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楔形截骨术在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

椎体楔形截骨术在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

一、椎体楔形截骨术在脊柱侧弯矫形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中华[1](2021)在《改良头盆环牵引在重度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在传统头盆环技术上进行改良后的改良头盆环,在重度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传统的头盆环操作技术步骤为:(1)头环的安装、(2)徒手行双针髂骨环的安装、(3)连接支撑杆、(4)每日拉伸牵引、(5)牵引到达极致、(6)行II期矫形手术;而改良头盆环则将步骤(2)改为:导向器行交叉四针髂骨环的安装,而后以此进行相同步骤。选取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将导向器和髂骨交叉四针分别进行独立的临床试验,以验证改良的有效性。方法:分别进行2个相互独立的临床试验,以此验证改良点在矫正重度脊柱侧弯中的有效性。试验1: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40例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均施行I期头盆环牵引,牵引时长平均为150天,依据穿针方式不同分为导向器组和徒手组,导向器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14.80±3.365)岁,采用髂骨克氏针导向器进行穿针;徒手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14.15±3.407)岁,采用徒手穿针。所有患者或其直系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2: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40名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患者,施行I期头盆环牵引,II期截骨矫形的手术方案,髂骨交叉四针组共20名(9名男性儿童11名女性儿童,平均年龄15.05±5.384岁),采用髂骨交叉四克氏针头盆环牵引;髂骨双针组共20名(7名男性儿童13名女性儿童,平均年龄14.75±5.418岁),采用双克氏针头盆环牵引。所有患者或其直系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试验1:相较于徒手组穿针,导向器组穿针次数更少,对患者皮肤组织损伤较小,且同时手术时间更短,导向器组穿针,偏离标准的距离更小、偏离角度也更小,相比较徒手组,导向器组更优于徒手组(P<0.05)。导向器组有1例出现轻度针道入口感染,进行双氧水清洁,并添加抗生素软膏,感染消退;徒手组中有2例出现针道入口处感染,1例出现出口处感染,同样进行针道出入口处碘伏擦拭,棉签进行换药,控制感染。徒手组有1例出现股骨外侧皮神经麻痹,指导患者每天进行肌肉强化练习,最终感觉及运动均恢复,随后行完整头盆环的安装且行头盆环I期牵引,两组患者牵引时间以及术后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8月。试验2:髂骨交叉四针头盆环牵引在稳定性(克氏针移位)明显优于髂骨双针头盆环牵引(P<0.05)。髂骨交叉四针头盆环牵引和髂骨双针头盆环牵引在身高的增加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两组在脊柱Cobb’s角度矫正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髂骨交叉四针头盆环牵引组有1例出现针道入口感染,而髂骨双针头盆环牵引有2例分别出现针道入口及出口的感染,进行双氧水清洁,并可以添加抗生素软膏,感染消退;髂骨交叉四针头盆环牵引1例出现克氏针入口的松动,而髂骨双针头盆环牵引则出现2例,重新调整延长垫以及螺母恢复正常。随后行II期矫形手术,矫形手术后两组在身高的增加、以及Cobb’s角的矫正方面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所有患者脊柱行内固定的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断裂。结论:试验1:相比徒手,髂骨克氏针导向器可辅助年轻医师精准穿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提高髂骨穿针准确率,避免过多软组织及骨质的损坏,同时也间接的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可有效保证头盆环牵引的有效性。试验2:相比髂骨双针牵引,髂骨交叉四针头盆环牵引突出了优越的稳定性,解决了头盆环牵引术中针道松动、克氏针移位、并发感染的诸多问题,使I期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脊柱侧弯更加高效,稳定。改良后的头盆环牵引为II期矫形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术前准备。

李韬[2](2021)在《脊柱短缩保护脊髓血流灌注及脊髓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脊髓损伤有着极高的致残率,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巨大的经济负担。尤其,继发于脊柱外科手术的医源性脊髓损伤是一个灾难性事件,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发生是一个可能改变患者及医生一生的重要事件。而脊髓血流灌注的变化在脊髓损伤的原发损伤和继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均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研究表明脊柱短缩可以降低脊柱矫形手术的神经并发症,同时脊柱短缩会影响正常脊髓组织的血流灌注。本研究建立了基于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VCR)的犬动物模型,对脊柱成角前或脊柱成角后进行脊柱短缩,以模拟临床PVCR矫形操作中的脊柱位移,探讨脊柱短缩对脊髓血流灌注的影响,及对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测定,以全景式地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再在临床应用PVCR并脊柱短缩治疗伴严重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以探讨脊柱短缩对临床患者损伤脊髓的血流灌注和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 法]1.脊柱短缩在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后对脊髓血流灌注的影响:43只实验犬共纳入本研究,其中3只为空白对照组为0组,仅行PVCR手术而不施加任何干预。其余40只按实验设计和实验目的分为A、B两个大组。A组共20只实验犬进行不同程度脊柱短缩后再行脊柱成角40°。其中A1组:未行脊柱短缩,再成角40°;A2组:先行脊柱短缩达椎节高度1/4组,再成角40°;A3组:先行脊柱短缩达短缩椎节高度2/4组,再成角40°;A4组:先行脊柱短缩达短缩椎节高度3/4组,再成角40°。B组共20只实验犬,进行脊柱成角造成脊髓损伤后采取不同干预治疗。其中B1组: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行单纯脊柱复位;B2组: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单纯脊柱复位并甲强龙冲击治疗;B3组: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行脊柱复位后再行脊柱短缩达短缩椎节高度2/4;B4组: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行脊柱复位后再行脊柱短缩达短缩椎节高度2/4并甲强龙冲击治疗;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监测各组中实验干预各时相的脊髓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分析不同程度脊柱短缩后对脊柱成角下脊髓血流灌注的影响,及脊髓成角脊髓损伤后不同干预治疗方案对脊髓血流灌注的影响。2.脊柱短缩在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中对脊髓NO和ET-1表达的影响:取不同干预下的各组的脊髓组织标本,应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学;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组织总一氧化氮浓度(NO);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脊髓组织内皮素-1(ET-1)浓度。分析不同程度脊柱短缩后对脊柱成角下脊髓组织、NO和ET-1的影响,及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不同干预治疗方案对脊髓组织、NO和ET-1的影响。3.脊柱短缩与不短缩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的脊髓差异蛋白质学研究:取A1组与A3组,及B1组与B3组脊髓组织标本,应用TMT蛋白质组学技术分别检测两组间的蛋白数量,取差异倍数>1.3鉴定差异上调及下调蛋白。查阅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差异表达的蛋白的功能、定位及信号通路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4.