不同的信息时,它们会相互制约调节,最终达到平衡。

程珑[9](2021)在《动力学方法与量子轨迹方法研究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及成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显微镜是材料表征和分析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与人类前沿的科技进步和日常的生活水平提高都息息相关。而从电子显微技术得到的实验图像中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解释则是材料表征和分析的基础。因此,对电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并开发成熟的理论模型,则是为人类与微观世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电子在固体中会发生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其中电子在无定形材料中的主要作用是非相干散射,通常用经典轨迹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而在晶体中,电子的相干散射则更加重要,不能用经典轨迹蒙特卡洛方法处理。因此,需要发展其它的理论模型来考虑电子在晶体中的相干散射问题。本文主要基于动力学方法和量子轨迹理论开发了一些计算方法,对电子在晶体中的多种衍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第一章介绍了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原理和应用。我们简要地概括了电子显微镜的诞生背景以及分辨率的提升手段,并介绍了常见类型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用途及区别。而电子显微镜依靠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信号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相应地,我们介绍了多种电子能谱、电子显微成像以及电子衍射花样的原理和用途。而在模拟方面,本章介绍了电子在无定形材料中的经典轨迹蒙特卡洛方法、电子在晶体中的量子力学方法以及量子轨迹方法,并概述了本课题组对这些方法的开发成果。第二章介绍了本论文所涉及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电子衍射理论和量子轨迹理论。电子衍射理论中我们介绍了晶体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电子在晶体中衍射的运动学理论和动力学理论。运动学理论基于Bragg定律,简单直观,适用于定性的分析,但是它只适用于薄样品,衍射束强度较小,零级束的强度变化可以忽略的情况,因而运动学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多束衍射的定量模拟中,需要用到动力学理论。本文所用的动力学理论基于Bethe的本征值方程,并考虑了热扩散散射、等离激元激发、单电子激发等多种非弹性散射过程的影响,可以有效模拟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以及波函数的吸收。而量子轨迹理论是量子力学的概率流线描述,可以兼顾量子力学中的粒子性与波动性,既直观又精确地对量子体系进行研究。量子轨迹理论常常被用于多种量子体系的理论研究,同时,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量子轨迹已经可以在实验中被观察,现在已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量子力学理论解释。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狭义相对论的原理和理论形式,在研究电子与晶体的相互作用时,需要对电子的质量、波长等进行相对论修正。第三章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衍射,包括平行电子束的衍射点阵和会聚束电子衍射的衍射花样。对于平行电子束,我们给出了多个晶向的衍射点阵,并与运动学模型做了对比。同时我们还对运动学模型无法考虑的情况,即零级束与衍射束的强度随样品厚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多个晶向上的变化曲线。此外,我们还研究了电子束的入射角度对衍射花样的影响,并给出了寻找双束、三束等衍射条件的理论方法。而对于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我们分析了会聚半角、样品厚度、加速电压等多种参数的影响。模拟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完美一致,且与其它软件给出的模拟结果相比,能够展示出更多的实验图像的信息。此外,通过图像的匹配,我们还能从参数不足的实验结果中逆推出实验的信息,可以用于晶体结构的分析。第四章我们基于布洛赫波的动力学方法,开发了全新的量子轨迹计算方法。以往的量子轨迹计算主要采用劈裂算符法、多层法等空间网格方法,计算量大,且容易遇到因相位问题导致的轨迹错误,尤其是无法计算发散轨迹的问题。而我们的布洛赫波量子轨迹方法,不需要划分网格,通过波函数的叠加系数可以直接计算全空间的速度场,同时还开发了追踪算法来计算量子轨迹,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速度,可以计算发散的轨迹。我们应用布洛赫波量子轨迹方法研究了晶体中的通道效应,定量地探究了材料种类、厚度、入射电子能量的影响,并对晶体中的消光距离作出了直观的解释。与波函数的结果相比,量子轨迹和波函数给出了同样的分布,但是波函数只能给出概率密度的空间分布,而不具有演化的先后信息;而量子轨迹则不仅给出了电子的分布密度,还能够展现从入射到衍射到出射的先后关系,更加直观。在量子轨迹的图像中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波函数中难以发现的细节,且量子轨迹尤其在三维情况下具有比波函数更好的表现力,能够明确地反应出三维空间中各处的系统状态。此外,我们还用量子轨迹方法研究了非弹性散射对通道效应的影响。