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柿落果原因及防治

富柿落果原因及防治

一、富有柿子落果原因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凤[1](2020)在《板栗栗果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冀东地区板栗栗果腐烂病日益严重,不仅使板栗品质下降,也使板栗减产,给栗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了明确栗果腐烂病病原菌的种类,本文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果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鉴定,并运用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病原菌种类。结果表明:引起栗果腐烂病的病原菌主要有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链格孢菌(Alte rnaria alternata)、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 ysporum)、普通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对栗果腐烂病的两种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Alternaria alte rnata)进行了培养条件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牛肉膏、酵母浸粉氮源培养基最利于菌丝的生长;适宜培养基为沙堡弱、番茄+燕麦、板栗渣、板栗和绿豆培养基;最适pH为9;全光照条件利于菌丝生长;致死温度为55℃,10min;在完全静止的环境中不利于菌丝的生长。在产孢方面,25℃时产孢最多,为7.2×105个/ml;碳源以乳糖产孢最多;氮源以酵母浸粉利于产孢;适宜产孢的培养基为燕麦+马铃薯培养基;全黑暗条件利于该菌产孢;pH为7和8时,产孢较多。链格孢菌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适宜碳源为甘露醇;蛋白胨氮源培养基最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板栗培养基;全光照条件最有利于菌丝的生长;病原菌对酸碱度适应性较强,在411之间均能较好生长,其中最适pH为6;致死温度为55℃,10min;在完全静止的通气状况下不利于菌丝的产生。室内药效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戊唑醇在药剂初筛试验中对胶孢炭疽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90%以上。并对这3种药剂设置梯度进行抑菌试验来确定最适浓度,结果表明:戊唑醇、多菌灵、苯醚甲环唑EC50分别为4.6745mg/L、9.0026mg/L、9.0186mg/L。丙环唑、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在药剂初筛试验中对链格孢菌防治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100.00%、89.71%、89.46%。并对这3种药剂设置梯度进行抑菌试验来确定最适浓度,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丙环唑EC50分别为1.9158mg/L、2.7789mg/L、5.0890mg/L。

李春朋,邓全恩,丁向阳[2](2018)在《河南甜柿顶腐病发生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2017年,以河南省平顶山和南阳市3~5 a生甜柿‘阳丰’、‘次郎’为调查材料,调查不同品种甜柿柿果顶腐病发生情况,包括发生时期,病害症状,发病程度,进展速度等及发生情况与温度、水分、树龄、树势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顶腐病发生在柿果转色期,‘阳丰’发病较早且发病较重,病情表现差异不大;顶腐病发生情况与树龄、树势、温度、水分有一定的关系。

李进[3](2010)在《番茄早疫病拮抗放线菌筛选及其抑菌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番茄早疫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能在多种作物上发生流行,而在当前其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长期的化学防治使得抗药性、残留、环境安全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寻找番茄早疫病防治的新途径显得备受关注。土壤中拮抗放线菌资源丰富,并且易于培养,其产生的抗生素在生物防治领域已经成为新农药研发的主体。为了进一步开发新型抗生素,以采自新疆土样中所分离到的130株放线菌为试验材料,番茄早疫病为防治对象进行活性筛选,并对高活性菌株抑菌活性方面做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以番茄早疫病为供试对象,采用活体组织法、盆栽试验测定了采自新疆土样中所分离得到的130株放线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其中124株放线菌菌株发酵液均对番茄早疫病有不同程度的室内药效,其中7株防效达到90%以上;采用活体组织法对抑菌活性高于50%的菌株以发酵液原液和5倍稀释液进行活性验证,其中以104-3活性最高,其室内防效分别为91.30%和71.40%。7株放线菌发酵液的盆栽试验复筛结果表明,104-3菌株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的药效为72.74%,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2、较系统的测定了放线菌104-3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04-3菌株发酵液具有较为广谱抑菌活性。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苹果腐烂病菌、小麦全蚀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等6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90%以上。同时,对供试的7种细菌也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其发酵液对苏云金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18.00mm以上。3、采用传统经典分类鉴定方法,从培养特征、形态观察以及生理生化特征三方面对菌株104-3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初步鉴定其为链霉菌黄色类群。4、以104-3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化学药剂诱变对菌株进行活性诱导,在紫外诱变10s时得到一高活性菌株10s-9,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提高了38.73%。5、初步确定了菌株104-3较佳培养基的组分和发酵条件:0.5%葡萄糖,0.2%的胰蛋白胨,0.2%碳酸钙,0.25%氯化钠,40%的装液量,温度为24℃,pH值为7.0,发酵时间3天,转速190r/min,接种量8%。优化后的菌株发酵液对供试菌番茄早疫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分别提高了8.16%和34.14%。