全脊椎切除并脊柱短缩治疗伴严重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中脊髓血流灌注研究:纳入在本单位接收PVCR并脊柱短缩和单纯减压的伴严重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手术信息、影像学资料和术前及术后1年神经功能AISA分级。同时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监测行PVCR并脊柱短缩组患者术中各时相脊髓血流灌注量,分析各时相脊髓血流灌注变化。[结 果]1.A组各亚组实验犬在进行不同程度短缩及成角后脊髓血流灌注较干预前均有下降,且统计学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A4组和A1组血流灌注较A3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A2组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A4组和A1组两组间血流灌注无统计学差异(p>0.05)。A3组脊髓血流灌注下降最少,仅下降10.6%。B组在给予4个亚组分别行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灌注较损伤前均有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不同干预后脊髓血流灌注较损伤后均有明显回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亚组间脊髓血流灌注回升存在差异,B3组和B4组回升最为明显,较B1组和B2组两两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B3组和B4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B1组和B2组两组间回升后的脊髓血流灌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2.无论在A组或B组实验动物,脊柱短缩2/4下组织学观察脊髓损伤程度最轻。0组NO值为29.3±3.3mmol/L。以0组为对照组,A组4各亚组N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A3组与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3组与0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A4组NO升高最为明显,为45.3±4.2 mmol/L;其次为A1组,NO为41.6±4.1 mmol/L,两组NO值较A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0组ET-1值为2.4±0.3 ug/g。与0组比较,除A3组ET-1下降外(2.3±0.2 ug/g),其他3组ET-1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A4组ET-1升高最为明显,为4.8±0.3 ug/g,其次为A1组,ET-1为3.9±0.2 ug/g。两组均较0照组明显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0组相比,B组各亚组NO均有不同程度升高。B1组NO升高最为明显,为41.4±4.8 mmol/L;其次为B2组NO,为38.7±4.1 mmol/L,两组NO值与0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以B3组和B4组NO升高较少,分别为为33.4±3.8 mmol/L和32.1±4.2 mmol/L,两组NO较0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0组相比,B组各亚组ET-1均升高,且较0组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B1组ET-1升高最为明显,为 4.5±0.6 ug/g;B4 组 ET-1 升高最少,为 3.2±0.4 ug/g。B1 组和 B2组ET-1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3组和B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3组ET-1较B1组ET-1有统计学差异(p<0.05);B4组较B1组及B2组ET-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A1组与A3组比较,结果发现上调蛋白有99个,下调蛋白有48个。上调蛋白主要参与的功能有:纤维蛋白、糖蛋白、触珠蛋白等;下调蛋白主要参与的功能有:胶原蛋白、氨基酸转运蛋白、纤颤蛋白等。根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在未行脊柱短缩处理下激活比较明显的信号通路包括铁死亡、补体和凝血级联和血小板激活等信号通路。B1组与B3组比较,结果发现上调蛋白有72个,下调蛋白有175个。上调蛋白主要参与的功能有:蛋白聚糖连接蛋白、膜联蛋白、脂蛋白和组蛋白等;下调蛋白主要参与的功能有:乳转铁蛋白、膜联蛋白、载脂蛋白和髓磷脂碱性蛋白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了在未行脊柱短缩处理下激活比较明显的信号通路包括铁死亡、紧密链接和补体和凝血级联等信号通路。4.PVCR并短缩组最后共纳入病例17例,单纯减压组最后共纳入病例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损伤机制,损伤类型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前AISA分级等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单纯减压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及固定融合节段均较PVCR短缩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脊椎切除后脊髓血流灌注较基线水平平均上升约123%,之后每次短缩均会伴有脊髓血流灌注的上升,第一次短缩较基线平均上升约140%,最后一次短缩较基线平均上升约159%。当终末固定手术结束时脊髓血流灌注较基线平均上升约149%。对比两组恢复率仍然可发现其差异有临床意义:PVCR短缩组平均恢复1.65级,而单纯减压组平均恢复1.25级。PVCR短缩组82%的患者至少1级恢复,而单纯减压组至少1级恢复的患者仅为75%。PVCR短缩组神经功能完全恢复占比29.4%;单纯减压组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仅占比18.8%。[结 论]1.适当的脊柱短缩可保护矫形过程中脊柱成角状态下的脊髓血流灌注;同时在发生脊柱成角导致的脊髓损伤时,除常规操作外可通过增加适当的脊柱短缩来改善脊髓血流灌注,以减轻脊髓缺血损伤。2.适当的脊柱短缩可以限制矫形中脊柱成角下脊髓局部NO和ET-1的过量释放,从而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的继发病理生理过程而减轻脊髓损伤的程度。3.未短缩脊柱与缩短相比在脊柱成角情况下脊髓有明显的差异蛋白表达,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铁死亡信号通路和补体和凝血级联信号通路,这提示我们适当的脊柱短缩有益于避免脊髓神经细胞发生铁死亡,从而对脊髓起到保护作用。4.PVCR并脊柱短缩有利于改善胸、腰椎骨折损伤脊髓术中的血流灌注,同时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阿卜力米提·米吉提[3](2021)在《青少年Lenke3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模拟矫形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修正后的青少年Lenke 3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模型进行临床上常用的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方案的有限元模拟,对脊柱侧凸矫正结构进行生物力学评估,探讨三维矫形手术方案的3D矫正效果及其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选择l例16岁男性Lenke 3型重度僵硬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影像学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其修正后的模型上进行:上下端椎间双侧置钉结合双主弯顶椎处后路Ponte截骨的模拟矫形手术。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在优化后完整的青少年Lenke 3型重度僵硬特发性脊柱侧凸模型上顺利完成了模拟矫形方案。结果显示:模拟矫形术后椎体Von Mises应力位于椎体后柱皮质骨内,最大Von Mises应力在T9和L2的椎弓根处,分别为11.23Mpa、6.881Mpa;胸椎侧凸的矫形率为79.78%,腰椎侧凸的矫形率为73.91%;椎弓根螺钉的最大等效应力值达192.56MPa,位于T6(左侧),主要集中在钉尾与钉身交界处。结论: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在修正后的模型上有效模拟了临床上常见后路手术方案并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实验结果为青少年重度僵硬性Lenke 3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有限元数据,对降低手术风险以及远期疗效提供科学参考。