第五章分别用动力学方法和量子轨迹方法研究了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并基于量子轨迹方法的思想开发出了速度更快的动量期望方法。我们通过模拟研究了电子能量、样品厚度、晶向等因素对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用量子轨迹方法可以从单电子的角度解释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的形成过程,更加直观地描述了多束干涉的波函数在晶体中的衍射。此外,我们还开发了电子背散射衍射球面的构建方法,即通过计算晶体全方向的衍射花样,再按照晶向拼接,形成一个球面,这样就可以用一幅图来表示晶体在所有方向上的衍射花样,对于晶向与菊池带以及高阶劳厄环的关系描述更全面。通过衍射球面有利于构建更为直观更为高效的数据库或模拟软件。第六章我们开发了新的量子轨迹蒙特卡洛计算方法,与原有的方法相比,在轨迹计算上更精确,且没有计算深度的限制。同时,引入了多近邻模型,将所有与电子发生相互作用的原子都考虑在内,使得可以用此方法模拟任意晶体,而不是仅局限于单质。我们用量子轨迹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各种激发过程对原子分辨率的二次电子成像结果的影响,进而构建了新的成像机制。现有的其它理论模型认为二次电子成像的原子分辨来源于内壳层直接激发的二次电子,并认为级联过程对原子分辨没有贡献。我们通过定量的计算发现,内壳层激发出的高能二次电子本身不直接对实验图像产生贡献,其真正的原子分辨率实际来源于这些高能二次电子经过不断的级联激发后产生的大量低能二次电子。此外,通过新的成像机制,我们还发现二次电子的原子分辨可以区分样品表面附近不同深度的同种元素,即具有超高的表面三维分辨能力,可以广泛地用于材料表面分析以及二维材料表征。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

罗航[10](2021)在《基于冷原子阱的相干电子源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激光的发光原理是利用原子中束缚电子的能级跃迁的方式实现,显然,想要利用这种方法到达硬X射线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世界上的科研人员另辟蹊径,利用自由电子,基于康普顿散射原理发光而产生自由电子激光。在不断提高自由电子束的品质后,把高能量、高亮度的电子束注入以交替磁铁建立的扭摆器产生康普顿散射。这个扭摆器的交替静磁场在电子的随体坐标系中就是一个电磁场,所以是一样的康普顿发光原理。但在电子束的亮度足够高的时候,基于这个康普顿散射产生的X射线会反作用到电子束,就可以引起电子的微团聚,从而触发指数增益而产生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在绝大多数科研团队都在通过不断提高用于康普顿散射的激光强度时,我们提出利用提高用于康普顿散射的电子束的相干性,即研究用相干电子源,在强激光场中产生相干康普顿散射,及量子自由电子激光的可能性。并且,这种高亮度、高相干电子除了可以实现紧凑型自由电子激光的必要条件以产生高强度的X-光源,其本身也可以直接用于科学研究,比如超快电子衍射和超快电镜。对于现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项目普遍使用的射频光阴极枪,其产生的电子束相干性远远小于其能达到的理论极限值=1,因此,我们开展了一套基于冷原子阱的相干电子源设计方案,目的是为了获得高相干、高品质的电子源。冷原子囚禁技术可以让我们获得足够低温的冷原子,基于此,我们利用780nm与480nm激光将被囚禁的冷原子顺序激发或双色多光子激发方式激发到高里德堡态,利用高里德堡态原子中电子易电离的性质,设计了一套电子束加速聚焦系统,通过对电子运动原理以及磁场聚焦特性理解,我们对电场与磁场进行设计,最终确定以四电极片搭配两截螺线管的结构作为电子束加速聚焦系统,通过对电极内外径、各电极间间距、各电极电压以及各螺线管管长及线径、各螺线管匝数、各螺线管通电电流等参数与器件误差对电子束品质影响进行分析优化,确定电极、螺线管的设计参数,我们可以得到高品质,高相干性的电子源,其横向相干温度能做到低于5。高相干性是实现电子衍射所需空间分辨率的必要前提,利用傅里叶切片定理,文中开展了对电子衍射成像算法的研究工作。

二、传统阴极射线管色度预测模型的相干误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阴极射线管色度预测模型的相干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同色异谱在二维模拟场景下对颜色恒常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过程
    2.2 同色异谱体的计算
3 实验结果
    3.1 色度不匹配区域与同色异谱指数
    3.2 观察者的匹配色度值与理论色度值的比较
4 分析与讨论
5 结 论

(2)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液晶显示器光谱特征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光谱特征化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装置及条件
        1) 液晶显示器4台:
        2) 测量仪器:
        3) 测量条件:
    3.2 数据采集
        1) 训练样本:
        2) 测试样本:
    3.3 通道独立性检验
    3.4 色品恒定性检验
    3.5 模型结果分析
4 结 论

(4)拓扑绝缘体薄膜的电输运性质与CoFeB/MgO多层膜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三维拓扑绝缘体(3D TI)
        1.1.1 三维拓扑绝缘体的早期实验证据
        1.1.2 弱反局域化(WAL)效应
        1.1.3 拓扑绝缘体的磁性调控
        1.1.4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QAHE)的实验进展
    1.2 垂直磁各向异性(PMA)
        1.2.1 研究概况
