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的骨关节毒性和副作用概述

喹诺酮类药物的骨关节毒性和副作用概述

一、喹诺酮类药物的骨关节毒副作用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洋[1](2020)在《污水中典型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电催化降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不同环境介质中抗生素频繁检出。由抗生素残留诱导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抗生素耐药性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的新兴污染物,被列为对公共卫生的三大威胁之一。然而,污水处理厂中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旨在去除水体中有机物、氮、磷等常规污染物,对抗生素、耐药菌(ARB)及耐药基因(ARGs)的去除十分有限。因此,急需建立一种高效彻底的抗生素及耐药性去除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长春市采用不同工艺的三家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对象,对各主要处理单元中抗生素、ARB及ARGs的分布水平进行调查。以环境中频繁检出的6类(12种)抗生素作为研究目标,采用固相萃取结合HPLC-MS/MS分析对抗生素的残留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甲砜霉素)检出频率最低,四环素类(四环素(TCH)、土霉素)、β-内酰胺类(氨苄青霉素(AMP)、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及环丙沙星抗生素的检出频率为100%,浓度范围为41.13-638.27 ng/L,出水中仍处于41.63-488.95 ng/L的浓度水平;基于抗生素检出情况,以四环素耐药菌(ARBTCH)和氨苄青霉素耐药菌(ARBAMP)为例,通过选择培养法对污水处理厂中ARB的分布及去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污水处理,水体中ARB含量有所减少,但出水中仍残留着0-2.62 log CFU/m L的ARBTCH及0-2.86 log CFU/m L的ARBAMP;此外,以16S r RNA作为内参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法对上述污水处理厂中50种目标ARGs丰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污水处理过程中部分ARGs丰度有所下降,但出水中耐药基因丰度仍为5-6log copies/m L。调查结果表明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中仍残留大量的抗生素、ARB及ARGs,进一步证实了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不能完全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及其耐药性。(2)以碳纳米管(CNTs)、琼脂糖(AG)为前驱体,钛网(Ti)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CNTs/AG/Ti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等对CNTs/AG/Ti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NTs不规则的分散在AG凝胶薄膜内,部分CNTs裸露于薄膜外;CNTs/AG/Ti电极由C、O及Ti元素组成,纯度较高,且在电催化降解反应前后无明显官能团变化,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3)基于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检出情况,以TCH和AMP为目标抗生素,基于制备的CNTs/AG/Ti电极,探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电催化降解抗生素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催化降解条件,并分析了电催化降解机理及反应体系的毒性变化。TCH在最佳的电催化降解条件下(4 V、p H=7、5 wt%及10 mg/L),30 min的去除效率可达97.9%;AMP在最佳条件下(8 V、p H=8、7 wt%及5 mg/L),电催化降解60 min去除效率为94.0%;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O2-在电催化降解TCH及AMP过程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液质分析,对电催化降解TCH及AMP的反应途径及机理进行探究,推测了目标抗生素的降解途径;基于QSAR模型及对大肠埃希氏菌(E.coli)ATCC25922的生长抑制情况,对母体抗生素及降解中间产物的毒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电催化降解目标抗生素的过程中生成了毒性较高的中间产物,但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电催化降解体系毒性逐渐减小。(4)以TCH和AMP耐药性E.coli(AR E.coli)为目标ARB,探究了电催化灭活AR E.coli的性能及机理。最佳的实验条件下,电催化处理10 min,AR E.coli的灭活效率为7.82 log,30 min内AR E.coli全部失活。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电催化灭活过程中,AR E.coli表面发生褶皱及塌陷,细胞膜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反应体系内K+浓度随着反应进行逐渐升高,说明AR E.coli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体内细胞质组分发生泄露;二乙酸荧光素/碘化丙啶(FDA/PI)双荧光染色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催化灭活反应的进行,体系中活细胞逐渐减少且死细胞增多;以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为荧光探针,探究了电催化灭活过程中耐药菌体内活性氧物种(ROS)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体内ROS浓度随电催化反应的进行而升高;采用DNA提取结合q 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发现在电催化灭活AR E.coli的过程中,胞外ARGs能够得到快速的电催化降解,胞内及总ARGs在反应的前10 min内降解速率较快。(5)以同时编码四环素耐药基因(tet A)和氨苄青霉素耐药基因(bla TEM-1)的p BR322质粒为目标ARGs,探究了电催化降解ARGs的去除效率及降解机理。p BR322初始浓度为1.0 ng/μL时,外加偏压为3 V,240 min内双蒸水(dd H2O)中tet A和bla TEM-1的降解效率分别为7.45和8.47 log;磷酸盐缓冲液(PBS)中tet A和bla TEM-1(1.0 ng/μL、2 V)在30 min内降解效率分别可达7.58和8.42 log。HPLC分析发现,在电催化降解p BR322过程中无单碱基生成;采用PCR扩增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相结合的方法检测tet A和bla TEM-1降解时的DNA片段变化,结果显示使用长扩增子均较短扩增子检测的ARGs降解速度快,且生成大量较短的DNA片段,其中bla TEM-1较tet A的降解效率更高;重测序分析发现电催化降解p BR322过程中无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及In Del(插入/缺失)变化;水平转化实验表明经过电催化降解处理后tet A和bla TEM-1编码的耐药性能丧失,说明电催化降解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扩散。在抗生素、ARB及ARGs的共存体系中,240 min时目标抗生素及AR E.coli完全降解或灭活,通过12 h的电催化处理,ARGs的去除效率可达5.61-5.98 log。综上所述,基于长春市污水处理厂中典型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检出情况,建立了温和高效的电催化降解体系,考察了不同实验因素对电催化降解抗生素、ARB及ARGs的影响,获得最佳的电催化降解条件,探究了电催化降解途径及机理。本研究结果可为水体中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有效去除提供基础数据及可借鉴的方法,以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郑育基[2](2020)在《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危害养鸡业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其中大肠杆菌病与沙门氏菌病是危害养鸡业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为此在育雏期通过适当途径给予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药物防治雏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已成为养鸡业的惯例。恩诺沙星为第一个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防控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支原体等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集约化养鸡中恩诺沙星通过混饲或混饮方式给药极容易被滥用,进而导致耐药性产生。