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与增效相结合——浅析精简人员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精简与增效相结合——浅析精简人员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一、减员与增效要有机结合——机关人员精简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问题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许天彩[1](2021)在《A快递公司的成本控制研究》文中指出

许庆姣[2](2021)在《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以T经济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张德钊[3](2021)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SJ集团发展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企混改作为我国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新旧动能攻坚阶段密集出现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有的表现方式。在混改的背景下,由于体制机制的深度变化,企业如何进行战略转型,从而使发展战略符合改制后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是决定企业是否混改成功、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论文以L省首批混改省管企业SJ集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企改制后的进步与困境,并从战略转型的角度,分析了SJ集团遭遇困境的内外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企业战略转型的策略。论文重点针对SJ集团混改后面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优化不彻底、资源开发效率低、企业管控措施不力、经营效益提升甚微等问题,利用PEST和SWOT分析模型,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访谈所得信息,对SJ集团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等多因素进行分析,从SJ集团这次并不成功的混改中总结出短板和问题所在,认为SJ集团发展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体制机制的深入改革,过于依赖传统产业。解决问题的措施是进行多元化战略转型,提出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战略,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塑业务结构,开发既有资源,专注关联市场。围绕战略转型,提出了产业模式、管理模式、资源模式三方面的转型措施,并提出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公路客运企业,有着经济角色和公共角色的双重身份,其困境具备明显的时代性和普遍性,混改背景下其问题更加复杂和深入,这些问题的研究以及解决方案的提出,对类似企业改革路径的探索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L省目前完成混改的省管国企仅SJ集团一例,更大规模的省管国企混改尽管已列入日程,但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论文研究有一定的前瞻性。

陈爽[4](2019)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视角下派出所警务改革研究 ——以上海HQ派出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身处城市管理第一线的公安派出所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城市精细化管理思想对公安派出所这个综合战斗实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派出所现行的组织结构、警务职能,警务流程等方面无法满足这一总体目标,针对派出所进行警务改革能够提高整个公安部门的执法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在城市的安全、人口、交通等多个方面促进城市实现精细化管理。本人在公安派出所一线工作多年,试图通过在MPA学习中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对公安派出所的警务改革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上海HQ派出所为个案,采用文献法、个案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首先检索、查阅相关文献,从中了解国内外在公安派出所改革领域及城市精细化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并以已有研究成果作为参考资料;其次,对上海HQ派出所警务改革现状进行个案分析,结合问卷调查中获得的一手资料,重点诊断和归纳警务改革中的问题以及之所以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结合相关理论,就派出所警务改革方面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本文在对上海HQ派出所警务改革的个案研究中发现,公安派出所在警务改革中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服务职能偏移、警务流程再造的认同程度低、警务工作质量没有满足群众预期等问题,而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偏差、警务流程再造不彻底、协同治理程度较低、配套机制缺失、民警能力素质尚未匹配、警民沟通不畅等六个方面。为此,本文就如何解决改革中的问题,使派出所能够适应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提出六方面对策性建议,即明确派出所职能,实现精细化分工;全面分析现状,再造警务流程;加强法治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提高警务效率;调动社会力量,进行协同治理;优化警力配置,充实基层力量;畅通警民沟通。

王成财[5](2019)在《中国法官员额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法官群体的规模和构成的复杂性,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难以相比的。(1)对这一庞大且特殊的职业群体进行员额改革和治理,不仅需要超凡的勇气和魄力,更需要充分的正当性证成及科学的实践把握。而中国法官员额制的最终确立,无疑直接得益于本轮司法体制改革。从1999年《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首次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确定法官编制”,到2014年《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正式明确提出“建立法官员额制”,历时十五年的反复酝酿研究最终将法官员额制推到了改革前台;从2014年上海率先拉开员额制改革试点大幕,到2017年员额制改革在全国3500多家法院全面完成,持续三年的改革让中国法官群体规模从21.2万缩减到了12.5万。中国法官员额制的建构和改革,无论是广度、深度、难度,还是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方面,在世界司法制度史上都是罕见的。毫无疑问,中国经历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官管理制度的巨大变革。事实上,法官员额制改革本质上就是一场深刻的法官人事制度变迁,意在通过持续改善审判人力资源配置和审判队伍结构来提升审判绩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然而,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何况法官员额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精细的系统工程。即便法官员额制改革本身依靠内在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外在的强劲政治经济驱动,以一种“超附加”设定的方式推进,力求最大程度增加员额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但在中国司法改革的现实语境下,其始终是作为一种回应性和后续性改革,员额制改革并非是一把“万能钥匙”,它的作用力总是带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功能限度,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和矛盾复杂纷呈的局面。同时我们还应理性看到,相较于法治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中国当前的法官员额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经验不足、远未成熟,一些有悖于改革目标的行为趋势不时浮现,特别是39%的员额比例红线在快速调整法官员额结构的同时,其内涵的单一性特征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虽有明确比例,但编定精准度不高;虽有人员分类,但分类管理尚不健全;虽有人员配比,但审判团队组建受限;虽有人员分工,但协同治理机制缺失。这实际上已表明,研究法官员额制的基本理论及其运行机理,仍需一个理性思考和深度论证的过程。尤其是在员额改革初步完成之后,找准法官员额制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定位和契合点,系统总结和反思中国语境之下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动因、路径、成效以及待完善之处,具有现实必要性、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价值。为此,有必要围绕“员额制改革究竟应当以何种样态和方式优化配置现有的中国司法人力资源”这一核心命题,以宏观的国家治理和微观的司法人事管理“双重视角”,概括总结法官员额调控的理论基础和运行机理,结合社会司法需求和地方试点实践,归纳法官员额制的现实依据,梳理我国司法人事制度历史和历次较大规模的动态调整经验,对改革试点和法官员额的顶层设计展开定性分析,抽取员额关系对员额结构的稳定程度进行判定,并通过改革前后心理分析、域外员额管理比较,进而深入剖析影响法官员额制调整的相关因素,最终提出完善法官员额治理的策略安排和具体举措。在上述思路指引下,本文拟对法官员额制的理论、历史、动因、目标、路径、障碍、风险和对策等关键问题逐次进行阐述。第一,通过对法官员额制进行整全式的透视和解析,学理化呈现出法官员额制的基本原理、价值取向、理想效应、应然特征和评判标准,分析法官员额制本身的限度,揭示法官员额制意图实现法院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功能结构的网络化治理形态机理,提出法官员额制的逻辑起点在于法官管理的现代化,亦即通过规范审判权运行与优化司法人力资源两者有机结合方式实现有效的员额治理,以此证成我国法官员额制改革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第二,以员额关系、员额结构、员额治理形态为主线,省察法官员额制的源起和流变,试图立体把握政治社会变迁下我国法官管理蕴藏的本土性资源与现代性因素,进而探寻员额制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并从现行制度文本中寻求法官员额制的表达范式,厘清我国法官员额制本身的框架体系和试点样态,发掘其制度渊源和文化土壤,为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法官员额制改革提供历史根基。第三,立足我国法官员额制改革试点实践,紧扣法官员额比例红线的划定与执行,着重对上海、广东、海南、北京等四个省份试点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改革前后各类群体不同心理表征及其背后成因,力求语境化地理解员额制改革的境遇和难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改革在技术和接纳层面衍生的各种问题和可能招致的风险,形成对试点改革的总结反思和理性体认。第四,以全球视野和比较方法来考察和理解法官员额制,选取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挖掘域外法官员额图景以及员额制演变过程,并加以相对系统的类型化归纳,梳理域外法官员额制的共同特征和主要成因,掬取有益的员额管理实践经验,以此检视和反思我国法官员额框架体系和治理模式,为下一步员额制的完善和改进提供尽可能多的路径和方法。第五,根据司法规律和中国国情确定法官员额的基本原则,侧重分析法官员额制的策略安排、优先顺序以及具体实施,从有效整合改革利益关系、价值取向、激发内生动力等角度,提出要善用大数据提升员额精准度、拓展员额比例红线承载力、适时制定全国法官员额法、细化中国特色法官分类管理、完善法官员额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法官员额评鉴机制等具体举措,并从司法权力运行体系的角度,提出未来的法官员额制改革应聚焦完善员额配套制度体系,进一步突破现行体制机制性障碍,逐步推行结构性、格局性、开放性改革的构想。

