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

一、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艾凡[1](2021)在《基于自我管理支持的综合核心干预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闫会敏[2](2021)在《高强度间歇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联合穴位按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以及生活质量与总体幸福感的影响,以期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1.首先,通过文献回顾、预试验、半结构式访谈制定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方案;其次,通过文献回顾形成穴位按摩初步干预方案,采用Delphi法对初步方案进行修订并最终形成穴位按摩干预方案。2.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选取2019年2~11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9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3例。A组进行2型糖尿病常规诊疗及疾病知识健康指导,B组在其基础上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C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患者餐后2h血糖(2h 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代谢指标的变化;并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DSQL)与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 Being Schedule,GWB)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总体幸福感的变化。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高强度间歇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方案的制定通过文献回顾初步选出三种HIIT干预方案;进一步预试验发现,三种方案干预后患者的随机血糖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提炼出患者对HIIT的主观体验及需求共3个主题7个亚主题,最终形成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方案。文献回顾初步制定穴位按摩干预方案,共筛选出高频穴位11个;进一步对穴位的选择、按摩手法及频率进行Delphi专家函询,两轮专家函询结果显示,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1和0.83,最终选取了12个穴位,形成穴位按摩干预方案。2.高强度间歇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2.1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指标的比较干预前三组患者2h PG、FPG、Hb Alc、TC、TG、HDL-C、LDL-C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三组患者2h PG、FPG、Hb Alc、TC、TG、LDL-C较自身干预前均降低(P<0.01),B组与C组患者2h PG、TC、TG、LDL-C低于A组(P<0.01),C组患者2h PG低于B组(P<0.05)。B组与C组患者单次干预前后随机血糖无显着性差异(P>0.05)。2.2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得分的比较干预前三组患者DSQL总得分及生理机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四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B组与C组患者量表总得分及心理/精神维度得分较干预前(P<0.01)及A组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三组患者干预前后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的比较干预前三组患者GWB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B组与C组患者GWB得分较干预前(P<0.01)及A组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预试验、半结构式访谈、Delphi法最终确定了高强度间歇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方案,干预方案具有可靠性与科学性。2.高强度间歇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总体幸福感,并且在降低2h PG方面,联合干预效果优于单独高强度间歇训练。

李宋倩[3](2021)在《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挑选符合条件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并且平均分成三个对照实验组,分别为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A组)、太极拳运动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人。C组的实验对象只通过正常服用药物进行相关治疗,A组和B组在正常服用药物治疗的基础添加上集中锻炼的研究变量。实验前后检测患者的血糖、血脂、动脉功能、心功能和抑郁量表SDS得分情况,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变化,分析干预效果。结果:(1)血糖变化:组内比较:在经过时长为14周的运动干预后,有特定运动行为影响的实验组实验对象的FPG、FINs、IR和Hb Alc水平相比于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与运动干预前相比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组间比较:有特定运动行为干预的两个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相应的一系列比较,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合运动组与太极拳组受试者FPG存在差异(P<0.05)。(2)血脂变化:组内比较:运动干预后两实验组受试者TC、TG、LDL-C和CETP水平较干预前皆明显下降(P<0.01),HDL-C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受试者各项指标较干预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结合运动组相比于对照组各项指标都显示明显的差异(P<0.05),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相比TC、TG和CETP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合运动组与太极拳组受试者TC、LDL-C、HDL-C和CETP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动脉功能变化:组内比较:具有运动干预影响的两组实验受试者的ABI水平明显提升(P<0.05),SBP和DBP水平明显低于运动影响干预前的水平(P<0.05),对照组的受试者的各项指标参数与干预前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具有运动影响干预的两个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BP和DBP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合运动组与太极拳组受试者的SBP也是明显存在差异的(P<0.05)。(4)心功能变化:组内比较:具有运动干预影响的结合运动组的实验对象的SV、CO、CI和LVET水平相比于干预前的相应数据都具有明显的提高(P<0.01),HR、PEP、PEP/LVET、HFI和CHDI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降低(P<0.01),太极拳组受试者在具有运动影响干预后,SV、CO和CI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HR、PEP、HFI和CHDI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受试者的各项对应指标在实验前后几乎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V、CI、HR、PEP/LVET和HFI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相比SV、CI和HFI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合运动组与太极拳组受试者的SV、CI、HR和HFI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SDS得分变化:组内比较:运动干预后结合运动组受试者的SDS各维度及总分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降低(P<0.01),太极拳组受试者的躯体症状、精神运动性症状、抑郁心理障碍得分和SDS总分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降低(P<0.01),对照组受试者的SDS各维度及总分得分水平较干预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结合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SDS各维度及总分均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合运动组与太极拳组受试者在躯体症状、精神运动性症状和抑郁心理障碍三个维度及SDS总分方面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病情改善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且太极拳与抗阻运动相结合的干预影响效果优于简单的太极拳运动。(2)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可以改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此外,太极拳与抗阻运动相结合的干预效果优于简单的太极拳运动。(3)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不同性别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无明显区别,在抑郁心理障碍维度上对女性患者的作用更加明显。