张坤坤[4](2021)在《俯卧位脊柱全长CT加压定位像在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中重度后凸畸形矫形中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当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发生进行性加重的脊柱后凸畸形,导致躯干重力线前移,合并顽固性腰背部疼痛,因此常需手术矫形来缓解疼痛,重建矢状位平衡和改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已有报道俯卧位脊柱全长CT加压定位像对于指导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矫形中的意义,但对于此类病人是否截骨以及探究脊柱后凸柔韧性与矫形率的相关性尚无文献报道。根据临床实践我们采取俯卧位脊柱全长CT加压定位像所测脊柱局部后凸Cobb角来更准确评估脊柱后凸程度及脊柱后凸柔韧性,来指导手术方案选择及预测术后矫形效果,本文旨在探究俯卧位脊柱全长CT加压定位像在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中重度后凸畸形矫形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脊柱畸形矫正术的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中重度后凸畸形的34例,其中男5例,女29例;年龄5575岁,平均64.8岁。病程830月,平均18.5月。根据是否截骨,分为非截骨组(9例),截骨组(25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俯卧位脊柱全长加压CT片测量局部后凸Cobb角(local kyphosis cobb Angle,LKCA)、脊柱后凸柔韧性(kyphosis flexibility,KF)、站立位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局部后凸Cobb角、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站立位局部后凸Cobb角、术前、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固定节段、截骨级别;相关性分析探讨脊柱后凸柔韧性与矫形率(correction rate,CR)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术前站立位LKCA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俯卧位LKCA、KF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骨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固定节段数高于非截骨组(p<0.05);两组术后2周站立位LKC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无明显矫形丢失;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着改善。非截骨组,KF、CR分别为(0.47±0.05)、(0.65±0.09),KF与CR明显相关(r=-0.685,P<0.05);截骨组KF、CR分别为(0.34±0.10)、(0.61±0.13),两者无相关性(r=0.330,P>0.05)。结论术前俯卧位脊柱全长CT加压定位像可指导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中重度后凸矫形手术方案的选择,对于非截骨组可根据脊柱柔韧性预测术后矫形效果。

谭波,袁野,谢一方,王海涛,周炳炎,胡凯[5](2020)在《3D打印技术在重度脊柱侧弯截骨联合钉棒内固定矫正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及分析3D打印技术在重度脊柱侧弯截骨联合钉棒内固定矫正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间收治的重度脊柱侧弯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截骨联合钉棒内固定矫正治疗,根据是否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将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的2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采用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置钉数量、置钉准确率及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统计,并分析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115.32±15.28)min、术中出血量(197.52±23.87)mL、术中X光暴露次数(5.24±1.62)次、术后引流量(189.56±19.97)mL等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置钉106枚,置钉准确数101枚,置钉准确率为95.28%;对照组患者置钉113枚,置钉准确数92枚,置钉准确率为81.42%,两组患者置钉准确率有显着差异(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脊柱侧弯和后凸Cobb角数据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和复查中的角度数据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④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伤口出血,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发生内固定松动1例、神经损伤2例、伤口出血2例、曲轴1例,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在采用截骨联合钉棒内固定矫正治疗基础上,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提高置钉准确率,稳固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陆秋安[6](2020)在《脊柱短缩在脊柱畸形PVCR术中保护脊髓机制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建立猪脊柱畸形模型研究非截骨矫形以进行或不进行适当脊柱短缩对脊柱畸形猪脊髓血流,神经电生理,微循环代谢物的影响。2.研究适当的脊柱短缩是否可以通过避免神经元细胞钙蛋白酶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对脊髓功能起到保护作用。3.探究临床中重度脊柱畸形患者采用PVCR技术矫形中适当短缩脊柱对脊髓血流,神经电生理,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1.脊柱畸形模型建立:选取18只2月龄实验猪采用栓系法建立脊柱畸形模型,造模手术后饲养2月行X线检查。2.不同矫形操作下脊柱畸形模型的脊髓血流、神经电生理监测:选取正常实验猪设置Control组,使用Allen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设置为SCI组。选取造模成功的脊柱畸形猪随机分为非截骨矫形组,2/4组,0/4组。其中,非截骨矫形组实验动物采用钉棒系统直接进行矫形。2/4组采用PVCR技术进行矫形,并在椎体切除完成后短缩包含椎体上、下椎间盘的一个椎节截骨间隙的1/2高度再进行矫形。0/4组采用PVCR技术在不进行脊柱短缩下进行矫形。各实验组在手术的各关键阶段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脊髓血流进行监测,并使用术中神经肌电监测仪对神经电生理进行监测。3.手术操作完成后取脊髓标本采用Elisa法行血管内皮素-1及血红素氧合酶-1检测。4.病理学检测:取上述脊髓标本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5.取上述标本行神经细胞内钙离子,钙蛋白酶含量(western blot),caspase-3表达(免疫荧光标记),钙蛋白酶活性检测。6.临床研究:选取采用PVCR技术进行矫形且椎体切除水平高于L1的严重僵硬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神经功能检测。矫形过程中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不同手术阶段的脊髓血流进行监测,采用神经肌电监测仪对术中全程神经电生理进行监测。[结果]1.共18只脊柱畸形猪模型建立成功,冠状位平均Cobb角为57.3±3.9度,矢状面Cobb角为23.9±3.2度。2.脊髓血流:a.脊柱畸形模型(n=18)脊髓血流凹凸侧存在一定的差异,凹侧为305.0±47.0PU,凸侧为312.7±33.8PU,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SCI组(n=6)脊髓血流在脊髓损伤造模后明显下降,由椎板切除时的317.8±39.4PU下降至130.4±32.5PU,为椎板切除时的41.7%c.非截骨矫形组(n=6)椎板切除时脊髓血流为310.8±37.8PU,矫形后为290.5±33.5PU,矫形30min后为288.7±35.1PU。d.VCR后下降至椎板切除时的的78.5%(n=12)。e.0/4组SCBF椎板切除后为306.1 ±42.01PU,VCR后下降至239.2±37.1PU,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矫形后进一步下降低至218.5±36.4PU,矫形完成30min后再次下降,此时脊髓血流为202.8±24.OPU。f.2/4组椎板切除时脊髓血流为310.5±48.7PU,VCR后下降至245.8±43.3PU,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短缩后升高至321.1±40.9,矫形后下降为285.9±34.5PU,矫形完成30min后恢复至299.8±44.2PU。3.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除SCI组引起神经电生理监测报警外其余各组均未发生神经电生理监测报警。