侯勇[6](2018)在《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经营战略研究》文中认为BH油田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64年,主营业务为陆地及海上油气管道工程、油气田地面产能工程等。2014年以来,在全球石油行业出现危机的大背景影响下,又恰逢国家实施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公司作为一个长期为中石油集团以及BH油田市场服务的老国企工程企业,市场开发存在局限性,能力有所欠缺,再加上企业固定成本高,目前所面临的经营困境前所未有。公司经营效益呈现直线下滑,资产负债远超正常范围,员工收入大幅缩减,核心人才大量流失,发展陷入低谷。本论文尝试通过科学的战略管理基本方法,对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彻底的评估,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而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目的是能够为公司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和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制定出新的经营战略,为公司在不利的竞争环境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论文应用的主要战略管理理论有竞争战略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在理论知识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司近几年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对企业内部能力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系统的评估,剖析导致目前经营状况惨淡的根本原因和问题矛盾所在,最终找出企业能够在将来立足石油工程建设行业市场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本论文应用的主要战略分析工具有PEST、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工具、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和内部因素评价矩阵。PEST主要针对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石油工程建设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工程服务的目标市场供需情况;波特五力模型主要针对公司具体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公司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然后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从机会和威胁两个方面找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权数,再按企业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最后算出企业的总加权分数,分析出了当前企业在利用机会,抵销外部威胁不良影响方面,并不是做得最好;通过企业的资源基础观分析了公司的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明确了公司的整体实力以及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然后用IFE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找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权数,再按企业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分析出了当前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是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SWOT分析将上述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公司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对公司将来的经营发展战略进行了合理的定位。论文通过上述综合分析,提出了公司新的战略目标,重新审视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并作出新的调整建议,提出适合公司发展的新的战略以及实施路径。最后,对于公司新战略路径实施从市场开发、生产管理、技术革新、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战略实施保证措施。低成本战略对于目前公司的发展是最好的选择。

刘娟[7](2013)在《国务院机构变迁的新制度主义视角研究(1954-1966) ——兼论周恩来的政治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央政府机构历经多次调整与改革。如何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有效借鉴西方成果结合起来,是当前中国机构改革的关键任务。其中1954年至1966年间国务院机构的创建与变迁,是整个中国机构发展历程的起点,涉及党政权力的重新分配,政府职能的设定与转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渐次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定位等多重问题。如何由历史借鉴经验与教训、寻求从单纯行政变革向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的转变,或是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方向。这意味着,改革不能仅在行政层次解读中国的政府体制问题,而是要将改革置于国家政治制度的变迁中分析。用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来分析中国国务院机构的建立与变迁,是解读该项制度的一个全新视角。国家宏大的制度背景决定了国务院最初建立的政治选择,制度背景的变迁也导致了国务院机构的变革与更新。各种相关变量,包括经济水平、利益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国际关系等因素与国务院机构变迁之间存在一种序列结构,致使国务院机构及其行政体制的调整与变革处于一种制度依赖路径当中,影响并制约着当今的机构改革。同时,政治制度与政治领导人之间的互动模式也是推动国务院机构变迁的重要变量,党的领导人在决定政治经济结构方面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作用。”因此,本文亦将在研究国务院机构变迁的过程中引入政治领导人这一变量,探讨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挥的重要政治作用。就研究思路来看,本文试图以制度本身为核心分析变量,将中国国务院机构的早期变迁纳入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分析范式之中,借助利伯曼提出的历史制度主义的四种分析策略:即制度起源的策略、制度变迁的策略、外来震荡的策略和竞争性的原因策略这一分析框架,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视域内检视中国国务院机构的创立、维持和变迁的过程。同时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政治活动为线索,合理解释1954年至1966年间中国国务院机构的变迁,并尝试为当前国务院机构改革探索一种新的解释路径。就研究框架来看,首先提出问题,即“当前国务院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其机构设置特点和变迁过程遵循了怎样的制度路径?”,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个假设:“国家的制度环境和一系列的政治变量决定了中国国务院机构最初的制度选择与安排,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促使国务院机构不断更新与强化。制度与政治领导人的互动共同推动了国务院机构的改革。”为了验证假设,1954年至1966年间第一至第三届国务院制度的建立和变迁、周恩来个人政治作用与制度的互动就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国务院机构与制度的现状,提出了未来改革的可能取向。就文章的内容结构来看,首先考察了周恩来与国务院制度的建立过程,讨论国务院的初创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制度环境和体制下被制定和实施的;对制度变迁的实施产生影响的重要变量有哪些,这些变量(如社会经济条件、各种政治组织和机构、政治领导人等)中哪些起决定作用。同时探讨了宪法秩序的改变对国务院制度变迁产生的影响,和国务院成立前后中国政府制度的变化。其次,分析了国务院机构变迁所受到的动力影响以及制度变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特征。讨论了国家制度巩固后对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影响。分析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国务院制度的首次内在渐进性转型,1954年至1966年间周恩来三次组阁的路径依赖特征,和由于制度发展惯性致使原有政治制度逐渐显现负面缺陷等问题。最后,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对1954年至1966年国务院运行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概括出国务院机构变迁的维度取向与运行模式,阐明国务院机构变迁呈波浪式推进。国务院机构变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动和执政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制定的政策变化上。其中周恩来作为政治领导人的特殊变量,对整个国务院的制度变迁过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结论部分提出,当前的机构改革应需理性认识1954年至1966年机构变迁产生的正负效应,客观审视新制度安排的优势和问题所在,进而形成良性路径依赖。通过科学界定党政关系、健全法律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来推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以图构建“制度政府”概念及内涵。

朱世桂[8](2012)在《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朱庆跃[9](2012)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政治生态学研究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实践的演进源由、经验教训、内在规律,这既在理论上有助于拓宽有关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实践研究的深广度;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现实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这篇论文,就是试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着重以政治生态学研究法为主,融合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等,力求从生命系统工程建设(即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环境系统(其分为外环境系统和内环境系统两种,前者为引发和促使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变迁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后者为党的权力运行的政治体系内各子系统,如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等方面之间协调运行的核心环境)变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探寻如何实现与保持两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生态化发展(即揭示有效有序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根据党的权力运行所处政治生态环境在具体化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新时期三个长时间段。相应地,论文在布局上主要分为上(革命时期,有4章)、中(建设时期,有3章)和下(改革新时期,有3章)三篇,共10章内容和一个结束语。上篇:主要具体考察在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21-1927年构建的开启、1927-1937年初步探索、1937-1945年的成熟以及1945-1949年的继续完善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正向性”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行为规范到人格塑造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以及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是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正向性”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一章重点考察1921-1927年党的成立和创建期,党如何开启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以预防和遏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劣变生态因子侵袭所诱发的种种腐败现象和行为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影响党的权力运行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而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开启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二章重点考察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新旧转变中的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处于新旧转变为分析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以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及其错误化实践为分析对象。