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引言设计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引言设计

一、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吴秉旭[1](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林桂强[2](2021)在《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为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其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教学过程重实践,其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也更详细地指出生物要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山东省从2020年高考开始实施新的高考方案,生物教育也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能吸引更多学生选择生物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使生物学科相比其它学科变得更有优势。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情境学习理论、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对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进行实践研究。利用网络资源及学校的图书馆,首先通过文献法查阅博硕士论文、期刊、报刊和着作收集关于生活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资料,整理国内外生活化研究的现状和概念。对济宁市高中生活化教与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济宁市师生对生活化教学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在生活化教学实施方面仍存在着问题。存在问题:生物教师对生活化的理念了解不够深入;生物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存在问题;教学过程模式化;课外实践活动少;评价方式单一,忽视评价。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构建生活化教学的五步策略。策略:导入生活实例,引出课程内容;提出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基于生活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内化理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知识回归生活,发展生物素养。选取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的三节课进行生活化的案例设计,借助教育实习进行实施。以济宁市曲阜市第一中学的高二学生为实践对象,将普通班级中两个平行班中的25班作为实验班,26班作为对照班。实验班进行生活化教学,对照班进行传统教学。结合课堂行为观察、课下访谈与成绩,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和反思,最后得出实施生活化教学对生物教学有积极影响的结论。

康娜[3](2021)在《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IBC)”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优化数学课堂,优化数学课堂首先要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目前,关于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已具备整体性、系统性,而对“教学行为链”的研究还较罕见。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为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行为链”的运用提供经验,从而改善教学行为。本文的研究问题包括:(1)四种课型共16节高中数学优质课中“教学行为链“的构成要素(教学行为对)有何特征?(2)四种课型共16节高中数学优质课中“教学行为链”有何特征?(3)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的运用模式、使用策略和培养途径有哪些?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相关理论及研究进行梳理,得到研究的理论基础、框架及初步的“教学行为对”和“教学行为链”编码表,并使用专家咨询法对编码表进行优化以及权威性确认;其次,采用课堂录像编码分析法并结合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四种课型(概念课、公式定理课、合作探究课、习题课)共16节高中数学优质课视频进行编码,从而进行“教学行为链”的构成要素特征分析、“教学行为链”的特征研究以及“教学行为链”运用模式、使用策略的分析;最后,结合对两名高级教师访谈的内容,得出培养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行为链”的培养途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关于“教学行为链”构成要素(教学行为对)特征的研究结论:“教学行为对”设计特征与课型关系较大;四种课型中,“驱动推进类行为对”与“讲解陈述类行为对”频次、时长分布均较高;以学生为主的行为对中,概念课中“施动类行为对”频次、时长分布较高;公式定理课与习题课中“练习讨论类”频次、时长分布较高;合作探究课中“交流沟通类”频次、时长较高。关于“教学行为链”特征的研究结论:“教学行为链”设计特征与课型关系较大;概念课、公式定理课、习题课中,“问题思考型(A型)”、“问题交流型(B型)”行为链频次、时长分布较高,这三类课均为“教师驱动推进学生探究,教师点评”的课堂模式;合作探究课中,“自主交流型(C型)”行为链频次、时长分布最高,此类课为“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评价总结”的课堂模式。关于“教学行为链”运用模式的研究结论:课堂引入环节、课堂小结环节教学行为链的使用均以“问题交流型(B型)”行为链为主;课程讲授环节中,概念课、公式定理课的课程讲授环节“教学行为链”的运用模式为:问题思考型(A型)、问题交流型(B型)为主,问题直观型(E型)、明示直观型(E型)为辅;合作探究课的课程讲授环节教学行为链的运用模式为:自主交流型(C型)为主,问题思考型(A型)、问题交流型(B型)为辅;习题课中课程讲授环节教学行为链的运用模式为:问题思考型(A型)、问题交流型(B型)贯穿教学始终;课堂练习环节中,16节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的使用均以“问题思考型(A型)”为主;课堂小结环节以“B型”为主进行展开。关于“教学行为链”使用策略的研究结论:问题思考型(A型)与问题交流型(B型)行为链的使用策略为:这两类“行为链”无论在哪种课型,都较适用;推荐使用在概念课、公式定理课中的概念或定理的生成环节;习题课中,每种题型的练习环节加以运用;合作探究课中,在学生主动探究并汇报成果以后的例题解析或课堂练习环节可加以运用;均可运用在课堂小结环节;其他环节可视情况而定。自主交流型(C型)行为链的运用策略为:在合作探究课中,探究实际问题环节建议使用;其他课型尽量使用此类行为链,可尝试在概念、定理的生成过程中加以运用;问题直观型(D型)与明示直观型(E型)行为链的运用策略为:合理的设置此类行为链的使用位置以及对应的教学内容。关于高中数学“教学行为链”的培养途径的结论:增加“驱动推进类”行为对以及“问题思考型(A型)”和“问题交流型(B型)”行为链的使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构建“教师驱动推进学生探究,教师点评”的课堂模式;教师多创造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增加“交流沟通类”行为对以及“自主交流型(C型)”行为链的使用,使学生主动探究,构建“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评价总结”的课堂模式;教师应合理设置“问题直观型(D型)”与“明示直观型(E型)”行为链的使用,减少“教师演讲,学生机械听讲“课堂模式的出现;教师应将课堂“化整为零”,从每个环节教学行为链的使用起步,设置好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学行为链的使用。