4.脊髓血红素氧合酶-1(HO-1)含量:Control组为 0.095±0.019U/mg,非截骨矫形组为 0.120±0.027 U/mg,0/4 组为 0.165±0.025U/mg,2/4 组为 0.154±0.016 U/mg,SCI 组为 0.175±0.027U/mg。5.内皮素-1含量:Control组为2.47±0.22ug/g,非截骨矫形组为2.38 ±0.34ug/g,0/4 组为 3.68±0.48ug/g,2/4 组为 2.57±0.47ug/g,SCI 组为 6.03±1.19ug/g。5.病理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非截骨矫形组、2/4组神经元细胞未见明显异常;0/4神经元细胞轻度水肿;SCI存在明显坏死。6.神经细胞内钙离子:与Control组相比,非截骨矫形组、2/4组荧光强度未见明显升高,0/4荧光强度升高,SCI组明显升高。7.钙蛋白酶含量及活性:与Control组相比,非截骨矫形组、2/4组钙蛋白酶表达及活性未见明显升高,0/4钙蛋白酶表达较高,SCI组明显升高。8.caspase-3:与Control组相比,非截骨矫形组、2/4组神经元细胞caspase-3存在少量表达,0/4 caspase-3表达较高,SCI组明显升高。9.临床研究共纳入十二名严重的硬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椎板切除时脊髓血流为316.4±86.1PU,VCR 后降至 228.2±67.5 PU(p<0.05)。第一次缩短和矫形后,SCBF增加到241±76.8 PU,中间次缩短和矫形后脊髓血流增加到296±99.6PU,与VCR后的脊髓血流相比相比,增加了 121%。最后一次缩短和矫形后脊髓血流降低至258.2±84.7 PU。终末固定后脊髓血流维持在270.9±65.4 PU。所有患者术后神经体均为阴性,术中所有患者的MEP和SSEP均未达到的警戒值。[结论]1.较非截骨矫形相比采用PVCR技术矫形对脊髓血流及微循环代谢影响更大,但适当的脊柱短缩可明显减少这一影响。2.PVCR矫形术中适当短缩脊柱降低脊髓张力可抑制钙蛋白酶信号通路的激活,对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从而增加脊髓对后续脊柱矫形过程的耐受性。3.重度脊柱畸形PVCR矫形术中不同步骤对脊髓血流的影响各具特征;矫形前适当的脊柱缩短可改善脊髓张力,保护脊髓血流灌注,有效防止术中脊髓损伤的发生。

尚子琨[7](2020)在《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目的: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凸的疗效存在争议。传统的椎板成形术对于颈椎后凸的矫形效率较低,退变的颈椎容易产生小关节的骨赘形成或者局部韧带增厚,而颈椎椎板切除术有两大缺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粘连严重和术后融合率低导致曲度丢失。本文介绍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和放射学结果及有效性。对于成功的颈椎矫形术来说,一定要在解除颈椎后凸畸形造成脊髓压迫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回复颈椎前凸是手术目的中最关键的。这给外科医生控制力量和密切监视手术范围带来了不便。方法:回顾性研究17例患有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并在术后完成至少12个月的临床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43-7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C2-7 7例;C3-7 6例;C2-6 4例)。并且接受过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内固定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手术前后及随访时采用X线、CT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后骨性融合情况,以及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及C2-C7 Cobb角。所有患者均接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 JOA)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17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7例)均进行最少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4个月(13个月至2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65.3min(120-210 min)、出血量289.4m L(200-500 m L),术后10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7例患者在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未出现椎动脉损伤。末次随访时VAS、NDI、m JOA分别由术前7.8±1.7、37.7±5.4、7.4±2.4改善为4.7±1.4、27.2±7.2、10.4±2.1。术后CT显示手术节段均获融合,复位未丢失。C2-C7 Cobb角由16.0°±5.7°改变为-1.4°±5.8°;C2-C7矢状面垂直轴(C-SVA)由57.5±10.2mm改变为24.6±7.9mm。结论:使用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操作者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术前软组织松解,术中安全的,有控制的复位与密切监测的外科手术。该技术可能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颈椎矫正截骨术提供稳定的三维复位。第二部分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目的:回顾性研究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wedge osteotomy decompression and vertebral fusion,ACWODF)技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方法:收集分析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共26例因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合并颈椎病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技术(ACWODF)进行畸形矫形,并在术后完成至少12个月的临床随访。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4-67岁。共有52节段进行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C3/4 10例;C4/5 20例;C5/6 17例;C6/7 5例)。这些患者接受中单节段手术融合6例,双节段融合14例,三节段融合6例。通过颈椎前方入路,经椎间隙进行椎间盘切除,并且进行楔形截骨,两侧切除部分钩椎关节骨质并进行软组织松解,楔形截除椎间隙上下椎体的部分终板及骨质,潜行截除上下椎体椎体后缘,保留上下椎体的部分终板,彻底切除椎体后缘的增生骨质,彻底切除后纵韧带。术中使用Caspar型颈椎撑开器、带角度Peek椎间融合器(Cage)、麻醉完成后通过X线透视调整颈椎位置及角度等方法,预先矫形并为手术减压提供更好的体位。椎间融合器内填充患者自体骨,椎体前缘植入钛板固定。术中使用超薄椎板咬骨钳和气动磨钻进行辅助截骨操作。手术前后及随访时采用X线、CT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后骨性融合情况,以及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及C2-C7 Cobb角。所有患者均接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 JOA)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26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均进行最少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4个月(14个月至2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91.9min(50-150 min)、出血量111.1 m L(50-220 m L),术后15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8例患者在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未出现椎动脉损伤。末次随访时VAS、NDI、m JOA分别由术前3.3±2.1、34.3±7.6、8.6±2.7改善为3.1±1.4、14.6±7.7、13.1±2.1。术后CT显示手术节段均获融合。C2-C7 Cobb角由10.6°±4.1°改变为-1.6°±5.6°;C2-C7矢状面垂直轴(C-SVA)由52.0±9.3mm改变为24.0±9.0mm。结论:对于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采用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颈椎后凸畸形,矫正整体颈椎的曲度,有效地预防颈椎后凸加重的进一步发生,但术后接受该手术方式的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等轴性症状。