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初步化发展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三章重点考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成熟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抗日根据地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处于新旧社会特点并存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因党的合法性被承认和民族战争所赋予的特殊性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杂质”。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相应的历史评价。第四章重点考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解放区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解放区处于新旧社会急促替换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党的地位、任务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端。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28年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历史实践中的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正向性”发展的轨迹特征。中篇:主要具体考察在建设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49-1956年为初步构建、1956-1966年为曲折化以及到1966-1978年处于失误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逆态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判断以及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等多种消极性因素共同作用,是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逆态化”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五章重点考察1949-195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准备阶段,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初步构建,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变革中残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因素、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半旧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伴随党的地位、党建所处的环境和党面临的任务等方面全面转变时,党的权力运行系统在某些环节和领域的不能科学判断和正确操作所滋生的诸多劣变生态因子情状。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六章重点考察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继续式调构,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以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为标志所逐渐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而指引下的错误化趋向,如在宏观的社会变革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左”倾错误在党建中逐渐成为指导思想对党的权力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式的风险。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之所以用“曲折化”来定义这一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特征,在于党的权力运行中本身还隐藏着一套在错误思想指导下所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并与正确的进行不断交锋和冲突,乃至最终取代正确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第七章重点考察1966-1978年十年“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期,在支配全局或占主导性地位的“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失误化调构,并从现实中所存在的诸多腐败现象和行为说明这套反腐败政治体系只是将腐败现象和行为压制到较低限度,体系本身的缺陷和弊端决定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另外,本章还对党内健康力量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从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等方面,对失误化反腐败政治体系尝试性“纠错”状况进行了具体论述。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49-1978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逆态化”发展的轨迹特征。下篇:主要具体考察在改革新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1978-1992年属于初步构建,1992-2002年属于继续调适性构建,而2002年以来新时期则属于深度化调构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呈现的特征;同时就这三个具体阶段中腐败滋生状总体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以及腐败的遏制与反遏制还处于一种均势状态这一奇怪现象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深度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变迁和政治体系本身存在着诸如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在种类和体制上的复杂性、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等原因,而致使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出“深度化”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与环境互动“非完全耦合性”的一面。第八章重点考察1978-1992年改革新局面的开创期,党如何初步构建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主要表现为新旧体制在初步转化中因不完善化新体制和残存旧体制所诱发的劣变生态因子;而内环境系统劣变生态因子主要体现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形成的“病变化”党的权力运行体系“遗毒”、复归的传统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弊端以及复归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与生态生态环境调适中所形成的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和环节等。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初步构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九章重点考察1992-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确立期,党如何继续调构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不成熟、不完善化的新体制所带来的大量劣变生态因子为重点考察对象;而内环境系统方面主要揭示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不同步地适应变迁化新生态环境中所滋生的新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继续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十章重点考察200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巩固完善期,党如何深度化调构新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呈现出新体制因素已处于“大立化”状态却尚未达到“大固化”和“至善至美”的境地,旧体制因素总体上虽处于退出状态但一些环节和部分依然存在着残余因素的状况;而内环境系统着力揭示不成熟、不完善的新体制因素以及旧体制的残余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异化的诱发情境。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深度化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78年以来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与环境互动的非完全耦合性的“深度化”发展轨迹特征。结束语:通过上述的上、中和下三篇90多年来党基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而构建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历史实践的考察,重点从政治体系构建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之间,以及政治体系构建的本身等方面抽象或概括出来一些具有共性或者称之为“规律”的东西,以为正确认识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乃至更加科学地指导现实实践中的反腐败,提供一些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这些“规律”集中表现为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以及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罗光华[10](2011)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以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案例,实证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加强和创新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文章在导论中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不断加大,要求我们要用创新的思维和手段,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介绍了以实证为主、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分析了有关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对当代中外社会管理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六大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即“自由主义”视角、“国家干预主义”视角、“利益攸关者共同治理”视角、“政府服务”视角、“行政生态视角”以及“技术应用”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六大类,并从中选取行政生态和共同治理视角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第二章研究了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实践、问题与发展。首先介绍了我国在建国后社会管理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了我国当前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的行政型、自治型、混合型等三种社区制模式。然后介绍了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与架构,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市辖区等形式的历史沿革、性质、职能定位、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协调发展、环境适应,扩大参与、居民自治,明晰职责、完善法制,渐进调适、科学创新等5项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加大基层居民参与力度、加强基层管理法制建设、明确基层管理主体职责、健全基层社会服务功能、培育发展基层社会组织等5项工作重心。