南立军[4](2008)在《新疆无核白葡萄采前调控技术及贮藏期间防脱粒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以新疆石河子市石总场葡萄基地和独立团5连葡萄园的无核白葡萄为研究材料,通过采前喷洒奇宝、玉米素、赤霉素等生长调节剂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的经济学形状如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呼吸强度和植物学性状如果穗长度、果粒大小、果梗直径、穗梗直径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的经济学形状和植物学形状都有较好调节:三者处理的果粒可溶性固形物均达到18%以上,糖酸比达到20: 1以上,适宜贮藏;奇宝处理的果穗长度最长,达到26.7cm;玉米素处理的果梗直径最大,为2.76mm,穗梗直径也最大,为3.37mm;赤霉素处理的果粒直径最大,平均为7.63 cm。总体上说,奇宝处理的果穗外形松紧适度,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的调节效果最好,其次是玉米素,最后是赤霉素,这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的防落粒是非常有利的。接着,利用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等方法,研究了采前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采后葡萄离区酶活性、果粒的呼吸以及采后葡萄的腐烂率、褐变率、商品率和落粒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贮期延长,离层的相关酶活性、呼吸强度会严重影响葡萄的落粒率,而采前生长调节剂、采后保鲜剂低温贮藏可以抑制呼吸强度,延缓离层细胞的形成、推迟离层的出现,从而延缓葡萄的落粒。2.经过3个月的低温贮藏,奇宝处理的无核白葡萄贮藏效果明显最好,落粒率仅为11.25%,而玉米素的贮藏效果仅次于奇宝,为13.1%,赤霉素的落粒率最高,为17.89%。3.初步研究确定,在无核白葡萄的贮藏和防落粒方面,与另两个生长调节剂相比,奇宝是最佳选择,有可能取代传统的赤霉素,成为未来无核白葡萄防落粒技术发展的方向。最后,探讨了无核白葡萄采后离层的形成与落粒的关系,为无核白葡萄采后落粒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史朋宣[5](2007)在《咸阳市柿生产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是在执行北五县新造10万亩柿树林计划任务过程中进行的。从调查研究入手,分折了国内外柿树产销情况,针对本市柿业生产实际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推广了当前切实可行的几项技术,从而使造林任务顺利和超额完成。1.划分了咸阳市境内的柿适栽区域,柿树栽培的最佳区域是从长武县马寨乡汤渠村起,经芋园乡杨家沟村,至彬县永乐乡永乐村、西坡乡白宝村,旬邑县太村乡川子岭村至土桥乡牛家屯村为柿树分布北界;从长武县枣园乡安家河村起,经巨家乡王家沟村,至彬县的义门乡罗店村、香庙乡康宁村,旬邑县郑家乡曹家店村至丈八寺乡新店子村为柿树分布南界,此界线以内的中间地带为我市柿树生产的最佳适生区,今后应成为建立柿树基地的最佳区域。2.促进了柿子良种化,普及了良种化栽培。在对柿品种资源调查基础上,从中筛选出丰产稳产、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显着的5个品种进行扩繁推广;并根据市场前景好的鲜食、加工、耐贮运及早、中、晚熟的特点,先后从由杨凌农科城、富平县、眉县、户县等地引进柿树品种8个,丰富了咸阳市柿树品种资源,延长了柿果产销时间。3.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主要柿树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查明了咸阳市境内的病虫害有角斑病、圆斑病等12种病害和桃柱冥、柿蒂虫等17种和虫害。通过调查确定了“二病四虫”即炭疽病、圆斑病和柿蒂虫、桃柱冥、龟蜡蚧、柿棉蚧是影响柿子产量与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主要病虫害提出防治办法,引导柿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春防保产量、夏防保质量、将会在柿树生产中收到明显效果。4.提高旱塬造林成活率,成效显着。采用起苗后根系立即蘸泥浆、运输途中农膜包根防止细根干燥、大坑套小坑形式挖栽植穴、栽时使用生根粉、保水剂,栽后立即浇定根水,并及时覆盖地膜保墒,可使成活率由30%—40%提高到65%—95%,从而提高柿生产发展的速度。