通过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可以有效的解除脊髓压迫,去除椎体后缘骨赘,可应用多节段联合楔形截骨术,提高矫形效果,适用于由椎间盘退变,颈椎前柱出现骨性增生等原因导致的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第三部分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远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分析的回顾性研究目的:这是一项关于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ADR)与颈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skip”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sis SCS)的长期随访(48个月以上的)观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的相关研究。方法:采用Bryan颈椎ADR(18例)和ACDF(31例)治疗49例SCS。在术前和术后48个月以上使用m JOA、NDI和VAS对每个病例进行评估。评估颈椎矢状面曲率、颈椎总体活动度(ROM)和中间节段运动程度。MRI用于评估邻近节段退变(ASD)、脊髓压迫和信号改变。结果:两组术后m JOA、NDI、VAS评分均明显改善。在最后一次随访中,Bryan组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45.2%)、VAS、ROM和运动中段程度方面均优于ACDF组。Bryan组ROM为38.2±4.6°;ACDF组ROM为25.3±4.6°。Bryan组运动中段为8.4±2.0°;ACDF组为12.2±2.2°。Bryan组无ASD患者。ACDF组1例内固定器脱位,2例邻近节段椎间盘变性,但无需二次手术。结论:对于治疗多节段跳跃型颈椎病,人工间盘置换术能有效改善SCS的神经功能,保持颈椎的整体活动,从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和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第四部分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颈椎前路椎体切除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同时该术式对及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矫正效率较低。我们设计使用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矫正,可以扩大颈椎椎管容积,并且有效的恢复颈椎生理曲度。通过对颈椎后凸畸形山羊颈椎标本的术前术后手术节段相邻节段椎间盘压力的改变,来研究该术式对手术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研究。方法:将6只公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实验组山羊颈椎标本被给予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山羊颈椎标本采用的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对新鲜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各组三只山羊分别进行两个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比较各组手术节段上下两个间盘术前术后的的前屈、后伸和轴向旋转的应力变化。在手术前和手术后,X线片检查两种术式对于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的影响。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在山羊颈椎后凸畸形模型的手术治疗效果上较为满意。颈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相较于颈前路常规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的恢复上有显着的优势(P<0.01),在大部分方向上的应力改变,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常规融合术相比,可以恢复一定程度生理曲度,但由于使用了较大的椎间融合器,邻近节段间盘的应力较常规减压明显增大。结论: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手术方式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提供了更多的术式选择,但有证据表明该手术方式并不能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徐文强[8](2020)在《后路经椎间隙松解前中柱撑开间隙打压植骨后柱加压闭合矫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中国日趋老龄化的社会结构致使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生率逐渐上升,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医源性处理不当,骨折演变为陈旧性的同时往往伴发脊柱后凸畸形,导致腰背部疼痛、矢状位失衡甚至脊髓神经损害的发生,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多需手术矫形。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矫形手术应用于此类患者的报道逐渐增多。但不同矫形术式往往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矫形效果有限等弊端。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新的矫形术式——“后路经椎间隙松解前中柱撑开间隙打压植骨后柱加压闭合矫形术”治疗此类患者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初步效果。方法回顾我科于2016年3月以来收治的46例脊柱陈旧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选取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20例;年龄55~75岁,平均64.8岁。病程8~24个月,平均13.1个月。骨密度T值为-3.4~-2.1,平均-2.3。病变节段中,单节段17例:T112例,T126例,L18例,L21例;双节段4例:T11、121例,T12、L12例,T12、L21例。术前神经功能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D级5例,余为E级。此21例患者均行后路经椎间隙松解前中柱撑开间隙打压植骨后柱加压闭合矫形后路钉棒内固定术。临床效果评价则依据“术前-术后3月-末次随访”时间轴所记录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于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测量局部后凸Cobb角(local kyphosis Cobb angle,LKC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及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ebral axis,SVA)评价其矫形效果,并观察有无明显矫形丢失、内固定失效、交界性后凸等并发症。结果该研究所纳入的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平均手术时间193min(150~2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73m L(400~1200m L)。术中平均固定节段6.8个(4~9个),术中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无失访情况发生,随访时间平均17.9个月(13~22个月)。随访过程中依据所拍摄的脊柱全长X片及脊柱三维CT重建观察,无一例出现近端交界性后凸、内固定物损伤相关并发症。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复查脊柱全长X片,依据X片所测LKCA、TK和SVA均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而术后1周数据和末次随访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F值分别为173.058、14.364、7.577。但LL于手术前后三组时间点进行统计学计算则有不同:其统计学计算后结果显示没有明显差异(F=3.013,P=0.057)。依据“术前-术后3月-末次随访”时间轴所记录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改善,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个月进一步改善,依据三组时间时间轴所记录的数据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值分别为816.271、182.116。术后半年随访时ASIA分级均为E级。结论后路经椎间隙松解前中柱撑开间隙打压植骨后柱加压闭合矫形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效果确切,术中操作相对简单,矫形能力强、术中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植骨融合确切且术后并发症少。