开展恩诺沙星注射液用于1日龄雏鸡耐受性和药动学研究,不仅对指导恩诺沙星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预测药物在雏鸡体内蓄积特性和残留消除规律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为育雏早期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一种可替代选择药物,对减少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在育雏期混饮或混饲这种群体给药方式的种种弊端、防止或延缓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1、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耐受性试验12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采用多剂量水平给药进行耐受性研究,其中受试药物分别设最大推荐剂量(2mg/只)、3倍最大推荐剂量(6mg/只)、5倍最大推荐剂量(10mg/只)和10倍最大推荐剂量(20mg/只)共四个剂量组,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途径均为一侧颈部皮下注射,每只注射体积均为0.1mL。试验期间通过一般临床观察、增重、死亡率、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靶动物试验期间各剂量组的所有雏鸡临床表现正常。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在7d时,与对照组相比1倍、3倍和5倍剂量组差异显着(P<0.05),10倍剂量组差异极显着(P<0.01),对ALB、GLO、ALP和CHO生化指标有影响,其他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参数指标无剂量相关差异。实验结果表明,20%恩诺沙星注射液在推荐剂量下皮下注射给药对1日龄雏鸡有较高的安全性,雏鸡可耐受5倍高的推荐剂量而不会对雏鸡产生明显不良反应。2、建立雏鸡血浆中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血浆样品中的药物采用乙腈提取和净化,色谱柱采用Agilent HP-C18(4.6×250mm,5μ m),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78nm,发射波长450 nm;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三乙胺-乙腈(82:18,V/V)溶液。结果表明,血浆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含量在0.05~10m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低、中、高三个添加浓度(0.05、0.5、1Omg/L)下平均回收率在87.26%~106.36%之间,日内变异系数低于8.97%,日间变异系数在低于7.92%,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mg/L和0.05mg/L。将处理好的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标准液在-20℃冻存条件下放置6个月可保持稳定,自动进样器样品盘可稳定保持8h,循环冻融对血浆中待测物稳定性无影响。本方法建立的血浆提取净化和检测条件可用于准确测定鸡血浆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含量。3、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药动学研究240只体重约50g的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两个剂量组,其中一组经颈部一侧皮下单次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lmg(注射体积为0.1mL,相当于20mg/kg·bw),另一组同样给药2mg(稀释后的注射体积为0.1mL,相当于40mg/kg·bw)。给药后按预定的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样中的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含量采用经验证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实测药时数据采用WinNolin8.0软件处理非房室模型分析。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20 mg/kg·bw和40 mg/kg·bw的恩诺沙星注射液后,恩诺沙星在雏鸡体内的Tmax分别为8h和4h,Cmax分别为3.75μg/mL和4.92μg/mL,AUClast分别为 40.45 h·μg/mL 和 78.2 h·μg/mL,t1/2 分别为 7.37h 和 6.53h,MRTlast 分别为 8.6h和11.42h,CL为0.49L/h/kg。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随给药剂量增加,吸收达峰时间相应地提前,其峰浓度并没有与给药剂量成比例升高(两者之比为1:1.31),但反映药物吸收程度的AUC具有剂量相关性(两者之比为1:1.93)。结果还表明,给药剂量和鸡的日龄对恩诺沙星在1日龄雏鸡体内的消除半衰期无明显影响。恩诺沙星的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雏鸡体内的Tmax分别为8h和12h,Cmax分别为0.46μg/mL 和 0.54μg/mL,AUClast 分别为 3.97 h·μg/mL 和 6.66 h·μg/mL,t1/2 分别为 4.23h和5.29h。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后,活性代谢物环丙沙星的达峰时间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延迟。达峰浓度无剂量相关性(两者比为1:1.17),但AUC具有一定剂量相关性(两者之比为1:1.67)。结合前期临床有效性和靶动物耐受性实验结果,防治1日龄雏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建议20%恩诺沙星注射液皮下注射的推荐剂量为20 mg/kg·bw(约相当于1 mg/只)。

肖文静[3](2020)在《LC-MS导向分离木豆叶中芪类化合物及其抗MRSA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居于人体最外层,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当第一道防线受损时,如临床常见的烫伤、烧伤、手术创伤、意外创伤,皮肤感染细菌的风险也随之增高。皮肤细菌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细菌可能引起中度到重度感染,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是医院里最常见细菌感染,也是引起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极端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大程度上与菌株携带的基因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有关,其耐药范围包括了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青霉素及其衍生物。从青霉素问世至今,其使用率不断增高,自然选择作用使得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逐渐对其表现出耐药性,甲氧西林(methicillin)曾有效控制了耐药菌的感染。后来,由于甲氧西林的作用,衍生出了耐甲氧型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两种细菌。MRSA除对甲氧西林耐药外,其广谱耐药的特性和拥有不同耐药机制的特性使其对包括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在内的多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性。自1961年在英国发现MRSA以来,MRSA检出率正逐年上涨,几乎遍及全球,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且抗生素滥用带来细菌耐药的问题,若任由不断地发展,可能导致细菌对所有的抗生素耐药,人类有可能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医生面对耐药的细菌将处于无药可用的境况。因此MRSA感染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防治细菌感染的难题和焦点。从中草药中提取单体化合物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在我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不易耐受,价格低廉易取,疗效明显,副作用小等优势更便于患者长期服用。在21世纪的今天,加强对中草药的开发研究,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积累的知识经验,也为防控、对抗世界性疾病提供切实有效的治疗经验和方法。本研究运用LC-MS导向分离技术,提取分离木豆叶中芪类单体化合物,得到系列茋类化合物1-5;选取临床分离的标准株MRSA JCSC4744,首次展开系列茋类化合物体内、外抗菌活性和抗菌机制初步研究,致力于寻找具有抗MRSA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1.茋类化合物的富集与单体的分离。木豆叶阴干称重20 kg,粉碎,用95%工业酒精室温浸泡3次,每次7天,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味,得到总浸膏(3.53 kg)。浸膏用水悬浮,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萃取液,得到乙酸乙酯部位(1.34 kg)。