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已经快于东部地区。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已经快于东部地区。

一、目前我国中、西部农民收入增速已快于东部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邓小莉[1](2021)在《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及效率研究 ——基于2009-2018年数据》文中研究指明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亟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广东省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最大的省份,其教育经费投入对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充足性、公平性以及效率性问题却鲜有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其效率进行研究,既能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又能对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起推动作用。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与效率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采用相关数据,从投入规模与结构两个维度对2009-2018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此外,利用比较研究方法,将经费投入水平与国外OECD组织、我国东部地区部分省份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进一步发现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DEA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CR模型、BCC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对经费投入总体使用效率进行测算与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低”:生均教育经费水平低、中职占总教育经费比例低、中职的生均经费投入水平低于普通高中与高职。生均经费投入结构不均衡,主要为中职生均经费来源结构单一,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低;生均经费投入区域失衡,珠三角地区的生均经费投入水平明显整体高于粤东西北地区;支出结构中,基本建设费远低于事业费,表现为校舍建设支出和设备购置支出占比低。事业费支出中,人员支出占比过高,主要为教师工资占比过高,而学生资助占比低。中职经费投入效率波动明显,规模报酬递减,且效率水平低于江苏省、浙江省等;经费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并存。最后,本文针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落实主体责任,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大对中职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均衡各学阶、各区域教育经费支出;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完善生均经费投入标准与监督机制,加快中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经费投入使用效率等对策建议。

王一鸣[2](2020)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文中研究表明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是建设高品质生活的主力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从各方面条件判析,我国到2035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由现在的4亿人扩大到8亿人是可以实现的。"十四五"时期,要聚焦重点人群和突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打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通道,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流转为重点提高农民财产性收益,以职业技能培训和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为重点拓展产业工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空间,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保障教育公平为重点提升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能力,以增进社会流动和打破阶层固化为重点创造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公平机会。

谭永生[3](2020)在《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收入分配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收入分配体系。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和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低收入群体分配结构持续改善,居民收入来源格局更趋于合理。但收入分配仍面临宏观分配格局不够完善、分配差距仍处于高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任务艰巨、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要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收入分配体系,需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加快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制度政策等多措并举,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王诗倩[4](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研究》文中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之一,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本色。当前,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凝聚社会主义事业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作为奋斗手段、把满足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作为奋斗价值,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发展战略、“新发展理念”等,不断回应着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诠释了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永葆着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前进。论文采用了历史分析法介绍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历史发展,阐明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实践及以此形成的重要思想理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对党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基础上,说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理论渊源和主要内涵,突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现实需求和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论文还列举和分析了大量数据,说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落实到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李卓琦[5](2019)在《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文中指出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些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无法解决,而使其现代化进程陷入停滞的一种状态和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发展脉络中深入思考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了“中国何以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可以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既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中国为什么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二是关于中国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以后怎么办的问题;三是关于研究习近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整体研究框架从问题剖析、理论阐释、解决路径、未来展望、重大意义五个层面具体展开。绪论主要阐明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总结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主要特点,阐明实施五大发展理念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并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及其相关重要概念进行说明。第一章阐述习近平对中国必须而且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判断和现实依据。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新的战略目标。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但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备稳定的国家体制和治理体制,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动力,同时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强,这是我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从发展进程和发展要求看,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基本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从发展大国走向发展强国的必要前提。第二章到第六章针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同矛盾和困境,全面深入地阐述并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体现了习近平对中国如何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基本思路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方式。一是关于通过深入推进创新发展以增强核心竞争力而解决发展质量不高和动力不足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二是关于通过推进协调发展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与对策问题。三是关于通过实行绿色发展来破解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思路和对策问题。四是关于通过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之路避免封闭僵化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五是关于通过共享发展以破解发展不公和贫富悬殊的思路和对策问题。第七章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继续发展以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思路。主要分析未来30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论述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结语部分阐述了对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阐明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既是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科学指引,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途径。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与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在这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开辟了一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顺利实现现代化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对世界现代化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辛飞[6](2015)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文中提出养老问题是各地区、各国乃至全世界一直在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建立良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每个国家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不单单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首先通过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阐释,说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含义及理论支撑;其次,结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从参保率、人均养老金、缴费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进行描述。通过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泰尔指数的测定,说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差异情况,指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差异是形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能力,农民收入差距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等都是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最后,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支出,降低老龄化率等方面提出进一步缩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的相关对策。