此术式的应用能有效恢复患者躯体的矢状位平衡及脊髓神经功能,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且利于在各级医院推广,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王天昊[9](2019)在《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后近端交界节段临床演变及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认为背景脊柱后凸畸形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如创伤、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t,AS)、脊柱结核Pott’s畸形、休门氏病以及退行性脊柱畸形等。脊柱后凸畸形可能会导致腰背部疼痛,严重者伴有矢状面失平衡,甚至由于压迫神经、脊髓,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这种情况,脊柱后凸截骨矫形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截骨的过程需要破坏脊柱的稳定性以获得矫形空间,为了重建截骨后的脊柱序列、维持矫形效果,则需要进行长节段的内固定。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是脊柱长节段固定融合后的一种内固定相关并发症,主要由于近端交界区应力变化引起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内固定近端节段的后凸增大。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关于PJK的研究都关注于可活动的脊柱节段术后的情况,而对于僵硬的脊柱节段如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后凸畸形患者,其术后PJK的情况暂无相关研究报道。PJK主要是由于内固定术后导致近端交界区应力变化引起的交界节段椎体骨折和内固定失败引起症状,严重者需要进行翻修手术治疗。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分析近端交界节段的生物力学响应对揭示PJK的发生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方法十分重要。以往对于脊柱及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实验,多是基于人或动物尸体标本进行研究。该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与对于特定疾病的标本难以获得,并且在对比不同结构、不同部位的力学响应时不够精确。有限元(finite element)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该方法将难以分析的目标结构划分为有限数目的单元集合体,可用于精确模拟脊柱和内固定的结构,通过施加不同的载荷,定性、定量的获取脊柱和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响应,从而分析PJK的发生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方法,并指导手术设计目的探究AS后凸矫形并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近端交界节段的演变和PJK发生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建立脊柱后凸畸形去松质骨截骨(vertebral column decancellation,VCD)术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平台。研究近端交界节段椎体、钉、棒的生物力学响应,分析PJK的发生机制,并探究骨质疏松对内固定结构的影响。对比分析横联杆对脊柱-内固定结构生物力学响应,提出横联杆的最佳安装数量及部位,尽可能减少PJK发生。方法与结果第一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截骨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发生的临床研究回顾2007年至2013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PJK的存在与否,将患者分为PJK组和非PJK组。分别在术前、手术后2周和12个月以及术后2年在收集随访资料,记录手术情况、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在入选的83例患者中,有7例(14.5%)患者出现了为PJK,主要表现为近端交界节段的椎体压缩引起局部后凸。术前,PJK组和非PJK组的平均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分别为13.6°和8.5°(p=0.008)。各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和BMI差异均不显着。PJK组术前的胸腰椎后凸角(50.8°±12.6°)和矢状位偏移距离(21.7cm±4.3cm)显着大于非PJK组。PJK在融合至骶骨患者中发生的比例为41.2%(7/17),显着高于最下固定椎选择在腰5或腰4的患者。与非PJK组相比,PJK组的ODI评分没有显着增加。在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第二部分脊柱后凸截骨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为分析脊柱后凸截骨术后的力学响应和PJK发生的力学机制,本课题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脊柱后凸畸形VCD截骨术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一名男性脊柱后凸畸形志愿者,该患者行脊柱截骨矫形术并进行脊柱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中在腰1椎体进行VCD截骨,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胸10至腰4椎体。于术后两周获取该患者的全脊柱CT断层扫描图像,将CT图像导入Mimics 17.0软件,应用三维算法生成三维点云数据。将三维点云数据导入3-Matic软件中再进行光滑处理,生成胸椎、腰椎三维几何模型。将模型导入ICEM-CFD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在有内固定的椎体上挖孔预留钉道,将钉棒内固定系统导入模型。将所有组件装配,建立脊柱截骨术后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既往实验研究结果设定有限元模型各结构的材料参数。该模型共包含509580个节点及445722个六面体,包括胸椎、腰椎、椎间盘、椎弓根螺钉、钛棒、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横突间韧带、黄韧带以及棘上韧带。建立好模型之后,根据文献实验结果,对本模型进行验证。该模型的几何外形与患者影像学资料吻合,分段加载试验与文献实验结果吻合,能够有效地模拟脊柱生物力学响应,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生物力学分析。第三部分脊柱后凸截骨术后近端交界区的生物力学分析在已建立好的脊柱后凸截骨术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上进行力学加载,模拟人的日常活动,获得近端交界节段的应力、位移数据,分析PJK发生的力学机制。约束模型中骶椎在所有方向上的自由度,将300N的载荷垂直作用于胸1椎体上终板,模拟轴向压缩工况。在胸1椎体上终板对特定节点施加沿着Z轴、X轴、-X轴10 N·m的力矩,模拟脊柱前屈、后伸以及侧弯运动。获得不同工况下模型整体应力分布,测定近端交界区椎体的应力(胸6至胸11)、位移(胸9至胸11)。根据文献设定不同骨质条件下骨骼的力学参数,比较分析正常骨质模型与骨质疏松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生物力学响应的差异。轴向压缩时,模型最大应力集中在钛棒上,为118MPa。前屈时,近端椎弓根螺钉所承受的应力最大,为221MPa。后伸时和侧弯时,截骨椎为应力集中部位,分别承受47MPa和68MPa的应力。在各工况中近端固定椎体相对受力较小,而胸11椎体的应力又小于胸10。椎体在轴向压缩和前屈时承受的应力较大。固定融合节段与非融合节段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运动中位移差异明显。不同工况下正常骨质和骨质疏松脊柱应力分布基本一致,骨质疏松时截骨椎承受应力降低,钉棒应力增加,导致钉-骨接触界面的应力集中,引起内固定失败、椎体骨质破坏、塌陷和骨折。第四部分脊柱后凸截骨术后安装横联杆对脊柱内固定结构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本研究在已建立的脊柱模型基础上增加横联杆结构,研究横联杆对脊柱内固定结构的生物力学影响和对近端交界节段的力学保护作用,并提出最佳安装数量和位置。应用已建立好的无横联杆结构的脊柱后凸截骨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nCL),根据横联杆的不同数量与放置位置分别建立单横联模型、近端双横联模型、远端双横联模型、两端双横联模型、三横联模型。约束骶椎的在所有方向上的自由度,在胸1椎体上终板施加载荷模拟不同工况。将280N的轴向压缩载荷垂直作用于胸1椎体上终板,模拟人体上半身的重量。在胸1椎体上终板对特定节点施加10 N·m的力矩,模拟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运动。分析横联杆的数量、部位对脊柱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响应的影响与无横联杆相比,横联杆明显减小了脊柱的轴向旋转活动范围,平均减小22%。随着横联杆数量的增加,脊柱-内固定结构的活动范围逐渐减小。近端双横联结构的稳定效果优于其他双横联结构。随着横联杆数量的增加,应力变化没有呈现线性变化。