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爱与梦想的故乡

回到爱与梦想的故乡

一、回到情牵梦萦的故乡(论文文献综述)

高心怡[1](2021)在《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文中提出贵州地质文学作为行业文学的一种,有其先天的行业题材优势,同时贵州地质文学又是盛开在贵州高原上的“杜鹃花”,地域特色是贵州地质文学独特的创作资源,“黔”与“地”的文化基因赋予了贵州地质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得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鹃花》成为了贵州地质文学坚实的创作阵地,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队伍日趋规模化,文学体裁渐趋完备,文学的活动日益丰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本文研究贵州地质文学,以贵州地质文学特征最明显的小说为中心,从小说叙事内涵以及小说叙事艺术等方面对贵州地质文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探寻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持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分析贵州地质文学的命名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综述贵州地质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通过对贵州地质文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来探究各个时期贵州地质文学的显着特点,其次通过考察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探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具体内涵,对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作出全景式的扫描。第二章主要是对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地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贵州地质小说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性,展现贵州地质小说对行业题材写作的超越。第三章通过分析贵州地质小说的非虚构叙事、空间叙事、主旋律叙事以及对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探究贵州地质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内涵以及贵州地质文学总体的创作风貌,分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吴成业[2](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李娜[3](2020)在《内蒙古草原歌曲中的“草原”符号建构研究》文中提出草原歌曲以鲜明的蒙古族音乐风格在众多歌曲类型中独树一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掀起了一股“民族风”的热潮。这种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既满足了人们对音乐多样性的期待,又带动了内蒙古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音乐文化资源。而这些歌曲中的“草原”符号,已经超越了草原的空间意义,传递出更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以草原歌曲中的“草原”符号作为切入点,运用文本分析法,从作为“边疆”符号的草原、作为“家园”符号的草原和作为“生命”符号的草原三个方面解读了草原歌曲中“草原”符号的文化内涵;关于“草原”符号的建构方式,从歌词文本的主题、歌词文本的特性以及草原歌曲的音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草原歌曲建构“草原”符号时面临的困境做了深度梳理,并简单总结了草原歌曲建构“草原”符号的创新之法,希望可以助力草原歌曲建构好“草原”符号,讲好草原故事。

罗晨光[4](2020)在《艾芜“南行”系列小说中的边地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30年代,艾芜根据自己六年漂泊经历写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南行记》,又于60年代和80年代两度“南行”,分别创作出《南行记续篇》与《南行记新篇》。本文拟将三部“南行记”作为整体观照,重点分析“南行”系列小说中边地书写方式和边地内涵的流变,以及边地呈现背后的民族国家建构历程。试图在细致的文本解读基础上,参照历史学、民族国家理论等研究,既尝试理解作者有意识的主观意图,也力图挖掘文本中时代社会的无意识印痕。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考察《南行记》,从家族移民背景、五四思想熏陶以及拒绝包办婚姻三个方面分析艾芜初次“南行”的缘由。上海的左联生活为艾芜的边地书写赋予了新的色彩,作家在边地与中心间的二元性矛盾体现在文本中即对知识的双重态度。讨论文本中边民群像的塑造和阶级话语对其的影响,此时边地混乱且独特的样貌与当时历史环境下绝对中心的缺位紧密相关。第二章考察《南行记续篇》,结合史料从艾芜的身份转变、文艺政策的转变分析此时边地书写的笔触变化。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边地景观与人民生活变化两个维度考察过去与现在边地的分裂。文本间弥散的对劳动的强调和新风貌的歌颂背后是作者写革命事业需要的写作意图与文学机制严格规范的制约。边地与中心的联合趋紧,边地成为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第三章考察《南行记新篇》,从新时期的历史语境进入作家写作场景,分析文本中频繁更迭的瞻望与回望两种情感姿态,边地成为作家缅怀青春之地。叙述者与文本的距离进一步扩大,边地呈现出与其他地区无差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规律和富饶。边地对中心法则的接受也昭示着民族国家构建的进一步完善。第四章立足前三部分的分析基础,以时代文艺背景为经,以作品中对犯罪与鸦片的描述为纬,讨论“南行”系列小说中边地变化所指涉的知识分子书写状态的日益局促。从新人书写的角度讨论边地和中心距离的不断拉近以及民族国家构建进程的不断完善。最后系统性回顾中国现当代边地书写的产生、发展及边地书写的意义,艾芜的“南行”系列小说成为了边地书写的见证线索与后人边地书写的标杆之一。

王晓峰[5](2020)在《马华文学的“根”主题与精神世界》文中研究指明马华文学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文学界的一个重要流派。马华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与中国大陆近现代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大事件有明显的关联性,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华人世界里的情感体验,具有离散文学的特点,寻根意识强烈。它书写了华人的生活遭遇,表达了难以割舍的中国元素和情怀及难以忘却的中国记忆,揭示了老一代华族对大陆故乡的集体情愫、新生代华人落地生根的现实选择以及华人被边缘化时的失根苦痛,反映了漂泊移民者主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不安,体现了落地生根的希翼与失根的痛苦。新生代马华文学作家远赴欧美国家求学、工作,面临着再移民的窘迫,身份与文化皆已从单一变为多元,其作品自然地反映了华人漂泊者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哀伤。