黄聪英[7](2014)在《论实体经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保证。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世界各国曾经十分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积累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宝贵经验。然而,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欧美不少发达国家逐渐忽视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断萎缩,虚拟经济日益膨胀,最终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洗礼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苗头初显,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关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重振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梳理了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界定了实体经济的范畴,总结了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中国、德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这些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和复苏成效,探讨了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中国省域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产业和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最后系统论述了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茂路[8](2014)在《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基于差度理论基础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分层研究》文中指出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普通的百姓到各级官员都非常关注,可以说此问题已经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成就,也经历了收入差距的显着扩大,收入差距过大,会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的问题。从中国经济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需要来看,必须正视和解决收入分配过大的问题,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能否解决好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事关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稳定和繁荣,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差距问题,积极探求其中原因,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也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本文对差度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然后介绍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收入分配及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对经济史中的收入分配及收入分配差距理论进行了梳理与回顾,为后文深刻剖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收入分配失衡的深层原因及和谐收入分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采用目前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一种最新方法—收入差度,利用国家统计局30多年来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总体演变(宏观层次)、居民各收入层分配格局演变(微观层次)及收入分配失衡的主要影响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为全面了解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提供了现实依据。通过将十分层法分别运用到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内部差距的研究中,填补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分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十分层数据的空白。通过对我国历年的居民收入分层研究,揭示了收入分配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按照这条脉络,本文首先从市场和政府两个维度探讨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失衡的原因。市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不完善所致;政府方面的原因则主要在于政府通过有失偏颇的政策和行政权力不当干预了资源的初次配置、人为分割了市场、阻碍了生产要素及市场主体的自由流动,同时政府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监管还存在着较多缺位之处。接着从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三个角度出发,对国民收入再分配严重失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论述了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还与我国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体系不完善、与收入分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工会组织失效及收入分配预警机制不完善等息息相关。在国外借鉴部分选取了比较典型的四个国家,分别是收入差距较小的瑞典和韩国、收入差距较大的美国、收入差距巨大的巴西等国家,研究了这些国家收入分配状况、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这些国家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政策措施,为调节我国目前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提供了借鉴参考。本文最后提出了构建和谐收入分配体系的制度设计。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和谐收入分配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的原则:改革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原则;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原则;制度创新与利益和谐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同时调节原则。其次是和谐收入分配体系构建所面临的困难,一是降低政府和资本所得比重所面临的困难;二是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改革的艰难;三是公平与效率关系难协调;四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单兵突进难奏效;五是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将会阻力重重;六是“提低控高”的困境。最后提出了构建和谐收入分配体系的政策建议:一是改革完善初次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增加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增强政府对垄断行业收入水平的调控力度,加强负外部性的调控强度来强化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调控作用,同时校正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扭曲失灵状况。二是强力推进收入再分配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改革现金支付限额制度。三是健全第三次分配体系。四是完善相关政策的调整,第一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增加农业投资,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快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以此来夯实收入分配基础;第二要适时出台《收入分配法》;第三要改革现行工会组织,赋予工会组织独立自主的地位,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和调解机制,切实发挥工会组织“稳压器”的作用;第四要建立收入分配预警体系,确立收入分配和谐目标,建立收入差距预警机制和收入分配调控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一是本文首次将“差度理论”应用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城市居民收入差度、农村居民收入差度及全国居民收入差度的变化轨迹,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二是本文首次运用十分层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居民各收入层的收入演变、农村居民各收入层的收入演变、全国居民各收入层的收入演变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客观的分析、描绘、描述与总结。运用收入差度与基尼系数两种不同的量度方法,双管齐下地对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对比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度比基尼系数适用范围更广,克服了基尼系数的致命缺陷,比基尼系数更具有精准性。利用差度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在我国尚属首次,尤其是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十分层法分别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各收入层的收入差距进行立体透视剖析,突破了以往文献中城市、农村居民“平均收入”差距的平面分析;首次计算出了我国自1981年以来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十分层数据,填补了相应年份我国的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与农村居民基尼系数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运用差度理论方法计算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各收入层的收入极差度与均差度,并对均差度和基尼系数比较分析,从而凸显了差度理论的优势,并进一步拓展了差度理论的应用领域,首次将差度理论科学地应用到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实生活之中,使差度理论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和提高;本文首次计算出了2010年至2012年全国居民收入数据。三是首次运用“差度理论”和方法对我国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获得了数十年来我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度变化轨迹,突破了以往文献中对行业之间“平均工资”差距的简单分析,填补了我国各个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度空白。本文重要结论:一是通过十分层法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及全国居民收入分析可知,占全国人口60%以上比重的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群体,所获得的收入比重越来越低,多数人占有的财富越来越少,形成穷者愈穷的态势;而占全国人口20%左右的高收入群体所获得的收入比重越来越高,在社会财富蛋糕的分配中,少数富人阶层占有了绝大部分财富,形成富者愈富的态势,收入分配严重畸形。二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至2005年收入差度见顶回落,近几年收入差距正在缓慢收缩。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及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局面逐渐得以扭转,这表明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政策效应初步显现。然而,对收入差距开始逐渐缩小形势不能大喜过望,不可掉以轻心,稍有不慎,便会反弹。因为,影响收入差距的下行力量和上行力量并存,下行力量占主导地位,总体收入差距处于下降趋势。转折期是一个比较慢长的过程,不可能快速地将差距自动地降下来,其持续时间受制于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在于经济结构、社会阶层的变化以及政府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的调整,而隐形收入、灰色收入以及靠寻租带来收入分配的问题,将会极大地影响未来收入分配的走势。