甘燕芳[4](2021)在《基于学习进阶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发展核心素养。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进而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不能继续停留在回答“是什么”,而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和问题解决等能力。通过分析国际教育发展形势,结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以及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现状,阐述了课题产生的背景,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内容。界定“学习进阶”、“化学单元教学”等概念,依据“SOLO分类理论”、““ADDIE”模型”、“最近发展区”等理论基础,分别调查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水平、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动机等现状;教师对新课标的了解及实验演示的情况,对化学单元教学的了解及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况。结合学习进阶与化学单元教学理论分析了当前化学课堂教和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学习进阶的化学单元教学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教学准备策略:(1)了解学生的基础,确定认知起点;(2)把握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3)编制教学内容,开发教学流程。教学实施策略:(1)巧设真实情境,调动学习兴趣;(2)设计进阶式问题链,理解知识意义;(3)结合理论指导,深化学科本质;(4)注重整合提升,实现知识关联。教学评价策略:(1)注重及时反馈,确认进阶水平;(2)引导多元评价,实现意义建构;(3)结合课后反思,提高进阶水平。并给出了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为检验所提教学策略和基本流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广西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2014班和2024班实施了教学实践。为了对本课题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重点研究了学生在认知水平、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动机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本课题提出的教学策略和基本流程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在促进学生学习化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用本课题提出的教学策略和基本流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认知水平、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动机表方面产生一些积极的变化。由于本人研究水平与教学水平有限以及实践时间短,实验范围小等原因,本课题所提的教学策略和基本流程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研究结论也有待进一步检验。

徐倩男[5](2021)在《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对生命基本现象和规律的解释,高度概括了生物学核心知识,是生物学科知识的骨架,位于学科中心位置,具有统整学科知识的作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教学中要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围绕重要概念展开。课堂导入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采取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强调先导后入,具有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作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了解重要概念和导入的研究动态和相关理论,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明确重要概念的教学步骤,梳理和分解实践研究中涉及到的重要概念,提出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案例,以执教的包头市某中学七年级2个班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教师访谈、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实践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教师访谈结果分析表明:教师认为进行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的实践研究可行,并在重要概念教学及其导入方法的选择上给予了建议。(2)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表明: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对重要概念的认知和对导入的认知4个维度上平均分皆有提高,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2个维度P值小于0.01,较前测有极显着性差异;学生对重要概念的认知维度P值大于0.05,后测平均分比前测提高0.22分,说明有提高但差异不显着;学生对导入的认知维度P值小于0.05,较前测有显着性差异。(3)考试成绩分析表明:实践研究前2个实验班的生物学成绩平均分分别为32.83、32.43,2个班级差异不大,2个实验班的平均分比年级低1.28分,平均及格率比年级低0.45%,平均优秀率比年级低0.45%。进行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实践研究后,2个实验班学生的生物学成绩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分别比年级高0.39分、0.95%和0.55%,分别比前测高1.16分,3.15%和1.60%。综上所述,经过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的实践研究,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端正了学习态度、增强了对重要概念和导入的认知,对学生学习有积极影响,从而有效提高了重要概念的教学质量,也为初中生物学教师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陈雪梅[6](2021)在《BOPPPS模式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文的学习,指向学习者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说明文读写运用,但是在初中说明文教学当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偏差。BOPPPS模式因目标明确的参与式学习特色而受推崇,在高等教育课改中产生积极效果,在对BOPPPS模式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知后,将其应用到初中说明文的教学当中。讨论初中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空泛、教学内容僵化、教学反馈不及时、学生缺乏兴趣等问题,从说明文教学重文学轻实用其教学价值未能体现、教学方法单一未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广泛参与、教学目标千篇一律缺乏文本个性研究、考试题型单一与课标要求有差距这四个角度去分析说明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的原因。针对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定经典说明文篇目,从标题与文意、思路与手法、词句与审美、模仿与习作这四个方面分析其所具的教学价值,进行基于BOPPPS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主问题串联参与式学习,为说明文的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情,评价思考BOPPPS模式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各个环节灵活安排,不能由一个死板的模式跳脱到另一没有生机的模式当中。BOPPPS模式下的说明文教学也应追求学生在“语思审文”这几个素养上的提升,将学习材料内化为知识,将知识迁移,培养能力。