薛一凡[6](2020)在《余光中散文的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作家中,余光中最先是以诗歌作品着称于世,并最终奠定其在台湾文坛的地位的。其实,余光中的散文与诗歌一样,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余氏散文辞采丰美,思绪纵横,情感深沉,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就曾用“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来总结其文学成就,足见其散文创作的造诣之高。2017年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该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石,发挥育人功能,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四大核心素养,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学文本的学习无疑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途径,这便对文学文本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余光中的散文,在语言的使用、观点的表达以及情感的抒发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值得我们去仔细品读,并挖掘其教育价值。因此,本研究一方面将做好理论铺垫,重点探讨余光中的散文创作观、散文艺术风格及教育价值。在余光中的散文创作观方面,本文主要围绕语言实验、文体实验与风格实验三部分展开,在散文艺术风格方面则重点关注余氏散文作品的艺术特色、美学风格以及家国情怀这三部分,在余光中散文语文教育价值的研究上,则以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为参照,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以及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困境,挖掘出余氏散文“培养爱国情感的佳妙途径”、“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文质兼美的语言表达典范”、“广泛多元的审美体验源泉”以及“拓宽写作思维的素材宝库”这五个教学价值点。另一方面,基于对余氏散文的理论研究,本文将选取曾入选教材的余氏散文进行具体解读,通过参考不同的教学案例,对审美散文《听听那冷雨》、《沙田山居》以及幽默散文《假如我有九条命》、《我的四个假想敌》分别进行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对余光中作品的教学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针对具体问题,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挖掘尚未入选教材的余光中作品如乡愁作品、幽默散文、文学批评等的教学价值,并作课程内容的具体开发,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邱健[7](2018)在《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文中提出“歌-诗”研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它处于文学与音乐的交叉地带。但遗憾的是,文学史、音乐史在对其进行讨论时往往只注重各自熟悉的部分,这就让本来为一体的“歌-诗”出现了研究和阐释的断裂。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中国文人创作的主流“歌-诗”的诗意生成和表达系统进行研究,以求在学科之间找到诗意会通的可能。“语言漂移说”是当代诗人、学者李森提出的艺术哲学(诗学)方法论,这个理论认为,语言、心灵与世界三位一体的稳定性假设值得怀疑,语言既非形而上的,亦非形而下的,而是处于“形而中”的独立存在状态(“形而中”亦是李森提出的哲学概念)。语言建构了心灵,图示了世界,它是歌-诗的呈现方式。但语言是不稳定的和非本质的,它时刻处在漂移状态中。如果承认诗意的生发源自语言的配置,那诗意也就随着语言的漂移而漂移。本论文的总体架构是:从结构整合来领会“歌-诗”的整体性,从身份确认来解析“歌-诗”配置的共同体,从语言漂移来考察“歌-诗”所穿越的诸多领域。在这种探讨中“歌-诗”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态的文本,二是动态的表演。文本主要涉及歌词、音乐,表演主要涉及唱法。对这三者进行技术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核心问题是研究它们的变化以及诗意生成。笔者将以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为线索,挑选出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讨论。中国现代歌-诗是在依声填词的学堂乐歌中起步的,晚清的社会变革以及西方音乐的传入改变了既有的语言配置。音乐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听到了“歌”之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改变了文言文的歌-诗语言配置模式。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文学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看到了“诗”之新。当歌-诗发展到三十年代时,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歌-诗语言的变革。现代海派文化孕育了商业化的流行歌-诗,使其变成了市民的娱乐产品。有声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左翼电影,使歌-诗变成了具有主题性的意识形态产品。这两种产品显示了不同的价值观系统,各自在其认定的轨道上运转。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了一座歌咏城,红色歌-诗、革命歌-诗的创作实践在国家存亡之际为中华民族构建了精神家园。其中,《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是现代中国歌-诗创作的经典,它的语言配置方式成为了主流歌-诗的标杆。在新中国诞生后,歌-诗语言发生了重要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引领了社会主义的歌-诗实践。颂歌、赞歌的写作以及少数民族的歌-诗创作对政权巩固、民族团结、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歌-诗走向了畸形,在极左的思潮中其语言的单一化配置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由于此部分内容庞杂,涉及问题面广,限于篇幅不作讨论。