根据文献报道,木豆叶中茋类化合物的分子量基本在250-350范围内,随后对获得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LC-MS分析,同时结合芪类化合物结构的强紫外吸收的特点,筛选出茋类化合物富集的部位,并根据茋类化合物富集部位在HPLC中的保留时间,选用合适的柱层析手段,对其进一步富集和分离纯化,获得单体化合物。对分离获得的化合物,通过1H、13C、DEPT等1DNMR数据,结合质谱等理化常数,确定化合物的结构。2.测定茋类单体化合物1-5的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和最小杀菌浓度(MBC,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采用微量稀释法,使96孔板中第1孔至第10孔药物浓度依次为100μg/mL、50μg/mL、25μg/mL、12.5μg/mL、6.25μg/mL、3.12μg/mL、1.56 μg/mL、0.78 μg/mL、0.39μg/mL、0μg/mL。将100μL含有106CFU/mL的测试菌和刃天青显色剂(0.06 mg/mL)的MH培养基加入各孔中,孵育12 h。设置阳性对照万古霉素(Van,vancomycin)组,每种抗菌药物做3个复孔。MIC定义为保持蓝色的最低抗生素浓度。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药敏试验中规定,MBC 为能够杀死大于99.9%初始细菌含量的最低药物浓度。3.茋类化合物1-5对标准菌株MRSA JCSC4744动态杀菌曲线。以木豆素A(LLA)为例,取稀释至1 × 106 CFU/mL的MRSA菌液1.8 mL于24孔板,分别加入 7.8μg/mL 万古霉素、62.5μg/mL 万古霉素、15.6μg/mL 木豆素 A、125μg/mL 木豆素 A 各 0.2 mL,则分别得到 0.78μg/mL(1 × MIC)万古霉素、6.25μg/mL(8 × MIC)万古霉素、1.56μg/mL(1 × MIC)木豆素 A、12.5μg/mL(8 × MIC)木豆素 A 处理液。将24孔板置于37℃恒温箱孵育,分别在孵育的第0h、0.5h、2h、4h、8h、24 h测定各组细菌数量;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木豆素A杀菌曲线,分析其动态杀菌效应。同样的方法测定化合物2-5杀菌曲线。4.木豆素A体内抗MRSA实验。将6-8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MRSA模型组、MRSA+Van组、MRSA+LLA组,每组12只。小鼠剃毛后,在背部开达筋膜的创口(直径1 cm)。除空白对照组外,每个小鼠伤口部位接种菌造模,并在对应组别涂覆PBS、0.2 mg/mL万古霉素药物和0.2 mg/mL木豆素A各50μL。每两天计录每只小鼠的体重、伤口大小,直至小鼠伤口愈合;感染MRSA第3天,每组随机抽取小鼠,测伤口细菌数量、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白介素6(IL-6,interleukin-6)含量,对其伤口皮肤组织进行革兰氏染色(Gram)、吉姆萨染色(Giemsa)、免疫组化(IHC,immunohistochemistry)染色实验,分析木豆素A体内抗菌活性。5.茋类化合物1-5抗MRSA机制初步探讨。使用“细胞膜极性分析法”分析化合物是否通过破坏MRSA菌株的细胞壁来达到抗菌作用;取对数生长期的MRSA JCSC4744标准株,用缓冲溶液(pH=7.0的5 mM HEPES)洗涤,重悬获得OD600=0.1 的细菌悬液,后加入 0.4μM 染色剂 3,3-dipropylthiacarbocyanine(DiSC3-5),37℃黑暗处理20 min,再分别加入系列浓度的1-5(0.5 × MIC、1 × MIC、2 × MIC、4 × MIC、8 × MIC)或等体积的DMSO,并在激发波长为660 nm和发射波长为675 nm的情况下监测荧光的变化;使用“SYTOX Green吸收分析法”分析化合物是否通过破坏MRSA菌株的细胞膜来达到抗菌作用。取对数生长期的MRSAJCSC4744标准株,然后将细胞悬浮在0.85%NaC1缓冲液中,重悬获得OD600=0.2的细胞悬液。将细菌悬浮液分别与系列浓度的化合物 1-5(0.5 × MIC、1 × MIC、2 × MIC、4 × MIC、8 × MIC)、蜂毒肽(MLT,Melittin)、DMSO孵育4h,然后与3 mM SYTOX green孵育5 min。在激发波长504 nm和发射波长523 nm下测量荧光;扫描电镜(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实验,将指数生长状态的细菌与8 × MIC的1-5化合物或等体积的DMSO溶液37℃,处理4 h。将细胞洗涤3次,悬浮在PBS中,并在含有2%戊二醛和2.5%多聚甲醛的PBS中放置过夜。然后将样品在1%四氧化锇中固定2.5 h。用PBS洗涤3次后,将样品通过分级乙醇系列脱水,冷冻干燥,固定,涂金,拍照观察。结果:1.在LC-MS导向分离技术支持下,从木豆叶乙酸乙酯部位快速获得5个茋类化合物,经核磁数据与文献对比,鉴定其结构为:木豆素A(longistyline A)(1)、木豆素(cajanine)(2)、木豆素C(longistyline C)(3)、2-羟基-4-甲氧基-3-异戊烯基-6-苯乙基苯甲酸(2-hydroxy-4-methoxy-3-isopentenyl-6-phenethylbenzoic acid)(4)、3-甲氧基-5-羟基-2-(3-甲基-2-丁烯基联苄)(3-methoxy-5-hydroxy-2-(3-methyl-2-butenylbibenzyl))(5)。2.MIC与MBC实验结果表明对耐药菌株MRSA(JCSC4744、JCSC4469)菌株,1 的 MIC、MBC 均为 1.56μg/mL;2 的 MIC、MBC 均为 6.25μg/mL;3 的 MIC、MBC均为 12.5 μg/mL;4 的 MIC 为 3.12-6.25μg/mL、MBC 为 3.12-6.25μg/mL;5 的 MIC为 50μg/mL;Van 的 MIC 为 0.78μg/mL、MBC 为 1.56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Staphylococcus aureus),茋类化合物1-5也显示良好的杀菌活性;对于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Bacillus cereus),茋类化合物1-4相较于万古霉素的MIC、MBC值较小;茋类化合物1-5对大肠杆菌(E coil,Escherichia coli)未显示明显得抗菌活性。3.Time-killing杀菌实验,选择MRSAJCSC4744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浓度为8 × MIC的化合物1-5处理组,前0.5 h内细菌数量迅速降低,显示化合物1-5快速的杀菌功效;浓度为1 × MIC的1-5处理组,8 h后,MRSA存活率迅速降低3 × log(降低了 99.9%),而Van需要24 h才能达到相同的杀菌效果。4.感染MRSA第3天,LLA和Van处理的感染小鼠显示出伤口愈合趋势,与此相反的是MRSA模型组感染小鼠的切除区域出现明显化脓现象,且所有小鼠在5天内全部死亡。到第7天,除模型组外的其他组小鼠伤口均可见结痂现象,空白对照组显示出最佳的伤口愈合功效,其次是LLA组;此外,LLA和Van组与对照组几乎有相同伤口治愈时间,且均缓解了感染MRSA引起的体重减轻现象。皮肤组织细菌计数实验中可以看出,LLA、Van处理后细菌数量极显降低(P<0.01),这也与革兰氏染色实验结果一致,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Van和LLA处理的感染小鼠显示微弱的阳性反应;与Van组相比,LLA组降低MRSA细菌数量更显着(P<0.05)。吉姆萨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检测实验均表明用LLA处理后显着降低小鼠免疫反应:模型组血清 IL-6 为 606.57±68.99 pg/mL,TNF-α为 280.58±42.27 pg/mL,经LLA治疗后,两种炎症细胞因子降低至180.74±10.78 pg/mL,87.25±10.19 pg/mL,显着降低小鼠免疫反应(P<0.05,P<0.01)。5.细胞质膜去极化分析研究中,与DMSO空白组比较,在浓度为0.5 × MIC、1 ×MIC、2 × MIC、4 × MIC、8 × MIC的茋类化合物1-5处理后,荧光信号的显着增加,且荧光信号与时间、剂量呈正相关;SYTOX green实验结果显示,SYTOX green核酸染料与 MRSA 和浓度为 0.5 × MIC、1 × MIC、2 × MIC、4 × MIC、8 × MIC 茋类化合物1-5处理4h后,荧光强度增加,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SEM实验中,8 × MIC化合物1-5处理MRSA细胞4 h后,观察到MRSA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裂解,膜上有囊泡等现象。结论:1.木豆叶中含有多种茋类化合物且其含量丰富。2.茋类化合物1-5对MRSA显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LLA对MRSA JCSC4744的MIC为1.56μg/mL,表现出较强抗菌活性。3.Time-killing实验表明茋类化合物1-5在1 × MIC、8 × MIC浓度均表现高效的杀菌活性。4.体内抗菌实验表明LLA细胞毒性较小,且能缓解感染MRSA带来的体重降低的影响,加快伤口愈合、降低死亡率、降低伤口细菌数量、降低血清中TNF-α和IL-6炎症因子,降低免疫反应。5.茋类化合物1-5抗菌机制与细菌细胞膜电位的耗散、破坏膜的渗透性、诱导细菌裂解有关。