肖参参[4](2021)在《健身气功·大舞对2型糖尿病患者步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近年来的资料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始终处于逐年增加的趋势,现阶段已达11.2%,其中绝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而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以及下肢功能的减退,2型糖尿病患者步态会逐渐发生改变,常伴随着足底压力异常分布、身体的稳定性下降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以健身气功·大舞作为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研究,共经过4轮不同方式的评估和筛选,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志愿者30人,并随机分成实验组15人和对照组15人。对实验组成员进行14周健身气功·大舞干预,练习频率为每天一次,每次70分钟,共练习14周。通过对比实验前后两组受试者各项指标变化,分析健身气功·大舞对实验组受试者步态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经过14周健身气功·大舞干预后,实验组受试者相对于实验前,多项指标具有显着性或非常显着性差异,具体结果如下:(1)步态指标:(1)支撑期各阶段比例:左脚初始着地期(P1)、支撑后期(P4)、右脚支撑后期(P4)占比显着性增加(P<0.05),左、右脚中点支撑期(P3)占比出现非常显着性下降(P<0.01)。(2)步态的空间参数:步长出现显着性增加(P<0.05),步速出现非常显着性增加(P<0.01),步宽、右侧足轴角出现显着性下降(P<0.05)。(2)平衡指标:(1)睁眼期间的摆动长度、椭圆面积、椭圆倾斜角度、Y轴平均摆幅均出现显着性减小(P<0.05)。(2)闭眼期间的摆动长度、椭圆倾斜角度出现非常显着性减小(P<0.01),椭圆面积出现显着性减小(P<0.05)。(3)足底各区域指标:(1)接触面积:左脚T1、右脚HM的接触面积下降显着(P<0.05),左脚M2-M3、HL增加非常显着(P<0.01),左脚M4-M5、HM、右脚M2-M3、M4-M5、HL增加显着(P<0.05)。(2)峰值压力:左脚M2-M3、右脚M2-M3、M4-M5部位的峰值压力下降非常显着(P<0.01)。左脚M4-M5、AL、HL、右脚HM部位的峰值压力下降显着(P<0.05)。结论:(1)健身气功·大舞练习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步态指标具有积极影响,支撑期的各个阶段所占比例趋于合理化,步长、步速增加、步宽、足轴角减小。(2)健身气功·大舞练习可以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衡能力,睁眼和闭眼期间站立时的身体稳定性显着增加。(3)健身气功·大舞练习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足底各区域与地接触面积和峰值压力的改善具有良好效果,使足底各区域与地接触面积和压力更趋于合理化分布,降低峰值压力。

方菲[5](2021)在《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基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健康教育相结合,旨在建立一套适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模式,通过与常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形成随机、对照研究,总结出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健康素养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腰围、BMI等指标的影响,构建一套综合管理、经济适用、简便易行的符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求的中医药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3-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年龄为60岁至7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试验组进行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基础上的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干预周期为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健康素养水平、自我管理水平、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腰围、BMI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健康素养量表得分显示:干预前试验组总分平均值为(73.39±5.03),对照组为(71.36±4.28),表明干预前两组中医健康素养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试验组总分平均值为(127.24±4.94),对照组为(70.85±5.76),经干预后组间比较,试验组干预后中医健康素养水平在认知维度、获取维度、评价维度、应用维度、道德维度、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中医健康素养干预效果上优于对照组。经干预后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3月后中医健康素养水平在认知维度、获取维度、评价维度、应用维度、道德维度、总分方面得分均较干预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在获取维度、应用维度、道德维度、认知维度、评价维度、总分方面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量表得分显示:干预前试验组总分为平均值(8.92±1.63),对照组为(8.92±1.63),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中医健康素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得分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经干预后组间比较,试验组总分平均值为(22.80±1.19),对照组为(13.13±1.49),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在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足部护理方面均较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经干预后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3月后自我管理水平在总分、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方面均较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血脂、血压显示:干预前两组FPG、2h PBG、Hb Alc、CHOL、LDL-C、TG、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干预后组间比较,试验组血糖、血脂、血压指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血糖、血脂、血压干预效果上优于对照组。