王薇[9](2013)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及其变动的测度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是经济学领域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凸显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分配不公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但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整体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而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并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快速增长。为防止出现“两头大,中间小”“M型”社会的收入分布趋势,从收入分配领域来说,就是要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缩小各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实现不同收入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发展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存在中等收入群体,其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个构成部分对现实的经济与社会运行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中等收入群体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用不可忽视,培育规模宏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这一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任务,同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也是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具体要求。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及其变动的测度与研究,合理界定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并把握其变动趋势的规律,进而找出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扩大的症结,制定切实可行的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措施和政策,对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第1章导论,主要是提出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理论及现实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文献资料进行追踪和评述,并说明研究方法和内容、数据选取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第2章理论与方法研究,这部分主要是对研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问题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说明,力求在理论和方法上为后文打下坚实基础。第三部分是第3章至第6章实证研究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及其变动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其宏微观影响因素。本文实证研究部分主要是采用1989-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及其变动进行研究:第3章采用现代非参数方法中的适应性核密度方法对我国居民整体的收入分布进行估计,并采用相对分布法从长期和短期两种角度分别对不同年份的对照组和参照组不同收入水平下人口比重的变动来研究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具体过程。第4章基于居民收入分布提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测度框架与模型,并测算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识别标准与比重规模,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布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技术准备。第5章采用动态区间分解法,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宏观效应分解,综合分析“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标准变动效应”在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中的经济涵义;同时采用动态区间分解法与适应性核密度估计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出动态区间的变化过程中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布变迁和人口比重变动的情况。第6章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视角研究影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技术对总体样本中间部分的分位数进行估计,用以反映个人特征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的微观贡献情况;其次,采用FFL分解法对不同年份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变迁进行全面、系统的微观因素分解,深入探讨影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变动的微观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第7章总结与展望,结合前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田春雷[10](2012)在《金融资源配置公平及其法律保障研究》文中认为金融资源本是经济学上的概念,和法学研究看似不相关。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领域偏低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滞后的制度改革、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行业差异、所有制差异以越来越触目惊心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2012年5月浙江东阳“本色集团”的吴英因非法集资7.7亿元人民币被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死刑缓期执行,表面上看这是一起刑事案件,但其背后映衬的是中国民间对金融资源的巨大需求与体制外金融无序发展的乱象,正是民间的在正规金融体制内无法满足的巨大金融需求催生出众多的无视法律的非法集资者。金融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为什么要以这种惨烈的方式展现与表达?仅是违法者胆大妄为,还是金融资源配置本身也有不公平的因素哪?由此,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严峻课题。本文试图对金融实践中的种种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现象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法律解决对策。本文共计五章,框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金融资源配置:法学研究的新视域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详细阐述了“金融资源观”如何产生、金融资源的核心内涵及金融资源配置的具体含义。无论是传统的金融观,还是传统的资源观都不把金融当成一种资源来看待,然而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资源属性,金融资源观由此产生。金融资源的核心内涵可以提炼为:现代社会中金融不仅是经济运行的中介、工具、还是一种集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属性于一身的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金融资源有独立配置的必要和可能。金融资源配置指的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安排下,市场主体与政府主体在各个生产经营者、行业(部门)、地区之间进行的金融资源的数量和使用方向的分配组合。第二节阐述了“金融资源观”对法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分析归纳了法学视角下金融资源的具体范围。“金融资源观”的提出为认识现代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本质属性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金融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既然金融资源是需要独立配置的领域,那么何者可以成为法律意义上的配置主体?配置主体各自的权限边界如何界分?实践中是否存在金融配置不公现象?该如何改良和重塑法律制度才能保障公平的实现?这些都是法学研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作为法学研究基础的金融资源来源于经济学,但受制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条件,法学意义上的金融资源具体范围与经济学的范围有所差别。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法学意义上的金融资源包括三个部分,基础性金融资源、机构性金融资源和金融商品资源。第三节运用经济法中的“国家调节理论”具体分析金融资源的市场配置与国家调节。本文认为纯粹的金融资源市场配置会出现金融市场运行不稳、运行无序、单纯逐利等“市场失灵”现象。上述“市场失灵”的存在会强化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加剧金融动荡发生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的自由交易机制无力解决上述“市场失灵”,因此需要超越于市场的外部力量来限制其影响,这就为国家介入金融市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针对上述“市场失灵”,国家一般通过建立金融调控法律制度、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进行扶持性金融资源配置立法予以矫正。在金融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市场与政府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二章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与金融法传统价值的更新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了资源分配公平的代表性观点,为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界定进行理论铺垫。在分析了亚里士多德的公平分配论、功利主义的资源公平分配论、罗尔斯的“公平的正义”与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后认为,资源的分配无法做到完全的平等,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制度对先天不利者给予适当的倾斜和照顾,保障那些获益较少的公民获得更多的权益与发展机会,是达到真正意义上社会公平的有效办法;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政府必不可少。第二节从金融资源配置主体与需求主体两个层面界定了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基本含义。金融资源的配置者包括市场主体与国家主体。对市场主体而言,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体现为机会公平与竞争公平;对国家主体而言,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体现为规则制定的公平和结果公平。对于金融资源需求者,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体现为发展公平。认为金融资源公平配置反映的是全社会的利益诉求,追求的整体性、普遍性的利益。当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公平配置强调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各阶层、各群体、各地区的金融需求,赋予金融需求者公平获取金融资源的机会,赋予金融机构公平配置金融资源的机会,并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对不均衡的结果适当调整,从而实现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第三节在反思金融法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认为,传统金融法的“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二元价值观对矫正金融资源配置不公问题无能为力,金融资源配置公平应该是金融法必不可少的价值之一。本文赞同“金融安全、金融效率、金融公平”的三元价值观,认为将金融法的价值定位从“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二元结构”拓展到“金融安全、金融效率、金融公平”三者兼顾,是探索解决中国金融实践中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的开始,是关键性的一步。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与金融公平紧密相关。