        1.2.2 CoFeB/MgO界面垂直磁各向异性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1.3 自旋轨道矩(SOT)
        1.3.1 重金属/铁磁异质结构的自旋轨道矩
        1.3.2 拓扑/铁磁异质结构的自旋轨道矩
2 样品制备和分析测试方法
    2.1 样品制备
    2.2 薄膜样品的图形化工艺
        2.2.1 薄膜样品的光刻工艺
        2.2.2 薄膜样品的刻蚀工艺
        2.2.3 光刻胶的去除
    2.3 薄膜样品的结构表征
        2.3.1 原子力显微镜(AFM)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4 X射线衍射(XRD)
        2.3.5 X射线反射(XRR)
        2.3.6 极化中子反射(PNR)
    2.4 薄膜样品的电输运测量
        2.4.1 综合物性测量系统
        2.4.2 室温反常霍尔效应与谐波霍尔电压测试
    2.5 谐波霍尔电压数据处理
        2.5.1 大场数据处理
        2.5.2 小场数据处理
3 磁控溅射方法制备大面积拓扑绝缘体薄膜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Bi_2Te_3薄膜的表征与电输运性质
        3.3.2 (Bi_xSb_(1-x))_2Te_3薄膜的表征与电输运性质
        3.3.3 Cr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的磁性与栅压调控
    3.4 小结
4 后退火对Bi_2Te_3薄膜的结构和输运性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3.1 两种工艺制备的Bi_2Te_3薄膜的结构表征
        4.3.2 两种工艺制备的Bi_2Te_3薄膜的电输运性质
    4.4 小结
5 Cr掺杂拓扑绝缘体在电荷中性点附近的巨负磁电阻效应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5.3.1 Cr掺杂拓扑绝缘体的结构表征
        5.3.2 Cr掺杂拓扑绝缘体的负MR在电荷中性点处最大
        5.3.3 Cr掺杂拓扑绝缘体的变温电输运性质
    5.4 小结
6 Zr/CoFeB/MgO磁性薄膜的自旋轨道矩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6.4 小结
7 W/CoFeB/Zr/MgO薄膜超高的热稳定性和自旋轨道矩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方法
    7.3 实验结果和讨论
        7.3.1 W/CoFeB/Zr/MgO薄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
        7.3.2 W/CoFeB/Zr/MgO薄膜的表征
        7.3.3 电流诱导的有效场的表征
        7.3.4 电流诱导磁化翻转的相图
    7.4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稀土离子掺杂硼/磷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发光材料的概述
        1.2.1 发光材料的定义
        1.2.2 发光材料的分类
        1.2.3 发光材料的构成和发光机理
    1.3 稀土发光材料
        1.3.1 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
        1.3.2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1.4 稀土硼/磷酸盐基发光材料的研究
        1.4.1 稀土磷酸盐基发光材料的研究
        1.4.2 稀土硼磷酸盐基发光材料的研究
    1.5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2.2 样品制备方法
        2.2.1 Ca_9La(PO_4)_7基荧光粉样品的制备
        2.2.2 KBaBP_2O_8基荧光粉样品的制备
    2.3 样品测试表征手段
        2.3.1 物相鉴定与结构分析
        2.3.2 微观形貌与元素分布
        2.3.3 光学性能分析
3 Ce~(3+)/Tb~(3+)单掺杂Ca_9La(PO_4)_7基荧光粉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Ca_9La(PO_4)_7的晶体结构与离子占位分析
    3.3 Ca_9La(PO_4)_7:Ce~(3+)/Tb~(3+)单掺荧光粉的物相分析
    3.4 Ca_9La(PO_4)_7:0.15Ce~(3+)荧光粉的结构精修
    3.5 Ca_9La(PO_4)_7:Ce~(3+)/Tb~(3+)单掺荧光粉的UV发光特性
    3.6 Ca_9La(PO_4)_7:Ce~(3+)单掺荧光粉的浓度猝灭机制
    3.7 本章小结
4 Ce~(3+)/Tb~(3+)/Mn~(2+)共掺杂Ca_9La(PO_4)_7基荧光粉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Ca_9La(PO_4)_7:Ce~(3+)/Tb~(3+)/Mn~(2+)共掺荧光粉的物相分析
    4.3 Ca_9La(PO_4)7:Ce~(3+)/Tb~(3+)/Mn~(2+)荧光粉的微观形貌与元素分布
    4.4 Ca_9La(PO_4)_7:Ce~(3+)/Tb~(3+)双掺荧光粉的发光特性与能量传递
    4.5 Ca_9La(PO_4)7:Ce~(3+)/Mn~(2+)双掺荧光粉的发光特性与能量传递
    4.6 Ca_9La(PO_4)_7:Ce~(3+)/Tb~(3+)/Mn~(2+)三掺荧光粉的发光特性与能量传递
    4.7 Ca_9La(PO_4)7:Ce~(3+)/Tb~(3+)/Mn~(2+)荧光粉体系的光色调控
    4.8 Ca_9La(PO_4)_7:Ce~(3+)/Tb~(3+)/Mn~(2+)荧光粉的VUV发光特性
    4.9 Ca_9La(PO_4)_7:Ce~(3+)/Tb~(3+)/Mn~(2+)荧光粉的热稳定性和量子效率