田晶[7](2021)在《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评价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工智能、脑科学、学习科学、大概念等研究的深入,以及社会快速的变化与发展,人们对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更多的需求,开始逐步探索深度学习。学生要达到深度学习,需要将深度学习与课堂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研究。如何在理解深度学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评价,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从而实现学生整体发展,是学生学习评价现阶段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对深度学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评价等国内外文献的综述,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课堂观察的方法,阐述深度学习与课堂评价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明确课堂评价与深度学习学习的逻辑关系基础上,推进深度学习的课堂评价机制,探究针对深度学习的互动生成式教学。从深度学习的本质立场出发,既从其原理性与本质性上进行理解,又在此基础上从生命实践意义上理解深度学习。明确深度学习与课堂评价的逻辑关系,以及二者的结合点——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表现资源的收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即学生做事的过程,通过课堂表现性评价诊断学生学习困难与障碍,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然后,进一步明确课堂评价具体推进机制。首先,从人的主动性、整体性发展出发,探讨深度学习的目标层级,并以此分析实际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确立依据。其次,收集学生基于深度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任务中的学习表现与记录,分析学生多种学习表现与学习记录。最后,借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从不同维度与要素,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明确学生学习困难、障碍与提升点,并将结果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在生命实践的意义上主动发展。基于此,展开以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互动生成式教学,促进资源与过程生成,推进课堂评价,使目标、记录、分析、反馈与指导得以在课堂上实现,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也就是在做事中,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王诗仪[8](2021)在《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五线合一”教学模式的建立及实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要求和定位,强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自主发展能力[1]。目前一线高中化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教学模式的多样性,课堂的层次性低,中学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优化迫切需要新型的教学模式更新教法。为探究核心素养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现阶段核心素养发展难题并建立了“五线合一”教学模式。该模式旨在基于情境将化学问题转化为学习任务,通过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建立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通过测试和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描述,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本研究选取《硝酸的性质》、《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乙醇的性质》根据“五线合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根据实习时高二年级所学学段,选取《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比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课堂情况和学习成绩说明“五线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案例研究法五种研究方法,选择某中学高二(5)班与高二(6)班两个班级的103名学生作为实践对象,对1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实验班针对性开展了“五线合一”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前测,对成绩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班级的学习成绩和认知情况接近,可以作为对比实验对象。在实验班采用了“五线合一”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模式,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了后测,用SPSS 24.0软件对两个班教学实践前后的成绩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且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访谈。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五线合一”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学生的化学平均成绩提高程度显着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化学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随机抽取四名实验班学生进行访谈,学生对“五线合一”教学模式具有浓厚兴趣,认为能更好的认识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在课堂上获得解题能力这一方面有较高的评价。

古丽孜热·艾尔肯[9](202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并且在持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大量海外文化价值观的输入,对国人的思想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高中生群体而言,所遭受到的价值观冲击更大。从身心发育规律来看,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对外界事物接受兴趣高,但是心智不稳定,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建立崇高的道德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目前,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依靠学校的课程思政完成,通过在课程思政上对学生进行专门而系统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证实,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非是灌输式教学,也不是短期的填鸭式教学,它需要长期、多角度多方面的渗透。