金融公平的内涵是丰富全面的,包括金融资源配置公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活动的社会责任、确保市场公平透明和有效等方面的内容。金融公平是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上位概念;金融资源配置公平是金融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沉疴待解: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现状与后果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梳理和概括了金融资源城乡配置不公的种种表现。中国金融在城乡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与城市化倾向。在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农村金融资源流入与流出严重失衡。农村货币资源呈现出从基层金融机构向上级金融机构集中、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农村资本资源配置也陷入结构性失调状态。农业和乡镇企业信贷供给不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农村金融主体类型有限,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正规金融除少数的国有商业银行外,只剩下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和近几年刚开始兴办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农村信用社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这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秩序的形成。而且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偏离了为农村服务的业务宗旨,状况堪忧。在金融商品资源配置层面,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工具体系发展相对滞后,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增长比较乏力,金融产品的分布在城市和农村严重失衡。第二节总结和归纳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主要表现。在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东部与中西部地区贷款分布不均衡,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东部地区控制金融资源的能力显着增强,中部地区则显着减弱,而西部地区基本保持不变。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均金融资源差距较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证券市场交易规模差异巨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保险业发展的不均衡。在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银行性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银行性金融机构数量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证券经营机构在东中西部的分布同银行性金融机构一样具有非均衡性。东部地区的证券经营机构在总体数量、发展规模、资本数额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第三节概括了国有与非国有经济体之间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具体表现。在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虽然非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提高,但与其贡献相反的是,非国有经济获得的国家金融支持非常有限。大量金融资源配置给产出效率不断下降的国有经济体。证券市场筹资主体也主要是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在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国有金融机构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不仅拥有资本优势、数量优势、而且在业务经营中处于垄断地位,非国有金融机构数量少、资本规模小,业务范围有限,根本无法与国有金融机构相提并论。第四节阐明了金融资源配置不公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从理论上说,由于金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在地域、行业、群体上的非均衡性,相应的金融资源配置势必会呈现出非均衡的态势。适度非均衡有利于金融发展,过度非均衡不仅不利于金融的发展,还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金融资源配置的过度非均衡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逐渐加大;金融资源配置的过度非均衡会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进而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资源配置的过度非均衡导致民间金融在体制外“疯长”,近而引发较高的道德风险和一系列的法律案件。第四章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原因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认为政府功能越位,对金融资源进行过度控制是引发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首要原因。我国现阶段金融资源配置模式不是单纯的计划经济模式,也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模式,更多的是处于中间状态,但政府机制发挥了基础性作用。金融资源的双重配置模式下,政府在金融市场就有了双重定位,一是为矫正金融市场失灵,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二是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进行直接控制,以便为体制内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提供廉价、充足的金融资源。政府功能由此越位。政府对金融资源的利率控制、股价控制、货币市场的信贷数量与投向控制、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及股票发行数量控制、货币资源流向控制导致了国有与非国有经济之间金融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均衡。第二节阐明国家有意设计的错位的金融监管制度是造成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重要原因。基于金融市场失灵,政府确实有必要进行金融监管,各国一般将金融监管的目标定位为:限制金融领域的不正当竞争,维护金融业的公平、有序竞争;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从整体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促进金融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如果实践中金融监管偏离了上述目标,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资源配置功能,就说明制度的功能设计出现了错位。受“赶超战略”的影响,加之政府存在的自身“利益偏好”,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目标设定出现了偏差。金融监管制度设立的初衷由从整体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变异为保证国家对金融资源的直接或变相控制,以保障体制内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要。金融监管制度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在以下两个层面展开:一是通过设定带有歧视民间资本倾向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不给与(或给与较少)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出资人兴办金融机构的机会,以保持国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金融市场准入制度歧视民间资本的倾向体现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审批标准不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注册资本门槛过高。二是通过不健全的金融市场退出制度为国有金融机构提供变相保护。金融市场退出制度的不健全体现为:现有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缺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专门规定;现有的法律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不健全的市场退出制度加剧了金融资源错配。第三节分析说明一刀切的金融调控制度是造成东中西部地区之间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原因之一。统一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使落后地区资金更加匮乏;同一利率水平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东部地区的“利率”优惠,其政策结果使中西部地区资金流向东部。统一的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在欠发达地区的作用有限;统一的宏观紧缩政策对西部地区的限制效果更为严厉。事实上,不同地域间综合资源禀赋、生产力、供需状况、经济结构、消费能力与需求、信贷投资环境、经济主体偏好、金融业发达程度的差异始终都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上述差异导致的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的现实性差异也是不容抹杀的,忽视上述差异,实行统一的金融调控政策,不仅无法缩小这种差异,还会导致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资源配置程度差异的进一步扩大。第四节认为扶持性金融资源配置立法的缺失是造成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另一重要原因。所谓扶持性的金融资源配置立法是指立法者为了弥补金融市场的逐利性缺陷,矫正国家金融管制带来的资源配置偏颇,使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区、行业有机会获取金融资源而特别进行的给与其倾斜性保护的立法。扶持型金融资源配置立法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金融资源配置公平能否实现。目前我国扶持性金融资源配置立法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具体表现为:其一扶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立法缺失。虽然政府在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规则上先后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更多的只是非操作层面的鼓励政策,而没有具体为更具执行力和操作性的法律规则,效果差强人意。其二保障弱势群体信贷权的立法缺失。弱势群体信贷可得性不足的难题单纯依赖市场机制不足以完美地解决,必须依靠政府的“有形之手”对该领域的介入,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努力还很有限。其三规范政策性银行的立法缺失。我国于1994年相继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但与政策性银行重要性地位不相匹配的是,目前有关政策性银行的专门立法仍未完成,这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发挥。第五章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明确指出实现金融资源公平配置的必要前提是确立市场配置的基础性地位。目前我国金融实践中存在的政府过分干预金融、人为地压低利率和汇率等金融资源非市场化配置方式已经造成金融与经济之间的恶性循环,严重地危害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了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确立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可以将国家对金融资源的配置限制在一定的领域内,防止国家对金融的过度干预,为资源配置公平的实现提供基本前提。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核心是利率自由化。本文比较分析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发现那些一下子放开全部利率的市场化改革都没有成功,反而导致了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甚至导致了金融危机,而那些采取渐进策略有步骤地放开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一般都取得了成功。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值得我国借鉴。第二节构建了包容性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要改变政府通过金融监管制度控制金融资源、偏袒国有金融的现状,创造出竞争、稳健、公平的金融环境,需要进行监管理念的更新和监管制度的变革。政府应秉持公平、包容、独立的理念进行金融监管。所谓公平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要按照公平、公开、统一的监管标准和监管方式对各类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在规则制定和法律适用上都要秉持公平的基本理念。包容的监管强调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态度应该是开放的、兼容并包的。通过金融监管所要达致的目的除了学界公认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外,还包括促进金融发展成果的公平合理分享。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尤其在金融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上,要保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防止金融监管当局被重要的利益集团—地方政府“俘获”。