经干预后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血糖、血脂、血压指标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腰围、BMI显示:干预前两组体重、腰围、BMI比较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干预后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体重、腰围、BMI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体重、腰围、BMI方面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经干预后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体重、腰围、BMI指标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比较,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在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健康素养水平、自我管理水平、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腰围、BMI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李柳[6](2021)在《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行为干预方案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基于现况调查的结果,结合专家会议法,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的健康行为干预方案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为该方案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6月在湖南省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情况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修订版,对256名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基于HAPA理论,制定健康行为干预方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名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糖尿病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糖尿病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以“行为信念(Faith)—行为计划(Plan)—自我控制(Self-control)”为核心内容的健康行为干预方案。在干预前、干预后12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血压、BMI。应用统计软件SPSS 24.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构成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使用χ2检验、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和Spearman秩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76.65±14.52)分,指标得分率为60.86%,表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处于低水平的患者占32.81%,处于高水平的患者占21.09%。得分最高的维度是遵医嘱用药管理,其指标得分率为76.15%,血糖检测维度和足部护理维度得分最低,指标得分率分别为52.07%和56.84%;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均分为(94.24±15.81)分,指标总得分率为52.08%,其自我效能行为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均分为(98.76±9.39)分,处于中等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r=0.140~0.275,P<0.05)和生活质量(r=0.185~0.359,P<0.01)均呈正相关。(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在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家庭人均收入、糖尿病病程、糖尿病主要治疗方式、住院次数、合并并发症方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年龄、家庭人均收入、糖尿病病程、糖尿病主要治疗方式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3)干预前,两组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自我效能得分、生活质量得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BMI、血压值(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各有48名患者完成了为期12周的干预,干预后结果如下。(1)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BMI、血压值(收缩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家庭人均收入、糖尿病主要治疗方式和糖尿病病程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且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均呈正相关。(2)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健康行为干预方案的应用可有效提高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及血糖控制水平。

陈瑶[7](2021)在《TTM在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管理现状,探索降低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措施。运用TTM理论结合MMC平台制定个性化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方案,为临床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严格根据纳排标准选取79例研究对象:来自2020年6月—2020年8月,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排序,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39例)。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血糖血脂调查表、行为转变阶段测评表、MUIS、DSMQ对患者进行调查。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采用利用TTM理论和MMC平台根据患者当前所处行为转变阶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在干预后再次用行为转变阶段测评表(只测干预前和干预3月后)、血糖血脂调查表、MUIS、DSMQ(干预前、干预1,3月后测)对患者进行调查。探讨TTM在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本研究中男性43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为(55.20±15.49)岁,45岁以下患者有17人,占比21.5%。60岁以下患者有47人占比59.4%。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2组患者行为转变阶段发生了变化,对照组前意向阶段人数由19人减少为8人,研究组由18人减少为0人;意向阶段对照组由11人增加为17人,研究组由12人减少为0人;准备阶段对照组为8人,干预后增加至10人,研究组由7人增加至10人;行动阶段对照组由2人增加至5人,研究组由2人增加至27人;维持阶段对照组无增加,研究组增加2人。3.两组患者干预前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100.06±10.18)分,自我管理平均得分为(23.49±9.03)分;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均值为(8.19±3.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均值为(14.68±4.76)mmol/L,糖化血红蛋白均值为(10.14±2.87)mmol/L;文化程度、月收入、是否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三个变量影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年龄、居住方式、病程三个自变量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P<0.05)。4.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重复和自我管理测量方差分析:三个时间点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且三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控制时间因素,两组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的提升作用不相同(P<0.05);时间和分组有交互作用(P<0.001);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得分在干预前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个月和干预3个月均有差异(P<0.05);三个时间点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且三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控制时间因素,两组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的提升作用不相同(P<0.05);时间和分组有交互作用(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个月和干预3个月均有差异(P<0.05)。