本章最后重点分析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实践的4种具体模式,包括上海市为代表的行政主导模式、沈阳市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武汉市江汉区为代表的多方参与模式、深圳市盐田区为代表的议行分离模式,并对这4种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为下文研究的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所形成的“广州模式”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三章对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地区)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比较研究,分析出了一套可供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借鉴的经验:一是奉行“以人为本”的基层社会管理理念;二是建立服务导向的基层社会管理机制;三是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四是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自治模式;五是以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六是大力培育基层社会管理的第三部门。第四章以广州市2009开始的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为案例,阐述了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指导思想和目标,分析了试点工作开展前存在的问题,试点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下一步深入改革的方案,并以其中7条试点街道的创新工作为具体案例进行了讨论,包括海珠区沙园街“三中心一队伍”模式、江南中街“楼宇党支部+十分钟服务圈”模式、琶洲街“社区工作站+绩效考核”模式,越秀区北京街“社区信息化助力”模式,白云区京溪街“与市场组织合作”模式、同德街“专业社工介入”服务模式、三元里街“多元主体参与”服务模式。这7个案例是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工作体现,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在微观层面反映了广州创新的理论基石、工作思路和改革效果,为下一章对前期试点工作和下一阶段改革工作开展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具体、直接的第一手资料。第五章着重对广州市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试点工作的特点和成效:整合管理服务职能、构建“三位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打造多元主体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街道社区的软件硬件服务环境,整合各类社区资源、形成社区服务的“协同共赢”合作机制等。然后分析了下一步工作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包括“重心下移”在制度设计上的争议,“三中心一队伍”在功能定位上的争议,“重心下移”与减员增效的目标困局,“政府购买服务”全面实施的供需矛盾,以及“议行分设”模式下居民参与度不足的困局。通过研究,提出了广州市为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目标而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问题:一是分级分类,市、区、街的合理分权;二是重心下移,区级职能部门的“落地”;三是回到原点,街道办事处的“归位”;四是多方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协同,五是夯实基础,城市电子化环境的完善。第六章在广州案例的研究基础上,推衍出普适性的加强和创新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一是紧扣时代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二是把握本地行政生态,因地制宜;三是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为导向;四是加强法规建设,夯实制度基础;五是善用先进技术,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提供手段支持和智力保障。最后一章中提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按照行政生态学理论,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不同、社会文明程度不同,不同的社会沟通网络和符号系统的影响,决定着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不同选择,并对基层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在发展共同治理的社区制管理模式的前提下,需要建立起以居民为中心、服务为导向,利用电子化手段实现“条”“块”有效结合的管理模式。当前这种模式应该由政府主导、多元化主体参与治理,然后随着社会进步,逐渐向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协作的混合型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过渡,待将来社会高度发展和高度文明,政府则可以退出具体的基层管理,进化到自治型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二、减员与增效要有机结合——机关人员精简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问题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员与增效要有机结合——机关人员精简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3)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SJ集团发展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结构
        1.3.4 研究内容
    1.4 战略分析工具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企业战略
        2.1.2 战略转型
        2.1.3 混合所有制改革
    2.2 国外文献综述
        2.2.1 国外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2.2.2 国外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2.3 国内文献综述
        2.3.1 国内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2.3.2 国内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改制后SJ集团发展战略及外部环境分析
    3.1 混改基本情况
    3.2 SJ集团改制前后变化
        3.2.1 股权结构由单一改至多元
        3.2.2 产权归属由模糊走向清晰
        3.2.3 管理架构由集中变为制衡
        3.2.4 思想观念由机关移步市场
    3.3 原有发展战略问题分析
        3.3.1 过于倚重传统产业
        3.3.2 对体制机制改革重视不足
    3.4 改制后外部环境分析
        3.4.1 政策环境
        3.4.2 经济环境
        3.4.3 技术环境
        3.4.4 社会文化环境
        3.4.5 行业环境
    3.5 小结
第4章 改制后SJ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4.1 SJ集团内部基本情况
    4.2 业务板块
        4.2.1 客运板块
        4.2.2 物流板块
        4.2.3 旅游板块
        4.2.4 汽车后服务板块
        4.2.5 浮桥板块
    4.3 资源状况
        4.3.1 客运车辆
        4.3.2 营运线路
        4.3.3 土地房产
        4.3.4 企业品牌
        4.3.5 人力资源
    4.4 主要能力
        4.4.1 区位优势与资源获取能力
        4.4.2 品牌声誉与市场影响能力
        4.4.3 营运风险控制能力
        4.4.4 企业文化
    4.5 小结
第5章 SJ集团发展战略转型的选择
    5.1 SWOT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遇分析
        5.1.4 威胁分析
    5.2 战略转型方式的选择
        5.2.1 SWOT矩阵分析
        5.2.2 不同战略的横向比较
        5.2.3 多元化战略转型的选择
    5.3 战略转型整体思路
        5.3.1 战略转型基本原则
        5.3.2 战略定位
        5.3.3 企业发展使命与愿景
        5.3.4 发展战略
        5.3.5 战略描述
    5.4 战略阶段
        5.4.1 战略分析
        5.4.2 战略选择
        5.4.3 战略实施
        5.4.4 战略控制
    5.5 小结
第6章 SJ集团发展战略转型实施
    6.1 产业模式转型
        6.1.1 传统客运转型发展
        6.1.2 物流产业培育高端
        6.1.3 探索新型产业,加快产业迭代
        6.1.4 以产业协同增强产业内部合力
    6.2 管理模式转型
        6.2.1 弱化消除行政色彩
        6.2.2 促进业务流程转型
        6.2.3 完善组织架构建设
    6.3 资源模式转型
        6.3.1 加快土地资源开发
        6.3.2 加速实现信息化建设
        6.3.3 传统市场转化为品牌资源
    6.4 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
        6.4.1 完善制度建设
        6.4.2 实现人力资源迭代
        6.4.3 创新驱动和服务驱动并举
        6.4.4 做好企业风险管控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SJ集团相关人员访谈提纲
致谢

(4)城市精细化管理视角下派出所警务改革研究 ——以上海HQ派出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警务与警务改革
        (二)精细化管理与城市精细化管理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一、协同治理理论
    二、流程再造理论
第三章 上海市公安派出所现状分析
    一、上海市公安局基本情况
        (一)上海市公安局组织结构
        (二)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职能
    二、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下的派出所警务目标
    三、派出所组织结构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匹配分析
        (一)派出所内部组织结构
        (二)派出所组织结构与当前城市精细化管理匹配性分析
    四、派出所警务职能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一致性分析
        (一)上海公安派出所职能历史沿革
        (二)上海公安派出所当前主要职能
        (三)当前警务职能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匹配性分析
    五、派出所警务流程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实现匹配分析
        (一)派出所现有警务流程
        (二)当前警务流程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匹配性分析
第四章 城市精细化管理环境下上海HQ公安派出所警务改革的个案分析
    一、HQ派出所警务改革现状
    二、HQ派出所警务改革的举措和成效
        (一)HQ派出所警务改革举措
        (二)HQ派出所警务改革成效
    三、对HQ派出所警务改革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一)辖区居民视角下的警务改革问卷调查
        (二)派出所民警视角下的警务改革问卷调查
        (三)访谈对象和实施
        (三)HQ派出所警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警务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二)警务流程再造不彻底
        (三)协同治理程度低
        (四)配套机制缺失
        (五)民警能力素质尚未匹配
        (六)警民沟通不畅
第五章 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导向下推进公安派出所警务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派出所职能,实现精细化分工
        (一)实现精细化分工,突出派出所工作重点
        (二)减少非警务活动,为基层工作减负
    二、全面分析现状,再造警务流程
        (一)诊断现有流程
        (二)设计新流程
        (三)再造流程实施
        (四)评估完善流程
    三、加强法治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提高警务效率
        (一)加强“智慧公安”建设,提升警务科技含量