建立公平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对于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公平至关重要。公平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是指金融市场准入制度设立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多种所有制性质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以保持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利润,而应是通过设立适当的门槛,适度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为各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起点。公平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确立差异化的金融机构准入原则;明确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审批标准;降低金融机构的资本门槛,便于民间资本进入;放宽服务弱势群体的金融业务创新准入限制,适度的给与税收优惠和风险补偿;创造有利于民间资本准入的金融生态环境。构建公平的金融市场退出制度。公平的金融市场退出制度是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金融机构要遵循一致的市场退出原则,国家不对个别金融机构进行特别保护。是否退出金融市场的衡量标准是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意愿和客观经营情况,规模、所有制、类型不应成为金融机构退出金融市场的阻碍因素。具体而言,这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相关的保险和补偿制度。第三节构建差异化金融调控法律制度。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要求金融调控主体在制定金融调控政策时充分考虑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根据各地区金融的运行情况,采取差异化的金融调控策略与差异化的金融调控措施。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东部地区,以间接调控为主,直接调控为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部地区,直接、间接调控并重。在经济落后地区的西部地区:直接调控为主,逐步加强间接调控。第四节扶持性金融资源配置立法的建立与完善。扶持型金融资源配置立法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结合《“新非公36条”》制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实施细则,扶持非国有金融的发展;制定《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法》,扶持农村金融的发展;借鉴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完善《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保障弱势群体的信贷权;加快进行政策性金融立法,弥补法律规制的空白。

二、目前我国中、西部农民收入增速已快于东部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目前我国中、西部农民收入增速已快于东部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及效率研究 ——基于2009-2018年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二、教育经费和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三、教育效率和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率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四、教育公平与效率理论
第三章 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研究
    第一节 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规模分析
        一、经费投入总量情况
        二、生均经费投入情况
    第二节 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一、来源结构分析
        二、区域结构分析
        三、使用结构分析
    第三节 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比较分析
        一、与国外相关国家比较
        二、与国内主要省份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率实证研究
    第一节 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一、DEA-CCR模型
        二、DEA-BBC模型
        三、Malmquist指数模型
        四、教育经费投入效率在模型中的应用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指标数据选取
        一、构建原则
        二、构建过程
        三、数据及对象选取
    第三节 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率测算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
        二、投入结构失衡
        三、投入效率水平低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一、落实政府职责,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二、拓宽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完善生均经费多元主体投入体制
        三、加强省级财政统筹力度,逐步缩小区域间教育经费投入差异
        四、调整支出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五、建立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监督机制,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率
        六、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经费投入效率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
    (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特征
        1.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多为刚迈过中等收入下限的群体
        2. 中等收入群体城乡区域行业分布不平衡
        3. 中等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
        4. 中等收入群体更加追求消费品质和个性化消费
        5. 受教育水平是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因素
    (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1.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
        2.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3.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增强创新在畅通循环中的关键作用
        4.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推动高质量新型城镇化
        5.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
三、我国有条件到2035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
    (一)经济潜在增速放缓但仍将保持中速增长
    (二)居民收入增长将快于经济增长
    (三)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力度将明显加大
四、“十四五”时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路径和举措
    (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路径
        1. 以促进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战场
        2. 以推进城镇化特别是城市群发展为主动力
        3. 以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为主攻方向
        4. 以转变发展方式和破除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主要途径
    (二)“十四五”时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举措
        1. 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打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通道
        2. 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流转为重点提高农民财产性收益
        3. 以职业技能培训和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为重点拓展产业工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空间
        4. 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保障教育公平为重点提升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能力
        5. 以增进社会性流动和打破阶层固化为重点创造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公平机会

(3)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收入分配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收入分配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一)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收入分配体系内涵
    (二)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收入分配体系特征
二、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收入分配的发展现状
        1.居民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2.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3.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4.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明显加快
        5.居民收入来源格局更趋于合理
    (二)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居民收入份额占比相对偏低
        2.收入分配差距仍然处于高位
        3.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任务艰巨
        4.居民收入增速总体波动放缓
        5.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三、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收入分配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三)完善初次分配政策体系
    (四)完善再分配政策体系
    (五)完善第三次分配政策体系
    (六)夯实收入分配支撑体系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历史发展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3 改革开放新时期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理论渊源和主要内涵
    3.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理论渊源
        3.1.1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与坚持
        3.1.2 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扬弃与超越
        3.1.3 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内涵
        3.2.1 发展为了人民,彰显人民立场
        3.2.2 发展依靠人民,汇聚人民力量
        3.2.3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到执政为民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现实需求
    4.1 应对基层治理复杂性的需要
        4.1.1 社会发展不平衡,群众利益需求得到满足的压力增大
        4.1.2 社会需求多元化,群众“获得感”得到满足的难度加大
        4.1.3 避免“拍脑袋”决策,群众对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
    4.2 应对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需要
        4.2.1 利益分配不均影响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2.2 收入差距拉大加剧社会矛盾冲突
        4.2.3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消减人民利益的关切度
    4.3 应对社会转型期考验的需要
        4.3.1 社会结构变迁强调对社会民生的高度关注
        4.3.2 参政热情高涨呼吁倾听更多民众的声音