孟祥红,张娟,李红霞,武凤环,李三华,毕美玲[6](2007)在《山区柿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柿是邹平县的一大特产,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于南部长白山区的西董、临池、青阳、黛溪等镇办。面积2000多公顷,年产鲜柿150多万千克,栽培品种主要有车头柿、方柿、平柿、擎柿、托柿、油星柿等10余个品种,具有肉质细腻,无核多汁,甘甜如蜜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在2.0元/千克以上。

戈晓立[7](2007)在《河北省林业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科技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林业科研是林业发展的基石,林业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实现河北省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林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在林业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十五”期间河北省林业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林学论文、科研成果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林业科研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优先领域及其保障措施。河北省林业科研的现状:林业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林学论文、科技成果及林业科技获奖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造林学与造林技术,森林经营,森林保护三个学科,且这些项目主要是应用研究类项目;科研项目及科技经费少且分布不均衡;林学论文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单位;林业科技成果中国内领先水平占绝对优势,国际领先的成果水平太少;林业获奖成果主要集中在河北农业大学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这两个单位。找出了河北省林业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研究力量分散,科研项目小且分散,管理不规范;科研与生产脱节,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科技储备不足,高水平成果缺乏;林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条件差;林业科研团队实力弱,拔尖人才缺乏。确定了林业科研发展重点和优先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进行基因工程与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树木抗逆生理研究、森林生物灾害发生机理与生态调控机制研究、经济林生物学基础与优质调控技术研究、果品储藏保鲜机理与深加工利用研究、木材加工利用与非木质林产品高效深加工技术研究、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数字林业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科技攻关方面主要突破林木良种基因资源收集选育及其扩繁技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关键技术、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技术、林业产业化关键技术、设立基础设施建设、林果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等科技专项。从调查和分析结果出发,提出了科研发展保障措施,加速林业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强化科研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增加科研经费,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制;加速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周会玲[8](2006)在《葡萄果实耐贮性的比较生物学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以红地球(Red Globe)、秋红(Christmas Rose)、秋黑(Autumn Black)与巨峰(kyoho)4个葡萄品种为试材,于2003~2004年分别对其贮藏过程中果实组织结构、离层发育以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四个品种果实形态结构的比较,发现:葡萄浆果耐拉力大小与果柄粗细、果蒂大小成正相关,与果柄、果蒂上所承受的浆果自重成反相关,同时浆果耐拉力还取决于果刷的大小及维管束数量与密度,但与种子数量无明显关系。葡萄耐压力大小与果肉细胞的大小及排列、果皮与果肉结合程度有密切关系,但与果皮厚度关系不大。硬肉葡萄品种的耐压力、耐拉力明显小于脆肉品种,肉质相同的品种之间,耐压力、耐压力大小与果粒大小呈明显的正相关;但不同类型品种之间,耐压力、耐拉力大小与果粒重量无明显关系。浆果耐压力和耐拉力无明显关系。2.通过解剖结构观察,认为葡萄果实的抗性强弱主要取决于果实表面蜡质及果皮结构。巨峰葡萄由于表面蜡质层厚,蜡质分布均匀、致密,因此可以耐受较大的机械伤害,加之其角质层、表皮及亚表皮较厚,表皮及亚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因而能抵抗较强的SO2伤害。而红地球葡萄表面蜡质层较薄,蜡质之间存在许多空隙,且角质层、表皮及亚表皮厚度小、排列疏松,因此对SO2十分敏感。秋红、秋黑葡萄表面蜡质均匀、致密,虽然角质层、表皮及亚表皮厚度与巨峰葡萄差异不大,但角质层平整、光滑,因而对SO2抗性反而较巨峰葡萄更强。3.通过对不同品种果梗形态结构观察发现,葡萄采后水分散失速度与果梗结构密切相关。红地球葡萄虽然果梗较细,但果梗角质层及表皮厚度较大,角质层横切面形状为锯齿状,因而比表面积较大,同时红地球葡萄果梗木质化程度低且髓部粗大,因此采后水分从果梗蒸发很快,很易出现果梗干缩的现象。秋红和巨峰葡萄角质层横切面形状为圆柱形,且表皮、髓直径及形成层厚度较小,因而失水速度较慢。秋黑葡萄虽然角质层最薄,但果柄角质层形状与红地球相似,为近锯齿形,因此失水速度大于秋红和巨峰葡萄。4.葡萄采后果穗和果粒呼吸强度较低,为非跃变型呼吸,但果梗呼吸强度是果穗、果粒呼吸强度的5~10倍,表现为明显的跃变型呼吸。红地球葡萄果梗占果穗的比重远小于巨峰葡萄,且果梗木质化程度较高,因此呼吸强度较低;秋红、秋黑葡萄虽然果梗占果穗比重较大,但果梗木质化程度高,因此也具有较低的呼吸强度;巨峰葡萄采后果