        (二)制定民警现场执法通则,促进执法质量提升
    四、调动社会力量,进行协同治理
        (一)加强群防群治的发动
        (二)建立健全行政职能部门联动机制
        (三)加强警企合作,推动协同治理
    五、优化警力配置,充实基层力量
        (一)增强基层派出所民警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派出所警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稳定
        (三)将从优待警落到实处,激发派出所民警工作积极性
    六、畅通警民沟通
        (一)提高信访、投诉办结效率
        (二)结合日常工作,加强警民沟通
        (三)拓宽获取民意渠道
结论
附录一:HQ派出所警务改革调查问卷(居民)
附录二:HQ派出所警务改革调查问卷(民警)
附录三:HQ派出所警务改革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法官员额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五节 结构安排
第一章 法官员额制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员额”的内涵辨析
        一、“员额”的词义解释
        二、“员额”与“编制”的区别
        三、“员额关系”、“员额结构”与“员额治理”
    第二节 员额制的核心要义
        一、逻辑起点:法官职业的现代化治理
        二、关键环节:优化现有审判人力资源
        三、目标指向:应然状态下的效应分析
    第三节 员额制的限度分析
        一、路向分析:以“法院管理”范畴为限
        二、限度分析:制度安排的“结构性制约”
    第四节 员额治理的标准度量
        一、自然属性勾连
        二、应然评判标准
    小结
第二章 中国法官员额制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古代司法职官制度探究
        一、古代司法职官制的源起
        二、古代司法官的职数管理沿革
        三、古代司法官的员额治理形态
    第二节 近代法官员额管理机制考察
        一、清末法官员额制的诞生
        二、民国政府法官员额的波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官员额的确立
        四、近代法官员额关系的诞生与断裂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行政编制梳理
        一、建国后法院组织系统的重建与更迭
        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法院编制流变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政法专项编制实践
        一、政法专项编制的产生
        二、政法专项编制的连续增长
        三、政法专项编制的调控
    第五节 我国法官员额制的提出与构建
        一、制度文本之变:从定编、定员到员额
        二、框架模型建构:分类管理下的比例约束
        三、制度施行策略:“超附加”设定
    小结
第三章 我国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实践反思
    第一节 员额比例红线的选择与执行
        一、改革路径的现实选择——法官员额比例红线
        二、比例红线的试点执行——以四省(市)为例
    第二节 员额比例红线的心理因素分析
        一、改革得失下的认同与服从
        二、内在欲求与外在现实的冲突
        三、不同改革群体的利益之“困”
        四、改革内生性动力的耦合与分离
    第三节 员额比例红线衍生问题及其风险
        一、红线的单一性所衍生的问题
        二、可能招致的改革风险
    第四节 法官员额制改革的理性体认
        一、法官职业化的“成长烦恼”
        二、管理体制改革的“围城心态”
        三、顶层设计的“卡尔多改进”
        四、员额效应的“全域支撑”
    小结
第四章 域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法官员额制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法官员额制的综合图景
        一、英国——法官员额制的起源地
        二、美国——法官员额精细测算地
        三、加拿大——员额多重算法集成地
        四、德国——案件数量定员示范地
        五、法国——法官定额培养形成地
        六、日本——法官员额立法代表地
        七、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法官员额制
    第二节 域外法官员额制的共性
        一、普遍采取立法先行的策略
        二、维系法官作为现代社会法律职业的特性
        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员额背后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
    第三节 域外员额制实践经验启示
        一、法律秩序:理性化的路径导向
        二、生成语境:历史化的司法传统
        三、法院管理:聚焦化的空间载体
        四、改革进程:系统化的精细工程
    小结
第五章 完善我国法官员额制的对策
    第一节 员额制迈向成熟的基本思路
        一、员额制定型的基本原则
        二、员额结构的调试和完善
        三、完善改革的初步思路
    第二节 法官员额制的机制优化
        一、善用大数据提升员额精准度
        二、拓展员额比例红线承载力
        三、适时制定全国法官员额法
        四、细化中国特色法官分类管理
        五、完善法官员额动态管理机制
        六、探索建立法官员额评鉴机制
    第三节 员额制配套制度体系
        一、构建案件分流体系
        二、精简法院内设机构
        三、完善员额保障体系
        四、深化教育培训改革
    小结
结语
附件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6)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状况
        1.2.2 国内文献研究状况
        1.2.3 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理论
    2.2 资源和能力理论
    2.3 PEST分析模型
    2.4 五力竞争模型
    2.5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和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2.6 SWOT分析方法
3 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 一般环境分析
        3.1.1 技术变化分析
        3.1.2 人口趋势分析
        3.1.3 文化趋势分析
        3.1.4 经济形势分析
        3.1.5 法律和政治环境
        3.1.6 特殊国际事件
    3.2 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3.2.1 国内石油工程建设行业状况及发展趋势
        3.2.2 国外石油工程建设行业状况及发展趋势
    3.3 石油工程建设行业竞争分析
        3.3.1 进入威胁
        3.3.2 替代品威胁
        3.3.3 同业竞争威胁
        3.3.4 买方威胁
        3.3.5 供应商威胁
    3.4 外部环境机会分析
    3.5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4 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资源及能力分析
    4.1 公司发展历程及经营现状
        4.1.1 发展历程
        4.1.2 经营现状
    4.2 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4.2.1 物质资源
        4.2.2 人力资源
        4.2.3 财务资源
        4.2.4 组织资源
    4.3 公司能力分析
        4.3.1 资质能力
        4.3.2 技术能力
        4.3.3 管理能力
        4.3.4 市场能力
    4.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5 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经营战略选择
    5.1 集团对公司定位
    5.2 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使命
    5.3 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SWOT分析
    5.4 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基本竞争战略选择
        5.4.1 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
        5.4.2 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基本竞争战略方向选择
        5.4.3 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低成本战略实施路径
6 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经营战略实施保障
    6.1 实施难点及问题
        6.1.1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6.1.2 固定成本高,人均成本高
        6.1.3 市场寒冬形式紧迫,开发能力有待加强
        6.1.4 项目创效能力差,管理水平较低
        6.1.5 现金流不足,资金缺口大
        6.1.6 成本意识不强,低成本文化薄弱
    6.2 保障措施
        6.2.1 强化人力资源
        6.2.2 加强技术革新
        6.2.3 优化财务资源
        6.2.4 整合组织资源
        6.2.5 强化市场开发
        6.2.6 实施管理创新
        6.2.7 持续风险管控
        6.2.8 深入低成本文化宣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国务院机构变迁的新制度主义视角研究(1954-1966) ——兼论周恩来的政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选题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已有研究的述评
        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基本内容与研究逻辑
        二、关于国务院机构研究的几种理论
        三、关于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研究
        四、国内对于国务院机构变迁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三节 理论支撑
        一、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引入及应用
        二、核心概念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基本假设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的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第一届国务院的筹建与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第一节 政务院向国务院的制度转型
        一、政务院向国务院改制的原因分析
        二、周恩来领导下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
        三、周恩来与国务院机构建立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第一届国务院的组建与国家制度能力的强化
        一、一届人大的筹备与国务院的成立
        二、一届人大会议的召开及其政治功能分析
        三、宪法秩序对制度演进的影响
        四、国务院部委机构与人事安排的变动
    第三节 国务院成立前后中国政府制度的变化
        一、政府权力结构与职能的变化
        二、二级政府体制向一级政府体制的转变
        三、周恩来在新型政府体制创建中的作用分析
第三章 第一届国务院的制度变迁与行政体制的初步调整
    第一节 新型政府体制的建立对于政治变迁的影响
        一、周恩来对政府体制的影响与塑造
        二、国务院法制法规工作的加强
        三、周恩来领导下中央机关的精简与增效
        四、周恩来与廉政政府的创建
    第二节 周恩来与第一届国务院制度的变迁
        一、国务院制度的内在渐进转型
        二、国务院机构在后期的压缩与合并
        三、第一届国务院人事制度的调整
        四、周恩来领导下第一届国务院的机构精简
        五、第一届国务院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中央行政体制的初步调整与存在的问题
        一、周恩来与行政体制调整的准备
        二、行政体制的调整与双向监督制度的形成
        三、首次行政体制调整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第二届国务院的组建与制度功能的再度调整
    第一节 二届人大的召开与国务院的重新组建
        一、二届人大的召开与国务院机构职能的转换
        二、国务院的机构设置与部长任用的调整