在八十年代时,歌-诗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流行歌-诗、爱国歌-诗、民族歌-诗在历史的转型中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港台歌-诗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陆。歌-诗语言的融合为其创新注入了活力,其诗意的漂移路径也更加多样,这都表现出了新时期的精神。在九十年代世纪之交,广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乐派的异军突起引领了时代潮流,新世纪音乐的诞生以及摇滚乐的迅速发展体现出了歌-诗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丰富性。总之,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是在语言配置与诗意漂移中进行的。从乐歌到摇滚可以看到歌-诗审美的形态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功用选择。从歌词、音乐、表演进行语言漂移说的讨论是学科之间的一次有益对话,亦是心灵与世界的相互交流。正如漂移说所言,语言本身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在时空的流变与绵延中向着直陈其事、修辞幻象、纯粹形式、意识形态等方向漂移,诗意的创造在此过程中绽放出了自身的光芒。

周广鹏[8](2018)在《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空穿越作为人类的梦想由来已久,相关的物理学探索和哲学思考也从未间断。不过,将穿越这一话题纳入旅游的学术研究领域,此前还十分鲜见。由于旅游的异地性和暂时性,使得旅游成为一定时空中的流动现象,并伴随着旅游者内心的复杂变化,使旅游者得以完成一次现世的身心状态转换,这也许可以算是一种身心的时空穿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穿越与旅游确实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本文即以这一联系为线索,展开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这一学术历程。本研究是一次大胆的探索之旅,尝试理解“穿越”在旅游体验中的意义,证实这一范畴对旅游体验研究的学术价值。本研究的框架是:第一部分首先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作为选题的缘起。在漫长的人类社会所积淀起来的对过往的追怀和对未来的憧憬,早已成为人类一种情结,并因此而培育起了穿越的愿望、需求。从上古的图腾崇拜,到野叟曝言式的仙乡淹留,以至于近现代的影像景观,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人类的穿越欲望,并试图为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历史地看,穿越需求正在从早期的虚拟或幻想逐渐形化为物质实体或确切的时空存在,从而为人们的具身造访和体验提供了机会。换言之,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再到建筑实体以及主题化的运营空间,穿越的隐性需求逐渐外化为一种显性需要。于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有关穿越的新的解决方案应时而至,那就是现代旅游业的兴起。旅游这种具身的体验方式,真正能够借助于空间的转换,换取时间的扭曲,从而满足人类在时间廊道中穿梭回返的欲望。然而,旅游学术界对这一课题却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注。本文的研究选题的确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浮现出来的。第二部分是针对本研究目标的研究设计。本研究使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文献上看,与穿越相关的旅游研究很少,如何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是本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研究运用网络民族志方法,以网络社区作为一个田野调查地点。在知乎平台发布了两个关于旅游穿越感的提问,结果很多网友给出了亲身经历,一些用户也在品评别人的回答,这种在线交互形成了本研究鲜活的质性分析资料。除了知乎问答,本研究还通过携程网、马蜂窝等旅游网站采集了相关游记130篇。本研究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定量研究材料,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集数据2339份。最后对采集到的数据根据完成问卷所用时间、逻辑错误、雷同问题等标准进行了数据清洗,剔除问题问卷426份,保留有效问卷1913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81.8%。第三部分是文献综述部分。由于本研究缺乏相关的文献积累,因此分成两章对非旅游领域和旅游领域的文献分别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其中第三章主要依据非旅游领域的穿越研究相关成果,并从中梳理穿越的性质与功能。为了把旅游与穿越这两个话题合拢,探索其间的本质联系,首先对时空问题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时空的整体性、主客互动属性以及时空的可转化性为旅游这种通过空间感受时间的穿越活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时间的“永前性”特征也构成了人类时间枷锁的客观前提,在束缚人类穿越实现的同时也激发了人类强烈的穿越需求。这种需求在时间的方向上体现为向后回返和奔向未来两个矢量,具体到人类的行为上,表现为追求永恒与不朽和怀旧情结。时空穿越在物理学理论中仅仅存在理论的可能,相当长的未来还无法变成现实。在无法通过现实的途径获得满足的情况下,神游成了穿越体验的替代形式。当大众旅游时代到来之际,旅游活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穿越需求,成为穿越体验更为现实的替代方式。总体来说,纯粹的神游是在生活世界里的一种凭空想象,旅游是伴随着进场行为的具身体验,这种进场行为将更有利于高水平神游的出现,更容易获得穿越体验。通过第三章的分析可以明确看出,旅游是满足人类穿越需求的现实替代品。于是,第四章聚焦于旅游作为一种穿越替代形式的深入分析。穿越无疑是以时空转换为核心的一种活动,旅游活动最主要的外部特征是“异地性”和“暂时性”,它们归根结底是时间和空间问题,这一点与穿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对旅游定义的文本考古研究发现,旅游定义中唯一获得共识的就是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通过时空转换获得穿越体验成为现实的选择,但这种转换是把空间转换为时间,通过空间来感受时间的方式。这种方式无疑需要空间中具有富含时间信息和易于唤起人的主观共鸣的事物的存在,并非所有的空间都具有这样的功能。在这一点上,旅游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世界是以旅游景观为核心的时空,那些成为景观的吸引物本身往往是富有历史文化特征、永恒意义或者未来感的景观,可以满足人类在回返过去和奔向未来两个方向上的穿越需求。