5.两组患者血糖血脂BMI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的BMI、HbA1c、FPG、2hPBG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控制时间因素,BMI、FPG的组别主效应无差异(P>0.05),HbA1c、2hPBG的分组主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指标时间和分组有交互作用(P<0.001);两组干预前的每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BMI、HbA1c、FPG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2hPBG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时间的变化,两组的措施对BMI、HbA1c、FPG、2hPBG均有降低作用,研究组的措施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1.2型糖尿病患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糖尿病患者年龄越低,自我管理水平越低。2.干预前患者的行为转变阶段大部分处于前两个阶段,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中等偏高,自我管理得分为中等水平,说明大多数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糖尿病的危害也没有改善糖尿病健康行为的想法。3.TTM的健康教育利用微信小组和MMC平台,根据患者当前所处行为转变阶段制定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血糖控制能力,促进患者行为转变,形成健康行为,应用效果良好。

郭善萍[8](2021)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护理干预方案,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措施;将构建的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并探讨其对患者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跌倒、骨折发生率以及疾病知识、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中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1.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通过查阅文献和指南、回顾案例,拟订干预方案初稿,选取15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按照专家咨询意见,结合临床实践,对条目进行修改。2.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选取衡阳市某三甲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内分泌科住院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依次进行编号,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5个月的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运用构建的护理干预方案进行为期5个月的干预。干预3个月末及干预5个月末,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骨密度(BMD)、跌倒、骨折发生情况以及糖尿病知识、骨质疏松知识、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使用SPSS 23.0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5名专家经过2轮咨询后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权威系数为0.862,2轮咨询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69、0.396和0.428、0.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构建的干预方案包括营养干预、运动干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用药指导、疼痛护理、心理社会干预6个一级条目,19个二级条目,59个三级条目。2.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体质指数、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股骨颈BMD及腰椎L1-4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问卷总分及各维度知识得分均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3个月末及干预5个月末,干预组糖尿病知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时间、分组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时间因素和组间因素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P<0.05)。4.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骨质疏松知识总分及各维度知识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患者的运动知识、钙知识得分及骨质疏松知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但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5个月末,干预组患者的骨质疏松知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知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时间、分组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时间因素和组间因素存在显着交互效应(P<0.05)。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末及5个月末,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在不同时间、分组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时间因素和组间因素存在显着交互效应(P<0.05)。6.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功能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关系、治疗维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个月末,干预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关系维度及治疗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得分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存在显着的组间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以及各个维度得分均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显着的改变,且在干预方法及干预时间上存在着交互效应(P<0.05)。7.干预3个月末,两组患者的BMI、FB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个月末,干预组患者的BMI、FBG、Hb Alc值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股骨颈BMD以及腰椎L1-4BMD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8.干预5个月末,干预组患者的跌倒、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通过2轮专家咨询构建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架构合理,咨询结果可靠,内容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实用性。2.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可改善中老年患者的BMI、FBG、Hb Alc以及股骨颈BMD和腰椎L1-4BMD。