刘继芳[9](2005)在《环境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园艺产品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入世后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成为国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以及与环境之关系的研究动态后,以系统分析为基础,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园艺产品为例,对其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主要研究结果是: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价格竞争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在质量竞争力和信誉竞争力方面不足。单纯的价格比较优势不一定表现出整体竞争优势,本文提出“潜竞争优势”概念来表示有可能实现但不一定能实现的竞争优势。实证分析表明,除主观原因外,影响我国园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环境壁垒等。限制我国园艺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根本问题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问题的关键是环境因素。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来自农用化学品、工业排放物对园艺产品和人体所产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环境因素在园艺产品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化学农药残留、硝酸盐含量超标,还有重金属含量超标等等,已经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发挥产生了明显影响。针对影响我国园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环境因素问题,根据环境因素在园艺产品中的主要表现形式,系统性地提出了综合政策性环境对策,再将环境对策继续延伸到技术层面,提出了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对策系列对应措施。综合政策类环境对策包括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环境宣传与教育、在开放中树立重视环境的国际形象、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争取有利地位,以及制定和实施环境监测与预警机制。环境友好型技术对策包括植物生化它感现象防病防虫、天敌昆虫防治虫害、平衡施肥技术改善品质并降低硝酸盐含量、应用生物农药避免污染、用植物对环境净化、用生物修复技术为环境解毒、用生物手段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建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示范区(园),带动绿色生产等。