最后,由于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具身体验行为,使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穿越体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多感官体验。这种临场感和多感官的特征无疑也给旅游者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其中的穿越体验也更为全面和印象深刻。第四部分在此前思辨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者的穿越体验的动机和行为进行实证意义上的考察。关于旅游动机的理论观点,突出地显示了人们对旅游者试图借助于旅游体验的时空转换机制,并以某种比梦游、神游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穿越体验诉求。但是,旅游中的穿越动机往往是潜在的。为了从实证的角度对此加以验证,本研究对游记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从中很清楚地可以看到这一点。总体来说,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以及形成旅游期望的过程中,获得穿越体验往往不是主要动机、甚至完全是一种潜在的动机,由于环境的提示或激发作用,才使得这些潜在的动机被唤起,最终以意外惊喜的形式获得了穿越感,由此也反向证明了穿越动机是真实存在的。由于穿越动机具有潜在性,穿越感的发生常常是出人意料的,总以不经意的方式’突袭’某个人。基于旅游的穿越感假定,进而分析与其关联的几种休闲活动之间在穿越感维度上的相关程度。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旅游相对于日常休闲活动可以带给个体以更强的穿越感,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旅游与其他日常休闲活动都具有较高的相关度。这个结果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诸如阅读、观影视、听音乐、尝美食等活动本身除了具有穿越唤起的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埋下穿越需求的种子,进而形成动机和期望。二是在旅游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上述休闲活动,只不过这些活动是在异地进行的,进入了时空转换后的新的世界,具有了旅游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活动因旅游被赋予了新的价值,旅游者可以获得不一样的体验。由于旅游是真实的空间移动,旅游者真实地进入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当中,因此,其体验必然是具身的,可看、可听、可闻、可触摸、可品味,当然也可以想象。当这些感知的对象带给感知主体以超越于其个人日常生活经验的阈限时,感知主体便能获得穿越的精神体验。为了确定旅游者在偏好选择方面具有怎样的规律性。依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围绕穿越体验的活动偏好做了细致的样本描述统计分析、分组比较、伴随休闲偏好的相关分析、旅游景观的类型偏好分析;进而针对旅游活动偏好和景观类型做了相应的因子和聚类分析,相关假设都得到了证实。第五部分基于游记文本的内容分析,针对旅游中的穿越感,这一穿越体验的核心概念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穿越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性使得穿越的目的地可以是有客观支撑的现实时空,也可以是某种来自想象的虚拟时空,抑或二者兼具的情形,移动到有一定客观依托的目的地空间,通过想象来穿越时间,这种情形就是旅游。历史感和未来感作为穿越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穿越感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穿越感是伴随一种动态的感觉,而历史感和未来感则有可能是静态的。但在具体旅游情境当中,穿越感往往会表现为历史感和未来感。通过文本分析显示,穿越感具有建构性,这种建构对于旅游者而言主要受到其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和居住环境等因素影响。穿越感的唤起主要来自一种与相似情境的互动或接触。通过游记分析发现,历史感的获得与旅游情境中的历史原貌性、熟悉感和相似性、相对落后等特征有关;未来感则更多地来自科技感、先进感、新鲜感,甚至陌生感。历史感和未来感不都是绝对的,二者都可以通过时间刻度的相对性原理而获得。穿越感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旅游者个人、景观质量、旅游氛围因素等方面。这些影响因素中的负面干扰因素,我们称之为“反穿越”因素,主要包括:不符合景观时代特征的各种“刺点”和各种形式的“噪音”,同时也发现,旅游者对于这些反穿越因素存在自我调适的倾向。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归结为:人类普遍存在穿越情结;旅游是获取穿越体验的现实替代品;穿越体验是旅游活动中的“激励因素”;旅游活动中的穿越体验呈现断续性贯穿的特点。并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景观特征和穿越方式的比较提出了旅游穿越体验的模型,模型显示了旅游与神游相比在形成穿越体验的过程和结果方面存在显着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将穿越和旅游的关照跳出旅游以及穿越本身的审视水平,从人生意义的角度解释旅游穿越体验的意义在于人生的“圆满”。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领域的创新本研究率先在旅游研究领域对旅游的穿越体验展开大规模的专题研究,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价值:首先,明确了穿越体验研究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价值。历来的旅游体验研究,基本上是就体验谈体验,旅游体验研究的知识细化和深化还没有充分展开,其中也缺乏独特的理论范畴来作为支撑和引导。穿越体验的提出,可能为旅游体验研究开拓一片新的研究领域,展现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洞察旅游体验的本质,可能增加了一个新的工具。其次,勾勒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范围、领域和方向。尽管本研究还只是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开始,很多课题都仅仅是初露端倪,但本研究也努力探索了穿越体验在旅游体验研究中的地位和理论疆域,尝试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方法,经验性地涉猎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材料来源。这些对未来的旅游体验研究都具有较大的理论启发意义。从探讨的内容广泛性而言,本研究涉猎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研究课题。