安装一个横联杆时,脊柱-内固定结构的应力被分散。使用两个横联杆,应力分散效果更为明显。但是,三横联结构使脊柱-内固定系统的活动范围受到更严格的约束,导致远端稳定与近端活动相对抗而引起应力集中。因此双横联结构的应力分散效果最佳。双横联的位置不影响脊柱内固定结构的应力分布,而近端双横联结构的应力分散效果更好。远端横联杆远离力加载位置,而且内固定近端结构的应力大于远端节段结构,所以其对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不及近端横联杆。由此认为,近端双横联结构是最佳结构。前屈时,横联杆使最上固定椎上方椎体的应力平均减小了19.3%,而固定节段椎体上的应力有所增加。在其他工况中,横联杆对近端交界区椎体应力的影响不明显。横联杆明显减小前屈时近端内固定的应力。在后伸和侧弯时,横联杆增加近端螺钉的应力,而减小了近端钛棒的应力。结论1、回顾分析AS术后PJK的临床演变,证实僵硬的脊柱节段也会发生PJK,AS术后PJK发生率为14.5%,主要表现为近端椎体压缩;PJK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术前矢状面严重失平衡,近端交界区局部严重后凸,矫正不足以及AS疾病进展。2、以术后CT图像建立的脊柱后凸畸形VCD截骨术后的全六面体单元三维有限元模型,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脊柱后凸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后的生物力学响应,在实体标本难以获得的情况下提供了精确仿真的生物力学研究平台。3、模拟脊柱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弯的活动,分析近端交界节段的生物力学响应,发现PJK的发生机制是,近端交界节段的应力集中,以及非固定融合节段与固定融合节段的位移差异。预防措施可以从这近端交界节段的应力和位移两个方面来设计。骨质疏松可能增加骨折和内固定失败的风险。4、横联杆能够分散应力,增强脊柱-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近端双横联结构是最佳安装方式。横联杆能够减小内固定上端椎体以及近端钉棒的应力,减小椎体骨折、钉棒断裂的风险,对PJK起到预防作用。

刁伟艺[10](2019)在《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的疗效及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章(第一节)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腰椎矢状面分型及截骨节段的选择目的 对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腰椎远端矢状面进行分型并比较在不同节段进行经椎弓根截骨(PSO)的矫形效果,为AS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节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71例AS后凸畸形接受单节段PSO手术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平均年龄为35.3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5.9个月。根据腰椎形态将其分为腰椎前凸组和腰椎后凸组(前凸组28例,后凸组43例),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评估的脊柱影像学参数包括:颌-眉角(Chin-brow vertical angle,CBVA)、矢状面躯干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kyph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临床评估参数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同时回顾了围手术期和末次随访并发症。结果 腰椎前凸组和腰椎后凸组患者平均术前LL为-21°和2.3°(P<0.05);平均术前SVA为122.5mm和184.3mm(P<0.05)。所有前凸组患者截骨节段均在L1或L2,后凸组90%的患者截骨节段在L2或L3。两组患者术后GK,LL和SVA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的矫正丢失。当截骨节段从Ll下降至L3时,LL和SVA获得的矫形效果显示出上升趋势,但并未达到显着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接受L1PSO的患者ODI评分显着低于L3PSO的患者。结论 对于保留部分腰椎前凸的AS患者,L1或L2截骨都可以获得满意的矫形。L2截骨相对于L1截骨可以获得更大的矫正效果。对于腰椎后凸的AS患者,选择L2或L3截骨较为合适。因此,对于AS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患者,术前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腰椎矢状面形态,从而制定合理的截骨方案。第二章(第二节)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矫形术下融合椎的选择目的 研究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经PSO手术治疗后S1螺钉及腰骶部的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5月至2015年4月之间在我院接受PSO手术治疗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共纳入94例患者(84例男性,10例女性),平均年龄为35.3岁,平均随访时间36.2月,并根据其下端固定椎的位置分为两组(S1组25例,非S1组69例)。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评估的脊柱影像学参数包括:矢状面躯干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kyph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固定椎成角(angle of fused segments,AFS)。临床参数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同时回顾了末次随访并发症。结果 术后GK、LL、SS和SVA均显着改善(P<0.05)。GK术前平均73.3°,术后37.1°;LL术前平均-5.1°,术后-46.9°;SS术前平均8.9°,术后22.5°;SVA术前平均168.1mm,术后47.4mm。ODI从术前平均20.1分改善至术后6.4分;VAS从平均4.3分改善至2.1分。两组之间,所有术后影像学参数和临床参数均无显着差异。末次随访时,S1组平均矫正丢失为2.1°,非S1组为2.0°(P>0.05)。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无假关节形成。结论 在接受PSO矫形手术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患者中,单纯双侧S1螺钉在中期随访时间内是稳定的,且S1固定不会造成额外的腰骶部疼痛和生活不便。第三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目的 研究A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方法 共入选10例AS患者及10例脊柱骨折患者,通过骨髓穿刺取得骨髓液,并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将来自骨折患者的骨髓MSC(Con-MSC)和AS患者的骨髓MSC(AS-MSC)在成骨分化培养基中培养0-21天后,使用茜素红S测定法测定其成骨分化能力,并比较二者增殖分化和成骨分化能力。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BM-MSC在细胞形态和表型方面无显着差异。ARS定量分析显示,AS-MSC在诱导培养21天后成骨钙化率为61.1%,而Con-MSC同样培养条件下钙化率为15.7%,二者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AS-MSC具有更强的成骨分化能力,其内在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椎体楔形截骨术在脊柱侧弯矫形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体楔形截骨术在脊柱侧弯矫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改良头盆环牵引在重度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试验1: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改良设计
    3 手术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1
    1 一般资料比较
    2 围手术期评价指标的比较
试验2: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改良技术
    3 手术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2
    1 一般资料比较
    2 稳定性及牵引效果比较
    3 矫形手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讨论
    1 脊柱侧弯
    2 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基础
    3. 改良头盆环
    4 Ⅰ期头盆环牵引Ⅱ期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弯
    5 头盆环牵引并发症及其防治