徐悦[9](2021)在《针药结合治疗脾虚湿盛型糖尿病前期的疗效观察: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调理脾胃针法联合调中降糖颗粒治疗脾虚湿盛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脾虚湿盛型糖尿病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常规运动和饮食干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调理脾胃针法联合口服调中降糖颗粒,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500mg BID,两组方法连续服用6周。治疗结束后观察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血清Hcy、Cys C、hs-CRP、RBP4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情况并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再次评价上述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基本情况(性别、年龄、风险评分)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血清Hcy、Cys C、hs-CRP、RBP4、FFA和中医证候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具备明显的可比性。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两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的实验室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观察组较对照组FBG、2hBG、HOMA-IR、血脂、血清Hcy、Cys C、hs-CRP、RBP4和FFA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治疗前后以及随访3个时间点比较,均为治疗后评分下降,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经安全性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治疗方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结论1.通过本次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脾虚湿盛型糖尿病前期的基本病机为脾胃升降运化失常,治疗上应以调理脾胃气机为治疗原则以调理脾胃针法联合调中降糖颗粒针药结合为基本治法。2.调理脾胃针法联合调中降糖颗粒对糖尿病前期脾虚湿盛型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血清Hcy、Cys C、hs-CRP、RBP4和FFA等实验室观察指标均有显着的改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显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调理脾胃针法联合调中降糖颗粒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牛晓丹[10](2021)在《服药查对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讨服药查对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将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入住内分泌一科的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干预组,同期入住该院内分泌二科的3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服药查对干预,在患者出院后7天、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随访。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广义估计方程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偏差发生率、发生原因以及血糖、合理服药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研究结果1.出院后7天,71例患者共发生154次用药偏差,平均每人发生2.21次用药偏差。发生患者源性用药偏差90次(58.4%),医源性用药偏差64次(41.6%)。共发生9种类型的用药偏差,其中发生率最高是种类减少(35.7%,55/154),其次为剂量增加(11.7%,18/154)和次数减少(11.7%,18/154)。2.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用药偏差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5.546,P=0.019);与出院后7天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用药偏差发生率显着降低,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119.436,P<0.001)。3.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源性用药偏差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4.884,P=0.027);与出院后7天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的患者源性用药偏差的发生率有显着的上升,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12.280,P=0.006)。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医源性用药偏差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别(Waldχ2=0.277,P=0.599);与出院后7天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医源性用药偏差发生率有显着的降低,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29.161,P<0.001)。4.时间对两组患者餐前血糖的作用效应是相同的(F=1.380,P=0.250),干预组餐前血糖显着低于对照组,存在组间效应(F=4.550,P=0.036);与出院后7天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3个月的餐前血糖有显着的升高,存在时间效应(F=7.427,P<0.001)。时间对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的作用效应是相同的(F=1.231,P=0.299),干预组餐后2h血糖显着低于对照组,存在组间效应(F=4.205,P=0.044);与出院后7天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3个月的餐后2h血糖有明显的升高,存在时间效应(F=5.992,P=0.001)。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2,P=0.042)。干预组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得分由干预前的24.14±2.28上升到26.14±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2,P=0.002)。6.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4,P=0.007)。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得分由干预前5.49±1.47上升到6.62±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74,P<0.001)。研究结论1.服药查对能够有效减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偏差的发生,对其中的患者源性用药偏差更为有效。2.服药查对可以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其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和服药依从性。

二、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高强度间歇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相关概念界定
    4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高强度间歇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方案的制定
    1 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方案制定
        1.1 文献回顾
        1.2 预试验
        1.3 访谈
        1.4 HIIT干预方案的确定
    2 穴位按摩干预方案制定
        2.1 文献回顾
        2.2 专家函询
        2.3 穴位按摩干预方案的确定
    3 讨论
第二部分 高强度间歇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伦理学原则考量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干预小组人员的组成
        3.3 干预内容及方法
        3.4 研究工具
        3.5 观察指标
        4 资料收集
        4.1 资料收集阶段
        4.2 资料分析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样本流失情况
        2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三组患者干预前糖脂代谢指标基线比较
        2.3 三组患者干预前DSQL量表得分基线比较
        2.4 三组患者干预前GWB得分基线比较
        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3.1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指标组内比较
        3.2 三组患者干预后糖脂代谢指标组间比较
        4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DSQL量表得分比较