最后,就旅游穿越体验领域自身而言,它是一个未曾得到应有的学术关注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展开科学研究,可能会开拓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增进旅游体验研究问题域的广度和深度,对丰富旅游学科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二)理论观点的创新本研究在理论观点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提出了一些新的范畴和命题,并对已有的一些范畴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检讨和辨正。其中主要的内容有:首先,本研究提出了穿越体验、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穿越感、旅游世界的时空转换、旅游世界的时间景观等多个新的概念,同时,还对“旅游”的定义从知识考古的角度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强化了对旅游定义中暂时性和异地性两个时空维度的重视,从而为旅游穿越体验命题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提出了大量的理论命题,在传统的旅游体验研究中还几乎没有涉及过。例如,本文认为,穿越诉求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心理情结;旅游体验就是一种时空转换的穿越体验;现代社会正在推动人类满足穿越诉求的手段走向具身化等。本文类似这样的命题还有很多。这些命题尽管有些仍属于思辨性命题,但它们对后续的实证研究会有较大的启发价值。最后,本研究也致力于追求范畴界定与命题构建方面的自洽和协调,为穿越体验研究理论的体系化做出一些努力。(三)研究视角的创新半个多世纪以来,旅游研究经历了多次研究视角的转换,从经济的视角转向社会文化的视角,从综合的视角转向分析的视角,从本真性的视角转向体验的视角。在体验理论逐渐占据旅游理论的核心地位的历史背景下,视角创新成为旅游体验研究的新的策略。人们在这一领域正在逐渐走向多元化,本文以穿越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及旅游体验的本质,为这种视角创新或视角转换提供了新的例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按照这个新的视角审视旅游体验,可能获得更为深刻的知识,并将旅游体验研究从原有的仅限于心理学为主体的学科边界拓展至更为宽广的领域。

朱琳[9](2018)在《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诗歌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民族文化差异以及各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在场”。在多种文化碰撞与复杂交流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平等对话是拥有某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个体或群体所面临的课题,更是对现代多元文化的一种深度反思。当代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的诗歌创作,就是探讨这种抒情的有力体现。“民族文化”和“故乡情怀”是他诗歌创作的主题,是他文学思想的源泉,是他作为普米族代言人的历史使命和民族责任。通过自画、自省和文化自信守护心灵一方净土的同时,鲁若迪基将关注本民族的视野拓展到整个人类社会,上升到了对包括普米族人民在内的整个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体现了诗人的“人类情怀”。这些对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照。论文除“绪论”与“结语”外,主体部分共由四章构成。绪论简要梳理了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对普米族文化和鲁若迪基研究进行动态综述,同时指出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预期目标。第一章简要论述普米族文化与文学。主要从族称族源、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与鲁若迪基诗歌中的普米族文化书写相对照,体现作者诗歌创作的民族文化本原。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鲁若迪基诗歌中普米族文化的诗性表达。民族使命是作者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是民族文化的“守望者”:通过作者自画像、文化自省和文化自信,守护心灵一方净土;泸沽湖畔普米族的爱情和走婚,充满了神秘的民俗风情,对“走婚”正确梳理弘扬了正能量的爱情观;故乡是诗人的文化母亲,对故乡山川河流的书写和“在故乡中”写作体现了作者关注脚下土地“疼痛感”的生命体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诗歌中描写了母爱、父爱和人间至爱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之爱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诗歌中描写的普米族韩规宗教元素是其诗歌中独特的表达,是其他诗人诗歌中所没有涉及到的。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鲁若迪基诗歌创作艺术特色。“朴素率真、清澈透明”的语言风格、“亲切妥贴、近情合理”的诗歌技巧、“以简单写复杂、以小见大”的诗歌品质、“发现创造美、意境高远”的诗歌境界引领了当代诗歌的方向,鲁若迪基的诗清澈的像泸沽湖的水、坚硬的像小凉山的石头,灼热的像长年不灭的火塘。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鲁若迪基诗歌创作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守望与民族情结;诗歌体现了作者的现实关注和时代主旋律的弘扬;鲁若迪基诗歌创作也是对云南立体文化进行区域性补充;在走过离去和回归之后突破纯粹母语民族文化本位的束缚,以一种超越民族的视野对母族文化进行反思,将本民族文化放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考量,以一种开阔的胸怀与中国汉语言文学、世界文学对话。结语中对鲁若迪基诗歌主题内容进行了总体梳理,指出其创作的局限和不足。面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作者深度反思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命运及身上的使命。同时在附录中第一次将鲁若迪基的诗歌创作按照时间序进行了全面梳理,形成了鲁若迪基创作年表。

周文毅[10](2017)在《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三)》文中研究指明故乡归去来1955年5月25日傍晚,俞平伯踏着暮色,登上京沪直达快车,先到上海,再转车到杭州,开始他作为浙江省全国人大代表首次回选区视察之旅。平素不大记日记的俞平伯,这次南行却记下日记。他在当天日记记载,同行的代表有:纺织工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琴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民