黄依沙[4](2020)在《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研制和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细菌性感染是目前很常见,且易感染和发生的疾病,且初期的病症并不显着,喹诺酮这一类型药物主要是用于治疗细菌等多种病原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临床上是使用的最多的药品之一,该类药物对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均具有较好的抵抗和抑制。莫西沙星系该类药物第四代修饰药物,比起其修饰的第三代药物中的代表药的LEVO和CIP等具有更高抑菌作用、更长半衰期等特点,人体对该药物的吸收速率也较前三代更强,是临床应用中,喹诺酮类类的首选药物,对于诊治手术后病原体侵袭、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细菌性疾病、皮下真菌性或细菌性疾病均具有良好的作用。本课题以盐酸莫西沙星为主药,查阅相关文献将其活性成分含量定为0.5%,以硼酸作为缓冲剂和防腐剂,用NaCl调节其渗透压,以NaOH调节滴眼液的pH至合适值,初步研制出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通过对其产品处方、工艺流程、质量标准以及中试稳定研究,制定出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质量标准,对其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第一章节,对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进行了处方工艺方面的相关研究,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中对滴眼液渗透压及pH值的要求,以及主药及各辅料理化性质的相关要求,查找滴眼液的相关专利及文献等确定初步处方,再以制剂外观情况、pH、渗透压摩尔浓度以及不溶性微粒作为处方评价标准,在活性成分含量一定的前提下,改变氯化钠和硼酸的处方量,制定一系类试验处方,通过对处方各方面的评价,筛选出最佳的滴眼液处方。第二章节,自制三批小样滴眼液,并对其小样样品考察各项有关药品质量方面的指标。参考盐酸莫西沙星原料药标准、中国药典中2015版和USP38,检测自制小样样品的外观情况、pH、渗透压浓度、不溶性微粒以及装量等各项指标。使用了HPLC对三批小样滴眼液和诺华产的制剂的有关物质和含量进行检测,为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质量标准控制和制定提供了基础。第三章节,为了保障药物的安全和药效,对自制中试滴眼液进行初步稳定性研究。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中的指导原则(9001),依照药典中对制剂的要求进行了稳定性实验,主要从性状情况、pH、渗透压、不溶性微粒、样品中主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情况这几个方面考察自制样品的稳定情况。进行影响因素实验,在两种高温条件、光照的条件,对中试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第0天、5天、10天进行稳定性试验研究;选用加速试验,分别在样品溶液的第1、2、3、6个月末进行加速试验研究;选用稳定性试验,分别在样品溶液的第0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实验结果显示,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溶液稳定性研究中,稳定性好,但不适宜在有光照和高温条件下保存。

汪阿鹏,冯连顺,刘明亮,郭慧元[5](2019)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最新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毒性低及疗效高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然而,长时间的使用甚至滥用,细菌已通过突变和染色体介导等途径对这类药物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因此,亟需开发对耐药菌有效的新型氟喹诺酮抗菌药。氟喹诺酮的C-7位取代基与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等息息相关,被认为是最适合修饰的位点。事实上,近年来上市的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绝大多数是对此位点修饰的成果。此外,向氟喹诺酮的C-7位引入大体积的取代基并不会影响此类化合物的渗透性,故向此位点引入其它药效团的杂合体策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氟喹诺酮杂合体可能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对耐药菌和厌氧菌具有潜在的活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多个氟喹诺酮杂合体如利福霉素-氟喹诺酮杂合体CBR-2092和β-内酰胺-氟喹诺酮杂合体Ro-23-9424等目前正处于临床评价阶段,有望于不久的将来为人类健康服务。本文将着重介绍近年来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尤其是杂合体在抗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归纳此类药物的构-效关系,以启迪科学家设计活性更高的候选物。

薛梅苓,李梅[6](2019)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喹诺酮类抗菌药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100张处方)为试验组,同期选择应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出现相同适应证的100例患者(100张处方)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不同给药途径统计,静脉滴注占比最高,其次为口服;按不同系统发生的不良反应统计,胃肠道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按不同药物统计,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其次为加替沙星。试验组中>6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18~3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长;>60岁患者不良反应恢复时间最长,18~30岁患者不良反应恢复时间最短,不同年龄阶段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用法不合理为主。结论临床应加强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使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其药理作用,且静脉注射给药前必须皮试,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性。

徐志[7](2018)在《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经过50余年的发展,喹诺酮业已成为继头孢菌素之后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广谱、高效、低毒性的一线抗感染化疗药物。然而,随着这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棘手问题。因此,开发更具特点的优秀喹诺酮类抗菌药势在必行。已有的构-效关系表明,喹诺酮的C-7位取代基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药动学性质等均有较大影响,故对C-7位的结构修饰一直是该领域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其取得的成果最多。近年新上市的优秀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均是对C-7位取代基化学改造的结果。进一步研究表明,向喹诺酮的C-7位引入大取代基并不会影响此类化合物的渗透性。显然,利用杂合的策略向喹诺酮的C-7位引入其它药效团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此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降低耐药性发生的几率。基于此,研究人员将多个药效团嵌入至喹诺酮的C-7位,并评价了它们的各种生物活性,获得了活性更高的候选物。较早期的某些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作为二线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适当改善氟喹诺酮的亲脂性(渗透性)有利于克服分枝杆菌胞壁表面脂质和分枝菌酸所形成的转运屏障而增强其抗结核活性且8-甲氧基氟喹诺酮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相应的8-氢类似物;另外,向环丙基上引入手性氟原子,不仅可提高抗菌活性,而且可降低此类药物的脂溶性,进而降低中枢系统神经毒性。因而,氟原子的引入进一步降低了此类化合物对哺乳动物拓扑异构酶II的抑制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对人体细胞的毒性。本课题组近年来已展开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结构修饰,并筛选出若干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候选物。作为对这一设计思想的进一步延伸,本论文对3个8-甲氧基氟喹诺酮(加替沙星、莫西沙星、8-甲氧基环丙沙星)和1个含2-氟环丙基团的2-氟环丙沙星(2-FCPFX)进行改造,通过不同的连接子向其7-位仲胺氮原子上引入取代靛红/腙/1,2,4-三氮唑硫酮等药效团,设计合成了3个系列含有取代靛红/腙/1,2,4-三氮唑硫酮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衍生物和1个系列含2-氟环丙基团的氟喹诺酮2-氟环丙沙星(2-FCPFX)-1,2,4-三氮唑-5(4H)-硫酮的杂合体,并初步评价它们的体外抗分枝杆菌活性和/或抗菌活性,获得了抗结核和/或抗菌活性更强的新氟喹诺酮类化合物,为进一步的深入评价提供了更多候选化合物。本论文研究工作分别以下面四个系列展开:1.基于加替沙星、靛红和1,2,3-三氮唑具有潜在抗结核活性的事实,本系列设计合成了以次乙基-1,2,3-三氮唑-次甲基为连接子的新型取代靛红-1,2,3-三氮唑-加替沙星杂合体,并初步评价它们的体外抗分枝杆菌活性和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加替沙星杂合体I-11和I-16对MTB H37Rv和MDR-TB的活性是母药加替沙星的8和4倍,此类杂合体细胞毒性高于相应的母药。