高中化学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何充分挖掘和应用化学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对于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备极大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开展课题研究,本课题主要分为如下几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在该课题上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相关理论阐述。主要对化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概念进行界定,并且论述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和方法;第三点,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缺陷调查。通过学生入学时对于化学学习情况的了解,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第四部分,高中化学教学案例设计。主要阐述以《用途广泛的金属资源》作为研究案例,设计《用途广泛的金属资源》的教案,从《用途广泛的金属资源》教案中阐述笔者是如何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本堂课的效果进行对比调查得出结论。第五部分,高中化学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教学建议。第六部分,总结全文。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单一,对于专业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德育课前五分钟,要在化学课中有机的将专业课的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整合。

荣凤新[10](2021)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阙下初中生活化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通过查阅分析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和生活化教学的文章,发现目前对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较少,对于如何能够利用生活化教学促进初中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落实的探讨较少,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生活化”教学的认识、“生活化”资源的获取利用、“生活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核心素养的认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对锦州市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从进行调查,了解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现状,研究了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手段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更好地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化学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生活化教学对化学课堂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所必备的能力,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调查发现存在着初中化学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以及核心素养的认知欠缺、课堂教学渗透不足、对于生活化资源的获取利用不充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单一、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课堂教学和总体实施两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策略,即课堂教学应该以实施生活化教学为指导,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为实施原则。在课堂导入、教学情境、课堂评价、实验教学、课后作业、教学反馈中渗透“生活化”。同时,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教师角色内涵,提高自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化学新闻事件,选择性使用化学教材,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因时而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结合其他学科知识,促进化学教学发展,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最后,给出具体教学案例,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并设计教学片断。在极力倡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生活化的教学手段的确有利于化学课堂教学。

二、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简要述评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取向
        二、课堂观察
        三、访谈
        四、案例分析
    第三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计划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二、教师素养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第二节 建议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后记

(2)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二、新高考制度改革的需求
        三、高中生物学学科的特点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生活化教学
        二、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二、情境学习理论
        三、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
        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问卷编制
        四、问卷信度与效度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调查结果
        一、优势所在
        二、问题与分析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第一节 导入生活实例,引出课程内容
        一、导入生活实例要有实际性和目的性
        二、导入生活实例要有科学启发性
        三、导入生活实例要有趣味性和创新性
    第二节 提出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一、精心规划课本内容使生物问题转变为生活问题
        二、重视组织实践活动使生活问题转变为生物问题
    第三节 基于生活情境,组织教学活动
        一、利用直观教具
        二、利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
        三、利用游戏
    第四节 内化理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一、找出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
        二、运用生活经验构建知识体系
    第五节 知识回归生活,发展生物素养
        一、布置生活化作业