        4.1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DSQL量表得分的组内比较
        4.2 三组患者干预后DSQL量表得分的组间比较
        5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GWB量表得分比较
        5.1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GWB量表得分的组内比较
        5.2 三组患者干预后GWB量表得分的组间比较
    讨论
        1 HIIT联合穴位按摩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
        2 HIIT联合穴位按摩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指标的影响
        3 HIIT联合穴位按摩对2 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4 HIIT联合穴位按摩对2 型糖尿病患者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运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
致谢

(3)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糖尿病概述
        2.1.1 糖尿病简介
        2.1.2 糖尿病发病现状
    2.2 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
        2.2.1 抑郁简介
        2.2.2 抑郁症发病现状
        2.2.3 2 型糖尿病与抑郁的关系
        2.2.4 运动对抑郁的影响
        2.2.5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
    2.3 太极拳
        2.3.1 太极拳的概念界定
        2.3.2 太极拳对糖尿病的影响
        2.3.3 太极拳对抑郁的影响
    2.4 抗阻运动
        2.4.1 抗阻运动的定义
        2.4.2 抗阻运动对糖尿病的影响
        2.4.3 抗阻运动对抑郁的影响
    2.5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干预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筛选与分组
        3.1.2 受试者基本情况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心理量表测量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结果
    4.1 受试者血糖指标结果比较
    4.2 受试者血脂指标结果比较
    4.3 受试者动脉功能指标结果比较
    4.4 受试者心功能指标结果比较
    4.5 受试者SDS各维度得分变化情况
    4.6 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不同性别的受试者SDS维度变化
    4.7 太极拳运动组不同性别的受试者SDS维度变化
5 讨论与分析
    5.1 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血糖各项指标的影响
    5.2 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血脂各项指标的影响
    5.3 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动脉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
    5.4 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
    5.5 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情绪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B PAR-Q体力活动适应能力问卷
附录C SDS抑郁自评量表
附录D 知情同意书
附录E Pivot CPX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
附录F CVFD-II(F)型心血管系统状态监测仪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健身气功·大舞对2型糖尿病患者步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糖尿病
        2.1.1 概念
        2.1.2 分类及特征
        2.1.3 诊断标准
        2.1.4 并发症
        2.1.5 运动对糖尿病的影响研究
    2.2 步态
        2.2.1 步态概述
        2.2.2 糖尿病对步态的影响
        2.2.3 糖尿病人群步态的检测
        2.2.4 运动对糖尿病人群异常步态的影响研究
    2.3 健身气功·大舞及其健身功效研究
        2.3.1 健身气功·大舞概述
        2.3.2 健身气功·大舞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3.3 健身气功·大舞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3.4 健身气功·大舞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2.3.5 健身气功·大舞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2.3.6 健身气功·大舞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实验对象身体状况评估方案
        3.1.2 实验对象的确定与分组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健身气功·大舞干预前后2 型糖尿病患者步态指标研究结果比较
        4.1.1 健身气功·大舞干预前后2 型糖尿病患者支撑期各阶段所占比例研究结果比较
        4.1.2 健身气功·大舞干预前后2 型糖尿病患者步态的空间参数研究结果比较
    4.2 健身气功·大舞干预前后2 型糖尿病患者平衡指标研究结果比较
    4.3 健身气功·大舞干预前后2 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各区域指标研究结果比较
        4.3.1 健身气功·大舞干预前后2 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各区域与地接触面积研究结果比较
        4.3.2 健身气功·大舞干预前后2 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各区域峰值压力研究结果比较
5 分析与讨论
    5.1 健身气功·大舞对2 型糖尿病患者步态指标的影响
        5.1.1 健身气功·大舞对2 型糖尿病患者支撑期各阶段所占比例的影响
        5.1.2 健身气功·大舞对2 型糖尿病患者步态空间参数的影响
    5.2 健身气功·大舞对2 型糖尿病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
    5.3 健身气功·大舞对2 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各区域指标的影响
        5.3.1 健身气功·大舞对2 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各区域与地接触面积的影响
        5.3.2 健身气功·大舞对2 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各区域峰值压力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身体状况安全问卷调查表
附录 B 相关仪器设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剔除/脱落标准
    2.研究方案
        2.1 病例纳入
        2.2 测量工具
        2.3 分组干预
        2.4 干预资料
        2.5 疗效评价
    3.统计学方法
        3.1 资料整理
        3.2 统计分析
    4.技术路线
    5.研究结果
        5.1 病例完成情况
        5.2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分析
        5.3 干预前疗效观察指标对比
        5.4 干预后疗效观察指标对比
讨论
    1.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中医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
    2.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3.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血糖的影响
    4.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血脂的影响
    5.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血压的影响
    6.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体重、腰围、BMI的影响
    7.脱落、剔除原因讨论
结语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临床观察表
    附录三 中医健康素养量表
    附录四 自我管理量表
    附录五 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讲座资料(部分)