        4.3.3 多元价值观冲突需求核心价值观的指引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实践
    5.1 融通奋斗目标建立人民群众的精神指引
        5.1.1 同心共筑“中国梦”
        5.1.2 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3 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5.2 落实“四个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5.2.1 以全面小康提升人民生活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5.2.2 以深化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5.2.3 以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5.2.4 以从严治党践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5.3 践行新发展理念确保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5.3.1 创新发展,激发人民创新创造潜能
        5.3.2 协调发展,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5.3.3 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3.4 开放发展,创造更加丰厚的开放红利
        5.3.5 共享发展,分好“蛋糕”增强群众“获得感”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5)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若干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
        (一)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
        (二)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决策
    二、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思路的重大意义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三、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与原因
        (二)国际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四、若干重要概念说明
        (一)中等收入陷阱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现代化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全面小康
        (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共同富裕
第一章 中国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一、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
        (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
        (二)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目标
    二、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要前提
    三、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
        (一)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
        (三)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中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
        (一)稳定的领导体制和治理体制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保障
        (二)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基础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动力
        (四)抵御风险的强大能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保证
第二章 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低质的困境
    一、创新水平是关系能否“爬坡过坎”的根本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创新发展的实质是发展动能的根本性转换
        (三)创新发展是主导国家命运的一场深刻变革
    二、中国创新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二)科技与经济“两张皮”
        (三)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四)科技开放合作力度不够
    三、通过创新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一)赶超创新:以“非对称”路径实现引领式发展
        (二)协同创新:以“政产学研用”模式构建高效创新体系
        (三)系统创新:以“两轮驱动”释放最大创新活力
        (四)开放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站位
第三章 协调发展:跨越发展失衡的困境
    一、协调发展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关键
        (一)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
        (二)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补齐短板与激发潜力的统一
        (三)协调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支撑
    二、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协调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
        (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三、通过协调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第四章 绿色发展:跨越环境污染的困境
    一、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一)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二)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三)绿色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消耗增大
        (二)环境污染严重
        (三)生态破坏明显
    三、通过绿色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加快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
        (三)用系统工程思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五章 开放发展:跨越封闭僵化的困境
    一、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开放发展的实质是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三)开放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全面开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世界经济增长复苏乏力
        (二)贸易霸凌主义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
        (三)全球经济治理滞后
    三、通过开放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体制
        (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平台拓展发展新空间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第六章 共享发展:跨越贫富悬殊的困境
    一、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一)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共享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
        (三)共享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和归宿
    二、我国共享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三)社会保障公平性不足
    三、通过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一)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三)完善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
第七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继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未来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进入富有创新活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进入和谐有序美好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三)进入两个文明并重发展的行稳致远阶段
        (四)进入发展地位跃升与世界强国地位确立阶段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发展阶段:开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二)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三)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进
        (一)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项部署
        (二)坚持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
        (三)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结语 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
    三、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伟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清单
致谢

(6)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养老保险
        2.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1.3 养老保障差异
    2.2 理论基础
        2.2.1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贝弗里奇的福利国家论
        2.2.4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3.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4.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区域差异测度
    4.1 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划分
    4.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区域差异水平及泰尔指数测度
        4.2.1 区域参保率水平及其泰尔指数
        4.2.2 区域人均养老金水平及其泰尔指数
        4.2.3 区域缴费能力水平及其泰尔指数
        4.2.4 区域社会保障水平及其泰尔指数
5.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5.1 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5.2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5.3 各地区社会保障支出的差距
    5.4 各地区农村居民收支的差距
    5.5 农村人口老龄化
    5.6 其它社会发展原因
6.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区域协调的对策及建议
    6.1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6.2 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缩小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区域之间的差距
    6.3 加强中西部地区财政投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
    6.4 增加中西部农村居民的收入,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差
    6.5 控制农村地区人口数量,降低老龄化率
    6.6 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缩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域差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7)论实体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金融危机暴露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
        二、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风险
        三、复苏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
        一、实体经济的国外研究动态