        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第五章 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第一节 教材分析
        一、《分子与细胞》教材分析
        二、《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
    第二节 生活化案例分析
        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学设计
        二、“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三、“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第三节 教学实践
        一、实践目的
        二、实践对象
        三、实践设计与实施
        四、实践效果分析
        五、实践结果
第六章 结论和反思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反思
    第三节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2 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3)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IBC)”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论文结构框架
2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高中数学优质课的概念界定
        2.1.2 教学行为的概念界定
        2.1.3 “教学行为对”的概念界定
        2.1.4 “教学行为链”的概念界定
        2.1.5 课堂教学结构的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2.1 教学行为概念的相关研究
        2.2.2 教学行为类型的相关研究
        2.2.3 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2.4 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2.2.5 “教学行为对”的相关研究
        2.2.6 “教学行为链”的相关研究
        2.2.7 对已有研究的小结与评析
    2.3 理论基础
        2.3.1 CPUP课堂教学结构模型
        2.3.2 弗兰德斯(Flanders)互动分析理论
        2.3.3 交往教学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分析法
        3.3.2 课堂录像观察法
        3.3.3 半结构化访谈法
        3.3.4 Nvivo视频编码分析法
    3.4 研究工具
        3.4.1 研究工具的专家咨询
        3.4.2 “教学行为对”编码表
        3.4.3 “教学行为链”编码表
    3.5 研究思路
4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构成要素的特征分析
    4.1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对”频次特征
        4.1.1 概念课教学行为对的频次特征
        4.1.2 公式定理课教学行为对的频次特征
        4.1.3 合作探究课教学行为对的频次特征
        4.1.4 习题课教学行为对的频次特征
    4.2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对”的分布特征
        4.2.1 概念课教学行为对的分布特征
        4.2.2 公式定理课教学行为对的分布特征
        4.2.3 合作探究课教学行为对的分布特征
        4.2.4 习题课教学行为对的分布特征
5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的特征分析
    5.1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的频次特征
        5.1.1 概念课教学行为链的频次特征
        5.1.2 公式定理课教学行为链的频次特征
        5.1.3 合作探究课教学行为链的频次特征
        5.1.4 习题课教学行为链的频次特征
    5.2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的分布特征
        5.2.1 概念课教学行为链的分布特征
        5.2.2 公式定理课教学行为链的分布特征
        5.2.3 合作探究课教学行为链的分布特征
        5.2.4 习题课教学行为链分布的特征
    5.3 不同课型“教学行为链”的分布特征
        5.3.1 不同课型“教学行为链”频次分布特征
        5.3.2 不同课型“教学行为链”时长分布特征
6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运用模式、策略及培养途径分析
    6.1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的运用模式
        6.1.1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运用模式——课程引入环节
        6.1.2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运用模式——课程讲授环节
        6.1.3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运用模式——课堂练习环节
        6.1.4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运用模式——课堂小结环节
    6.2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使用策略分析
    6.3 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行为链”培养途径分析
7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关于高中数学优质课中“教学行为链”的构成要素特征的研究结论
        7.1.2 关于高中数学优质课中“教学行为链”特征的研究结论
        7.1.3 关于高中数学优质课中“教学行为链”运用模式的研究结论
        7.1.4 关于高中数学优质课中“教学行为链”使用策略的研究结论
        7.1.5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行为链”培养途径的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IBC)”特征研究专家意见表
致谢

(4)基于学习进阶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及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设计
2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依据
3 学习进阶与化学单元教学的课堂教与学的现状调查
    3.1 编制问卷和实施调查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 学习进阶与化学单元教学的师生问卷调查结果小结
4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的学习进阶框架建构
    4.1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的相关概念分析
    4.2 进阶变量的确定
    4.3 进阶层级及学习表现的制定
    4.4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的学习进阶框架的初步建构
    4.5 基于学习进阶的化学单元教学的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5 基于学习进阶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5.1 实践目的和实践内容
    5.2 实践对象与实践时间
    5.3 实验变量与控制
    5.4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研究方法
    5.5 教学案例及分析
6 实践效果的分析与讨论
    6.1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后测结果分析
    6.2 实验班和对照班化学成绩的变化