        三、法律制度建设的弱化
    第二节 制度功能的转变和国务院机构的变迁
        一、国家机构的精简
        二、1963年国务院机构的再次膨胀
        三、国务院机构往复变迁的原因探析
    第三节 周恩来在制度变迁中的行政建树
        一、农业政策变迁中周恩来的先导作用
        二、周恩来对于经济政策的纠偏和国务院专门机构的成立
        三、周恩来对央地关系的探索
第五章 第三届国务院的成立与中央行政体制的演进
    第一节 第三届国务院组建的初始条件与演进过程
        一、国务院制度演进的初始条件
        二、第三届国务院的组成和调整
    第二节 1965-1966年国务院机构变迁的原因分析
        一、国际局势的紧张
        二、国内农业和轻工业的管理体制改革
        三、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的撤销
    第三节 周恩来在国务院制度演进中的行政方略
        一、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托拉斯的试行
        二、周恩来对“三线”建设的领导
        三、周恩来对“小计委”的人事安排
        四、周恩来与行政决策制度的完善
        五、周恩来与“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第六章 1954-1966年国务院运行的新制度主义分析
    第一节 1954至1966年国务院机构的精简与膨胀
        一、国务院机构的结构层次变迁
        二、国务院机构变迁的特征
    第二节 1954-1966年国务院机构变迁的量化研究
        一、国务院机构的变迁规模分析
        二、各类组织的具体变动分析
    第三节 国务院制度变迁的维度取向与模式归纳
        一、国务院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二、有关国务院机构规模的探讨
        三、国务院的机构职能与运行模式分析
    第四节 国务院机构变迁的特点与影响
        一、机构变迁的波浪型与渐进性
        二、人员精简运动的反复性与周期性
        三、国务院的政治整合功能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五节 国务院机构变迁的制度逻辑
        一、执政党对政府组织与社会结构的嵌入
        二、中央对地方高频率的权力收放
        三、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频繁变动
结语
    一、以渐进方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二、形成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良性制度演进路径
    三、科学规范党政关系
    四、综合转变政府职能
    五、合理调控中央与地方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2.1 科技组织体系方面
        2.2 我国科技体制转型与改革政策方面
        2.3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改革建议方面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3.1 相关理论
        3.2 研究方法
        3.3 资料来源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五、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创时期(1897—1937)
    1.1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建的历史背景
        1.1.1 清末中国社会政治背景
        1.1.2 改良传统农业对科技体制化的客观需要
    1.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萌芽
        1.2.1 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
        1.2.2 设农政,建机构,尝试农事试验研究
        1.2.3 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前期探索
    1.3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创立
        1.3.1 组建专门学术社团,促进农学交流机制
        1.3.2 广设农业科研机构,构建农业科技体系
        1.3.3 研究与推广结合,探索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运行机制
        1.3.4 设立奖励制度,培育农学人才激励科技活动
第二章 农业科技体制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2.1 国民政府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建
        2.1.1 变动频繁的国民政府农业管理机构
        2.1.2 国家农业研究机构调整
        2.1.3 农业推广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调整
        2.1.4 大学设立的农业研究推广机构
        2.1.5 战时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2.1.6 战后民国政府农业科技体制复员重建
    2.2 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科技体制
        2.2.1 确立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
        2.2.2 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2.2.3 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
        2.2.4 边区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2.3 日伪政府农科体制概况
        2.3.1 “满铁”名义下日伪政府农科体制由来
        2.3.2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
        2.2.3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2.2.4 日伪侵略华北地区时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活动
        2.2.5 日伪的农业科技体制特点
第三章 当代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构时期(1949—1978)
    3.1 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重构阶段(1949—1957)
        3.1.1 接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
        3.1.2 组建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
        3.1.3 筹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3.1.4 从上至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3.1.5 适应计划经济的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确立
    3.2 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
        3.2.1 大跃进背景下农业科技机构规模扩张
        3.2.2 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科研机构精简恢复
        3.2.3 农业科技管理独立建制,两级农科组织体系形成
    3.3 农业科技体制整顿变化阶段(1966-1978)
        3.3.1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精简和下放
        3.3.2 农业科技计划的协作攻关
        3.3.3 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立
    3.4 解放三十年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简要分析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7)
    4.1 农业科技体制恢复与改革准备阶段(1978—1985)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调整
        4.1.2 专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健全
        4.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
    4.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5)
        4.2.1 启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4.2.2 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体制改革探索
    4.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阶段(1996—2007)
        4.3.1 酝酿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体制改革
        4.3.2 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分类改革
        4.3.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4.3.4 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
第五章 不同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5.1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5.1.1 分散多元的美国模式
        5.1.2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5.1.3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日本模式
    5.2 日本模式对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影响
        5.2.1 后来居上的日本农业科技
        5.2.2 取经日本的方式——翻译、留学、考察、聘教员
        5.2.3 农业科技体制化过程中取经日本的主要内容
    5.3 美国模式对民国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5.3.1 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5.3.2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5.3.3 仿效美国农业科技体制过程中的历史局限
    5.4 苏联模式对我国当代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5.4.1 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
        5.4.2 考察苏联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体制
        5.4.3 苏联对我国当时农科体制构建的影响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特点及动因
    6.1 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特点
        6.1.1 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的特点
        6.1.2 农业科技组织体系的变化特点
        6.1.3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变化特点
    6.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2.1 农业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的影响
        6.2.2 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6.2.3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6.2.4 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发展战略的思考
    7.1 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状况
        7.1.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问题
    7.2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7.2.1 百年来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给我们的几点历史启示
        7.2.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原则确定的三维视角