        二、实体经济的国内研究动态
    第三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第一章 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三、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二、内生技术变化理论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政府干预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简要评论
第二章 实体经济的范畴界定
    第一节 实体经济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
        三、实体经济的功能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一、第三产业的范畴界定
        二、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第三章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分析
        一、德国道路
        二、美国道路
        三、日本道路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一、注重创新制造技术
        二、培养优质人力资源
        三、拓宽国际销售市场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第三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一、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二、要培育国际高端品牌
        三、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四、要保持健康的产业结构
        五、要科学应对产能过剩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回归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德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第五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SWOT分析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实体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二、技术创新体系稳步形成
        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四、产业链成熟劳动力丰富
    第二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劣势分析(Weakness)
        一、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二、科技创新体制尚不健全
        三、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四、职业技术教育不够发达
    第三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y)
        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机遇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遇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
    第四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挑战分析(Threat)
        一、产业空心化趋势
        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三、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第六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省域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广东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二、福建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实体经济产业的实证分析
        一、传统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二、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第三节 实体经济企业的实证分析
        一、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汽集团为例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福耀玻璃为例
第七章 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实力
        一、着力化解产能过剩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节 激发企业活力,坚守实体经济
        一、重振企业家精神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三、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四、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第四节 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实体经济
        一、制订发展规划,推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二、优化社会氛围,营造勤劳创业的外部环境
        三、坚持扩大内需,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四、强化楼市调控,坚定不移遏制投机炒作
    第五节 深化体制改革,壮大实体经济
        一、完善科技体制,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深化金融改革,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三、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熟练技术工人
        四、深化税制改革,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基于差度理论基础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分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收入分配
        二、收入分配差距
        三、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四、基尼系数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四节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一、论文创新之处
        二、论文不足之处
第二章 差度理论概述
    第一节 差度原理
    第二节 差度计算
        一、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中的函数公式求差度
        二、手工计算查表求差度
        三、倍数查表法
        四、比率查表法
        五、查三角函数表求差度
    第三节 差度指标
        一、极差度
        二、均差度
        三、差度极限
        四、差度定理
    第四节 收入差度与基尼系数的异同
        一、基尼系数的缺陷
        二、收入差度与基尼系数的相同点
        三、收入差度与基尼系数的不同点
    第五节 收入差度判定定律及预警
        一、收入差度的评判标准
        二、收入差度判定定律
        三、收入差度预警
        四、黄金差度愿景
第三章 收入分配及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一、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
        二、萨伊的收入分配理论
        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四、穆勒的收入分配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一、马歇尔的收入分配理论
        二、克拉克的收入分配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一、收入分配的倒U曲线
        二、庇古的收入分配理论
        三、凯恩斯的收入分配理论
        四、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五、布坎南的收入分配理论
        六、哈耶克的收入分配理论
        七、萨缪尔森的收入分配理论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
        一、按劳分配理论
        二、政府调节收入分配
        三、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性质要转变为经济性与公共服务性
        四、共产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
    第一节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总体演变
        一、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演变
        二、我国居民收入总体差距演变
    第二节 我国居民各收入层分配格局演变
        一、城镇居民各收入层分配演变
        二、农村居民各收入层分配演变
        三、全国居民各收入层分配演变
        四、不同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演变
    第三节 收入分配失衡的主要影响
        一、收入差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收入差度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三、收入差度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收入分配失衡的深层原因
    第一节 初次收入分配严重失衡
        一、市场机制扭曲
        二、政府干预的越位与缺位
    第二节 收入再分配严重失衡
        一、税收制度的缺陷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第三节 第三次分配体系缺失
        一、第三次分配制度存在缺陷
        二、慈善组织亟待完善
        三、公民慈善事业的意识较弱
    第四节 收入分配失衡的其他原因
        一、收入分配法律的缺位
        二、工会组织“形同虚设”
        三、收入分配预警机制缺失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外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及影响
    第一节 收入差距较小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瑞典
        二、韩国
    第二节 收入差距较大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美国经济社会状况
        二、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状况
        三、美国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政策措施
    第三节 收入差距巨大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巴西经济社会状况
        二、巴西收入分配状况
    第四节 国外调节收入分配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借鉴及启示
        一、经济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基础
        二、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三、建立健全集体谈判机制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五、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和谐收入分配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和谐收入分配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改革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原则
        二、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原则
        三、坚持制度创新与利益和谐原则
        四、坚持初次分配、再分配及第三次分配领域同时调节原则
    第二节 和谐收入分配体系构建的难点分析
        一、降低政府和资本所得比重的困难
        二、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改革的艰难
        三、公平与效率关系难协调
        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单兵突进难奏效
        五、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将会阻力重重
        六、“提低控高”所面临的困难
    第三节 和谐收入分配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一、改革完善初次收入分配制度
        二、强力推进收入再分配制度改革
        三、健全第三次分配体系
        四、收入分配的相关政策调整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及其变动的测度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选取
        1.3.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4 研究的创新点
2 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研究中等收入群体问题的相关理论
        2.1.1 共同富裕理论
        2.1.2 公平与效率理论