    附录六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部分)
    附录七 糖尿病健康课程表
    附录八
致谢

(6)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行为干预方案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注释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操作性定义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假设
    1.6 理论依据及架构
    1.7 研究路线
第2章 中青年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方法
    2.3 调查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行为干预方案在中青年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结论
第5章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健康行动过程理论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TTM在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基本概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研究内容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排标准
    3.调查、测评工具及临床观测指标
    4.技术路线
一、调查阶段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自我管理现状
    1 研究方法
    2 质量控制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5 讨论
二、干预阶段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创新性、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附录3
综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现状及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发表文章情况
    专利
    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获奖情况
    学术会议交流
致谢

(8)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操作性定义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5 理论依据
    1.6 研究路线
第2章 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2.1 第一阶段:护理干预方案的框架和条目的初步构建
    2.2 第二阶段: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中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质量控制
    3.5 结果
    3.6 讨论
        3.6.1 中老年T2DM合并OP患者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
        3.6.2 中老年T2DM合并OP患者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3.6.3 中老年T2DM合并OP患者护理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6.4 中老年T2DM合并OP患者护理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生理生化指标
        3.6.5 中老年T2DM合并OP患者护理干预方案对患者跌倒、骨折发生率的影响
    3.7 小结
第4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骨质疏松护理干预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针药结合治疗脾虚湿盛型糖尿病前期的疗效观察: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导师对“糖尿病前期”的认识
    2 观察组组穴及调中降糖颗粒分析
    3 本试验观察指标探讨
    4 试验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糖尿病前期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发病机制
    2 治疗现状
    3 糖尿病前期的中医病因病机
    4 糖尿病前期的中医治疗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服药查对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服药查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局限性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操作性定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干预内容
    2.4 研究工具
    2.5 资料收集
    2.6 质量控制
    2.7 用药偏差相关结局指标
    2.8 统计分析
    2.9 伦理原则
    2.10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样本流失情况
    3.2 出院后7 天两组患者用药偏差发生率、发生类型及发生原因
    3.3 干预前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的比较
    3.4 干预后两组患者用药偏差率及发生原因的比较
    3.5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的比较
    3.6 干预后两组患者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和服药依从性得分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7 天用药偏差发生现状
    4.2 服药查对可减少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偏差的发生率
    4.3 服药查对可减少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源性用药偏差
    4.4 随访可减少老年2 型糖尿病医源性用药偏差
    4.5 服药查对可控制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4.6 服药查对可提高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合理服药自我效能与服药依从性
    4.7 对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查对的工作启示
第五章 研究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慢病患者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及服药查对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最佳出院药物计划表
    附录四 健康教育内容
    附录五 干预组个体化干预内容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我管理支持的综合核心干预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D]. 陈艾凡.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2]高强度间歇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闫会敏. 青岛大学, 2021
  • [3]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D]. 李宋倩.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健身气功·大舞对2型糖尿病患者步态的影响研究[D]. 肖参参.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D]. 方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行为干预方案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李柳. 南华大学, 2021
  • [7]TTM在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陈瑶.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8]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D]. 郭善萍. 南华大学, 2021
  • [9]针药结合治疗脾虚湿盛型糖尿病前期的疗效观察:随机对照研究[D]. 徐悦.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服药查对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中的应用研究[D]. 牛晓丹. 兰州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