吕亮晓,王本强,徐宁[10](2005)在《日本甜柿次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

二、富有柿子落果原因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富有柿子落果原因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板栗栗果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板栗概况
    1.2 板栗病害研究
        1.2.1 板栗疫病
        1.2.2 板栗溃疡病
        1.2.3 板栗白粉病
        1.2.4 板栗炭疽病
        1.2.5 板栗栗果腐烂病研究概况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研究的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板栗栗果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害症状描述
        2.2.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2.2.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板栗栗果腐烂病主要病原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病原菌培养条件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2 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3 碳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4 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5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6 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7 病原菌致死温度测定结果
        3.2.8 通气状况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板栗栗果腐烂病主要病原菌室内药剂筛选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杀菌剂
    4.2 试验设计及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方法
    4.3 数据处理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室内药剂的初步筛选
        4.4.2 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4.4.3 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栗果腐烂病病原菌鉴定
    5.2 栗果腐烂病培养条件的研究
    5.3 药效试验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河南甜柿顶腐病发生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柿园概况
    1.2 调查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甜柿顶腐病症状
    2.2 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甜柿顶腐病发病情况
    2.3 河南省甜柿顶腐病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3)番茄早疫病拮抗放线菌筛选及其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番茄早疫病及其防治现状
        1.1.1 番茄早疫病发生概况
        1.1.2 番茄早疫病病原及生物学特性
        1.1.3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现状
    1.2 农用抗生素研究现状
    1.3 抗生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研究方法
        1.3.1 自发突变
        1.3.2 物理诱变
        1.3.3 化学诱变
        1.3.4 原生质体诱变和融合技术
    1.4 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1.4.1 培养基对发酵的影响
        1.4.2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1.4.3 pH 值对发酵的影响
        1.4.4 溶氧对发酵的影响
    1.5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番茄早疫病拮抗放线菌筛选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放线菌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供试病原菌
        2.1.4 供试材料
        2.1.5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放线菌液体发酵
        2.2.2 抑菌活性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供试放线菌菌株发酵液组织法初筛结果
        2.3.2 生物活性验证
        2.3.3 7 株放线菌对番茄早疫病的盆栽防治效果
        2.3.4 拮抗菌优良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结果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放线菌104-3 菌株的初步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
        3.2.1 放线菌104-3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3.2.2 放线菌104-3 菌株的培养特征
        3.2.3 放线菌104-3 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放线菌104-3 活性菌株诱导
    4.1 材料
        4.1.1 菌种
        4.1.2 培养基
    4.2 试验方法
        4.2.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4.2.2 紫外诱变方法
        4.2.3 化学诱变方法
        4.2.4 生物活性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放线菌104-3 菌株紫外照射时间与孢子死亡率关系
        4.3.2 放线菌104-3 菌株紫外诱变结果
        4.3.3 放线菌104-3 菌株紫外诱变效应
        4.3.4 化学诱变剂处理与孢子死亡率关系
        4.3.5 放线菌104-3 菌株化学诱变结果
        4.3.6 放线菌104-3 菌株化学药剂诱变效应
        4.3.7 生物活性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放线菌104-3 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2.1 种子液的制备
        5.1.2.2 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5.1.2.3 抑菌活性测定
    5.2 试验结果
        5.2.1 基础培养基筛选结果
        5.2.2 不同碳源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5.2.3 不同氮源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5.2.4 不同碳源浓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5.2.5 不同氮源浓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5.2.6 初始pH 值对发酵液活性的影响
        5.2.7 摇瓶装液量对发酵液活性的影响
        5.2.8 培养温度对发酵液活性的影响
        5.2.9 最佳发酵条件正交优化试验结果
        5.2.10 生物活性测定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图
附件 (国内外有关番茄早疫病研究)
致谢
作者简介