降低此类杂合体的毒性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值得进一步研究。2.基于莫西沙星的抗结核活性更高,且连接子对靛红-喹诺酮杂合体的抗结核活性息息相关的事实,本系列设计合成了以次乙基-1,2,3-三氮唑-次甲基为连接子和以柔性更强的次丙基-1,2,3-三氮唑-次甲基为连接子的靛红-1,2,3-三氮唑-莫西沙星杂合体,并初步评价它们的体外抗分枝杆菌活性和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以次乙基-1,2,3-三氮唑-次甲基为连接子的靛红-1,2,3-三氮唑-莫西沙星杂合体的活性普遍优于相应的以柔性更强的次丙基-1,2,3-三氮唑-次甲基为连接子的杂合体。值得一提的是,杂合体II-3对MTB H37Rv和MDR-TB的活性是母药莫西沙星和一线抗TB药物的异烟肼和利福平的2>2,048倍。该化合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3.腙和唑具有潜在的抗菌和抗结核活性,且对于N-1位环丙基的喹诺酮而言,C-8位甲氧基喹诺酮的抗结核活性明显优于相应的8-氢类似物。基于此,本系列设计合成了8-甲氧基环丙沙星-腙/咪唑/三氮唑杂合体,并评价它们的体外抗菌和抗结核活性。结果显示,所有杂合体均显示出潜在的抗菌和抗结核活性。其中,8-甲氧基环丙沙星-腙杂合体III-3和III-11及8-甲氧基环丙沙星-酰腙杂合体III-1216的活性优于抗结核活性最强的氟喹诺酮莫西沙星和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大多数杂合体对所试验的革兰阳性菌如MSSA、MSSE、MRSA及粪肠球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活性与对照药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相当。活性最强的杂合体III-16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MIC的活性是对照药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8和2倍,值得关注。4.1,2,4-三氮唑硫酮-喹诺酮杂合体具有良好抗菌包括耐药菌活性,且构效关系显示此类杂合体C-3和N-4位取代基对活性影响显着。基于此,本系列设计合成了C-3和N-4位含有各种取代基的1,2,4-三氮唑硫酮-2-氟环丙沙星(2-FCPFX)杂合体,并初步评价了它们的体外抗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活性。结果显示,所有的杂合体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中,代表物IV-16对绝大多数所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MIC为≤0.056.47μM,总体上与对照药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相当,略优于2-氟环丙沙星(2-FCPFX)和8-甲氧基环丙沙星,明显优于万古霉素。显然,该杂合体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力。总之,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共合成了249个化合物,其中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126个(包括88个目标物),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MS、1H NMR确证,目标物还经13C NMR进一步确证。本论文还评价了它们的体外抗结核、抗菌和细胞毒性,发现了若干具有潜在活性的候选物。此外,本论文研究工作进一步丰富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合理设计提供基础。

徐志,徐闫,官建国,胡远强,冯连顺,刘明亮[8](2018)在《喹诺酮衍生物及其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文中认为革兰阳性菌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可引发多种系统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线抗生素对药敏型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仍不可或缺。但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不断加剧,新型耐药革兰阳性菌不断涌现,使得包括喹诺酮类药物在内的抗生素的药效不断下降。为克服耐药性,科学家有针对性的设计合成了数以十万计的喹诺酮衍生物,并评价它们的体内外抗革兰阳性菌活性。目前已从中筛选出若干具有潜力的候选物,进一步研究结果值得期待。本文重点介绍了喹诺酮衍生物在抗革兰阳性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这类化合物在该领域的构-效关系。

伍俊妍,孙树梅[9](2018)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童应用中的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起到抗菌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广谱抗菌药,具有快速杀菌、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强、消除半衰期长,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具有交叉耐药性等优点,因此在防治成人多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

王慧玲[10](2017)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和组分分析的库仑滴定》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解离常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库仑滴定法快速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为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测定的方法;第三部分则围绕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组分分析展开研究,为工业生产、临床医学提供更多可靠信息。利用电位滴定法,采用生成函数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解离常数。根据酸碱滴定法测定酸碱解离常数的原理,通过对Bjerrum生成函数变形,对实验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段回归分析,建立线性联立方程组,进而得到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解离常数,此法避免了迭代收敛和初值选取的问题,使得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测定的盐酸左氧氟沙星一级解离常数为6.08,二级解离常数为8.25,与其他测定方法测定结果接近或一致。盐酸左氧氟沙星中有效含量的快速测定至今未能有效解决,本课题将库仑滴定法应用于有效成分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成本低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整个滴定过程可在5 min左右自动完成。测定结果表明4种不同批次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结果与标示值基本相符,且相对标准偏差皆小于0.4%,相对标示量在90110%之间,符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指标。针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组分分析、组分含量及有效成分的测定,拟定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加入准确过量盐酸标准溶液,随后在1 mol/L KCl溶液中,通过恒电流电解产生OH-滴定混合溶液的测定方案,再根据恒电流电解过程中有关的电解时间,判断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存在的组分和组合形式,并利用所推导的计算公式计算各组分以及有效成分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四种不同批次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测定结果表明所选样品皆由盐酸左氧氟沙星和游离的左氧氟沙星两种组分组成,其中盐酸左氧氟沙星为主要存在形式,游离的左氧氟沙星为次要存在形式(摩尔比在4%以上,最高者达到6.2%);有效成分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完全符合生产质量要求。所拟定实验方案具有简便、快速、准确、自动分析的优点,可为工业生产、临床医学特别是精准医学研究提供详细、全面的可靠信息。

二、喹诺酮类药物的骨关节毒副作用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喹诺酮类药物的骨关节毒副作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污水中典型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电催化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
第一章 引言
    1.1 抗生素概述
        1.1.1 抗生素类药物简介
        1.1.2 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