    4.10 本章小结
5 Ce~(3+)/Tb~(3+)掺杂KBaBP_2O_8基荧光粉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KBaBP_2O_8晶体结构与离子占位分析
    5.3 KBaBP_2O_8基荧光粉的物相分析
    5.4 KBaBP_2O_8:Ce~(3+)荧光粉的UV发光特性
    5.5 KBaBP_2O_8:Ce~(3+)荧光粉的浓度猝灭机制
    5.6 KBaBP_2O_8:Ce~(3+)/Tb~(3+)荧光粉的发光特性与能量传递
    5.7 KBaBP_2O_8:Ce~(3+)/Tb~(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
    5.8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星载无线电等离子体探测系统目标参数提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星载等离子体探测仪国内外现状
        1.2.1 综述
        1.2.2 国外现状
        1.2.3 国内现状
    1.3 无线电探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3.1 电离层无线电探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1.3.2 等离子体探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4 测向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1.4.1 无线电测向技术
        1.4.2 星载测向定位技术
    1.5 本文的内容安排及创新点
第2章 无线电探测数据处理基础
    2.1 电离层探测仪
        2.1.1 电离层概论
        2.1.2 电离层垂直探测的基本原理
    2.2 电波传播基础理论
        2.2.1 磁离子理论
        2.2.2 复折射率公式推导
        2.2.3 垂直探测仪色散关系
    2.3 无线电测向基础理论
        2.3.1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2.3.2 无线电波的极化特性
        2.3.3 无线电测向系统的组成
    2.4 基于全向天线的测向理论
        2.4.1 全向振幅单脉冲测向
        2.4.2 全方向比幅法
        2.4.3 WATSON-WATT测向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等离子体数据处理
    3.1 星载等离子体探测仪与地基电离层探测仪的异同
        3.1.1 探测波形
        3.1.2 系统硬件结构
        3.1.3 回波数据处理
    3.2 电离层垂直探测仪数据处理
        3.2.1 等离子体参数提取模型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描迹提取
        3.2.4 描迹补偿及拟合
        3.2.5 参数提取
        3.2.6 参数反演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运动载具三通道测向方法
    4.1 引言
    4.2 星载无线电等离子体测向系统
        4.2.1 传统星载测向系统
        4.2.2 星载无线电等离子体探测系统
    4.3 双通道时域比幅法与频域比幅法测向原理
        4.3.1 双通道时域比幅法测向原理
        4.3.2 双通道频域比幅法原理
    4.4 运动载具三通道测向算法模型
    4.5 静止平台三通道全向天线测向定位算法
        4.5.1 时域测向处理方法
        4.5.2 频域测向处理
    4.6 运动载具平台的测向修正算法
        4.6.1 误差分析
        4.6.2 修正由于天线自旋而引起的角度误差
        4.6.3 修正由于载具和目标运动引起角度误差
    4.7 测速模块算法
        4.7.1 时域内测量多普勒频移
        4.7.2 目标的漂移速度
    4.8 目标的距离
    4.9 测向仿真与测向实验
        4.9.1 仿真实验一:比幅法原理验证
        4.9.2 仿真实验二:信噪比对测向精度的影响
        4.9.3 仿真实验三:测向角度对测向精度的影响
        4.9.4 软件无线电测向实验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成果

(7)熔盐堆用纳米孔石墨的制备及辐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略缩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熔盐反应堆
    1.2 对核石墨的要求
        1.2.1 核石墨
        1.2.2 MSR的设计
        1.2.3 MSR对石墨孔隙的要求
    1.3 核石墨的辐照行为
        1.3.1 辐照损伤机理
        1.3.2 离子辐照
    1.4 论文研究主要目的和内容
        1.4.1 论文主要目的
        1.4.2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方法
    2.1 样品制备方法
        2.1.1 等静压方法
        2.1.2 浸渍碳化工艺
    2.2 离子辐照损伤的模拟与实验
        2.2.1 辐照损伤剂量(dpa)
        2.2.2 SRIM模拟
        2.2.3 辐照实验
    2.3 表征方法
        2.3.1 孔结构的表征
        2.3.2 机械性能的表征
        2.3.3 形貌的表征
        2.3.4 微结构的表征
第三章 NPIG的制备及其辐照行为
    3.1 前言
    3.2 实验
        3.2.1 NPIG的制备
        3.2.2 辐照实验