二、回到情牵梦萦的故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到情牵梦萦的故乡(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第一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阶段分期
    第二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第二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单一的地质题材取向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主题表达
第三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
    第二节 营造独特的文学空间
    第三节 行业性与文学性的兼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世纪以前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2 新世纪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2.1 区域概况
    2.2 样本选取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1.1 丽江市
        5.1.2 大理州
        5.1.3 迪庆州
        5.1.4 保山市
        5.1.5 玉溪市
        5.1.6 昭通市
        5.1.7 怒江州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2.1 普洱市
        5.2.2 临沧市
        5.2.3 曲靖市
        5.2.4 楚雄州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3.1 红河州
        5.3.2 德宏州
        5.3.3 文山州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4.1 昆明市
        5.4.2 西双版纳州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1.1 迪庆州
        6.1.2 临沧市
        6.1.3 红河州
        6.1.4 昭通市
        6.1.5 西双版纳州
        6.1.6 德宏州
        6.1.7 文山州
        6.1.8 楚雄州
        6.1.9 怒江州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2.1 普洱市
        6.2.2 保山市
        6.2.3 玉溪市
        6.2.4 曲靖市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内蒙古草原歌曲中的“草原”符号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内蒙古草原歌曲中“草原”符号的文化内涵
    (一)作为“边疆”符号的草原
        1.描绘“草原”自然风光
        2.描绘“草原”着名景点
        3.书写“草原”人文风情
    (二)作为“家园”符号的草原
        1.孕育生命的摇篮
        2.精神世界的归属
        3.追逐自由的净地
    (三)作为“生命”符号的草原
        1.“天父地母”观
        2.“万物有灵”观
二、内蒙古草原歌曲中“草原”符号的建构方式
    (一)歌词文本的主题
        1.家园意识
        2.母爱情缘
        3.爱情表达
        4.生态关怀
    (二)歌词文本的特性
        1.诗化美
        2.抒情性
        3.可唱性
    (三)歌曲的音乐特征
        1.浓郁的草原风格
        2.衬词拖腔的运用
        3.调式调性的运用
        4.曲式结构的运用
三、内蒙古草原歌曲建构“草原”符号的困境及出路
    (一)模式化的视觉表象
    (二)被想象和消费的“草原”
    (三)现代性困境下的乌托邦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样本歌单
致谢

(4)艾芜“南行”系列小说中的边地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南行记》:漂泊者在边地
    第一节 南行漂泊的缘起
    第二节 从“南行”到《南行记》:边地与中心的缝隙
    第三节 中心伦理之外:边民群像的塑造
第二章 《南行记续篇》:边地的裂变与重续
    第一节 作家主体姿态的转化
    第二节 边地内部的裂变:过去与现在的对立
    第三节 劳动与歌颂:意识形态的乡土
第三章 《南行记新篇》:边地的退隐与怀旧
    第一节 未更新的“新篇”
    第二节 两种姿态:瞻望与回望的纠结
    第三节 中心化的边地
第四章 边地书写与国家想象
    第一节 “南行”系列小说:不断变更的边地
    第二节 “成长的边地”:民族国家想象进程的隐喻
    第三节 从边地到中心:“南行”系列小说与边地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马华文学的“根”主题与精神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一、寻根大陆:老一代华族对故乡的集体情愫
二、落地生根:新生代马华文学的现实选择
三、失根苦痛:马华文学的新体验

(6)余光中散文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余光中的散文创作观、艺术风格及教育价值
    第一节 余光中的散文创作观
        一、语言实验:弹性、密度、质料交相辉映
        二、文体实验:多种艺术因子和谐共生
        三、风格实验:知性与感性相得益彰
    第二节 余光中散文的独特风格
        一、余光中散文的艺术特色:语言、文体与修辞之美
        二、余光中散文的美学风格:刚健与清丽并存、感性与幽默共融
        三、余光中散文的家国情怀:乡愁情结与文化认同感
    第三节 余光中散文的语文教育价值
        一、培养爱国情怀的佳妙途径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
        三、文质兼美的语言表达典范
        四、广泛多元的审美体验源泉
        五、拓宽写作思维的素材宝库
第二章 余光中散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听听那冷雨》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第二节 《假如我有九条命》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第三节 《沙田山居》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第四节 《我的四个假想敌》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第三章 余氏作品的教学现状与课程内容开发
    第一节 余光中作品的教学现状
    第二节 余光中作品的课程内容开发
        一、乡愁主题:理解乡愁、建构乡愁
        二、幽默散文:品读语言、锤炼思维