        2.1.3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1.4 规模收入分配理论
        2.1.5 中等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陷阱
    2.2 研究方法
        2.2.1 分布测度法
        2.2.2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
        2.2.3 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宏观分解方法
        2.2.4 收入变动的微观因素分解方法
3 我国居民收入分布估计与变化趋势研究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1.1 城镇居民收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1.2 农村居民收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1.3 城乡收入差异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2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3.2.1 城镇居民收入分布的变化趋势分析
        3.2.2 农村居民收入分布的变化趋势分析
    3.3 相对分布法分析
        3.3.1 长期相对收入分布的变化趋势分析
        3.3.2 短期相对收入分布的变化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4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测度模型研究
    4.1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识别与测度
        4.1.1 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界定
        4.1.2 中等收入的识别标准
        4.1.3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测度
    4.2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布的变化趋势分析
        4.2.1 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布的变化趋势分析
        4.2.2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布的变化趋势分析
    4.3 我国各收入群体收入分布的比较分析
        4.3.1 城镇各收入群体收入分布的比较分析
        4.3.2 农村各收入群体收入分布的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5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及其变动的宏观效应分解
    5.1 方法设计
        5.1.1 动态区间分解和测度方法
        5.1.2 动态区间分解法与适应性核密度估计的结合
    5.2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宏观效应分解
    5.3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动态区间宏观效应分解模拟
    本章小结
6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及其变动的微观因素分解
    6.1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贡献度静态分析
        6.1.1 方法设计
        6.1.2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贡献度分析
        6.1.3 我国不同收入群体收入贡献度比较
    6.2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变动微观因素分解
        6.2.1 方法设计
        6.2.2 1997-2004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变动分解
        6.2.3 2004-2009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变动分解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方法性研究总结
        7.1.2 实证性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10)金融资源配置公平及其法律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原因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问题的背景
        1.2.1 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与不公
        1.2.2 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必要性
        1.2.3 保障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法律规范付之阙如
    1.3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2.2 法学领域相关的研究
    2.3 外文文献的收集
3 金融资源配置:法学研究的新视域
    3.1 金融资源观的产生
        3.1.1 传统的金融观
        3.1.2 传统的资源观
        3.1.3 传统资源观与金融观的发展与交汇—金融资源观
    3.2 法学视角下的金融资源配置
        3.2.1 “金融资源观”的开创性意义
        3.2.2 “金融资源观”对法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3.2.3 法学视角下金融资源的具体范围
    3.3 金融资源的市场配置与国家调节
        3.3.1 金融资源的市场配置与市场失灵
        3.3.2 金融市场失灵的国家调节
        3.3.3 金融资源市场配置与国家调节的配合
4 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与金融法传统价值的更新
    4.1 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界定的理论铺垫—资源分配公平
        4.1.1 资源分配公平的代表性观点
        4.1.2 资源分配公平代表性观点的启示
    4.2 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基本意涵
        4.2.1 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基本含义
        4.2.2 金融资源公平配置追求社会整体利益
        4.2.3 金融资源公平配置在社会利益基础上实现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
    4.3 金融资源配置公平在金融法价值中的定位
        4.3.1 金融法传统价值观反思
        4.3.2 金融资源配置公平在中国金融法价值中的定位
5 沉疴待解: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现状与后果
    5.1 金融资源城乡配置的不公
        5.1.1 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
        5.1.2 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
        5.1.3 金融商品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
    5.2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公
        5.2.1 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
        5.2.2 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
    5.3 国有与非国有经济体之间金融资源配置不公
        5.3.1 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的所有制差异
        5.3.2 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的所有制差异
    5.4 金融资源配置不公引起的后果
        5.4.1 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公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逐渐加大
        5.4.2 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公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5.4.3 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公导致民间金融在体制外“疯长”
6 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原因解析
    6.1 政府越位:政府对金融资源的过度控制
        6.1.1 金融资源的价格控制
        6.1.2 金融资源的数量与投向控制
    6.2 有意而为:错位的金融监管
        6.2.1 赶超战略、政府利益偏好与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偏差
        6.2.2 金融监管制度错位的具体表现
    6.3 无心之过:“一刀切”的金融调控
        6.3.1 统一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使落后地区资金更加匮乏
        6.3.2 同一利率水平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东部地区的利率优惠
        6.3.3 统一的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在欠发达地区的作用有限
        6.3.4 统一的宏观紧缩政策对西部地区的限制效果更为严厉
    6.4 有心无力:扶持性金融资源配置立法缺失
        6.4.1 扶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立法缺失
        6.4.2 保障弱势群体信贷权的立法缺失
        6.4.3 规范政策性银行的立法缺失
7 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法律保障制度构建
    7.1 金融资源公平配置的前提—确立市场配置的基础性地位
        7.1.1 确立市场配置基础性地位对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重要意义
        7.1.2 基础性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利率自由化
        7.1.3 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市场化
        7.1.4 金融商品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7.2 包容性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
        7.2.1 监管理念的更新
        7.2.2 建立包容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
        7.2.3 构建公平的金融市场退出制度
    7.3 差异化金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构建
        7.3.1 构建有利于实施差异化金融调控的法律主体
        7.3.2 确立差异化的金融调控策略
        7.3.3 差异化的金融调控措施的建立与完善
    7.4 扶持性金融资源配置立法的构建与完善
        7.4.1 结合《“新非公 36 条”》、《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制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实施细则,扶持非国有金融的发展
        7.4.2 制定《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法》,扶持农村金融的发展
        7.4.3 完善保护弱势群体信贷权的相关立法
        7.4.4 加快进行政策性金融立法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附件

四、目前我国中、西部农民收入增速已快于东部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及效率研究 ——基于2009-2018年数据[D]. 邓小莉.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J]. 王一鸣. 金融论坛, 2020(12)
  • [3]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收入分配体系研究[J]. 谭永生. 中国物价, 2020(05)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研究[D]. 王诗倩. 西华大学, 2020(01)
  • [5]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D]. 李卓琦.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6]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D]. 辛飞.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6)
  • [7]论实体经济[D]. 黄聪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8]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基于差度理论基础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分层研究[D]. 茂路.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9]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及其变动的测度与研究[D]. 王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10)
  • [10]金融资源配置公平及其法律保障研究[D]. 田春雷. 武汉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已经快于东部地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