        1.1.3 抗生素的危害
    1.2 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概述
        1.2.1 抗生素耐药菌
        1.2.2 抗生素耐药基因
        1.2.3 抗生素耐药性的环境水平
        1.2.4 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扩散
        1.2.5 抗生素耐药性的危害
    1.3 水中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去除
        1.3.1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
        1.3.2 高级氧化技术
        1.3.3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
        1.3.4 电催化降解体系
        1.3.5 毒性分析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及其耐药性的分布调查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污水处理厂水样的基本水质
        2.3.2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
        2.3.3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耐药菌
        2.3.4 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耐药基因
    2.4 小结
第三章 电极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2.2 电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表征方法
        3.3.2 表征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电催化降解典型抗生素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影响因素
        4.3.2 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机理探究
        4.3.3 电催化降解四环素中间产物的毒性分析
        4.3.4 电催化降解氨苄青霉素的影响因素
        4.3.5 电催化降解氨苄青霉素的机理探究
        4.3.6 电催化降解氨苄青霉素中间产物的毒性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电催化灭活抗生素耐药菌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5.2.2 抗生素耐药菌的转化培养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外加偏压对电催化灭活耐药菌的影响
        5.3.2 电催化灭活耐药菌的机理探究
    5.4 小结
第六章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耐药基因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耐药基因
        6.3.2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机理探究
        6.3.3 电催化降解抗生素及其耐药性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 恩诺沙星简介
    2 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
    3 药动学特征
        3.1 在反刍动物的药动学特征
        3.2 在单胃动物的药动学特征
        3.3 在禽类的药动学特征
    4 恩诺沙星安全性及药效研究
        4.1 恩诺沙星制剂的安全性
        4.2 恩诺沙星体外抑菌活性
        4.3 恩诺沙星制剂在家禽临床应用
    5 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
        5.1 组织残留的检测
        5.2 血药浓度检测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表现
        2.2 临床病理学检测结果
        2.3 病理学变化
    3 讨论
        3.1 一般临床观察
        3.2 对血常规及生化的影响
        3.3 组织病理学变化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雏鸡血浆中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和试剂
        1.2 溶液配制
    2 方法
        2.1 血浆样品处理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检测限和定量限
        2.4 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
        2.5 色谱条件
        2.6 干扰性试验
        2.7 稳定性试验
        2.8 实际样品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标准曲线及线性关系考察
        3.2 检测限与定量限
        3.3 回收率和精密度
        3.4 干扰性试验
        3.5 稳定性试验测试结果
        3.6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提取条件的优化
        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的药动学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观察结果
        2.2 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在雏鸡体内血药浓度
        2.3 不同剂量恩诺沙星在雏鸡体内药动学参数
    3 讨论
        3.1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后药动学特征
        3.2 活性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药动学特征
        3.3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药动学研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LC-MS导向分离木豆叶中芪类化合物及其抗MRSA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细菌与抗菌药物
        1.1.1 细菌感染性疾病
        1.1.2 治疗指南及弊端
    1.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1.2.1 MRSA简介
        1.2.2 新型药物对抗MRSA
    1.3 木豆的研究进展
        1.3.1 木豆叶简介
        1.3.2 木豆叶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3.3 木豆叶药理活性现状
第二章 LC-MS导向分离木豆叶中芪类化合物
    2.1 药材、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药材
        2.1.2 实验试剂、材料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提取与萃取
        2.2.2 芪类目标化合物的组分筛选
        2.2.3 芪类化合物的富集
        2.2.4 LC-MS导向分离纯化芪类化合物
        2.2.5 化合物结构解析
    2.3 结果
    2.4 讨论及小结
第三章 芪类化合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仪器
        3.1.1 菌株来源
        3.1.2 主要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化合物1-5对敏感菌以及耐药菌MIC、MBC值考察
        3.2.2 化合物1-5对MRSA JCSC4744的Time-killing实验
    3.3 结果
        3.3.1 MIC、MBC值
        3.3.2 化合物1-5对标准株MRSA JCSC4744的Time-killing曲线
    3.4 讨论及小结
第四章 木豆素A的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MTT法实验测木豆素A的细胞毒性
        4.2.2 木豆素A对小鼠感染MRSA的保护作用评估
        4.2.3 组织学检查
    4.3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
        4.4.1 MTT法实验测量木豆素A细胞毒性
        4.4.2 木豆素A对小鼠感染MRSA的保护作用
        4.4.3 组织学病理切片
    4.5 讨论及小结
第五章 茋类化合物抗菌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菌液制备方法
        5.2.2 细胞膜极性实验
        5.2.3 SYTOX GREEN染色实验
        5.2.4 扫描电镜实验
    5.3 结果
        5.3.1 细胞膜极性实验
        5.3.2 SYTOX GREEN染色实验
        5.3.3 扫描电镜实验