        3.2.3 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PIG的孔结构
        3.3.2 微观形貌的变化
        3.3.3 微结构的变化
        3.3.4 机械强度(杨氏模量和硬度)的变化
        3.3.5 截面的表征
    3.4 结论
第四章 SSNG的制备及其辐照行为
    4.1 前言
    4.2 实验
        4.2.1 SSNG的制备
        4.2.2 辐照实验
        4.2.3 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SNG的孔结构
        4.3.2 机械性能的变化
        4.3.3 微观形貌的变化
        4.3.4 微结构的变化
        4.3.5 辐照诱导的缺陷的演化
    4.4 结论
第五章 聚酰亚胺浸渍工艺制备D-IG-110及其辐照行为
    5.1 前言
    5.2 实验
        5.2.1 D-IG-110的制备
        5.2.2 辐照实验
        5.2.3 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D-IG-110的孔结构
        5.3.2 微结构的变化
        5.3.3 微观形貌的变化
    5.4 结论
第六章 天然石墨片为填料的细颗粒石墨FG的制备与其辐照行为
    6.1 前言
    6.2 实验
        6.2.1 FG的制备
        6.2.2 辐照实验
        6.2.3 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FG的孔结构
        6.3.2 微结构的变化
        6.3.3 表面微结构的变化
        6.3.4 微观形貌的变化
        6.3.5 结构与形貌演化机理
        6.3.6 退火
    6.4 结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附外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立体显示下双目颜色融合结果的定量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基础理论
    2.1 立体显示技术
    2.2 显示器颜色特性化
    2.3 颜色空间
    2.4 人眼视觉特性
    2.5 BP神经网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目颜色融合实验的设计
    3.1 设计流程
    3.2 设计方案
        3.2.1 设备及环境
        3.2.2 受试者
        3.2.3 实验软件
    3.3 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饱和度的双目颜色融合实验
    4.1 输入刺激
    4.2 数据分析
        4.2.1 信度检验
        4.2.2 均值与标准差
        4.2.3 方差分析
    4.3 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色相的双目颜色融合实验
    5.1 输入刺激
    5.2 数据分析
        5.2.1 信度检验
        5.2.2 均值与标准差
        5.2.3 方差分析
    5.3 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双目颜色融合模型建立
    6.1 数学建模
    6.2 神经网络建模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动力学方法与量子轨迹方法研究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及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子显微镜的诞生
        1.1.1 从光学显微到电子显微
        1.1.2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1.2 电子显微镜的种类与发展
        1.2.1 透射电子显微镜
        1.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1.2.3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1.2.4 其它
    1.3 电子显微术与电子能谱技术
        1.3.1 电子与固体相互作用
        1.3.2 表面电子能谱
        1.3.3 电子显微成像
        1.3.4 电子衍射花样
    1.4 电子散射的模拟方法
        1.4.1 经典轨迹蒙特卡洛方法
        1.4.2 量子力学计算方法
        1.4.3 量子轨迹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电子衍射理论
        2.1.1 晶体学基础知识
        2.1.2 电子衍射的运动学理论
        2.1.3 电子衍射的动力学理论
        2.1.4 晶体势场
        2.1.5 衍射束的选择
    2.2 高能电子的相对论变换
        2.2.1 相对论的诞生与基本假设
        2.2.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公式和主要结论
        2.2.3 相对论力学
        2.2.4 四矢量(four-vector)
        2.2.5 高能电子的相对论变换
    2.3 玻姆轨迹理论
        2.3.1 背景介绍
        2.3.2 玻姆力学的基本形式
        2.3.3 玻姆轨迹的计算方法
        2.3.4 玻姆轨迹的实验观测
        2.3.5 不确定原理
        2.3.6 非局域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衍射动力学模拟