(4)新疆无核白葡萄采前调控技术及贮藏期间防脱粒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文献综述
    0.1 无核葡萄概况
    0.2 化学试剂钙在葡萄上的应用
    0.3 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
    0.4 葡萄发育过程中激素水平的变化
    0.5 无核白葡萄的采前管理方式
    0.6 呼吸代谢与无核白葡萄贮藏
    0.7 果实贮藏中的冷害现象及其控制
    0.8 无核白葡萄采后落粒机理的研究
    0.9 无核白葡萄采后防脱粒技术的研究现状
    0.10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0.1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一编 采前调控技术的研究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品种与来源
        1.2 采前生长调节剂处理
        1.3 取样方法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2.1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果穗长度的影响
        2.2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果梗直径的影响
        2.3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穗梗直径的影响
        2.4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果粒直径的影响
        2.5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TSS 的影响
        2.6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果粒生长期间呼吸强度的影响
        2.7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维生素C 的影响
        2.8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总糖、总酸、糖酸比的影响
    第三章 讨论
        3.1 采前不同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3.2 采前不同处理与离层形成的关系
第二编 贮藏期间防脱粒技术的研究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品种与来源来源于采前经过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无核白葡萄,即采用第一编中的无核白葡萄作为研究材料
        1.2 采后贮藏方式、保鲜剂处理
        1.3 取样方法及测定指标及方法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2.1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呼吸强度的影响
        2.2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 TSS 的影响
        2.3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总糖、总酸和糖酸比的影响
        2.4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离区维生素C 的影响
        2.5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离区丙二醛的影响
        2.6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离区SOD 活性的影响
        2.7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离区POD 活性的影响
        2.8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离区PPO 活性的影响
        2.9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离区CAT 活性的影响
        2.10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离区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2.11 采前各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离区果胶甲酯酶活性的影响
        2.12 采前各处理对葡萄采后褐变指数、腐烂率、商品率、落粒率的影响
    第三章 讨论
        3.1 采前钙处理对无核白葡萄的影响
        3.2 采前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无核白葡萄落粒率的影响
        3.3 低温贮藏对无核白葡萄的营养物质、落粒率和离区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4 PVC 膜包装对无核白葡萄商品价值的影响
        3.5 低温贮藏条件下保鲜剂处理对葡萄落粒率的影响
        3.6 离区水解酶活性对无核白葡萄采后脱落的影响
        3.7 生长调节剂对呼吸代谢的影响及与采后落粒的关系
        3.8 离层的形成与无核白葡萄采后脱落的关系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咸阳市柿生产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柿生产概况
        1.2.1 全世界柿子的分布与产量
        1.2.2 我国柿的分布与产量
        1.2.3 关于柿分布北界
        1.2.4 关于病虫害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适栽区问题的研究
        2.2.2 良种化问题的研究
        2.2.3 病虫害调查研究
        2.2.4 提高旱塬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第三章 调查研究结果
    3.1 关于柿树适栽区
    3.2 关于柿良种
        3.2.1 优良品种筛选结果
        3.2.2 主要柿良种生物学特性
    3.3 柿生产中常见病虫害
        3.3.1 咸阳市柿树病虫害种类
        3.3.2 主要病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3.3.3 主要虫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3.4 提高旱塬造林成成活率的研究
        3.4.1 成品苗建园与坐地苗建园比较
        3.4.2 苗源比较
        3.4.3 抗旱保苗栽植技术
第四章 结论
    4.1 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咸阳市柿适栽区域
    4.2 通过调查研究促进了柿子良种化理论、普及了良种化栽培程度
    4.3 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主要柿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4.4 提高旱塬造林成活率,成效显着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河北省林业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实地调查法
3 研究结果
    3.1 河北省“十五”林业科研基本情况分析
        3.1.1 河北省“十五”林业科研工作概况
        3.1.2 2001~2005年河北省林业科研项目统计与分析
        3.1.3 2001~2005年林业科研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分析
        3.1.4 2001~2005年河北省林学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3.1.5 2001~2005年河北省林业科技成果及获奖成果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3.2 河北省“十五”林业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研究力量分散
        3.2.2 科研项目小且分散,管理不规范
        3.2.3 科研与生产脱节,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3.2.4 科技储备不足,高水平成果缺乏
        3.2.5 林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条件差
        3.2.6 林业科研团队实力弱,拔尖人才缺乏
    3.3 河北省林业科研发展的战略目标
        3.3.1 指导思想
        3.3.2 总体目标
    3.4 林业科研发展重点和优先领域
        3.4.1 应用基础研究方面
        3.4.2 应用研究方面
    3.5 河北省林业科研发展的保障措施
        3.5.1 加速林业科研创新体系建设
        3.5.2 强化科研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3.5.3 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
        3.5.4 增加科研经费,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制
        3.5.5 加速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3.5.6 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