    5.4 讨论及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3: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4)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研制和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处方及工艺研究
    1.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方法与结果
        2.1 剂型及规格的确定
        2.2 处方依据
        2.3 主药的理化性质
        2.4 辅料的理化性质
        2.4.1 氯化钠
        2.4.2 硼酸
        2.4.3 氢氧化钠
        2.5 处方评价标准
        2.5.1 外观性状
        2.5.2 pH值
        2.5.3 渗透压摩尔浓度
        2.5.4 不溶性微粒
        2.6 处方筛选
        2.6.1 处方筛选
        2.6.2 处方组成
        2.6.3 处方工艺制备
    3.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1.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方法与结果
        2.1 外观性状
        2.2 鉴别
        2.3 检查
        2.3.1 pH值
        2.3.2 渗透压
        2.3.3 不溶性微粒
        2.3.4 装量
        2.4 有关物质检查
        2.4.1 色谱条件
        2.4.2 样品溶液的配制
        2.4.3专属性实验
        2.4.5 破坏性试验
        2.4.5.1 原料药破坏
        2.4.5.2 制剂破坏
        2.4.6 系统适用性试验
        2.4.7 稳定性试验
        2.4.8 线性
        2.4.9 杂质定量限
        2.4.10 杂质最小检测限
        2.4.11 杂质回收率
        2.4.12 色谱条件的耐用性
        2.4.13 样品有关物质的检查
        2.5 含量测定
        2.5.1 色谱条件的选择
        2.5.2 样品溶液的配制
        2.5.3 专属性实验
        2.5.4 精密度试验
        2.5.5 定量限
        2.5.6 最小检测限
        2.5.7 样品溶液稳定性
        2.5.8 线性
        2.5.9 回收率试验
        2.5.10 色谱柱耐性用
        2.5.11 样品含量测定
    3.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稳定性实验
    1.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方法与结果
        2.1 影响因素试验
        2.2 加速试验
        2.3 稳定性试验
    3.讨论与小结
结语与创新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5)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最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喹诺酮发展史
3 喹诺酮抗菌构-效关系
4 作用机制
5 最新研究进展
6 结束语

(6)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试验组患者不同给药途径、不同系统及不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3 试验组不同年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及恢复时间比较
    2.4 试验组患者喹诺酮类抗菌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3 讨论
    3.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3.2 临床中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3.3 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措施
    3.4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7)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抗菌领域的研究进展
        1.1.1 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抗菌简介
        1.1.2 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发展史
        1.1.3 喹诺酮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1.1.4 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1.2 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抗结核领域的研究进展
        1.2.1 抗结核作用机制
        1.2.2 抗结核构效关系
    1.3 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其它领域的研究进展
        1.3.1 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
        1.3.2 抗疟疾活性
        1.3.3 抗肿瘤活性
    1.4 选题依据和目的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2章 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思想
    2.1 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背景
    2.2 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思想
        2.2.1 Ⅰ型喹诺酮类杂合体(加替沙星衍生物)的设计思想
        2.2.2 Ⅱ型喹诺酮类杂合体(莫西沙星衍生物)的设计思想
        2.2.3 Ⅲ型喹诺酮类杂合体(8-甲氧基环丙沙星衍生物)的设计思想
        2.2.4 Ⅳ型喹诺酮类杂合体(2-氟环丙沙星衍生物)的设计思想
第3章 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3.2.1 加替沙星-次乙基-1,2,3-三氮唑-次甲基-靛红杂合体的合成
        3.2.2 莫西沙星-次乙(丙)基-1,2,3-三氮唑-次甲基-靛红杂合体的合成
        3.2.3 8 -甲氧基环丙沙星-腙/唑杂合体的合成
        3.2.4 2 -氟环丙沙星-1,2,4-三氮唑-5(4H)-硫酮杂合体的合成
第4章 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4.1 Ⅰ型喹诺酮类杂合体(加替沙星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4.2 Ⅱ型喹诺酮类杂合体(莫西沙星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4.3 Ⅲ型喹诺酮类杂合体(8-甲氧基环丙沙星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4.4 Ⅳ型喹诺酮类杂合体(2-氟环丙沙星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附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文中常用缩略符号
附录 2 目标化合物的谱图
附录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喹诺酮衍生物及其抗革兰阳性菌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4-喹诺酮发展史
3 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3.1 作用机制
    3.2 耐药机制
4 喹诺酮衍生物抗菌构-效关系
    4.1 N-1位修饰
    4.2 C-2位修饰
    4.3 C-3和C-4位修饰
    4.4 C-5和C-6位修饰
    4.5 C-7位修饰
    4.6 C-8修饰
5 结论

(9)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童应用中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童中的药代动力学
    1.1 环丙沙星
    1.2 左氧氟沙星
2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2.1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软骨、关节损伤的动物实验
    2.2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软骨、关节损伤的人类临床试验
    2.3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软骨、关节损伤的作用机制
3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童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争论
4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童中的应用
    4.1 全身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的应用