        三、文学批评:借鉴方法、拓宽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题解与意义
    二、综述与视野
    三、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和局限
第一章 歌-诗研究的理论建构
    一、歌-诗的结构整合
    二、歌-诗的身份确认
    三、歌-诗的语言漂移
第二章 乐歌时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乐歌启蒙的历史机缘
        一、国民性乐教
        二、现代性伦理
        三、古典性抒情
    第二节 乐歌语言的现代性
        一、乐歌的文学现代性
        二、乐歌的音乐现代性
    小结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诗运动中的歌-诗
        一、直笔与意象:胡适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二、民间与民族:歌谣运动的瓦釜之声
    第二节 艺术歌-诗的诗性开启
        一、萧友梅和易韦斋的《问》
        二、赵元任和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三节 政治歌-诗的话语构造
        一、爱国歌-诗的四重维度
        二、马列歌-诗的修辞手法
        三、政治歌-诗的情感主体
    小结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诗
        一、《毛毛雨》:流行歌-诗的语言策略
        二、《桃花江》:流行歌-诗的委约创作
    第二节 国产胶片的电影歌-诗
        一、电影《渔光曲》与主题歌-诗《渔光曲》
        二、电影《马路天使》与主题歌-诗《天涯歌女》
        三、电影《风云儿女》与主题歌-诗《义勇军进行曲》
    小结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战争歌-诗的三重构想
        一、苦难叙事:《松花江上》与家国命运
        二、秧歌改造:《南泥湾》与乡土经验
        三、坚定意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革命道路
    第二节 歌-诗语言的经典化漂移—以《黄河大合唱》为研究中心
        一、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二、第二单元:《黄水谣》《河边对口曲》
        三、第三单元:《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小结
第六章 建国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中国的颂歌
        一、颂歌中的国家话语:《歌唱祖国》
        二、颂歌中的民族传统:《我的祖国》
        三、颂歌中的纪实风格:《祖国颂》
    第二节 少数民族赞歌
        一、蒙古族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二、藏族赞歌:《北京的金山上》
        三、维吾尔族赞歌:《新疆好》
    小结
第七章 新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大陆歌-诗
        一、解放思想:《乡恋》的艺术智性
        二、家国情怀:《难忘今宵》的晚会记忆
        三、铁骨柔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四、一声呐喊:《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港台歌-诗
        一、张明敏与《我的中国心》
        二、邓丽君与《月亮代表我的心》
        三、罗大佑与《之乎者也》
    小结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岭南乐派引领时代潮流
        一、流行新古典:《涛声依旧》
        二、流行新民谣:《弯弯的月亮》
        三、流行新乡土:《过河》
    第二节 新世纪与摇滚的天上人间
        一、新世纪歌-诗:《阿姐鼓》的灵性写作
        二、中国摇滚音乐的语言配置:重金属、迷幻、朋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的缘起:人类的穿越情结
    1.1 穿越的含义
    1.2 人类的穿越心理:从文学和影视作品的角度看
        1.2.1 穿越题材的文学作品
        1.2.2 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
    1.3 穿越心理的满足:现实世界的景观供给
        1.3.1 由虚渐实的穿越供给
        1.3.2 旅游业的穿越供给
    1.4 穿越情结的学术审视
        1.4.1 哲学家的观点
        1.4.2 文艺批评家的观点
        1.4.3 文学中的科学:穿越的交叉学科研究
        1.4.4 空白与可能性:旅游学术界对穿越的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总体思路
        2.1.1 研究问题
        2.1.2 研究框架
    2.2 定量研究设计
        2.2.1 定量研究假设
        2.2.2 问卷设计
        2.2.3 定量资料采集
        2.2.4 定量资料分析策略
    2.3 定性研究设计
        2.3.1 定性资料采集1:知乎问答
        2.3.2 定性资料采集2:游记收集
        2.3.3 定性资料采集3:问卷调查的开放式问题
        2.3.4 定性资料分析策略
    2.4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2.4.1 定量研究的信度
        2.4.2 定量研究的效度
        2.4.3 定性研究的信度
        2.4.4 定性研究的效度
        2.4.5 混合研究设计的进一步讨论
3 穿越的性质与功能
    3.1 人类的时空观:穿越的集体意识基础
        3.1.1 中西方的整体时空观
        3.1.2 时空特性
        3.1.3 时空转化:穿越体验的可能性
    3.2 世界的流动性
        3.2.1 流动性的含义
        3.2.2 西方哲学中的“流动性”
        3.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流动性”
    3.3 幻想与怀旧:穿越情结的两个矢量
        3.3.1 幻想——奔向未来
        3.3.2 怀旧——回返过去
        3.3.3 无所依凭的白日梦:神游与梦游
    3.4 旅游:在未来与过去之间穿越
        3.4.1 旅游与穿越
        3.4.2 旅游与神游
        3.4.3 三种穿越方式的比较
4 旅游景观的时空分异与旅游体验的时空转换
    4.1 旅游定义中的时空维度
        4.1.1 旅游定义的现状
        4.1.2 旅游定义的知识考古
        4.1.3 关于“异地性”内涵的深度阐发
        4.1.4 关于“暂时性”内涵的深度阐发
    4.2 旅游世界:维度与景观性
        4.2.1 旅游世界与非惯常环境的比较分析
        4.2.2 旅游世界的维度