        7.2.3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7.3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对策
        7.3.1 科学设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7.3.2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7.3.3 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7.3.4 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
        7.3.5 健全多元价值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一) 历史文献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附录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成果情况

(9)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文选题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
        一、 论文相关的几个概念和关键词的释义
        二、 论文研究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三、 论文研究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 关于“腐败”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腐败”本质和表现形式的研究
        三、 关于“腐败”根源和功能的研究
        四、 关于腐败的遏制与根除的研究
        五、 关于特权与腐败尤其是权力腐败的关系研究
        六、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败思想研究
        七、 关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历史与理论的研究
        八、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现象及反腐败的研究
        九、 关于政治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
        一、 论文研究的实施方案
        二、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三、 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上篇 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一章 1921-1927 年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
        第一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的外部环境
        二、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及其评价
        一、 开启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二章 1927-1937 年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转变中的密切层外部环境系统状况
        二、 党内“左”、右倾错误削弱了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反腐败的“免疫力”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正确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初步正确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三章 1937-1945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成熟
        第一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社会特点并存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的“杂质”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成熟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四章 1945-1949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的构建与调适
        第一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社会急促替换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出现的弊端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继续完善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小结: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正向性”发展的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
        (二)、政治社会化:从轻视到重视、规范到人格的转化
        (三)、政治制度:从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
        (四)、政治关系: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
        (五)、政治行为: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
        二、 原因探析: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
        (四)、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
中篇 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五章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1949-195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全面执政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一、 初步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六章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的调构
        第一节 1956-196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探索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所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曲折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七章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调构
        第一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构建及其评价
        一、 失误化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二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正确倾向对失误化反腐路径的尝试性纠错
        一、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上,力求实行由“庸俗化”向“科学化”的转变
        二、 在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上,力求实行由“外部保障” 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三、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上,力求实行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四、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上,力求实行由“斗争清除”到“教育整顿”的转变
        五、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监督方式上,力求实行由“群众运动”到“群众路线”的转变
    小结: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逆态化”的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
        (二)、政治社会化: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
        (三)、政治制度: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
        (四)、政治关系: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
        (五)、政治行为:从有序到无序
        二 原因探析:多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化判断
        (四)、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378
下篇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八章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1978-199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改革开放新局面开创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转轨期下党的权力运行政治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一、 初步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九章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
        第一节 1992-200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滋生的错误化倾向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及其评价
        一、 继续调适性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十章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深度化调构
        第一节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条件下权力运行体系内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2002 年以来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深度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深度化调构状况
        二、 评价
    小结: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深度化”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二)、政治社会化: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
        (三)、政治制度: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
        (四)、政治关系: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五)、政治行为: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
        二 非完全耦合的原因探析: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的种类和体制原因的复杂性
        (二)、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
结束语: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规律和现实启示
    一、 历史规律
        (一)、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
        (二)、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
        (三)、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
        (四)、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二、 现实启示
        (一)、要把进一步深化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革,视为有效而彻底地反腐败的基本途径
        (二)、要科学把握和分析当下变迁化政治生态环境的特质和性质,从而理性地选择反腐败的路径