    6.3 教学前后实验班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7 研究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一化学教学中学生认知水平、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方法、态度和动机的现状调查
    附录2 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将学习进阶和单元教学结合运用情况的调查
    附录3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内容
    附录4 高中新课标对选择性必修3中“金属及其化合物”主题的要求
    附录5 高中新课标对必修1、2及选修4中“金属及其化合物”主题的相关要求
    附录6 教学案例1——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附录7 教学案例2——铝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附录8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问卷
    附录9 前测问卷第一部分填空题评分标准
    附录10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后测问卷
    附录11 后测问卷第一部分填空题评分标准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学课程标准对重要概念教学的要求
        1.1.2 导入在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研究现状
        1.2.2 导入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和一般教学策略
        2.1.1 生物学重要概念及一般教学步骤
        2.1.2 导入和实施要点
    2.2 理论基础
        2.2.1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和概念转变理论
        2.2.3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访谈对象
        3.1.2 问卷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行动研究法
        3.2.5 案例分析法
第4章 实践前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及其导入方法的现状与分析
    4.1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1.1 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情况
        4.1.2 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的使用情况
        4.1.3 对重要概念教学及中其导入方法的选择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2.1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4.2.2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4.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 生物学月考成绩分析
第5章 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的实践研究
    5.1 研究过程
    5.2 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梳理与分解
        5.2.1 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梳理
        5.2.2 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分解
    5.3 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的教学策略
        5.3.1 新旧衔接——引出重要概念
        5.3.2 创设情境——建构重要概念
        5.3.3 强调直观——体现生物学科特点
        5.3.4 问题驱动——培养科学思维
        5.3.5 重视过渡——精心设计课中导入
        5.3.6 前后呼应——强化重要概念
    5.4 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的实践研究案例
        5.4.1 案例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5.4.2 案例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5.4.3 案例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5.4.4 案例4 重视过渡——课中导入案例片段
    5.5 实践研究结果与分析
        5.5.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5.2 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的实践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内容效度专家评价表
致谢

(6)BOPPPS模式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BOPPPS模式及初中说明文教学的任务
    第一节 BOPPPS模式及其主要优势
        一、BOPPPS教学模式
        二、BOPPPS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BOPPPS模式的可行性和主要优势
    第二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获取文章关键信息
        二、学习说明的表达方式
        三、关注文本内容的独特性
第二章 初中说明文教学现状
    第一节 初中说明文课堂教学常用模式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二、紧扣文本,探寻规律
        三、依据文本,学习语言
        四、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第二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初中说明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初中说明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BOPPPS模式下初中说明文教学设计示例与分析
    第一节 《苏州园林》教学价值分析
        一、标题与文意
        二、思路与手法
        三、词句与审美
        四、模仿与习作
    第二节 基于BOPPPS模式的《苏州园林》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设计
        二、目标设计
        三、前测设计
        四、参与式学习设计
        五、后测设计
        六、总结设计
    第三节 基于BOPPPS模式的《苏州园林》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一、有效性分析
        二、师生参与互动
        三、层次简单明晰
        四、目标达成情况及时检测
第四章 BOPPPS模式应用于说明文教学的评价与思考
    第一节 BOPPPS模式应用评价
        一、强调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二、促进师生多边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促进语文素养发展,培养建立科学精神
    第二节 BOPPPS模式应用思考
        一、合理取舍安排BOPPPS模式环节
        二、应用中融合其他教育教学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苏州园林》参与式学习实录(部分)
附录 B 《苏州园林》教学反馈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评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学生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二、表现性评价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生命发展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