        4.2.3 旅游世界的景观
    4.3 旅游景观的空间分异
        4.3.1 自然景观的空间分异
        4.3.2 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异
        4.3.3 景观空间分异的文化解释
    4.4 旅游世界的时间景观
        4.4.1 旅游世界的时间与时间景观
        4.4.2 景观的时间性
        4.4.3 时间景观
        4.4.4 景观的时间刻度
    4.5 旅游作为一种穿越
        4.5.1 旅游领域“有名无实”的穿越研究
        4.5.2 旅游领域“有实无名”的穿越研究
    4.6 旅游体验研究中的穿越思想
        4.6.1 旅游体验中的穿越意味
        4.6.2 旅游体验的主客互动
        4.6.3 旅游体验视角下的“旅游场”
5 穿越体验的动机与行为测量
    5.1 旅游动机中的穿越取向
        5.1.1 传统的旅游动机研究
        5.1.2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旅游动机
        5.1.3 旅游活动中的穿越动机
    5.2 旅游体验的穿越感及其相关因素
        5.2.1 休闲活动的穿越感
        5.2.2 旅游与其他休闲活动的相关分析
    5.3 穿越体验——在场的具身体验
        5.3.1 旅游体验的具身转向
        5.3.2 穿越体验的在场性
        5.3.3 穿越体验的多感官性
    5.4 穿越体验的活动偏好与景观类型分析
        5.4.1 穿越体验的偏好分析
        5.4.2 旅游活动偏好的因子分析
        5.4.3 旅游活动偏好的聚类分析
        5.4.4 旅游景观类型的聚类分析
        5.4.5 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的进一步比较
6 穿越体验中的穿越感
    6.1 穿越感
        6.1.1 穿越感的含义
        6.1.2 穿越感与本真性命题
        6.1.3 穿越感的主观建构性
        6.1.4 旅游穿越感的获得方式
        6.1.5 印刻理论与场所依恋
    6.2 穿越体验中的历史感
        6.2.1 历史感的含义
        6.2.2 旅游历史感的形成要素分析
    6.3 穿越体验中的未来感
        6.3.1 未来之地:未来感在哪里获得
        6.3.2 未来之貌:先进科技的武装
        6.3.3 未来之质:新鲜、陌生与幻想
    6.4 穿越感的影响因素
        6.4.1 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因素
        6.4.2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因素
        6.4.3 核心景观因素
        6.4.4 旅游体验的场所氛围因素
        6.4.5 旅游者的在场自我调适因素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人类普遍存在穿越情结
        7.1.2 旅游是获取穿越体验的现实替代品
        7.1.3 穿越体验是旅游活动中的“激励因素”
        7.1.4 旅游活动中的穿越体验呈现断续性贯穿的特点
        7.1.5 旅游穿越体验模型
        7.1.6 穿越体验与圆满
    7.2 研究创新
        7.2.1 研究领域创新
        7.2.2 理论观点创新
        7.2.3 研究视角创新
        7.2.4 方法与资料的创新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目标
第一章 普米族文化与文学
    第一节 普米族的族称族源
    第二节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
    第三节 普米族的生活习俗
    第四节 普米族的文学艺术
第二章 鲁若迪基诗歌普米族文化的诗性表达
    第一节 守护心灵一方净土和文化自信
        一、“我是父母不平凡的处女作”——作者的自画像
        二、“我曾属于原始的苍茫”——民族文化的守望
        三、“我是天地间站立的普米人”——普米人的现实法则
    第二节 泸沽湖的爱
        一、女儿国情歌和走婚
        二、泸沽湖恋曲
    第三节 小凉山的歌
        一、故乡的山川河流
        二、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第四节 人类命运的关怀
        一、父亲的马帮和母亲的唤魂
        二、人间至爱
        三、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第三章 鲁若迪基诗歌创作艺术特色
    第一节 朴素简洁的语言风格
    第二节 妥贴近情的诗歌技巧
    第三节 以小见大的诗歌品质
    第四节 意境高远的诗歌境界
第四章 鲁若迪基诗歌创作价值
    第一节 诗歌让世界知道普米族
    第二节 现实关注和时代主旋律的弘扬
    第三节 对云南立体文化的区域性补充
    第四节 对当代文学的启示——“超越式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鲁若迪基作品目录
    附录2:序守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附录3:鲁若迪基创作年表
    附录4:鲁若迪基访谈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回到情牵梦萦的故乡(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D]. 高心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内蒙古草原歌曲中的“草原”符号建构研究[D]. 李娜.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艾芜“南行”系列小说中的边地书写[D]. 罗晨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马华文学的“根”主题与精神世界[J]. 王晓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6]余光中散文的教学研究[D]. 薛一凡.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D]. 邱健. 云南大学, 2018(04)
  • [8]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D]. 周广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9]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诗歌研究[D]. 朱琳.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10]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三)[J]. 周文毅. 传记文学, 2017(09)

标签:;  ;  ;  ;  ;  

回到爱与梦想的故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