        (三)、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诱发腐败的劣变生态因子的复杂多样性,务必将反腐败斗争视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以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框架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难点、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四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第一章 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概念
        一、社会和社会管理
        二、城市社区管理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
        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四、模式、社会管理模式与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自由主义"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
        二、"国家干预主义"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
        三、"利益攸关者共同治理"视角下的社会管理理论
        四、"政府服务"视角下的社会管理理论
        五、"行政生态"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
        六、"技术应用"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
        七、各种视角下的社会管理思想(理论)评价以及本文的理论视角
第二章 我国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实践发展的阶段
        一、建国后三种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演变发展
        二、传统社会下的单位制和街居制管理模式
        三、现代社区制管理模式对单位制和街居制的超越
        四、行政生态学视角下的社区制发展走向
    第二节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与架构
        一、居民委员会
        二、街道办事处
        三、市辖区
    第三节 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工作重心
        一、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工作重心
    第四节 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实践的典型模式
        一、研究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典型模式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典型模式
        三、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典型模式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 境外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借鉴
    第一节 美国社会管理模式
        一、美国概况及行政组织结构
        二、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三、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机制
        四、美国基层社会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日本社会管理模式
        一、日本概况和行政组织架构
        二、政府与社区居民组织合作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三、日本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新加坡社会管理模式
        一、新加坡概况和行政组织架构
        二、政府主导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三、新加坡的社会政策和社区工作
        四、新加坡的基层社会管理经验
    第四节 香港社会管理模式
        一、香港概况及行政组织架构
        二、香港的社会福利政策
        三、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四、香港的基层社会管理经验
    第五节 境外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一、境外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比较
        二、境外基层社会管理的经验借鉴
第四章 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案例
    第一节 广州市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实施
        一、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工作的背景、指导思想和目标
        二、创新工作开展前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三、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工作的初步成效
    第三节 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具体案例
        一、海珠区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工作
        二、越秀区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工作
        三、白云区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工作
    第四节 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深化
        一、建立新型街道社区运行机制,完善组织体系
        二、构建多元主体社区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三、确立社区管理公众参与体系,形成治理格局
        四、加强基层管理服务保障建设,提升工作效能
        五、强化基层社会管理组织领导,推进改革创新
第五章 广州市案例研究——成效、风险和优化
    第一节 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工作的特点和成效
        一、整合管理服务职能,构建"三位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二、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打造多元主体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街道社区的软件硬件服务环境
        四、整合各类社区资源,形成社区服务的"协同共赢"合作机制
    第二节 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存在问题和风险分析
        一、"重心下移"在制度设计上的争议
        二、"三中心一队伍"在功能定位上的争议
        三、"重心下移"与减员增效的目标困局
        四、全面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供需矛盾
        五、"议行分设"模式下居民参与度不足的困局
    第三节 优化广州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设计
        一、分级分类,市、区、街的合理分权
        二、重心下移,区职能部门的"落地"
        三、回到原点,街道办事处的"归位"
        四、多方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协同
        五、夯实基础,城市电子化环境的完善
    第四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广州模式"
第六章 我国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紧扣时代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要符合国家发展方向
        二、基层体制改革要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相适应
        三、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要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
    第二节 把握本地行政生态,因地制宜实施社会管理创新
        一、社会管理创新与行政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行政生态环境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
        三、社会管理创新促进行政生态环境转变
        四、建立与行政生态相适应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第三节 确立以人为本思路,建立服务导向基层治理模式
        一、以人为本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原则
        二、服务导向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三、多元化主体参与是基层社会管理的方向
        四、以人为本、服务导向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
    第四节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保障基层社会管理改革创新
        一、我国当前关于各级行政组织体制的立法情况
        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的法律规章建设
        三、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保障
    第五节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助力基层社会管理改革创新
        一、以电子信息网络为手段,为基层管理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二、电子化环境建设应遵循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三、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城市电子化环境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1 广州市海珠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职责
附录2 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
附录3 广州市海珠区街道承担工作任务一览表
附录4 广州市海珠区改革创新试点街道机构设置表
附录5 改革前广州市海珠区街道编制外合同制人员情况表
附录6 改革前广州市海珠区核定街道各类编制外合同制人员数量表
后记

四、减员与增效要有机结合——机关人员精简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问题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A快递公司的成本控制研究[D]. 许天彩.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以T经济开发区为例[D]. 许庆姣.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3]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SJ集团发展战略转型研究[D]. 张德钊.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城市精细化管理视角下派出所警务改革研究 ——以上海HQ派出所为例[D]. 陈爽.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中国法官员额制问题研究[D]. 王成财. 吉林大学, 2019(10)
  • [6]BH油田工程建设公司经营战略研究[D]. 侯勇.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4)
  • [7]国务院机构变迁的新制度主义视角研究(1954-1966) ——兼论周恩来的政治作用[D]. 刘娟. 南开大学, 2013(07)
  • [8]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1)
  • [9]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D]. 朱庆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3)
  • [10]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以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例[D]. 罗光华. 武汉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精简与增效相结合——浅析精简人员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