    6 改良盆环牵引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重度脊柱侧弯治疗的有效性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脊柱短缩保护脊髓血流灌注及脊髓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脊柱短缩在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中对脊髓血流灌注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脊柱短缩在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中对脊髓NO和ET-1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脊柱短缩与不短缩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的脊髓差异蛋白质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全脊椎切除并脊柱短缩治疗伴严重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中脊髓血流灌注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脊髓血流灌注与脊髓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青少年Lenke3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模拟矫形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硬件环境
        1.3 软件环境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对通过有效性验证的青少年 Lenke 3 型 SRS 模型模拟后路矫形手术
        2.2 评估指标
        2.3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有限元技术在青少年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矫形中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4)俯卧位脊柱全长CT加压定位像在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中重度后凸畸形矫形中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陈旧性脊柱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的治疗进展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1、个人简历
    2、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3、致谢

(5)3D打印技术在重度脊柱侧弯截骨联合钉棒内固定矫正治疗中的辅助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置钉数量和准确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5 典型病例分析
3 讨论

(6)脊柱短缩在脊柱畸形PVCR术中保护脊髓机制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PVCR术矫形中适当脊柱短缩对脊柱畸形猪脊髓血流、微循环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适当的脊柱短缩保护脊髓的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行脊柱短缩下PVCR矫形血流变化特点的临床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综述 脊柱矫形术中脊髄功能变化研究现况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远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分析的回顾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颈椎后凸畸形手术策略的临床研究和影像学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后路经椎间隙松解前中柱撑开间隙打压植骨后柱加压闭合矫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5、致谢
综述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9)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后近端交界节段临床演变及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强直性脊柱炎截骨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发生的临床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脊柱后凸截骨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脊柱后凸截骨术后近端交界节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4.1 引言
    4.2 资料与方法
    4.3 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第五章 脊柱后凸截骨术后安装横联杆对脊柱内固定结构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脊柱畸形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发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有限元方法在脊柱截骨矫形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的疗效及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强直性脊柱炎研究现状
        1. 流行病学
        2. 临床特征
        3. 发病机制
        4. 基因学
        5. 诊断
        6. 影像学表现
        7. 治疗
        8.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的疗效
    第一节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矢状面分型及截骨节段的选择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矫形术下融合椎的选择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四、椎体楔形截骨术在脊柱侧弯矫形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良头盆环牵引在重度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D]. 王中华.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脊柱短缩保护脊髓血流灌注及脊髓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D]. 李韬.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3]青少年Lenke3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模拟矫形的生物力学研究[D]. 阿卜力米提·米吉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俯卧位脊柱全长CT加压定位像在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中重度后凸畸形矫形中的相关研究[D]. 张坤坤.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3D打印技术在重度脊柱侧弯截骨联合钉棒内固定矫正治疗中的辅助作用[J]. 谭波,袁野,谢一方,王海涛,周炳炎,胡凯.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0(10)
  • [6]脊柱短缩在脊柱畸形PVCR术中保护脊髓机制的研究与临床应用[D]. 陆秋安.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D]. 尚子琨.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8]后路经椎间隙松解前中柱撑开间隙打压植骨后柱加压闭合矫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相关研究[D]. 徐文强.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后近端交界节段临床演变及生物力学分析[D]. 王天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10]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的疗效及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D]. 刁伟艺. 南京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椎体楔形截骨术在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