    3.1 衍射模式
    3.2 理论方法
        3.2.1 平行电子束的衍射花样
        3.2.2 大角度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
    3.3 平行电子束的电子衍射花样模拟
        3.3.1 与运动学模型的对比
        3.3.2 非弹性散射
        3.3.3 电子束入射角度的影响
    3.4 大角度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的模拟
        3.4.1 会聚束电子衍射技术简介
        3.4.2 各种参数对衍射花样的影响
        3.4.3 对一些实验结果的模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布洛赫波的量子轨迹方法研究电子衍射
    4.1 量子轨迹计算方法
    4.2 理论方法
        4.2.1 量子轨迹
        4.2.2 量子势
    4.3 弹性散射模拟
        4.3.1 波函数概率密度的截面
        4.3.2 晶体中的通道效应
        4.3.3 三维量子轨迹
        4.3.4 经典势与量子势
    4.4 非弹性散射的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的模拟方法
    5.1 背景介绍
    5.2 理论方法
        5.2.1 动力学方法
        5.2.2 量子轨迹方法
        5.2.3 动量期望方法
    5.3 模拟结果与讨论
        5.3.1 电子通道花样
        5.3.2 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
        5.3.3 电子背散射衍射球面的构建
        5.3.4 背散射衍射花样的量子轨迹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量子轨迹蒙特卡洛方法研究原子分辨率的二次电子成像
    6.1 背景介绍
        6.1.1 原子分辨率技术的现状
        6.1.2 原子分辨率二次电子成像的理论模型
    6.2 理论方法
        6.2.1 布洛赫波量子轨迹方法
        6.2.2 价电子激发
        6.2.3 内壳层激发
        6.2.4 量子轨迹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成像机制分析
        6.3.2 二次电子的原子分辨成像模拟
        6.3.3 信号产生深度的分析
        6.3.4 材料表面的三维分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常用物理常数
附录B Lorentz变换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基于冷原子阱的相干电子源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相干电子源特性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电场几何结构设计及优化分析
    2.1 电子运动原理:哈密顿力学和辛力学简介
    2.2 电子源加速聚焦电场电极结构设计
    2.3 器件灵敏公差分析
    2.4 电场优化电子源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场设计及优化分析
    3.1 磁场聚焦原理
    3.2 磁场设计及螺线管参数优化仿真
    3.3 磁场优化电子源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干电子源应用
    4.1 埃瓦尔德衍射球
    4.2 傅里叶切片定理
    4.3 电子衍射
    4.4 投影算法
    4.5 算法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传统阴极射线管色度预测模型的相干误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同色异谱在二维模拟场景下对颜色恒常性的影响[J]. 马瑞青,廖宁放,强彦,筱森敬三. 光学学报, 2021(18)
  • [2]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液晶显示器光谱特征化[J]. 姚建伟,张肖辉,李长军. 光学学报, 2021(16)
  • [3]基于TTP准则的红外成像系统性能评估技术研究[D]. 郭丽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拓扑绝缘体薄膜的电输运性质与CoFeB/MgO多层膜的自旋轨道矩研究[D]. 郭奇勋.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稀土离子掺杂硼/磷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范潇逸.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星载无线电等离子体探测系统目标参数提取算法研究[D]. 牛丽娟. 南昌大学, 2021
  • [7]熔盐堆用纳米孔石墨的制备及辐照行为研究[D]. 张鹤耀. 山东大学, 2021(11)
  • [8]立体显示下双目颜色融合结果的定量测量[D]. 刘惠.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动力学方法与量子轨迹方法研究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及成像[D]. 程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10]基于冷原子阱的相干电子源的特性研究[D]. 罗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传统CRT色度预测模型的相干误差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