(8)葡萄果实耐贮性的比较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影响葡萄贮藏保鲜的因素
        1.1.2 葡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1.3 葡萄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1.1.4 果实成熟过程中组织结构与酶活性的变化
        1.1.5 植物器官脱落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2.1.1 试验材料
        2.1.2 实验处理
    2.2 试验分析方法
        2.2.1 葡萄果实综合性状的观测
        2.2.2 葡萄果实组织结构的观察
        2.2.3 葡萄贮藏期间生理指标的测定
        2.2.4 葡萄贮藏期间酶活性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葡萄果实组织结构与耐贮性的比较
        3.1.1 果实形态结构与葡萄浆果耐拉力的关系
        3.1.2 果皮、果肉组织结构与葡萄耐贮性的比较
        3.1.3 葡萄浆果耐压力、耐拉力与果肉质地及果粒大小的关系
        3.1.4 葡萄果柄横切面解剖结构的比较
    3.2 葡萄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与耐贮性的比较
        3.2.1 葡萄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的变化
        3.2.2 葡萄贮藏过程中落粒率、腐烂率和失水率分析
        3.2.3 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柄耐拉力与浆果耐压力的变化
        3.2.4 葡萄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3.3 葡萄贮藏过程中离区发育状况与落粒的关系
        3.3.1 离区细胞结构的变化
        3.3.2 离区酶活性的变化
        3.3.3 葡萄贮藏期间胞壁物质含量与浆果耐压力的关系
    3.4 葡萄贮藏期间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3.4.1 保护酶系统的变化
        3.4.2 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变化
第四章 讨论
    4.1 葡萄果实耐贮性的生理生化特征
    4.2 葡萄耐贮性的组织结构特征
    4.3 葡萄果实的落粒现象
    4.4 葡萄果肉形成的特点
    4.5 建立更为科学的葡萄耐贮性的数量评价体系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创新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环境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园艺产品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2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1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2 我国农产品的潜竞争优势领域
        2.2.1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2.2.1.1 价格竞争力
        2.2.1.2 质量竞争力
        2.2.1.3 信誉竞争力
        2.2.2 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潜竞争优势领域
    2.3 制约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3.1 环境因素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2.3.2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与环境的关系
3 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农产品与人体的危害
    3.1 农业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趋势
    3.2 农产品生产的环境问题
        3.2.1 农业环境污染概况
        3.2.2 水资源污染
        3.2.3 土壤污染
        3.2.3.1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3.2.3.2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3.2.3.3 放射性物质对土壤的污染
        3.2.3.4 土壤侵蚀
        3.2.4 大气污染
    3.3 进入农田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3.3.1 化学农药的种类及其对园艺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3.2 化肥的种类及其对园艺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3.3 农膜的污染及危害
        3.3.4 工业污染对园艺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3.4.1 工业污染与危害概况
        3.3.4.2 重金属污染及其对园艺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3.3.4.3 放射性元素污染及其对园艺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3.3.4.4 大气污染物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3.3.4.5 其它污染物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4 提高我国园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对策
    4.1 综合政策性环境对策
        4.1.1 加强农业生产源头的环境法制管理
        4.1.2 加强环境与食物安全及人类健康的宣传与教育
        4.1.3 重视环境与食品安全政策对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影响
        4.1.4 加强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国际合作
        4.1.5 制定和实施环境监测与预警机制
    4.2 环境友好型技术对策
        4.2.1 采用植物生化它感现象防病防虫
        4.2.2 培育天敌昆虫防治虫害
        4.2.3 利用平衡施肥及肥料品种降低园艺产品硝酸盐含量
        4.2.4 开发与推广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
        4.2.5 开发植物对环境的净化功能
        4.2.6 利用生物修复技术为环境解毒
        4.2.7 利用生物手段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预警
        4.2.8 建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示范区(园),带动绿色生产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后简介

四、富有柿子落果原因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板栗栗果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D]. 王俊凤.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7)
  • [2]河南甜柿顶腐病发生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 李春朋,邓全恩,丁向阳. 河南林业科技, 2018(04)
  • [3]番茄早疫病拮抗放线菌筛选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 李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4]新疆无核白葡萄采前调控技术及贮藏期间防脱粒技术的研究[D]. 南立军. 石河子大学, 2008(01)
  • [5]咸阳市柿生产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 史朋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6]山区柿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孟祥红,张娟,李红霞,武凤环,李三华,毕美玲. 果农之友, 2007(08)
  • [7]河北省林业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D]. 戈晓立.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8]葡萄果实耐贮性的比较生物学研究[D]. 周会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9]环境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园艺产品实证分析[D]. 刘继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5)
  • [10]日本甜柿次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吕亮晓,王本强,徐宁. 烟台果树, 2005(01)

标签:;  ;  ;  ;  ;  

富柿落果原因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