        二、表现性评价
        三、学生学习记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数据选择与关键词选择
        二、文献成果的框架图示及其综合表述
        三、文献观点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框架
    第五节 研究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基础
        (一)理论基础
        (二)实践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课堂观察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通过课堂评价推进学生深度学习
    第一节 深度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
        一、深度学习的深层理解
        二、深度学习的生命实践意义
    第二节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评价
        一、关注“人”的课堂评价
        二、课堂评价与深度学习的整合
    第三节 通过教学过程推进学习与评价结合
        一、学与评之“枢纽”:教学过程
        二、教—学—评一致性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人的整体性发展
    第一节 深度学习的目标
        一、学习目标分类的历史发展
        二、深度学习目标层级
    第二节 深度学习目标与人的整体性发展
        一、人的整体性发展
        二、深度学习目标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
    第三节 整体性学习目标的确定依据
        一、教材分析
        二、实践分析
        三、课程标准分析
        四、学生学习困难与障碍分析
        五、育人价值分析
第四章 深度学习表现与记录
    第一节 深度学习表现载体:学习任务
        一、学习任务的内涵
        二、设计学习任务
    第二节 深度学习表现形式
        一、图表形式
        二、文本形式
        三、语言形式
        四、表演形式
        五、作品形式
    第三节 深度学习表现记录
        一、课前学习表现记录
        二、课中学习表现记录
        三、课后学习表现记录
第五章 深度学习过程的分析
    第一节 学习过程分析的维度与要素
        一、学习过程分析维度
        二、学习过程分析要素
    第二节 学习过程分析的方法
        一、自评
        二、他评
    第三节 学习过程分析的结果反馈
        一、促进学生发展
        二、促进教师成长
        三、改进教学实践
第六章 针对深度学习的互动生成式教学
    第一节 资源生成
        一、开放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二、重心下移,生成教学资源
    第二节 过程生成
        一、提升学生思维有序性的过程生成
        二、提升学生思维严密性的过程生成
        三、提升学生思维结构化的过程生成
    第三节 学生成长
        一、获取知识结构
        二、提升思维水平
        三、提升能力水平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五线合一”教学模式的建立及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学模式
        2.1.2 “五线合一”教学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情境学习理论
        2.2.3 发展性评价观
第三章 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调查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1 调查研究的目的
        3.1.2 调查研究的程序
        3.1.3 问卷内容的设计
        3.1.4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和结果
        3.2.1 调查问卷的实施
        3.2.2 调查结果
    3.3 访谈记录的设计
    3.4 访谈实施和结果
        3.4.1 访谈实施
        3.4.2 访谈结果
第四章 “五线合一”教学模式的建立
    4.1 “五线合一”教学模式概述
    4.2 “五线合一”教学模式模型的建立
        4.2.1 情境线
        4.2.2 任务线
        4.2.3 知识线
        4.2.4 测试线
        4.2.5 评价线
        4.2.6 “五线合一”教学模式模型
    4.3 设计原则及目标
        4.3.1 设计原则
        4.3.2 设计目标
    4.4 “五线合一”教学案例设计
        4.4.1 教材适应性
        4.4.2 “五线合一”教学模式案例设计——“硝酸的性质”
        4.4.3 “五线合一”教学模式案例设计——“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4.4.4 “五线合一”教学模式案例设计——“乙醇的性质”
第五章 “五线合一”教学模式实践结果统计分析与评价
    5.1 实施方案设计
        5.1.1 实验对象
        5.1.2 研究背景
    5.2 实施过程
        5.2.1 准备工作
        5.2.2 实施阶段
    5.3 结果统计分析
    5.4 实施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9)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化学教育的概念
    2.2 爱国主义教育的定义
    2.3 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
        2.3.1 目标分解原则
        2.3.2 有机渗透原则
        2.3.3 简明通俗原则
        2.3.4 潜移默化原则
    2.4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法
        2.4.1 榜样教育法
        2.4.2 讲授教育法
        2.4.3 情境教育法
        2.4.4 实践教育法
    2.5 高中化学特点
    2.6 相关理论依据
        2.6.1 建构主义理论
        2.6.2 文化教育学理论
        2.6.3 生活教育理论
第三章 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缺陷调查研究
    3.1 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分析
    3.2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调查分析
    3.3 学生对了解我国化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兴趣调查
    3.4 化学课中有讲解爱国主义教育调查分析
    3.5 老师上课是否只讲授化学知识点
    3.6 讲解爱国主义教育对掌握知识是否有帮助
    3.7 学生更容易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讲授方式的调查
    3.8 学生是否了解化学课本中某些内容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3.9 讨论我国化学成就学生能否集中注意
    3.10 平时试题的内容是否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设计
    4.1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设计
    4.2 教学实践研究
        4.2.1 样本选择与实施
        4.2.2 试卷分析
        4.2.3 试卷数据具体分析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育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的教学策略