        4.1.1 已被批准的适应证
        4.1.1. 1 吸入性炭疽 (暴露后)
        4.1.1. 2 严重和复杂的尿路感染、复杂性肾盂肾炎
        4.1.1. 3 鼠疫
        4.1.1. 4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囊性纤维性变体支气管肺感染
        4.1.2 未被批准的适应证
        4.1.2. 1 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
        4.1.2. 2 社区获得性肺炎
        4.1.2. 3 急性中耳炎 (复发和/或耐药)
        4.1.2. 4 胃肠道感染 (伤寒、沙门氏菌、志贺菌感染, 细菌性痢疾)
        4.1.2. 5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4.1.2. 6 布鲁杆菌病
        4.1.2. 7 耐药结核病
    4.2 局部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的应用
        4.2.1 结膜炎
        4.2.2 角膜溃疡
        4.2.3 中耳炎、外耳炎
5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现状
6 总结
附件1
关于印发《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童应用中的专家共识》的通知

(10)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和组分分析的库仑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喹诺酮类抗生素简介
        1.1.1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
        1.1.2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代及其特点
    1.2 左氧氟沙星药物特性研究
        1.2.1 左氧氟沙星的理化性质
        1.2.2 药理毒理研究
        1.2.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2.4 左氧氟沙星临床医学应用
        1.2.4.1 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
        1.2.4.2 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疾病
        1.2.4.3 左氧氟沙星治疗胃肠道感染感染疾病
        1.2.4.4 左氧氟沙星治疗皮肤组织感染疾病
        1.2.4.5 左氧氟沙星治疗耳鼻眼口腔科感染疾病
        1.2.4.6 左氧氟沙星治疗各种骨组织以及骨连接的肌腱组织感染
        1.2.5 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方法
        1.2.5.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5.2 紫外分光光度法
        1.2.5.3 荧光光谱测定法
        1.2.5.4 其他测定方法
        1.2.6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剂型研究
    1.3 酸碱解离常数概述
    1.4 库仑滴定法概述
        1.4.1 库仑滴定分析简介
        1.4.2 库仑滴定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成函数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解离常数
    2.1 解离常数简介
    2.2 解离常数测定方法综述
        2.2.1 电位滴定法
        2.2.2 电导法
        2.2.3 紫外分光光度法
        2.2.4 毛细管电泳法
        2.2.5 其他测定方法
    2.3 左氧氟沙星解离常数测定原理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4.2 实验方法
        2.4.3 结果与讨论
        2.4.3.1 滴定曲线
        2.4.3.2 pK_a值计算
        2.4.3.3 分析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接库仑滴定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左氧氟沙星含量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1 实验电极
        3.2.2 实验仪器
        3.2.3 样品与化学试剂
    3.3 实验原理
    3.4 实验装置
    3.5 电解实验条件选择
        3.5.1 支持电解质及其浓度的选择
        3.5.2 滴定终点pH的选择
        3.5.3 直接库仑滴定法的预滴定
        3.5.4 恒电流强度的选择
        3.5.5 其他条件的选择
        3.5.5.1 样品量选择
        3.5.5.2 电解液用量的选择
        3.5.5.3 搅拌速度的选择
        3.5.5.4 溶解氧的消除
    3.6 直接库仑滴定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含量实验方案
        3.6.1 对照品溶液的配置
        3.6.2 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
    3.7 其他类分析方法
        3.7.1 高效液相色谱法
        3.7.2 紫外分光光度法
        3.7.3 电位滴定法
    3.8 测定结果比较与讨论
        3.8.1 精密度测定
        3.8.2 重复性试验
        3.8.3 稳定性试验
        3.8.4 盐酸左氧氟沙星样品含量测试
        3.8.5 加样回收率试验
        3.8.6 其它分析方法测定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库仑滴定法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组分分析及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1 实验电极
        4.2.2 实验仪器
        4.2.3 样品与化学试剂
    4.3 实验原理
    4.4 实验装置
    4.5 电解条件的选择
        4.5.1 支持电解质种类及浓度的选择
        4.5.2 恒电流强度的选择
        4.5.3 盐酸加入量的选择
    4.6 双库仑滴定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组分实验方案
    4.7 结果分析与讨论
        4.7.1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组分分析
        4.7.2 溶液pH变化对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的影响
        4.7.3 加样回收试验
        4.7.4 其他分析方法测试结果对比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四、喹诺酮类药物的骨关节毒副作用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污水中典型抗生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电催化降解研究[D]. 刘海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2]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D]. 郑育基. 扬州大学, 2020
  • [3]LC-MS导向分离木豆叶中芪类化合物及其抗MRSA活性研究[D]. 肖文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研制和质量研究[D]. 黄依沙.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5]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最新研究进展[J]. 汪阿鹏,冯连顺,刘明亮,郭慧元.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9(03)
  • [6]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 薛梅苓,李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02)
  • [7]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徐志. 武汉科技大学, 2018(10)
  • [8]喹诺酮衍生物及其抗革兰阳性菌活性[J]. 徐志,徐闫,官建国,胡远强,冯连顺,刘明亮.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8(03)
  • [9]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童应用中的专家共识[J]. 伍俊妍,孙树梅. 今日药学, 2018(01)
  • [10]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和组分分析的库仑滴定[D]. 王慧玲.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喹诺酮类药物的骨关节毒性和副作用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