    5.1 在德育工作中融入爱国主义思想
    5.2 在教育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5.3 在习题设计中融合爱国主义思想
    5.4 在课堂评价中加入爱国主义思想
    5.5 在生活实践中突出爱国主义思想
    5.6 以人为本,关注内在爱国主义需要
    5.7 创设情境,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
    5.8 广开思路,挖掘多种爱国主义素材
        5.8.1 文学知识中的化学
        5.8.2 医学中的化学
        5.8.3 饮食中的化学
    5.9 积极上进,不断提升化学教师职业素养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件1: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缺陷调查问卷
附件2 关于在学科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现状的试卷检测
附件3:学生访谈提纲
附件4
附件5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课题汇总表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10)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阙下初中生活化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
        2.初中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
        3.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文献综述后的反思
    (三)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研究的内容
        2.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
        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生活化教学
        4.化学生活化教学
    (二)理论基础
        1.杜威实用主义理论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建构主义理论
二、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前言
        2.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
        4.教学建议
    (二)粤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生活化内容要求
        1.授课内容
        2.课后习题
    (三)中考化学需要
        1.设置化学与生活模块
        2.弘扬传统文化
        3.关注可持续发展
三、核心素养视阙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的目的
        2.调查的内容
        3.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二)调查结果统计
        1.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2.问卷内容分析
    (三)价值反思
    (四)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2.“生活化”资源获取、利用
        3.“生活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4.核心素养的认识
        5.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四、核心素养视阙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整体实施策略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养
        1.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内涵
        2.提升教师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合理运用生活素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1.关注化学新闻事件,积累生活化素材
        2.选择性使用化学教材,适当延伸拓展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实
        1.教学形式多样化,落实核心素养
        2.因材施教因时而变,评价体系多元化
    (四)促进多学科融合,师生协同发展
        1.学科间融合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2.关注化学问题,大胆表达想法
五、核心素养视阙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课堂教学框架
    (一)理论指导
        1.以实施生活化教学为指导
        2.以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二)实施原则
        1.集中学生注意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让学生主动探究
    (三)课堂实施
        1.课堂导入“生活化”
        2.教学情境“生活化”
        3.课堂评价“生活化”
        4.实验教学“生活化”
    (四)课后跟进
        1.课后作业“生活化”
        2.教学反馈“生活化”
六、核心素养视阙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案例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案例介绍
        1.教学案例介绍
        2.实施效果分析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生活教学片断设计
        1.“课堂导入”生活化案例
        2.“教学情境”生活化案例
        3.“实验教学”生活化案例
        4.“课后作业”生活化案例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核心素养视阙下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有机合成材料课后小测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 林桂强.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行为链(IBC)”特征研究[D]. 康娜.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学习进阶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D]. 甘燕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导入方法的实践研究[D]. 徐倩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BOPPPS模式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雪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评价机制研究[D]. 田晶.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五线合一”教学模式的建立及实例研究[D]. 王诗仪. 延边大学, 2021(02)
  • [9]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D]. 古丽孜热·艾尔肯.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10]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阙下初中生活化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 荣凤新. 渤海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引言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